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武唐第一佞臣最新章節列表 > 婺州攻略 第十九章 第一屆分雞大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婺州攻略 第十九章 第一屆分雞大會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九月二十,卯時一刻。

五更剛過為卯時,按現在來說,早上五點到七點。卯時一刻,五點到五點十五,天還沒大亮。婺州南城坊,工匠衚衕武家,如煙使出渾身解數,終於從溫暖被窩中,把武康抓出來。

哈欠連連,睡眼惺忪,坐梳妝檯前,由如煙撥弄腦袋。從首只雞蛋破殼,連續半個月睡不好,每夜只睡四小時。直到昨天凌晨,處理完所有小雞,並統計出資料。

資料非常感人,一千五百只蛋,孵出不到千隻雞娃,壞蛋率三分之一。檢查每個壞蛋,三百八十個死蛋,其餘是沒受精的。非受精雞蛋,別說人工孵化,母雞也孵不出。

怎麼判斷是否受精,科學荒地唐朝不可能,也是上輩子的世界難題。唯一辦法是孵化,孵五到七天,用照蛋器鑑別。沒有照蛋器,一條道走到黑。

昨天下午,吩咐許三郊,和武元套上馬車,把所有壞蛋,拉到糞肥儲蓄廠,倒糞堆上發酵。如煙挽好髮髻,插上白玉簪,吩咐小翠進來更衣。一通折騰,打理好儀容,腰間掛橫刀,打呵欠出臥室。

來到前院,武元備好馬,騎馬去州衙。工匠衚衕裡,有人打招呼,是部下許三郊。把韁繩丟過去,讓他牽著馬走。聽嘚嘚馬蹄聲,想起昨天的打臉,爽的抿嘴樂。

二代們早知他孵小雞,一直當成笑柄,每次聚會,都調笑一番,笑他異想天開。王大郎撂下狠話,不用母雞孵小雞,他把姓倒過來寫。武康懶得搭理他,王倒過來還是王,也撂下狠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昨天請他們參觀,狠狠打他們的臉,可他們臉皮厚,死皮賴臉討秘術。武康不想壟斷,畫火炕設計圖,千叮嚀萬囑咐,火炕孵雞的核心,就是掌控黃金溫度。建議找郎中感受,三十八到三十九度,是人發熱的溫度。

迷迷糊糊打瞌睡,聽許三郊提醒,抬頭看嚇的三魂出竅。婺州領導班子到齊,全部身穿正裝,個個挺直腰桿。按等級站位,像推倒的金字塔,看起來很搞笑。

金字塔頂端,刺史崔義玄,老家夥目不斜視;第二層,婺州別駕、長史和司馬。他們沒什麼實權,是老崔的幕僚,都是閒散官員;第三層是錄事參軍,盧甫盧懷遠,真正的二把手。再往後是六曹,功曹、倉曹、戶曹、兵曹、法曹、士曹等六大參軍。

士曹參軍魏定州,主管山澤的開發,以及役使之事。類似自然資源部部長,組織部部長,實權相當大。婺州所有自然資源,包括礦產、林業、江河等,都歸他管理。今年剛上任,家人還沒到,二代沒能入圈。

後排有錄事一人,從九品上;參軍事兩人,正九品下;醫藥博士一人,從九品下。其餘是判佐、判史、典獄等吏員,隸屬六曹參軍,好幾十號人。

看著眼前場景,武康頭皮發麻,差點滾下馬背。這群老狐狸,來這麼早做啥,讓各位大佬久等,攤上大事啦。顫巍巍下馬,韁繩給三郊,強壓內心忐忑,跑崔義玄跟前,彎腰一躬到底。

心思電轉,找不出藉口,乾脆閉嘴,乖乖等候發落。然而風平浪靜,崔義玄沒擺譜,淡淡說道:“武參軍不必多禮,也別後擺在,就站我旁邊。”

武康依言照做,感覺針芒在背,聽身後有人冷哼,感覺很尷尬。朝廷已經批准,已經成為參軍事,成為九品小官。同僚們都知道,是吃了九娘的軟飯,估計都鄙夷吧。

不過無所謂,軟飯挺好吃的,能當官就行。況且今天這位置,我有絕對的資格,因為接下來的好戲,我就是總導演。暗自得意一番,看向牽著馬,嚇呆的許三郊,不著痕跡使眼色。

意思很明顯,我都沒事了,你這小蝦米更沒事。許三郊揚起袖子,抹掉額頭冷汗,把馬拴在馬廄。躡手躡腳繞牆根,站在吏員小隊,迴歸不良衛隊伍。

半小時無聊等待,遠處馬蹄聲傳來,在寂靜的街道上,顯得異常刺耳。馬蹄越來越近,看清馬上騎士,武康扯出笑容。彪形大漢,絡腮鬍子,大三角眼。授業恩師於洪志,婺州團練指揮使,掌管金華縣民兵。

所謂團練指揮使,類似各地人武部部長,是團結兵的指揮官。團結兵類似民兵,地方政府徵發﹐不登正規軍籍。老於來到近前,衙役過去牽馬,小跑過來稟報:“報告崔刺史,百姓集南城門,是否開城門?”

崔義玄估摸時辰,淡淡開口:“於指揮使,一刻鍾後,開啟城門。百姓進城以後,眾將士維持秩序,不許出現混亂,更不許出現踩踏。若出意外,為你是問,去吧。”

於洪志應諾離開,崔義玄向前兩步,掃視眾官員,繃著臉說:“百姓集結後,諸位各司其職,按照計劃行事。這次扶農大會,是婺州第一屆,也是大唐第一屆。醜話說在前頭,哪個環節出錯,必追究到底,開始準備。”

所有人忙碌,武康是最忙的,開始指手畫腳。作為活動總策劃,所有不良人和小吏,有條不紊佈置會場。大概十分鐘,會場佈置完畢。州衙坐北朝南,是東明道起點,向南直通南城門。

衙門口就是校場,連夜栽兩根木樁,上面橫著木板,長三米六,寬五十公分。木板上粘一副字,婺州第一屆扶農大會,龍飛鳳舞鐵畫銀鉤,崔義玄親手所書。

原本是第一屆分雞大會,老狐狸嫌太俗,改為扶農大會。牌坊前方,並排放長桌,類似學生書桌,後面擺高腳椅。武康親自設計,命人加班加點,昨天趕製完成。

共十一個座位,崔義玄居中,兩旁是別駕、長史、司馬和錄事參軍,往兩邊是六大參軍。桌上放筆墨硯,厚厚一摞白紙。大佬們各自落坐,吏員各司其職,等待百姓到來。

不到一刻鍾,轟鳴腳步響,地面開始顫動。衙役如臨大敵,各自堅守崗位,不良人全部出動,麻繩拉起警戒線。長三丈的正方形,將主席臺圍在當中,做好安保工作。

人群如洪水猛獸,停在警戒線外,個個臉色激動。五個老者為首,年紀六十左右,是蘭儀鄉五里正。金華縣蘭儀鄉,就是前段時間,不良衛負責收秋的鄉。

唐朝基層官僚,有鄰、保、裡、鄉,再往上就是縣、州。四戶為一鄰,設鄰長一名;五鄰一保,保長一名;五保一裡,裡正一名;五里一鄉,原本還有鄉長,被李二撤銷,由五名裡正,輪流當鄉長。

中間裡正姓王,還兼任著保長,今年六十五。武康印象頗深,王保長這個名號,老讓他想起李保田老師。上次收秋合作愉快,第一批分雞福利,自然照顧他們。

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邊,武康很懷疑,他們鄉五百戶,傾巢而出了。得崔義玄指示,大牛遞來的物件,讓他嘴角抽搐。曬乾的菜葫蘆,從肚子上鋸開,充當簡易喇叭。舉喇叭放嘴巴,扯著嗓門喊:“鄉親們請安靜,大會馬上開始,請保持安靜。”

節目效果很好,待人群安靜,繼續廣播:“我是不良帥武康,很榮幸成為主持人。現在我宣佈,婺州第一屆扶農大會,正式開始。大會進行第一項,鳴鞭三響。”

二牛拎著鞭子,啪啪三聲鞭響,武康繼續:“三鞭轟鳴,天下太平。大會進行第二項,由婺州的青天,尊敬的崔刺史,給鄉親們致辭,諸位熱烈歡迎。”

熱烈歡迎,就是熱烈鼓掌,約定好的訊號。五里正早安排好,馬上帶頭鼓掌,一時間掌聲雷動。大佬們都懵了,剛才武康的馬屁,只讓他們鄙視,現在讓他們震撼。

如此古怪的套路,崔義玄首次遇見,也跟不上節奏。不過他人老成精,從座位上站起,雙手抱拳行禮。掌聲更熱烈,老崔臉色潮紅,估計是高潮了。又享受片刻,雙手往下壓,掌聲逐漸停止。

武康遞過喇叭,崔義玄擺手,打著官腔說:“諸位鄉親前來,老朽非常欣慰,第一屆扶農大會,堪稱婺州盛事。何為扶農?即幫扶農夫,造福鄉里。”

掌聲再響,持續半分鐘,崔義玄雙手下壓,中氣十足道:“如何幫扶農夫,如何造福鄉里?婺州給出答案,每戶分發雛雞。州衙有雛雞千隻,四天前由司法、司倉孵出,經全體同僚商議,交於眾鄉親餵養。”

托兒立刻鼓掌,五里正緊隨其後,爆發滿堂喝彩。崔義玄滿面紅光,笑意壓抑不住,其餘大佬滿臉羨慕。法曹和倉曹參軍,下意識挺直腰板,覺的臉上有光。

把功勞讓給他們,希望法曹鄭狐狸,批准不良衛掃黑;向倉曹孫狐狸示好,準備磋商市吏問題。倉曹參軍事,掌租調、公廨、庖廚、倉庫和市肆,市肆主管東明市,整天勒索商家。

掌聲停歇,崔義玄繼續:“老夫先宣告一點,雛雞由你們餵養,卻不是白送的。每戶得雛雞十隻,半年後雞成,要反饋婺州衙。兩種方案,其一,上繳成雞一隻,無論公母;其二,上繳銅四十文,就是成雞價格。兩種方案任選,聽明白了嗎?”

人群呶呶怪叫,早就知道了,逢場作戲罷了。早在半個月前,武康帶全部手下,返回金華縣蘭儀鄉。五里正配合,每裡每村,宣傳扶農政策,並制定了套路。

當初孵千隻雞娃,興奮的睡不著,興奮過後是惆悵!怎麼處理它們,全部養不現實,沒那麼大地方,也沒那個心情。走街串巷賣小雞,更加不行,自己可是官員。

思來想去,想到這個主意,給大佬們露臉機會,給其刷聲望和名譽。二來扶幫百姓,給他們送福利,提高自己的聲望。大唐肉食匱乏,有個小故事可以說明。

已故總裁李二,曾有個規定,禁御史食肉。官員出差時,地方官招待,不能用肉食,擔心鋪張浪費。傳奇宰相馬周,是個愛吃雞的貨,出差強烈要求吃雞,導致接待費用超標。地方官不想背鍋,找李二告狀。李二很驚愕,回了一句:雞肉不算肉。

堂堂一國宰相,因為吃雞被告,肉食匱乏,可見一斑。老百姓更別說,唯一能吃的葷腥,估計就雞肉和雞蛋。平時捨不得,武康穿越臥病,繼母才殺雞,熬雞湯補身子。

昨天立下宏願,讓雞和雞蛋,變的不值錢,像後世那樣,變成最普遍食物。這樣半年後,成雞不值錢,百姓會送雞過來。到時把這些雞,全部喂虎崽。

大會繼續,崔義玄講話:“諸位心中有桿秤,也都明白利弊。雞娃十文,成雞五十文,有利可圖。鄉親們若有疑問,盡可當面提出,老朽逐個解答。”

人群開始沉默,武康安排的託,站出來提問:“在下敢問崔公,都想要下蛋母雞,都想要大雞娃。領雛雞的時候,我們能自己挑選嗎,衙門如何分配?”

崔義玄笑道:“當然不可以,先來者挑肥揀瘦,對後來者不公平。為了公平公正,鄉親們簽完協議,吏員負責分配。都是隨時抓,抓到哪個是哪個,都別挑肥揀瘦。”

又有人問:“如果我領走雛雞,餵養遇到意外,十隻雞沒養成。我也拿不出四十文,還錢可以寬限嗎?如果可以,寬限多少天,利息又是多少?”

崔義玄手拈長髯,搖頭晃腦道:“協議有云,可寬限十月,同意兩種辦法。其一,一次償還,無任何利息;其二,分期償還,有十文利息。每月償還五文,十個月償五十文。兩種方式,自行選擇。”

群眾交頭接耳,有人大著膽子,提出其他問題。崔義玄耐心很好,逐個詳細解答,態度和藹可親。等人群安靜,武康暗使眼色,王保長會意,開口問道:“敢問崔公,這是第一屆,還會有第二、第三嗎?鄉戶想領取雛雞,找哪個衙門?”

崔義玄回道:“這個自然會有,現在本官宣佈,從今年開始,每月的今天,扶農會如期召開。每屆扶農雛雞,只會越來越多,規矩也不會變,永遠送十收一。”

此言一出,群情激奮,掌聲雷動。武康安排的託,按照約定套路,振臂高呼:“謝崔公,謝鄭參軍,謝孫參軍。”

吃瓜群眾心有感激,一時紛紛效仿,整齊的呼喊聲,響徹雲霄。崔義玄合不攏嘴,法曹和倉曹參軍,也都徹底高潮。其餘大佬嫉妒,視線化為綠光,不時瞟向武康。

武康眼觀鼻,鼻觀心,心裡直叫苦也。也想把蛋糕平分,崔義玄不答應,我也無能為力。只能說抱歉,希望諸位大佬,理解俺的苦衷,以後再照顧你們。

喊聲停止,崔義玄繼續:“現在回答名額問題,扶農大會開始前,老朽召集同僚商議,確定幫扶哪個鄉,幫扶多少戶。討論的結果,會派倉庫倉吏,通知諸位裡正。”

老崔掃視人群,滿意節目效果,繼續忽悠著:“沒參加過的鄉戶,可以找裡正申請。裡正確定名額,提交戶曹參軍審查。審查透過後,大會照常舉行。老朽向諸位保證,婺州所有鄉,都會照顧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吃瓜群眾高潮,掌聲經久不息,大喊婺州青天。裡正閃亮登場,王保長從懷裡,拿出怪異物件。展開後是紅布,寬六十公分,長一百二。上方白布縫成袋,可穿竹竿掛起;下面三角形,白布鎖著邊;中間繡兩列字:婺州青天,造福鄉里。

後世的錦旗,出自武康手筆,用來拍老崔的馬屁。王保長上前,煞有介事道:“這面錦旗,是蘭儀鄉最好的繡娘,熬夜趕製出來。代表蘭儀鄉五百戶,對崔公仁政的感激。老朽代表鄉里,請崔公收受。”

其餘四里正,包括眾百姓,齊喊請崔公收受。武康的託帶頭,人群有樣學樣,和山呼萬歲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