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我爹是王羲之最新章節列表 > 第 216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216 章

第兩百一十六章秦國求和

燕王新立的世子,聽從燕臣建議,私下聯絡王獻之。這一點的確讓王獻之感到意外。

慕容臧願意效忠晉室,但是他有一個條件,不許王獻之傷害燕王的性命。

王獻之詫異,不過思量片刻,便答應了慕容臧的條件,留燕王一條命。同時,王獻之也提出自己要求。從此之後,燕王不能再干政。

慕容臧與答應了王獻之的條件。

有了慕容臧的配合,王獻之輕鬆很多。

對外宣稱燕王生病,由燕王世子代父上表朝廷,請求晉室派兵平亂。事情進展得很順利。王獻之正準備啟程返回京城。

未料,一封急書送到王獻之手上。

這是朝廷送來的急書,是小皇帝親自寫給王獻之的手書。

王獻之拆開瀏覽完內容,沉默不語。

見王獻之這副模樣,阿陌擔心事情出變故,他出聲詢問道:“七郎,明日是否要動身回京?”

王獻之頷首:“回京。”

阿陌松了口氣,繼續讓人收拾東西。

等阿陌收拾完東西,發現王獻之站在地圖面前,不知道在那個位置站了多久。

阿陌出聲叫道:“七郎,時候不早了,該歇息了。”

王獻之搖頭,他回到案前坐下,開始提筆寫信。

“王七郎!”

外面傳來了司馬道生的聲音。

聞言,阿陌轉身跑出去。

“世子。”阿陌向司馬道生行禮。

司馬道生大步走進屋裡,見王獻之沒休息,他出聲問道:“王七郎,你可收到建康傳來的訊息?”

王獻之認真書寫,頭也不抬地回應道:“方才知曉。”

司馬道生脫鞋入席坐下,他問道:“那你如何看待此事?”

十日前,褚裒率兵與謝艾聯合攻打上洛、長安。秦國丞相苻雄親自率兵應戰。秦國大敗,往隴西撤退。秦國丞相苻雄暴斃,其子苻堅繼承秦王封的東海王爵位。

王獻之原以為苻堅是苻健之子,沒想到卻是苻雄之子!

苻堅襲爵後,即刻建議秦王,遣使向晉室求和。

王獻之放下筆,將寫好的信放著晾乾筆墨。他面色凝重,開口言道:“秦國此舉,意在休養生息,養精蓄銳。待秦國強國之後,必定會與晉國一爭高下。”

司馬道生仔細琢磨王獻之說的‘休養生息’與‘養精蓄銳’。

想了一會兒,司馬道生才明白王獻之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他拍著案几說道:“那就別給秦國喘氣的機會,繼續攻打秦國!”

王獻之搖頭:“秦國主動遣使求和,若是晉國不答應。天下百姓必定怨恨晉室。尤其是生活在秦國當地的晉人。”

生於亂世,百姓的內心是多麼的嚮往和平。若是晉國不答應秦國的求和,反而繼續攻打秦國。只怕會讓當地晉人心寒,心生怨恨。

司馬道生煩躁地問道:“那該如何是好?”

王獻之緩緩言道:“秦國求和,晉國願意止戈。但是,兩國之間,必須通商。”

“通商?這不是給秦國跑來晉國作亂的機會嗎?”司馬道生急了。

王獻之看向司馬道生,解釋道:“秦國可以跑來晉國,晉國自然也能前往秦國。如此一來,晉國便有機會與涼國接觸了。”

司馬道生問道:“涼王給前任諸王追封廟號,足以見得其乃狼子野心!你打算繞過秦國去收拾涼國?”

王獻之搖頭,他告訴司馬道生:“目前為止,秦王只向晉國求和。未曾向涼國、代國求和。說明秦王目前畏懼晉國,有意攻打涼國與代國,意圖增加其國土。”

“如今該怎麼辦?”司馬道生越聽越糊塗。

王獻之沉默了。

見王獻之不吭聲說話,司馬道生詫異地打量著他。

“王七郎,你莫不是不知曉該如何應對此事?”司馬道生問道。

王獻之低聲說道:“無論秦國要攻打涼國或是代國,晉國都不參與。除非,涼王以臣子的身份開口向晉室求助。”

司馬道生愣住了,他問道:“你這是,不打算管涼國的生死?任由秦國攻打涼國?”

說著,司馬道生搖頭,改口說道:“你是想逼涼王向晉國低頭?讓涼王吃吃苦頭,等涼國撐不下去,再開口向晉國求助。到時候,晉國就有理由攻打秦國了?”

王獻之點頭,輕聲言道:“是也。”

難得司馬道生能想到這裡。

司馬道生問道:“那期間,晉國做什麼?”

不打仗了,該做些什麼呢?

王獻之笑著說道:“將蛟龍運河延長,延到鄴城。再從鄴城延長運河至範陽。”

司馬道生環顧四周,他起身走到地圖面前。指著地圖說道:“將運河延長這麼多,至少要增加三載工期。”

王獻之點頭:“是也。”

司馬道生雙眼放光,他興奮起來:“若是其他世家知曉這個訊息,必定會爭搶著先購買運河沿線的田地!”

王獻之起身走到地圖面前:“這條線路,是我新更改的。待回到建康,我會親自告知陛下。”

司馬道生拍著王獻之的肩頭說道:“那本世子先去購置一些田產!”

“好。”王獻之笑著回應司馬道生。

司馬道生歡喜的離開後,王獻之笑意收斂,他坐下來,將寫好的信收好,交給阿陌:“即刻派人送回京城。送入宮中。”

“遵命。”阿陌點頭,拿著信轉身離開。

王獻之提筆繼續寫信。寫完信,王獻之將墨跡吹乾,他拿著信箋起身走出屋子。

站在屋簷下,王獻之開口言道:“諸君聽令。”

上百名死士立馬出現,有序的站在院子裡,朝王獻之跪下。

王獻之出聲言道:“請諸君即刻出發,前往義陽。將此書送到巾幗將軍手中,聽從巾幗將軍調遣。”

“遵命!”上百名死士聲音沉沉的回應王獻之。

阿陌跑回院子的時候,發現院子靜悄悄的,空無一人,他慌了,趕緊跑進屋裡。

見王獻之平安無事,阿陌松了口氣。阿陌告訴王獻之:“七郎,小奴回來時發現院中的死士不見人影……”

王獻之回答阿陌:“我將這些人調走了。”

聞言,阿陌慌了:“七郎豈能將這些人調走!將這些死士調走,何人來保護七郎?”

王獻之笑著說道:“明日便啟程離開遼西,何必擔憂?”

阿陌還是不放心,他問道:“不如小奴去問世子借些人手保護七郎?”

王獻之搖頭:“不必如此。你若現在去尋世子借人,其他人必會猜到我這裡沒有人手保護。想殺我的人,自然會抓住這個機會。還是莫要驚動他人。明日一早,便離開遼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阿陌聽了,覺得有道理。將屋門關上,阿陌對王獻之說道:“時候不早了,七郎該歇息了。”

王獻之點頭,他早就困了。

次日,得知王獻之離開遼西,當地世家紛紛派人相送。

臨走前,王獻之告訴司馬道生:“一月後,世子便可回京。”

司馬道生衝王獻之揮手:“本世子不急著回去!王七郎,你先回去!”

王獻之在渤海郡這裡停歇了兩日,期間寫了一封信給會稽王,讓人捎信回會稽。便啟程前往京城。

會稽王這兩年少理政務,得知劉惔、王濛、蔡謨等人紛紛做了投資,賺了不少錢。會稽王便生了心思,選了好幾個專案投資起來。打算把以前被坑出去的錢,都賺回來!

“殿下,收到一封急書。”

會稽王正在看賬,僕人拿著信箋匆忙跑進來。

會稽王轉頭看向僕人,伸出手,將信箋接過來,拆開信箋瀏覽內容。

看完信,會稽王面色莫測。他冷哼一聲,低聲罵道:“王七這小子!”

王獻之寫信告訴會稽王,司馬道生自掏腰包,出了二十萬石糧食,救濟燕國百姓。這筆賬,若是朝廷不買單,那司馬道生只能吃啞巴虧了。

一想到自己的傻兒子又被王七這小子坑了,會稽王的臉色越發鐵青。

會稽王立馬寫了一封信,將王獻之做的壞事,告訴王羲之。強烈要求王羲之管管這小子!

寫完信,會稽王吩咐僕人準備行禮,出發前往京城。

司馬道生出了這麼多糧食,這筆賬,會稽王自然得幫兒子討回來。

會稽王比王獻之早幾日趕到建康。

得知會稽王如今,武陵王詫異。武陵王特地登門詢問會稽王來京城做什麼。

會稽王沒好氣地說道:“還不是王七那小子!本王的世子本來就不聰慧。王七讓本王的世子出了這麼多糧。這筆賬,本王定要討回來!”

武陵王點頭,原來是為了這件事來的。他告訴會稽王:“此事,小王多次在朝堂上提過,希望朝廷將糧補償給道生。奈何諸位公卿不答應!”

說到這裡,武陵王嘆了口氣。

會稽王冷笑著說道:“明日上朝,本王親自要這筆賬!”

一個個的,都覺得司馬道生好坑。都跑來欺負他兒子。明日,看他如何教訓那些世家!

這幾年,會稽王與司馬道生的父子關系雖然談不上好,但是也沒有往糟糕的方向發展。兩人的父子關系不冷不熱。會稽王雖然不喜歡這個兒子,但是決不允許別人欺負他的世子!

作者有話要說:  會稽王:王七,莫要再坑我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