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武唐第一佞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入職右崇掖率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章 入職右崇掖率府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夏六月二十,辰時四刻。

兩個月的假期,完美和諧度過,武康收穫頗豐。首先夫妻關係,有了質的提升,兩口子形影不離。不是誦經禮佛,就是逛街郊遊,媳婦臉上的笑容,比以往多了很多。

單獨相處之時,恢復少女本性,感覺時光倒流,回到相識之初。與鬧鬧親密度,也是突飛猛進,陪她讀書習字,陪她跳舞鬥雞。李賢苦讀期間,成了她心目中,完美的替代品。

唯一的遺憾是,與二丫的關係,依舊不見破冰,甚至惹她發火。原因十分搞笑,二丫身份特殊,是李九的親外甥,皇后的親侄女。京城豪門大族,朝堂文武百官,很多上門提親。

武康來者不拒,帶著二丫出席,會面對方父子。如此久而久之,閨女發了脾氣,直接閉門不出。媳婦悄悄勸說,咱二丫才九歲,你卻著急定親。她必然會傷心,以為你討厭她,想早些嫁出去。

腸子都悔青了,痛定思痛後,先誠摯的道歉,再提筆寫對聯。上聯曰:定親求娶請走他路,下聯曰:入贅本府六年後來,橫批:我只招贅。吩咐親衛部曲,貼在正門兩側,謝絕定親拜訪。

只是沒有想到,淪為京城笑柄,武將軍的文才,慘被書生吐槽。好事者來參觀,鬧的滿城風雨,驚動楊炯大佬。不愧初唐四傑,稍微改動下,秒變高大上: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行賄送賂莫入此門。

武康都懵了,拿出十兩銀,打發走楊炯。格老子的,斷我財路,居心不良。還貼老對聯,新的卷起來,送給袁公瑜。老袁當場高潮,馬上吩咐僕人,貼在大門兩邊。身為司憲大夫,此對聯的內容,堪稱量身定做。

假期結束前,帶著二閨女,去拜昭陵新城墓,悼念逝去的愛人。父女倆都緘默,靜靜坐在祠堂,緬懷兩個時辰。二丫望著靈位,沒有絲毫悲傷,彷彿墓中之人,與她素昧平生。如此怪異表現,讓他萬分揪心。

回到長安城,找司列衙門銷假,交送李九的詔書。領取臨時任命,正式開始上班,工作暫時很輕鬆。左奉辰的侍衛,在萬年宮護駕,只剩下三十人。配合右奉辰衛,巡邏西內宮苑,安排工作就行。

武康來到衛所,千牛備身李洋,召集全部侍衛,召開簡單晨會。所有千牛備身,都去陪皇伴駕,唯獨留下李洋。此乃政治訊號,代表著李義府,徹底失去聖眷,並且連累後代。

留下來的衛士,大多是生面孔,互相介紹認識。武康簡單訓話,安排巡邏任務,交代注意事項。眾多新面孔中,備身侍衛權毅,讓他感到熟悉,好像在哪聽過。特意查閱資料,越發覺的熟悉,就是想不起來。

秦州略陽縣人,即甘肅天水市,今年才十七歲。出身隴西權氏,與隴西李氏皇族,關係十分親近,歷有通婚習俗。正因這個原因,他能入左奉辰衛,宿衛皇宮大內。

其實左右奉辰衛,是官二代的集聚地,是大唐幹部學院。左奉辰大將軍,在武康眼中,是二代頭目。所有千牛衛士,都是官家子弟。先在這裡鍍金,如果表現的好,可以外放做官。

千牛備身楊再思,升任司列員外郎,備身左右崔知溫,升任靈州司馬。就連宰相上官儀,也把上官庭芝,搞成千牛備身。歷練幾年後,就能堂而皇之,出任朝廷要職。

處理完奉辰事務,離開左奉辰衛所,直接趕往東宮,完成入職工作。身上背的官職,有檢校左羽林大將軍,知右羽林訓練事,檢校右崇掖衛率府。此刻左右羽林軍,都在萬年宮護駕,沒必要去北衙。

右崇掖衛率府,本是右監門率府,龍朔二年更名。隸屬太子十率,官署稱為率府,最高長官稱率,官級正四品上。類似左右監門衛,鎮守東宮諸門,就是門衛大爺。

嘉福門進東宮,右崇掖魚符開路,一路暢通無阻。來到右崇掖率府,魚符交給副率,出具兵部公文。左右兩個副率,官級從四品上,按規矩比對魚符。確定手續正常,召集率府官員,開入職見面會。

整個率府機構,設定兩位副率,一名率府長史,官級正七品上。錄事參軍一人,官級正九品上;兵曹參軍一人,兼任倉曹參軍,胄曹參軍一人,官級正九品下。監門直長,七十八人,從七品下。

就這麼多官員,其餘是流外官,包括錄事、掌故等。眾多監門直長,負責駐守各門,登記出入人員,檢查器物財物。右副率許元節,介紹眾人認識,其中率府長史,因病重而卸任,職位暫時空缺。

武康記住他們,作最後的總結:“左奉辰大將軍武康,在接下來的日子,檢校右崇掖率府,是本府最高長官。相逢即是有緣,希望精誠合作,共同履行職責,做好監門工作。”

略微停頓,掃視眾人,和顏悅色:“我這人很隨和,你們若有困難,無論公事私事,都可找我交談。我會竭盡全力,幫助解決問題。其他不再多說,各自回崗位吧,等下我會巡視。”

眾人應諾離開,武康在辦公室,與倆副率交談。大概半個時辰,獨自離開率府,溜達東宮諸門,檢查記錄工作。東宮官署甚多,有左右春坊,詹事府等等,完全沒有興趣。

官員也有很多,只對兩人感興趣,太子

少師許敬宗,太子賓客楊思儉。敬宗是老朋友,思儉是楊家人,媚娘的遠房表兄。他的女兒楊氏,會製造宮廷醜聞,牽連太子和敏之。

走到嘉德門外,背後有人行禮,武康轉身觀瞧,是兵曹參軍岑風。他臉色很糾結,好像有話要說,一直難以啟齒。大概半刻鐘,紅著臉小聲說:“屬下見過武率,求你借三百貫,兩年內必還清。”

武康覺得稀奇,我們首次見面,你就提出借錢,貌似不合適吧。岑風更尷尬,頭垂的更低:“屬下曾經任職,新城公主家令。後來公主薨逝,承蒙聖人不棄,授右崇掖參軍。”

所謂公主家令,掌公主家諸事,官級從七品下。武康仔細回憶,漸漸有了印象,於是和顏悅色:“我想起來了,新城家的老人,她提起過你。三百貫銅錢,不是小數目,可以借給你。能不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

說完邁開腳步,走進旁邊涼亭,岑風快步跟上,神色頗為激動:“就在三天之前,右奉裕率府長史,突然登門造訪。讓我拿四百貫,授我本率府長史。他言帶威脅,我不敢拒絕,經多方籌借,還差三百貫。”

武康眯起眼,左右奉裕率府,類似左右奉辰衛,隸屬太子十率。如果記憶不差,右奉裕率府長史,是李貓的次子李洽。他們真的窮瘋了,小小的七品長史,敢強賣四百貫,不怕遭雷劈嗎?

岑風委屈異常,眼裡噙著淚花:“我已年過花甲,早想辭官回家,卻惹上這通事。李家強賣官職,屬下走投無路,還有全家老小,不敢得罪他們。聽聞武率重情,所以豁出老臉,開口求你幫助。”

武康沉吟片刻,擺出柔和笑臉:“你照顧新城母女,我肯定會幫忙,地址放我桌上,明天午時送錢。還錢日期不限,但必須打欠條,寫明借錢原因。老先生要明白,這個借錢原因,要求最真實的。”

此言一出,岑風震驚,依稀想到什麼,老臉滿是糾結。不知過了多久,咬著牙點點頭,再次行禮告辭。走到嘉德門邊,突然鞠躬到底,態度畢恭畢敬。不到半分鐘,門內走出隊伍,足有三十多人。

看他們的打扮,是太子千牛衛,隸屬奉裕率府,全部持刀配箭。四名副率引路,走在最前面的,是皇太子李弘。武康趕緊過去,拱手行君臣禮:“右崇掖率武康,參加太子殿下。”

李弘十分興奮,連說舅舅免禮,轉身吩咐衛士:“你們都回去吧,由舅舅保護我,沒有任何問題。元士提著東西,隨我一同前去,剩下的都回宮。”

眾千牛和宮人,個個面露糾結,杵在原地不動。李弘也不生氣,心平氣和的說:“我是去掖庭宮,左奉辰大將軍,親自伴我同行,你們擔心什麼?告訴許少師,最多半個時辰,我不會超時的。”

又僵持半刻鐘,小正太很堅決,副率面面相覷。最後無奈點頭,來到武康身前,中年副率恭敬道:“勞煩武大將軍,護衛太子殿下,我等在此等候。等到諸事結束,還要勞煩將軍,親送殿下迴歸。”

武康微笑點頭,心裡卻在吐槽,瞧你們的德行,各個如喪考妣。難道你們以為,我想伺候他嗎,沒辦法的事啊。李弘急不可耐,拉著舅舅離開。只帶一個宦官,約莫三十多歲,手裡拎著飯盒。

走進通訓門,進入大興宮,李弘笑著問:“家中安好吧,舅母和鬧鬧,未有憂慮吧。還有秀妹妹,現在怎麼樣,之前聽阿母說,整天都不說話,現在好些了嗎?”

武康微笑回話:“感謝殿下關心,家中一切安好,相比剛凱旋時,二丫好了許多。只是臣很不解,殿下去掖庭何事?公公盒子裡提的,應該是雞肉湯吧?”

李弘淘氣眨眼,煞有介事道:“舅舅鼻子靈敏,裡面就是雞湯。為何去掖庭宮,舅舅心知肚明,不要明知故問。還有在私下裡,也像阿母那樣,稱我弘兒即可。”

拉到吧好外甥,稱呼你弘兒,你爹知道了,肯定訓斥我。至於去掖庭,若所料不差,是給你姊送飯。義陽和宣城公主,是蕭淑妃所生,其母宮鬥失敗,被囚禁在掖庭。

你給她們送飯,確實心地善良,難怪李九稱讚:太子仁孝,接待大臣,符合禮節,不曾有過失。媚娘提起他,也驕傲的很,說他宅心仁厚。萬年宮會面時,姊弟倆拉家常,她還舉例證明。

太子率更令郭瑜,去年教授《左傳》,讀“羋商臣弒殺君王”時,李弘掩書嘆息:此事臣子不忍聽聞,聖賢的經典中,應記載好人好事,為什麼記載這個?

郭瑜回答說:孔子寫《春秋》,善惡事都記載,褒善勸諫大眾,貶惡告誡後世。書寫羋商臣惡行,正是令其罪惡,能夠遺臭萬年。從而驚醒後世,讓後人引以為戒。

李弘仍不樂意,此事不忍聽聞,要求學別的書。郭瑜無可奈何,停止講學《春秋》,改教授《禮記》。媚娘滔滔不絕,說從去年開始,李弘命許敬宗,上官儀、楊思儉等,收集古今文章,編纂《瑤山玉彩》。

武康不置可否,當時建議媚娘,如果有了機會,要向李弘學習。拉攏朝廷官員,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集合編書。他們錦衣玉食,難被金錢所動,對於青史留名,有很深的執念。

集合他們編書,造福於讀書人

,就能青史留名。你給他們機會,他們自然感激,就會心生好感。媚娘瞠目結舌,點頭表示受教,承諾若有時機,按康郎吩咐做。

想到這裡,不禁苦笑,薛氏倒武集團,已經露出獠牙。如果處理不好,咱們武家玩完,永遠沒機會嘍。身後傳來聲音,打斷他的遐想:“奴奴叫李元士,將軍喊名兒吧,當不起公公的。奴奴兄長德官,伺候著皇后嘞。”

武康微笑點頭,李德官的弟弟,肯定是自己人。嘉猷門入掖庭宮,李弘小聲說道:“弘兒請問舅舅,每當軍府集結,衛士逾期未到,會被軍法處死嗎?家人也會牽連,充官為奴為婢,還要抄沒家產?”

確實是這樣,軍法明確規定,衛士逾期未至,會被判處死刑,家人也會充官。武康點點頭,實話實說道:“殿下說的對,逾期未到者,中途逃亡者,都會連坐家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弘突然嘆氣,放慢腳步說:“聽上官相公說,衛士逾期未到,大都內有隱情。有的途遇山賊,有的渡河遭難,有的身負傷病。等等多種情形,實在值得同情,軍法連坐親屬,未免太過苛刻。”

武康點點頭,說的是實情,可惜沒辦法。來到宮人院,李弘小聲說:“弘兒竊以為,大唐的軍法,要兼顧實情。希望修訂法律,逾期未至者,酌情以處理。免去連坐之罪,哪怕士兵逃亡,也不牽連家人。”

十一歲的娃娃,如此宅心仁厚,堪稱難能可貴。能得李九喜愛,能得媚娘溺愛,是個聽話孩子。如果他當皇帝,會是一代仁君。可惜身體虛弱,會被病魔纏身,最終英年早逝。

他至情至孝,若身體強健,不會有武則天。不過很可惜,歷史沒如果,武康柔聲說:“殿下言之有理,法律不外人情,臣戎馬生活七年,見的實在太多。不過修軍法,需聖人首肯,臣鼓勵殿下上疏。”

李弘停下腳步,表情十分興奮:“舅舅鼓勵上疏,那真是太好了,等看望了阿姊,我就起草奏疏。還請舅舅幫忙,整理具體事例,弘兒作為佐證。如果聖人同意,施恩天下萬民,必被百姓敬仰。”

這個沒法拒絕,武康點頭答應,希望你的奏疏,能幫到你母親。你爹那個混球,可能密謀廢后,我是如履薄冰。因為我的到來,有了蝴蝶效應,歷史會不會改變,心裡真的沒譜。

曾經接觸的人,除了新城以外,包括狄仁傑、張柬之,命運都改變了。唐書裡的狄仁傑,沒做過婺州刺史,任詳刑丞的時間,也提前了很多年。此次廢后風波,能不能挺過去,他無絲毫信心,更不敢掉以輕心。

來到掖庭北院,舅甥在院外等待,等巡邏衛士來。畢竟兩位公主,處於囚禁狀態,如果接觸外人,哪怕當今太子,也需侍衛在場。倘若出了差錯,誰也擔當不起。

大概兩刻鐘後,巡邏侍衛來到,是左奉辰衛的,備身權毅帶隊。走進北院門,七拐八轉後,來到小院落。宮人開啟院門,李弘笑著喊話:“兩位阿姊在嗎,我來看你們了,帶了藥膳雞湯。”

屋門出現白影,宣城公主提裙角,快步過來見禮。伸手接過食盒,緊緊抱在懷中,俏臉滿是開心。義陽公主也出門,比妹妹穩重許多,落落大方行禮。姊弟沒有生疏,李弘應該常來,真是個好孩子。

武康過去見禮,她們雖然落難,仍有公主頭銜,那是正一品爵位。義陽有些扭捏,還禮後小聲說:“將軍救命之恩,義陽沒齒難忘。無力送出謝禮,只能銘記於心,日日為將軍祈福。”

什麼救命之恩,武康雲裡霧裡,不知如何接話。得到李弘提醒,很快想了起來,不禁啞然失笑。那是顯慶三年,她被雞骨噎住,差點丟了小命。

武康恰恰巡邏,海姆立克急救術,幫她吐出骨頭。只是過程尷尬,從後面抱住她,分開她的雙腿,雙手擠壓小腹。仔細算起來,她今年十六歲,難怪會害羞。

想到這裡,尷尬撓頭,訕訕說道:“公主不必介懷,若非殿下提醒,臣也記不起來。當日確實逾禮,所以不敢居功,不求公主感激,只求公主原諒。”

義陽臉更紅,垂頭不說話,女兒態十足。李弘饒有興趣,嘿嘿調笑道:“如果我沒記錯,阿姊二八年華,可以擇駙馬了。等阿爺回京,我上疏稟告,待尋覓良緣,阿姊風光大嫁。”

缺心眼的孩子,說的不叫人話。義陽羞不可耐,剎那落荒而逃,靚影跑進屋門。宣城也跑進門,探出腦袋嬉笑:“阿姊和我約定,我們共同出嫁,我今年才十四,所以再等幾年。”

調皮笑臉消失,屋門也被關上,李弘滿臉尬笑。武康嗤之以鼻,忽然想到什麼,轉身看向李弘,臉色十分嚴肅:“臣有事相求,還請殿下應允。”

李弘不明所以,遲疑不到十秒,點頭表示應承。兩人離開院子,示意眾人等待,武康小聲說:“聖駕回京後,你去勸皇后,解除公主囚禁。就說臣建議的,因為茲事體大,求她千萬答應。”

短暫的沉默,李弘點殿頭,武康會心笑。希望媚娘同意,增加李九好感,降低廢后決心。多爭取一分鐘,我就多分勝算,此次廢后危機,只能用親情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