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武唐第一佞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麟德元年大清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章 麟德元年大清洗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冬臘月二十八,未時三刻。

臘月十三日起,戊戌兩大巨頭,武康和許敬宗,開始興風作浪。兩人簡單商議,很快達成一致,寧可錯殺千人,不使一人漏網。借上官儀謀逆案,聯名上疏舉報,大肆牽連朝臣。

臨近新年之際,掀起腥風血雨,搞得人人自危。臘月十四午時,東市斬殺叛逆,武康是監斬官。被斬首的犯人:上官儀祖孫三代,整個上官家族,年滿十六的男丁。內侍監王伏勝,百歲人郭行真,共計三十餘人。

午時三刻開刀,李九確實心狠,武康於心不忍。唐朝人都迷信,認為午時三刻,是陽氣最重的。此時處斬死囚,三魂七魄俱滅,永世不能投胎。所以一般情況,都會繞過三刻,十惡不赦前三,才有這種待遇。

上官儀的家眷,悉數打入奴籍,全部流放嶺南。上官庭芝的髮妻,出身滎陽鄭氏,同母胞弟鄭休遠,官拜奉常寺大夫。武康言而有信,媚娘法外開恩,李九順水推舟,將鄭氏母女倆,打入掖庭為婢。

臘月十五望日,李九頒佈詔書,遣使前往黔州,詔令李忠自縊。其母宮人劉氏,軟禁在冷宮中,等待自生自滅。可憐的李忠,年僅二十一歲,還沒留下子嗣。

其實說起來,早在十年前,媚娘上位時,李忠的命運,就已經註定。廢太子的身份,無論誰當皇后,都不會留下他。所以時至今日,李九八個子嗣,已經沒了兩個。

武康對於李忠,心有三分感激,曾受他的恩惠。他被冊太子時,朝廷大赦天下,赦免死刑以下。左膀右臂林平郎,在婺州暴起殺人,沾了大赦的光,赦免殺人死罪。

縱觀李忠的生平,好像與數字四,結下不解之緣。永徽三年時,冊為皇太子;等四年以後,顯慶元年時,失去太子位,降封為梁王;然後又是四年,顯慶五年時,坐罪廢為庶民,囚禁在黔州,李承乾故宅。

四年後的今時,受薛尼姑牽連,稀裡糊塗被賜死。從太子到親王,從親王到庶民,最後被逼自殺,這就是政治呀。等四十年後,神龍革命爆發,他會得到平反。追封為燕王,贈太尉之職,贈揚州都督,陪葬於乾陵。

上官儀和李忠,就是兩個圓心,武康挖空心思,向外輻射牽連。司列太常伯,右相劉祥道,與上官儀交通。罷黜右相之位,罷司列太常伯,授司禮太常伯。由吏部尚書,變成禮部尚書,淪為教育部長。

少了兩個宰相,為了維持朝政,李九提拔兩個。檢校西臺侍郎、太子右中護樂彥瑋,西臺侍郎孫處約,升同東西臺三品。武康不太熟悉,據說是官場老人,平常行事低調。

司戎太常伯、左肅機鄭欽泰,司刑太常伯源直心,西臺舍人高正業;司虞大夫魏玄同,司虞大夫張希乘,長安縣尉崔道默,萬年縣令源誠心。總共二十五人,連同各自家眷,全部長流嶺南。

唐朝的長流刑,不受法律限制,不受裡數限制。刑期不可預見,終身不可返回,不享受常赦福利。如果運氣爆棚,遇到新皇登基,或者冊立太子,特大政治事件,才有可能赦免。

可惜運氣不好,武康派出倭營,聯合婺營行動,中途截殺他們。或收買強人悍匪,或勾結地方官府,不惜一切手段,送他們下地獄。其實不想這樣,無奈媚娘哭求,只能斬草除根。

左武威大將軍,郜國公郭廣敬,貶為隰州刺史,即山西省隰縣。詳刑正卿爾朱儀深,貶為沁州刺史,即山西省沁源縣。司宰正卿竇斌,罷免職事官職,授銀青光祿大夫。以散官的身份,去隴右道檢校,支援新疆建設。

武康恨的牙疼,該死的老東西,太便宜你們了。還有更牙疼的,韓王李元嘉,毛兒事都沒有。敬宗的彈劾奏疏,全被李九留中,擺明不想處理。皇帝強行護短,誰也沒有辦法,捏著鼻子認吧。

簡州刺史薛元超,薛氏的親侄子,長期流放巂州,去找李義府下棋。李九再次護短,派人過來傳話:薛家於國有功,元超亦是獨子,流放已是重責。

意思很明顯,你敢弄死他,我就弄死你。武康無計可施,派人快馬加鞭,召回婺營刺客,元超逃過一劫。其實無所謂的,他的究極目標,是宮裡的薛氏。她是倒武核心,必須趁此機會,將其徹底消化。

可惜李九不舍,薛氏在他心中,就是良師慈母。長孫皇后病重時,薛氏照顧李九,教他讀書習字。可以這樣說,既是他的保姆,又是啟蒙恩師,關係萬分親密。

李九初登大寶,每天都找薛氏,說過這樣的話:不見婕妤一日,即疑社稷不安。大概意思是說,一天看不到你,我就心神不寧。覺的皇位不穩,江山社稷不安。

身份如此特殊,屬於後宮範疇,外臣不便插手。武康找許敬宗,兩人商量決定,交給皇后處理。媚娘當仁不讓,挺著個大肚子,一哭二鬧三上吊,給李九施壓力。

同時撂下狠話,我與河東夫人,水火不能相容。後宮之中,有她沒我,有我沒她,看著辦吧。李九很頭疼,整天唉聲嘆氣,為了保住薛氏,甚至掉下眼淚。

許敬宗和李勣,選擇置身事外,全都稱病不出,擺明了不攙和。武康也閉門戶,原因比較搞笑,在家裡避風頭。這場政治風暴,鬧得

人心惶惶,叱吒風雲的他,名聲也徹底臭了。

陷害朝廷忠良,甚至趕盡殺絕,雙手沾滿血腥。傳言甚囂塵上,左奉宸大將軍,是大唐第一佞臣,排在許敬宗之上。好事的讀書人,編出各種段子,罵其鷹犬走狗。

武康覺的冤枉,我只是殺人刀,沒有皇帝命令,我憑什麼放肆?我不想出風頭,也想幕後指揮,可李九不樂意。他命令我執行,就是居心不良,故意懷我名聲。

我的名聲臭了,官員避之不及,都會孤立我的。外戚若被孤立,不能拉幫結派,最大的收益人,就是李九大帝。殺千刀的東西,他的核心目的,還是打壓外戚。

你們罵李九吧,乃翁是背鍋俠,不要口誅筆伐。然而沒有卵用,臘月二十五那天,武康被氣樂了。因為臨近年關,妻妾帶著親衛,西市置辦年貨。未時回到家中,媳婦嗚嗚直哭,水仙也掉眼淚,明日香用日語罵人。

一問才知道,西市酒肆裡,各種罵人段子。買羊肉和酒時,店家要麼不賣,要麼貴上兩倍,你們愛買不買。武康哭笑不得,處理李義府時,你們都在誇我。之前吹上了天,現在往死裡踩,也太現實了吧。

安撫好妻女,二十七這天,收到兩封信,是從婺州來的。一封張柬之的,現任婺州刺史,他在信中表示,駱賓王要辭官。理由很奇葩,武康陷害忠良,他要割袍斷義。

在駱賓王信中,果然有片袍布,這個小兔崽子。開啟信紙閱讀,滿篇斥責之言,罵人不帶髒字。一時瞠目結舌,我待你不薄啊,你能做婺州長史,都是我舉薦的。

就為了上官儀,枉顧知遇之情,踐踏提拔之恩。千里來信罵人,與我割袍斷義,還有沒有良心。感覺很受傷,沒心情回信,愛咋咋地吧。爹死娘嫁人,個人顧個人,恩斷義絕吧。都罵我佞臣,那就做佞臣,你能奈我何?

臘月二十八辰時,左金吾將軍趙道興,攜子登門拜訪。武家殷勤接待,酒過三巡之後,武康又被氣樂。昨天有起案子,千牛備身杜懷恭,左金吾翊衛郎將劉斌,聯合金吾衛士,毆打昭文館學生。

所謂的昭文館,本名是弘文館,太子名叫李弘,因避諱而改名。隸屬東臺門下,收藏校理典籍,是國家圖書館。館內工作人員,都是官家二代,個個根紅苗正。

案件的經過是:昭文館的學生,東市酒樓聚會,喝了幾杯尿酒,開始大放厥詞。武康淪為話題,他們陰陽怪氣,各種奚落嘲諷。哪知很不湊巧,懷恭就在隔壁,直接踹門理論。

雙方都喝了酒,於是針鋒相對,嗓門吼的很大。吃瓜群眾圍觀,掌櫃趕緊報案,金吾衛來處理。翊衛郎將劉斌,帶領三十部下,來到酒樓問話。

問清來龍去脈,他決定冷處理,畢竟後臺都硬。誰知波瀾再起,校書郎李大勝,因為酒精刺激,當場破口大罵:武康殘害忠良,國朝最大奸佞,你們中飽私囊,皆為武氏走狗。

打擊面太大,捅了馬蜂窩,懷恭先出手,一拳揍倒他。狗血劇發生,翊衛郎將劉斌,見懷恭落下風,竟然加入戰團。其實金吾衛士,早就想動手了,他們是腦殘粉。

最近半個月,左右奉宸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羽林軍,跟著武大佬。今天抄張家,明天抄王家,抄的不亦樂乎。武大佬很闊綽,至少拿出五成,分給諸位兄弟。六軍提起武康,會豎拇指點贊,敢罵武財神,你們找揍啊。

聽完道興講述,武康笑出豬聲,恐怕整個京城,只有士兵挺我。至於處理結果,沒有心情過問,肯定大事化小。那些書呆子們,不是我身份高,早就揍他們了。

小晴眉開眼笑,如果她在現場,肯定搖旗吶喊。等到酒席結束,拿出珍藏美酒,皇后賜的美食,回禮異常豐厚。趙道興很尷尬,夫人太過熱情,回禮遠超送禮,這多不好意思。

送走趙道興,小晴再備禮物,讓武康去看望。懷恭為咱出頭,必須登門慰問,他是李勣女婿,也拜訪李勣吧。這個勢在必行,很快換好衣服,帶著錢順平郎,去探望杜懷恭。

沒來得及出門,宮裡宦官登門,帶著皇帝敕書。內容振奮人心,李九終於發狠,處罰罪魁禍首。河東夫人薛氏,罷黜誥命封號,收回全部食邑。同時逐出皇宮,在豐樂坊靜安宮,青燈古佛了餘生。

所有糟糕心情,因為這封敕書,瞬間煙消雲散。武康笑逐顏開,哄好老婆孩子,帶著錢順出門。小晴也很開心,決定親自出馬,拜訪懷恭夫妻,表達誠摯問候。

一路來到皇宮,去蓬萊宮太和門,左羽林禁軍駐地。點齊三隊羽林,拿著朝廷公文,去西內鶴林寺。禁軍包圍寺院,德官進去傳話,恭請薛氏出門。

千呼萬喚始出來,薛氏頭戴禪帽,表情波瀾不驚。兩個宮人攙扶,左手邊的娘子,是武康的大恩人。當初也正是她,去靜安宮傳信,宮鞋露出馬腳。從而被他捕捉,洞悉廢武陰謀,提前謀劃準備,方有今日勝利。

恭請薛氏上車,羽林衛士守護,武康帶隊前行。離開鶴林寺門,發現魏國夫人,她臉色很嚇人。五官明顯扭曲,美麗的杏眼中,飽含無盡怨毒。本是花季少女,奈何心術不正,可憐的孩子啊。

不禁喟然長嘆,你在作死路上,走的越來越遠

。以媚娘的脾氣,不會放過你的,以李九的腹黑,不會保護你的。結局已經註定,最多三年五載,就會香消玉殞。

長安朱雀街,西北第三坊,就是豐樂坊。長寬五百多米,東西各開坊門,橫街貫通東西。街北中心位置,緊貼北邊坊牆,就是靜安宮。金吾衛士巡邏,監門衛士守門,排查相當嚴密。

名字雖然帶宮,實則是尼姑庵,高祖駕崩之後,沒子嗣的妃嬪,來到這裡出家。此乃大唐慣例,雖然很不人道,卻比殉葬文明。武康依稀記得,明太祖朱元璋,開歷史的倒車。搞嬪妃殉葬,實行分封制,還真是搞笑。

羽林校尉石開,與監門衛交接,馬車進入宮苑。來到西北禪堂,再請薛氏下車,武康親自相送,走進禪堂正門。吩咐羽林行動,配合隨行宮婢,安置生活用品。

禪堂規模不大,堂屋分開三間,廂房只有兩間,被高院牆圍著。薛氏會被軟禁,她的後半輩子,不能離開此地。很快收拾完畢,薛氏望著牌匾,久久不能回神。

武康邁步過去,和顏悅色安慰:“不要怨天尤人,不必心懷不滿,終老皇家別苑,是你應有歸宿。由於聖人垂青,你能留在皇宮,呼風喚雨數十載,也該心滿意足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長時間的沉默,薛氏緩緩轉身,話語飽含譏諷:“歸宿這兩個字,從你口中說出,是多麼的諷刺。你阿姊武氏,是太宗才人,西北感業寺,也是她的歸宿。”

這是翻舊賬啊,武康不置可否,笑容人畜無害。薛氏凝視著他,良久後淡淡說:“老身百思不解,此次廢武計劃,堪稱天衣無縫,卻以失敗告終。到底哪個地方,露了蛛絲馬跡,被你提前勘破?”

武康沉吟片刻,決定實話實說:“你的心腹婢女,穿著宮闈平鞋,來到這裡上香,引起我的懷疑。我有被害妄想症,遇到詭異情況,就會疑竇叢生。當時閒的無聊,於是順藤摸瓜,有了驚人收穫。”

薛氏柳眉輕蹙,良久扯出苦笑,輕嘆天意弄人:“以阿武的心胸,不會建議聖人,放出兩位公主。老身感到蹊蹺,卻沒放在心上,如果所料不差,是你的主意吧?”

恭喜你答對了,武康點頭預設,示意衛士清場,開啟了話匣子。解除公主禁足,狠手收拾李義府,故意牽連袁公瑜,都是補救策略。意圖消除聖人,對媚娘的不滿,從而爭取時間。

時間爭取到了,結果差強人意,皇后妄行厭勝,差點入住冷宮。幸虧老天眷顧,讓她心懷六甲,正是這個孩子,徹底打垮你們。所以薛老太太,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站我這邊,你們敗的不冤。

薛氏陷入沉默,冷傲不甘更濃:“震兒屢次提醒,相較於武媚娘,武康更難對付。可我看不起你,所以掉以輕心,方有今日苦果。老身想不明白,你們沒有血緣,阿武有什麼好,為何死心塌地?”

這個不好回答,武康選擇沉默,給出職業笑容。從廢王立武,到清洗無忌,到幷州政變,到薛氏倒武。每當媚娘有難,我都竭盡所能,為她排憂解難。她有什麼好,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習慣吧。

自從來到大唐,我的全部精力,都在為她服務。甚至有種感覺,老天安排我來,就是給她護航。她的亂攀親戚,讓我沒有退路,讓我倆的命運,完全綁在一起。如果她倒臺,我鐵定會死,這不容置疑。

薛氏繼續冷笑:“將軍莫得意,老身還沒輸。聖人極重感情,我被軟禁此處,他會心懷愧疚。我好好活著,累積著愧疚,等大去之日。聖人會把愧疚,轉化為榮寵,加震兒身上,必定升其為相。”

武康有些懵,您老好算計,用自己的命,給薛元超鋪路。他最恨的人,應該就是我,讓他靠著榮寵,報今日之仇嗎?就算你說的對,就算他能拜相,又能怎麼樣呢?

我扳倒的宰相,貌似有些多:長孫無忌和韓瑗,褚遂良和來濟,許圉師和李義府,上官儀和劉祥道。俺家媳婦都說,俺是宰相殺手,區區的薛元超,沒必要放心上。

沉吟片刻,淡淡說道:“誠心建議你,轉告薛元超,為家族著想,別與我為敵。栽我手上的宰相,估計還會很多,不差元超一個。你已經失敗了,不要想著翻盤,安心的唸佛吧。”

話音落擺擺手,羽林立刻行動,恭請薛氏進門。薛氏到門口,停住腳步說:“長孫無忌死前,託袁公瑜帶話,你沒有好下場。現在老身也說,你沒有好下場,好自為之吧。”

說完邁進門檻,羽林關閉房門,身影與世隔絕。武康啞然失笑,感謝你的提醒,這我早就知道。可我並不擔心,若李九的壽命,能超過六十歲,我沒有好下場。

轉身離開禪院,找到監門校尉,宣讀朝廷敕書。薛氏長期軟禁,沒有聖人制書,不許本人出門,不許外人探視。如果出了問題,聖人雷霆之怒,誰也擔當不起。

衛士高聲應諾,武康十分滿意。此次薛氏倒臺,等於掃清障礙,後宮中的女人,能影響李九的,只剩媚娘一個。以後她的路,越走越寬敞,想象中的生活,貌似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