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我爹是王羲之最新章節列表 > 第 217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217 章

第兩百一十七章發財之道

看到會稽王上朝,諸位公卿驚訝。眾人心想,莫非會稽王此番入京是為了秦國求和一事?

誰知,會稽王一開口,便是問朝廷要糧食。

“車騎將軍替朝廷出糧二十萬石,救濟燕國當地百姓。如今燕地收復,乃我晉國疆土,燕國百姓,亦是晉國子民。車騎將軍出糧救燕國百姓,便是救晉國子民。此舉,本來由朝廷出手解決。車騎將軍大義,率先出糧救濟百姓。朝廷應當將二十萬石糧補償給車騎將軍!”

會稽王這番話說得鏗鏘有力。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會稽王入京,是替兒子討糧食來的!

有人開口說:“太倉餘糧不足二十萬石,若是將太倉之糧拿出來補償給車騎將軍,太倉空虛,晉國危矣!”

會稽王轉頭看向那人,一看是庾明,他眯著眼睛,冷聲說道:“可按揭補償。每月補償一千石糧給車騎將軍!”

自從名士山那邊的住宅炒熱之後,便流行起按揭還款的方式。

庾明語塞,他改口說道:“如此一來,朝廷有何顏面?”

會稽王懟道:“讓臣子出糧,不補償。朝廷就有顏面了?若是他日國難當頭,諸位公卿迫於形勢,將私糧拿出來救災。風頭過頭,朝廷毫無補償,諸位公卿是何感受?”

眾人肯定不爽啊!

於是,沒人再反駁會稽王。

會稽王幫司馬道生討賬很順利。

接下來,談論到秦國求和這件事。各大世家開始撕逼起來。

會稽王坐在位置上,沒有參與本次討論。

小皇帝靜靜看著百官撕逼。

琅琊王氏這邊,只要其他世家贊同求和,琅琊王氏就持反對態度。其他世家反對求和,琅琊王氏就改口風,變成贊同求和。王彪之的意思是拖著,拖到王獻之回京,再商議這件事。

各大世家覺得琅琊王氏有病,一副想搞事情的模樣。

下朝後,有幾大世家憋不住,跑去烏衣巷詢問王彪之究竟是什麼意思。

王彪之搪塞完眾人,詢問阿二:“七郎如今到何處?”

阿二告訴王彪之:“已經到廣陵郡。”

王彪之頷首,廣陵郡離建康不遠,兩三日便能回到京城。

王獻之趕回到京城那一日,正好碰到會稽王離京。

見到掛著琅琊王氏族徽的馬車,會稽王叫住對方。

琅琊王氏當中,唯有王羲之一家養有馬。王徽之帶著周玥跑去交趾那邊遊玩,不可能會出現在京城。所以,這馬車上坐的人,必定是王七這小子!

逮到王獻之,會稽王決定要好好說他一頓!

“七郎,是會稽王。會稽王攔下馬車。”阿陌告訴王獻之。

王獻之若有所思,他從車上下來。

會稽王讓僕人拉開草簾,面無表情地望著從對面走來的人。

難怪謝安說,王獻之若是長成,容色必定在他之上。

會稽王靜看王獻之緩緩走來。突然發現,他好像有兩三年沒見到王獻之了。這小子變化真大!都長成了少年模樣!

王獻之走到會稽王的牛車前面,淡笑著行禮:“殿下。”

會稽王回神,他開口言道:“許久未見,王七郎長大矣。”

王獻之笑著言道:“獻之尚小。”

“小?呵呵。王七郎真是會說笑。”會稽王皮笑肉不笑的笑了一下,他問王獻之:“本王的世子何時歸來?”

司馬道生親自送糧到燕國這件事,會稽王在王獻之寫給他信裡才得知。自從幾年前父子吵架後,司馬道生不愛搭理會稽王,做什麼事都不願意告訴會稽王。會稽王礙於面子,拉不下臉關懷司馬道生,直接開口詢問司馬道生行蹤。只能從司馬鬱的口中,瞭解司馬道生最近幹的事情。

上回司馬道生離開會稽時,告訴司馬鬱他跑去青州開採石油。會稽王知曉後,並沒有放在心上。只要司馬道生別跑去邊境危險之地,會稽王就不會開口管束他。

沒想到,司馬道生上回離開會稽,是跑去遼西給燕國當地百姓送糧食!這麼危險的事,王獻之竟然讓司馬道生來幹!會稽王心裡是惱怒的。

王獻之回應道:“世子很快便能歸來。世子在外,並無危險。請殿下放心!”

會稽王才不相信王獻之說的話,他告訴王獻之:“本王不管你要做什麼,若是世子出事,本王決不輕饒你!即刻讓世子歸來!”

王獻之告訴會稽王:“殿下,是世子堅持要留在遼西的。獻之也無可奈何。”

會稽王重重一哼:“世子向來聽你的話。你若是要求他歸來,他會不聽你命令?”

這幾年待在會稽過著輕鬆悠閒的養老生活,會稽王漸漸回過神來。細想幾年前發生的件件事情。他發現身邊每個人的變化,都與王獻之有關!王獻之這小子,是藏得最深的狐狸!難以相信,這麼小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深的心思!王羲之如此心思簡單之人,怎麼會生出這麼一隻鬼精鬼精的小狐狸?

王獻之一臉無辜地望著會稽王,他解釋道:“殿下高看。獻之雖然與世子為金蘭之友,但是世子卻並非事事都聽從獻之。此番獻之歸京,實不相瞞,是被世子趕回來的。世子嫌獻之在那邊礙手礙腳,妨礙他做事,故而將獻之趕回來。”

會稽王猶豫了,他問道:“世子在那邊做什麼事?為何還不歸來?”

王獻之告訴會稽王:“發財之道。”

會稽王思索起來。司馬道生雖然在政治方面缺少才華,但是在做生意方面,還是很有本事的。若是司馬道生是跑去遼西那邊做生意,會稽王倒是理解了。但是,遼西乃危險之地!

會稽王面色微沉,他問王獻之:“燕國如今是何情況?”

王獻之看向四周,他回答道:“燕王與慕容恪反目成仇。燕王囚禁慕容恪時,慕容恪部下作亂,誤殺前燕王世子。燕王大怒,斬殺慕容恪。慕容恪部下震怒,起兵作亂,誓要誅殺燕王。燕王逃回遼西,正欲求助當地世家。當地世家被世子籠絡。世子將燕王制服,與現燕王世子合作。獻之此番歸京,帶來了燕王世子求助朝廷派兵助燕國平亂的奏表。”

王獻之一下子說了這麼多事,會稽王半晌才捋清楚當前情勢。他面色忽變,告訴王獻之:“燕國如此危險,豈能讓世子待在那邊!速讓他歸來!”

王獻之告訴會稽王:“殿下放心。世子與荀長史早已商議好。只要獻之將燕王世子的奏表上交朝廷。荀長史即刻派兵前往遼西,助燕王世子平亂。再而言之,當地世家如此尊敬世子,必當會保護世子!殿下不必擔憂!”

會稽王不信,他沉著臉問道:“當地世家會如此好心保護世子?”

王獻之點頭,他笑著說道:“因為世子將當地世家送到江左,讓諸位到江左遊玩。當地世家的嫡系如今都在晉國,故而,當地世家必定會保護世子安危!”

會稽王沉默了。

若是如此,那司馬道生的確沒什麼危險。當地世家離開遼西前,必定會吩咐族人,一定要照顧好司馬道生。若是司馬道生有事,這些世家都無法平安回遼西了!

一人朝這邊奔來,王獻之聽到動靜,轉頭望向城門的方向。

阿陌眯著眼睛,望向來人,他告訴王獻之:“七郎,是阿二。”

王獻之對會稽王說道:“族裡派人來接獻之,獻之先行一步,改日相遇,獻之再好好與殿下閒談。”

會稽王叫住王獻之:“慢著。”

王獻之抬眼看向會稽王。

會稽王告訴王獻之:“世子並非聰慧之人,王七郎莫要欺負他。”

王獻之笑著搖頭:“獻之與世子乃金蘭好友,是異姓兄弟,豈會欺負世子?殿下多慮了!”

會稽王面色淡漠地哼了一聲:“讓本王知曉你欺負世子,本王必定會告知逸少!”

王獻之是琅琊王氏的嫡子,會稽王不好出手教訓他。只好告訴家長了!讓王羲之來管教兒子!

王獻之點頭:“獻之記住了。殿下慢走!一路平安!”

會稽王讓僕人拉下草簾,繼續前行。

會稽王的車隊離開後,阿二來到王獻之的面前,他跪下來,告訴王獻之:“郎主請七郎歸家!”

王獻之頷首,他回到馬車上。

王獻之回到烏衣巷,從車上下來,王家僕人向他行禮,低聲說道:“郎主有吩咐,若是七郎歸來,請七郎到宗祠。”

王獻之來到宗祠,見到了王彪之。

看到王彪之身旁放著一根柺杖,他立馬老老實實地跪在祖宗牌位面前,出聲說道:“獻之知錯!”

王彪之冷笑:“知錯犯錯,七郎好本事!”

王彪之算是看出來了,王獻之這種人,一旦打定主意,旁人無論如何也勸阻不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回的教訓,王獻之明明記得。這一回,卻還是跑去了燕國!

王獻之從懷裡掏出燕王世子的奏表,他告訴王彪之:“叔父,這是燕王世子親筆所寫奏表。”

王彪之哼了一聲,將奏表接過來。看完內容,王彪之語氣不冷不熱地說道:“說說吧!”

王獻之朝王彪之粲然一笑,他轉身將燕國發生的事情告訴王彪之。並且與王彪之談論起秦國求和的事情,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王彪之。

王彪之靜靜地聽著。聽完之後,他出聲告訴王獻之:“陛下之意,是答應秦國求和,止戈休息。但是太后與桓家、褚家、周家都不贊同。”

王獻之回應王彪之:“此事,在歸來途中,我便修書給褚公與桓大將軍。只要他二人贊同止戈,太后與褚家、桓家必定不會再反對。”

王彪之頷首,忽然板著臉告訴王獻之:“下回再敢亂跑,我就讓人拿根鐵鏈拴著你!”

王獻之笑著說道:“不敢!”

王彪之嘆了口氣,目光慈祥地打量著王獻之:“長大矣!”

沒想到時光過得這麼快,王獻之初來建康時,才三四歲。一轉眼,從粉雕玉琢的稚子,都變成了美玉少年模樣。

作者有話要說:  會稽王:我兒砸傻,王七你莫要欺負我兒!

司馬道生(拍案):誰傻了!你才傻!

會稽王:……

感謝在2020-01-3121:00:01~2020-02-0121:00:0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41872532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