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武唐第一佞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寒酸的獻俘大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 寒酸的獻俘大典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春二月初二,巳時四刻。

熊津艦隊凱旋,航行兩個多月,橫穿浩瀚黃海。繞過萊州成山,沿著海岸航行,駛入渤海區域,停泊在萊州灣。在河南道青州,千乘縣東北部(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成功踏上大陸。

海邊人山人海,都是衛士家屬,衛士下船那刻,現場徹底混亂。無數老弱婦孺,彷彿瘋子似的,潮水般湧過來。武康心驚膽戰,火速發布命令,阻止人潮靠進。

所有將領親衛,守住全部船板,拉出弧形警戒線。長槍馬槊向外,陌刀橫刀出鞘,強弓勁弩張開。青州各級官員,以刺史為代表,都在嗷嗷咆哮,神情異常焦急。

其中有個大嗓門,罩著葫蘆喇叭,仰著頭吆喝:鄉親們別著急啊,不要擁擠踩踏,船隊已經返航。你們等了幾年,不差幾個時辰,武將軍會安排的...

武康已然明白,眼前的老百姓,都是衛士家屬,也都心急如焚。無論熊津士兵,還是留守士兵,至少離家兩年。於是召集部將,快速拿出對策:以折衝府為單位,以團隊為基數,分批走警戒線。

現場噪音嘈雜,所有外地府兵,竭力維持秩序。人潮人海之中,衛士配合民兵,硬生生開通道。果毅都尉領頭,每團約三百人,緩緩走入人群。州縣所有官吏,都在大聲吶喊,安撫家屬情緒。

然而沒有卵用,父母抱住兒子,妻子攥住夫君,孩子抱著父親,都在放聲痛哭。渡海出征的衛士,離家實在太久,只能以此宣洩。悲哀夾雜慶幸,重逢或者死別,釋放最真誠情緒。

家屬找到親人,重逢攪動淚腺,哭的撕心裂肺。找不到親人的,代表戰死沙場,哭的聲嘶力竭。武康喟然嘆息,站在防線中央,抬頭仰視天空,強行放空大腦。

不知過了多久,衛士的呵斥聲,將他拉回現實。兩個白髮老人,三個中年婦人,帶著七八個孩子,被衛士攔線上外。他們跪地稽首,老丈泣不成聲,詢問急不可耐:我的三個兒郎,都渡遼海出征,為何還不回來?

這是個貧困家庭,明顯營養不良,身材乾巴瘦弱,衣袍都是補丁,臉色蠟黃無神。武康心裡難受,俯身扶起老丈,強行擠出笑容。腹中千言萬語,只崩出四個字:我很抱歉。

老人直接昏厥,老嫗哭天搶地,眾人無言以對。錢順趕緊掐人中,袁公瑜違心安慰:“老丈不要悲哀,你家三個郎君,都在海外駐守。他們安然無恙,明年這個時候,就會西歸大唐。”

公瑜面相憨厚,說謊話臉不紅,穿的紅色官袍,更具有說服力。他們信以為真,竟然破涕為笑,不停鞠躬行禮。武康再次嘆息,多給一年希望,又有什麼意思?

騷亂持續到午時,百姓漸漸散去,衛士臨時搭帳篷。武康帶領部將,會晤青州官員,以及船司官吏。交接各種文書,把熊津道艦船,俘虜的全部敵船,交給青州船司。

走完繁瑣程式,隊伍繼續西行,沿途解散軍府。靠著朝廷公文,途經各州各府,得到食宿補給。離開山東半島,散去所以府兵,諸將領的親衛,押解一萬五戰俘。

三月初八午時,進入洛州地界,武康的鬱悶心情,逐步被思念替代。前年六月離開,將近兩年時間,著實想念妻女。說起來挺混蛋的,顯慶二年至今,七年多的時間,年年都會出征。

兩次西擊突厥,兩次東征百濟,一次北伐漠北。東征西討北戰,呆在家的時間,好像不足一年。這種揪心生活,就不是人過的,我不是好丈夫,不是好父親,而是大傻子。

有時候也會想,如此奔波忙碌,到底為了什麼。媚娘地位很穩固,我的奉辰將軍,就能衣食無憂。無論如何努力,只要外戚身份在,只要李九還活著,不會讓參知政事。

何必自我作踐,著戰甲拎戰刀,告別家庭溫馨,天南地北砍人。七年戎馬生涯,軍功越積越多,官職原地踏步;獎勵越來越少,刀疤越來越多;罪孽越積越重,良心越泯越滅,像個傻缺似的。

索性打定主意,好好休息幾年,沒有我大武康,朝廷照樣打仗。老婆孩子熱炕頭,再靜等媚娘上位,混他個逍遙王爺。穿著綾羅綢緞,手裡舉著鳥籠,帶幾個狗腿子。上街耀武揚威,調戲些小娘子,也是一種享受。

途經東都洛陽,得知李九不在,部隊繼續西行。每天呆在軍營,軍務分配出去,做個甩手掌櫃。親衛每天外出,帶回各種訊息,離開兩年時間,發生了不少事。

同等大事改元,龍朔成為歷史,迎來麟德元年。李九的壞毛病,頻繁更改年號,從永徽到顯慶,從龍朔到麟德,以示與眾不同。他爺爺李淵,武德年號用終身,他老子李世民,貞觀年號一輩子。

去年五月份,蓬萊宮含元殿,正式宣佈竣工,做為外朝正衙。李九趕緊搬家,把原來的大興宮,即後來的太極宮,改名為西內。在宣政殿常朝,在紫宸殿內朝,徹底告別老窩。

而在軍務方面,西線火藥桶,終於有導火索。吐渾谷部內亂,吐蕃大舉進犯,一路勢如破竹,盡破大唐羈縻州。吐谷渾可汗曷缽,帶著弘化公主,以及殘兵敗將,流亡大唐涼州,申請徙居內地。

李九沒有同意,以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右武衛將軍,獨狐卿雲和辛文陵,屯兵涼州和鄯州,以防備吐蕃進攻。到了六月份,朝廷命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節度諸軍務。

聽到這個訊息,武康感觸良多,吐蕃人搞事了,大唐的西方邊境,從此風起雲湧。按照史書記載,老冤家鄭仁泰,會在今年病死。恩師蘇定方,年逾古稀之年,還要在西北邊陲,聽嘯嘯馬鳴,感瑟瑟寒風。

都七十三歲了,本該頤養天年,卻被排擠邊關。心中有種預感,他的戎馬生涯,會在西陲結束。自責湧上心頭,本來就受排擠,收我為徒之後,更是雪上加霜。那些門閥世家,武家姊弟的政敵,都會針對他的。

西域也不安穩,弓月部落反叛,重兵攻打于闐。安西都護高賢,為於闐行軍總管,率軍火速解救。突厥鼠尼施部,率部攻打庭州,刺史來濟戰死。媚娘的老政敵,自己的老對手,已經全部死亡。

可高興不起來,武康可與篤定,上述全部叛亂,都是吐蕃煽動。他們野心勃勃,想要插手西域,想接管西突厥。恐怕至此以後,幅員遼闊的西域,吐蕃大唐和突厥,會上演博弈狗血劇。

還有更無奈的,中亞大食國崛起,吞併波斯和拂菻。邊境接壤西域,大唐與大食之間,必然爆發衝突。武康冥思苦想,好像在玄宗時,雙方爆發了戰爭。

大唐戰敗退出,中亞宗教文化,成功滲入新疆。遺留歷史問題,一直到了後世,也是十分棘手。不過無需擔心,我今年二十九歲,活不到那個時候,就別操閒心了。

也有些好消息,去年十月朔日,李九開始訓練太子。年僅十歲的李弘,每五天在光順門,協助處理政事。不起眼的訊息,透露很多詭異,首先李九寵太子,想早些培養他。

其次李九的身體,風疾已經嚴重,爆發更加頻繁,否則不會如此。那麼機會來了,朝廷諸多政事,媚娘更好參與。一代女皇武則天,開始肝帝練級,積累從政經驗。拉攏朝中大臣,把等級提上去,才能君臨天下。

今年正月份,原雲中都護府,兼併單於都護府。改為單于大都護府,轄區整個內蒙古。四外甥李旭輪,今年不到兩歲,先被封為殷王,又兼單于大都護。

此乃慣用套路,親王擔任領導,長史處理政事。武康也被套路,隊伍回到長安,得到噁心訊息。李九在二月下旬,覺的長安炎熱,帶著老婆孩子,去萬年宮避暑了。我的老婆孩子,接受媚娘邀請,也跟著過去了。

留下兩個宰相,就在春明門外,舉行獻俘儀式。他就是個坑貨,這盆冷水澆的。本來還幻想著,身穿黃金戰甲,騎著高頭大馬,雄赳赳氣昂昂,接受百姓歡呼。

現在化為烏有,人家李九說了,長安城外獻俘,城們都不讓進。主持大典的宰相,都是他的熟人:太子少師許敬宗,同東西臺三品;西臺侍郎上官儀,同東西臺三品。

許敬宗沒的說,關係相當的鐵,同穿一條褲子。朝堂諸多政敵,給爺倆取綽號,叫作“戊戌合流”,取姓氏的諧音。因為那年戊戌月,爺倆互相勾結,誣長孫無忌謀反。

說來很湊巧,爺倆再次合作,扳倒宰相許圉師,牽連大司憲楊德裔,也是在戊戌月。武康得知以後,心裡都是吐槽:你們這些渣渣,應該叫戊戌變法,或者寧漢合流。

而對於上官儀,兩人關係尷尬,曾經也是朋友。也曾定下婚約,未出生的兒子,娶他未出生孫女,貌似叫上官婉兒。後來自己遭難,打入死牢斬立決,這個老不死的,跑去監獄退婚。

果斷成全了他,當面撕毀契約,了結這樁破事。上官儀也因此,遭受流言蜚語,無情無義的汙點,已經伴隨終身。兩家形同陌路,見面就會尷尬,曾聽媚娘說過,老家夥恨武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起身媚娘更恨,想弄死上官儀,李九卻拜他為相。某種程度上說,當今朝政大權,緊握皇帝手中。媚娘只能參政,沒有決策權利,更通俗的講,只是個女秘書。

如果所料不差,此次獻俘大典,有史以來最寒酸,軍樂隊都沒有。上官儀主持著,按照既定套路,代表皇帝陛下,首先訓斥賊酋。義正辭嚴,聲色俱厲,都是些場面話。

大概意思是:扶余忠勝、忠志,爾等包藏禍心,起兵反抗天朝。掀起海東紛爭,指使生靈塗炭,你們該當何罪;倭國川島皇子,呆在彈丸之地,吃喝拉撒睡唄,出來浪什麼浪。聚集烏合之眾,阻我大唐天威,你們該當何罪?

被點名的這些人,全部跪在地上,誠心祈禱懺悔,祈求天朝開恩。結果不言而喻,李九為表仁慈,全部詔書赦免。百濟兩位王子,連同叛軍骨幹,安排義寧坊百濟館,去找父輩團聚吧。

同時在修真坊,武康家宅對面,修建倭國館宅。倭國川島王子,包括手下將領,全部軟禁其中。更匪夷所思的,明日香小公主,不再軟禁名單。

也沒處理方案,甚至沒有名字,好像這小丫頭,根本沒被俘虜。武康表示不解,在報捷公文中,明明寫了名字,怎麼被勾去了?

眼角餘光詢問,見敬宗滿臉猥瑣,一時生無可戀。不用想也知道,倭女端茶倒水,朝廷已經知曉。估計舉報的人,就是袁公瑜,這個老不死的。

然後媚娘吹風,說臀大好生養,批給愛弟做妾。李九也同意了,估計在他眼裡,倭公主是垃圾。那照單全收,反正妾室很多,一隻羊咱趕著,一群羊就放著。

按照既定套路,倭國百濟戰俘,全部打入奴籍。七成歸司元(戶部),分配到司平(工部)署,下發將作監等。或搞基礎建設,或去興

修水利,做各種苦力活兒。

一成賞給大官,帶回家做奴婢,而最後的兩成,賞給出征將領。武康分了四百,全是倭國戰俘,感覺十分頭疼,因為連年出征,每次都賞戰俘。長安洛陽的宅院,以及三百畝官田,早就放不下了。

家裡沒做買賣,也沒用人地方,著實不好安置。以往賞的戰俘,都會送給新城,在官田裡勞作。上次北伐鐵勒,分的戰俘太多,公主田飽和了,她便送給長孫家。

武康思來想去,還是送給新城,任憑她處置吧。想送禮就送禮,想賣掉就賣掉,多少能換些錢的。這些外籍戰俘,是奴婢的來源,很受人牙歡迎。特別是百濟人,受新羅婢影響,唐人十分喜歡。

分配完戰俘,開始論功行賞,將士軍功文書,早就傳給中樞。武康在文書裡,不貪部將的功,還把自己的功,悄悄分給他們。不是情操高尚,而是戰功沒用,因為外戚身份,李九不會大賞。

與其白白浪費,不如分發出去,還能收買人心。節目效果很好,與他共事的將軍,除了撲街鄭仁泰,基本感激涕零。眾折衝府官員,提起武大將軍,都會交口稱讚。

俘虜進城之後,上官儀讀賞賜。左驍衛中朗將,黎陽縣開國公,上柱國劉仁願,升左奉辰將軍。賞賜官田百畝,金銀珠寶無數。

武康差點樂了,仁願混的不錯,少將升為中將。進入左奉辰衛,就是我的手下,我會罩著你的。以後有時間,去找李義府,和他好好溝通,不讓他為難你。

御史汙衊仁願,圖謀割據海東,都是義府指使。他想搞死劉仁軌,曾給仁願去信,利用職務之便,悄悄處決仁軌。仁願於心不忍,義府懷恨在心,就給他扣屎盆子。

小奸臣李義府,太不是東西了,辦的不叫人事。仁願渡海出征,搶灘登陸熊津,也曾身先士卒。孤身鎮守百濟,歷經千辛萬苦,終有今日局面。你小子誣陷他,於心何忍啊?

武康輕嘆氣,以後有機會,和他談談心,不作死就不會死,你丫別太囂張。封賞繼續宣讀,司憲大夫袁公瑜,封上輕車都尉,正四品的勳官,享受四品待遇。

他的司憲大夫,以及西臺舍人,都是正五品上。給四品勳官,也算不錯了。右武威衛將軍孫仁師,加義烏縣開國子,正五品的爵位,子孫可以繼承。

輪到自己頭上,武康又凌亂了。給了個上柱國,勳官的最頂級。還給個宣威將軍,從四品武散官。都是些雞肋,除了多拿工資,其他毛用沒有。

散官分文武,沒具體職務,有具體俸祿。文散官最高級,開府儀同三司,李勣擁有此職。武散官最高級,驃騎大將軍,貌似整個朝堂,沒人有此殊榮。這些文武散官,多分給官二代,讓其混吃等死。

還有更坑爹的,為了統兵東征,檢校右武威大將軍。臨時上將軍銜,也被李九收去,原本還以為,能檢校右武威衛,看來活在夢裡。真想問問他,我打了大勝仗,官職卻被回收,你到底有多坑?

轉念想了想,現在的名號,也十分嚇人:左奉辰大將軍,檢校左羽林將軍,上柱國宣威將軍,金華縣開國公。實職和武散官,爵位和勳官,大唐的官類,就差文散官。

家境很顯赫,也該知足了。媳婦崔小晴,封楚國夫人,長女武鬧鬧,封東陽郡夫人。如果次女武秀,也能封個夫人,人生就會完美。不知不覺間,到了財物賞賜。

武康瞠目結舌,望著清單硃批,久久不能回神。以往出征歸來,朝廷賞賜的財物,李九隻給清單。我的全部賞賜,每半年的俸祿,被他強行扣下。送給他妹新城,做青春損失費,和二丫撫養費。

這次御筆硃批,拿著這份清單,能去司元領東西。感覺很不科學,李九突然大方,肯定藏著貓膩,是在試探我嗎。於是果斷決定,領出賞賜之後,乖乖送給新城。

獻俘典禮結束,交還魚書公文,交出黃金斧鉞。上官儀拿著,禮儀性見禮,直接轉身離去。武康本想進城,去被敬宗拉住,來到城門樓上,會面劉伯英將軍。

爺倆也是戰友,曾經共徵百濟,關係也算要好。武康呵呵見禮,忽然覺察不對,打量他的魚袋,拱起手恭喜道:“這才幾年不見,叔父又高升了,左監門大將軍,可喜可賀呀。”

劉伯英呵呵:“好你個武變之,你能升官發財,我就不能上進?其實是這樣的,去年柳州叛亂,我與馮士翽將軍,立下些許功勞。承蒙聖人不棄,封左監門大將軍。先不說這個,這是皇后手書,趕緊看看吧。”

見他們神色焦急,武康微蹙眉頭,道完謝接過信。讀完長舒口氣,沒有什麼大事,讓我去萬年宮。媳婦要變望夫石,閨女也悶悶不樂,吵著要見老爹。

露出會心微笑,戰俘文書和清單,塞到敬宗手裡:“勞煩叔父幫忙,把這兩樣東西,轉交新城公主。皇后緊急召見,可能有些急事,我立刻去萬年宮。”

氣氛瞬間壓抑,伯英仰頭看天,敬宗臉色難看。武康又蹙眉,仔細打量他們,言辭陳懇道:“兩位都是長輩,到底發生何事,還請叔父明言。”

敬宗看著清單,呆愣半分鐘,送回兩份文書。苦笑著搖頭,嘴唇抽動著,最終欲言又止。武康心頭猛顫,到底發生了什麼,能讓老許緘默,都是天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