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我爹是王羲之最新章節列表 > 96、第 96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6、第 96 章

第九十六章試探

聽聞尚書令顧和登門, 王獻之讓人請顧和到他院裡。

“不知足下登門尋獻之,所為何事?”王獻之開門見山的詢問顧和。

顧和年過六十,已經是花甲老翁了。他去年趕時髦,用盡方法求王徽之給他染了個黑色的頭髮。如今看起來只有四十多歲。王獻之上朝的時候,顧和所站的位置就排在他的後面。每次王獻之上朝的時候都要特地與顧和保持距離。因為顧和這人很邋遢!身上有蝨子!

顧和坐下來,淡笑著言道:“聽聞逸少身體有恙, 王七郎不守在榻前照顧他嗎?”

王獻之回答顧和:“家君臥榻, 有三位兄長照顧家君。獻之年歲尚小, 幫不了忙,不想添亂,只能好好守喪。”

顧和眯著小眼睛,若有所思的打量著王獻之, 他慢慢言道:“身為人子, 家君有恙,理當守在榻前照顧。如此才是孝子!王七郎卻以年歲尚小, 逃避責任, 恐怕不妥!”

阿陌正準備給顧和泡茶,王獻之淡淡的瞥了他一眼。

阿陌立馬換了個動作, 給顧和倒了一杯清水。

臉上露出禮貌的笑容,王獻之對顧和言道:“親人去世, 獻之在守喪, 此處無酒招待足下,請足下將就。”

顧和斜了眼那罐茶葉!他看到了!明明有幹茶葉!

近來建康流行泡茶,泡茶的味道, 可比吃茶妙多了!顧和在劉惔那邊喝過兩杯茶,就一直惦念著那味道!他倒是想買,但是沒有門路!不知道去哪買茶葉!如今看到王獻之這裡有幹茶葉,而這小子卻不捨得拿出來招待他!顧和心裡有些不悅,這小摳門佬!

嘴角微微抽搐,顧和語氣淡淡的回應道:“王七郎倒是清簡!”

王獻之微笑著問道:“不知足下尋獻之有何事?”

顧和目光隨意的掃了眼堂內,漫不經心的言道:“王七郎可知近來朝中發生了何事?”

王獻之搖頭,清澈的眼眸好奇的望著顧和,他回答道:“獻之近來在守喪,不聞門外事。”

顧和打量著王獻之,這小子是真不知,還是故意裝的?若是故意裝的,這份心機城府,真是可怕!

顧和告訴王獻之:“徵西大將軍、西中郎將、衛將軍府的長史兼司馬郗嘉賓,這三人私自調兵北上,將遺民接過江。”

王獻之張大嘴巴,露出吃驚的神色,他驚訝的說道:“這幾人竟敢私自調兵?真是膽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顧和眯著眼睛,目光莫測的審視著王獻之。這小子是真不知道,還是故意跟他演戲?

若是王獻之知情,應該會反駁一句,這些人調兵是奉密詔辦事。可是王獻之卻表現出一副吃驚的模樣。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王獻之反應過來,他奇怪的詢問道:“不知足下將此事告知獻之,有何用意?獻之如何在守喪,不便參與朝政。目前是由褚先生暫代衛將軍一職,若是足下有大事,應當尋褚先生商議!”

顧和告訴王獻之:“褚公已經遷往京口尋郗方回,二人一道前往廣陵收服郗嘉賓。”

王獻之點頭,低聲言道:“原來如此。”

見試探不出王獻之的深淺,顧和對這個小人,更是不敢掉以輕心。

顧和故意試探道:“聽聞郗嘉賓乃是王七郎之外兄,與王七郎關係甚好。王七郎不擔心其?私自調兵,乃是大罪!”

王獻之愕然,他面色呆愣的詢問道:“應該罪不至死吧?按照《晉律》,不是可以用官職抵罪嗎?嘉賓這回做錯了事,用官職抵罪,下回必定不會再犯了!”

顧和搖頭,面色凝重的說道:“如此大罪,他官職不夠抵罪!必定會受到懲罰!”

臉上露出擔憂的神色,王獻之著急的說道:“那該如何是好?足下可有辦法為嘉賓免去懲罰?”

目光深邃的盯著王獻之,顧和低聲言道:“需有高官用官職替他抵罪,王七郎可願意用自己的官職替郗嘉賓抵罪?”

王獻之沉默,他的雙手緊張的握在一起。小臉面色糾結。

猶豫了片刻,王獻之慢吞吞的說道:“獻之願意以自己的官職來替嘉賓抵罪。”

顧和挑眉,一臉興味的說道:“如此看來,王七郎與郗嘉賓,關係甚好!”

王獻之點頭:“這是自然。嘉賓乃是獻之外兄,他有困難,獻之理當幫助!難道足下之兄弟有困難,足下會袖手旁觀嗎?”

“自然不會。”顧和語氣淡淡的回應王獻之。

王獻之瞟了眼阿陌,衝阿陌使了個眼神。

阿陌默默退下。

顧和倒是沒在意一個僕人。他繼續跟王獻之套話:“既然王七郎與郗嘉賓兄弟情深,此番郗嘉賓暗中調兵,王七郎是否知情?”

王獻之搖頭,一臉乖巧的回答道:“不知。”

搖完頭,王獻之反問道:“足下此言何意?獻之近來都在守喪,不聞門外事。嘉賓亦沒有登門尋過獻之。獻之與嘉賓許久未見面了,如何得知他近來在做些什麼?自獻之守喪後,便由褚先生暫代衛將軍職務,管理衛將軍府。莫非,嘉賓此番行為,乃是褚先生授意?”

顧和立馬反駁道:“自然不是!若是褚公授意,褚公何必再回京口尋郗方回,讓郗方回與其一道前往廣陵制服郗嘉賓?”

王獻之呆呆的點頭,低聲說道:“是也是也……那是誰指使嘉賓調兵北上呢?”

問你啊!

後背有些癢,顧和伸手撓了撓後背,眼神幽深的審視著王獻之。

王獻之改口說道:“嘉賓定然是受奸人矇蔽,才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行為!請足下幫忙查清楚此事!”

這不是正在查嗎!

顧和高深莫測的打量著王獻之。這小人,難道真的不知情?還是演技高超,在他面前故意演戲?

顧和正準備回應王獻之,阿陌突然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大聲言道:“七郎,大喜!郎主醒了!”

聞言,王獻之騰地一下站起來,他面色歡喜的說道:“阿耶醒了!真是大喜!”

王獻之立馬穿鞋往外走。

走到門口,忽然想起什麼事,王獻之轉身對顧和行禮:“還請足下見諒!聽聞家君醒來,獻之大喜,想去探望家君!”

顧和還能說什麼,只能起身,離開王家。

將顧和送出王家大門,阿陌立馬跑回院子裡,將情況告訴王獻之:“人已經離開了。”

王獻之點頭,他開口說道:“讓人將屋子打掃三遍。用艾葉打掃!那席子,還有軟墊,多洗幾遍,曬一些時日。”

“遵命!”阿陌點頭。

王獻之轉身去尋王彪之。

這個顧和,真是不簡單。竟然這麼快懷疑上他!

顧和回到家,在大門外遇到了殷浩。

殷浩一見到顧和,立馬湊上前來,關切的詢問道:“如何?”

顧和看了眼四周,低聲言道:“請進!”

殷浩跟隨顧和進了顧家。

坐下來後,殷浩迫不及待的問道:“君孝試探過王七郎了?”

顧和頷首:“王七郎,非簡單之人!”

“此話何意?”殷浩面色變得嚴肅起來,豎起耳朵認真聽講。

顧和緩緩言道:“從試探來看,王七郎反應正常,此事看似與他無關。但是,顧某總覺得,不可小看此人!此人絕對不簡單!”

殷浩無語的說道:“是不是君孝多慮了?依浩看,王七郎不過一稚子,何須多慮!”

顧和搖頭:“還需再試探幾次!”

殷浩無奈的說道:“眼下聯絡不到褚公,會稽王臥榻,你我該如何是好?”

顧和深思起來,他低聲言道:“且看情勢如何發展!你近來多登門探望王逸少,多加留意琅琊王氏的動靜。”

“浩知曉了!”殷浩點頭。

朝廷收到訊息的第二日,市井也得知了桓溫等人調兵北上,將晉國遺民接過江的訊息。

百姓們看到了希望!

原來,國家並沒有忘記留在舊土的晉人!

如今,北方大亂,國家將那些晉人接過來了!

百姓們歡喜!沒想到有生之年,他們還可以跟親人團聚!

當年天下大亂,雖然有百萬晉人渡江到南方避難。但是也有很多晉人,沒來得及遷往南方。親人之間南北相隔,思念悠悠,時常讓人心痛。如今,國家出手將北方的晉人接過來了!如此訊息,豈能不讓百姓們歡喜!

訊息傳開後,戴逵來到了建康。他宣佈要舉辦第二場個人藝術展!所有展出的作品,競價出售!出售作品所得的收入,全都用於救濟遺民!

建康城的貴族子弟,早就聽聞戴逵在會稽舉辦了一場個人藝術展。聽說十分有趣。他們很想見識見識!沒想到如今有機會了!大家用盡手段,花高價購買到參展的門票。在藝術展上,參與競價買下戴逵的作品!

王玄之與謝安拉上許詢還有王濛,四人在會稽那邊舉辦了一場表演大會!該表演大會,門票千金難求,最後竟然炒到了三萬金一票!表演到最後,謝安宣佈,本次表演大會所賺得的門票收入,全都用來救濟遺民!

王徽之上捐的十八萬石糧食,被武陵王提議用來救濟遺民!

會稽王臥榻起不來,參與不了朝政。

褚裒離京後,就失去了聯絡。

如今,在朝堂上能說話的人只有武陵王。無論武陵王做什麼,小皇帝都表態支援武陵王的決定。

在戴逵舉辦完第二場個人藝術展之後,王羲之突然宣佈他也要舉辦一場書法展!

衛夫人剛去世,王羲之還在守喪,本不適合舉辦這種活動。但是王羲之對外宣稱,要完成衛夫人的遺願。書法展所有的收入,全都用於救濟遺民。

貴族圈最近挺忙的。他們忙著攀比。參與競拍,能大大滿足貴族們的虛榮心。

名士圈近來也挺忙的。有錢的名士,忙著參展,支援義賣。沒錢的名士,忙著寫文章誇讚義舉。從桓溫等人,誇讚到小皇帝與武陵王。接著,誇讚王徽之大義,向朝廷捐了十八萬石糧!然後輪到誇讚戴逵,隨後又要寫文章誇讚會稽四美,如今還要寫文章誇讚王羲之!

有了這些名人帶頭做事,百姓們心情澎湃,受到了影響。每家每戶,開始湊糧,幾鬥幾鬥的粗糧細糧上捐給朝廷。百姓們希望朝廷能將這些糧食,拿去救助遺民。

武陵王心情激動,他覺得如今的晉國,上下團結,臣民一條心!這樣的晉國,一定能強大起來!

“王七郎!”司馬晞見到王獻之,目光熾熱的盯著他,半晌說不出話。

王獻之微笑著說道:“殿下請坐。”

司馬晞忍不住拉起王獻之的小手,激動的說道:“王七郎,你不知小王如今的心情!小王、小王從未被人如此尊敬過!”

現在,只要司馬晞出府,一旦被百姓認出這是武陵王府的車輛。百姓們就會大聲歡呼,歡喜的與武陵王打招呼。有些百姓,甚至跪下來感激武陵王。

以前,也有很多人向司馬晞下跪。不過那些人跪下來的時候,都是一副忐忑驚恐的樣子。現在,這些人是心甘情願,懷著感激的心情跪司馬晞的。司馬晞的心情很複雜,原來,被人尊重愛戴是這樣的感覺!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王獻之讓阿陌倒茶,笑著回應司馬晞:“殿下,該進行下一步了。”

司馬晞立馬放開王獻之的手,面色認真的看著他。

王獻之告訴司馬晞:“目前已經接過江的遺民,大概有三十萬人。接下來肯定還有遺民過江。你我商量商量,該如何安置這三十萬晉人。”

司馬晞直接說道:“一切聽憑王七郎吩咐!”

王獻之讓阿陌拿出地圖,他拿起小竹條,指著地圖上的幾個位置說道:“殿下,我建議將這些遺民分為幾批。分別安置在於潛、寧國、涇縣、宣城、歷陽、梁郡。讓這些人在當地從事農耕,農事不忙的時候,讓這些人為國出力開槽運河。”

司馬晞用力的點頭,他興奮的說道:“就依王七郎所言辦事!”

王獻之又說道:“之後過江的遺民,可以往南安置。”

黃河以北,一直是政治中心。想對比而言,南方地廣人少。北方人遷往南方,能促進南方的經濟發展。只要興修水利,保證灌溉,南方的產量一定會增多!百姓們有飯吃,日子漸漸好過,經濟很快能發展起來!

司馬晞點頭,心裡記下了王獻之說的話。

隨後,司馬晞告訴王獻之:“陛下甚是思念王七郎,不知王七郎何時入宮面聖?”

王獻之搖頭:“我如今在守喪,不便入宮面聖。不過,有勞殿下離開時,替我帶一封手書入宮,傳給陛下。”

“好!”司馬晞笑著頷首,他的笑容如夏日陽光燦爛,眼眸明亮有光彩。

武陵王離開烏衣巷後,立馬有人跑回顧家稟告顧和。

聽聞武陵王去了烏衣巷,顧和心裡篤定,這件大事的幕後策劃人一定是王獻之!不過五六歲,便有如此城府,此子當真了得!

顧和沒把這件事告訴殷浩,他再次登門去拜訪王獻之。

武陵王剛離開不久,顧和就來了。說明此人一定派人守在王家門外,盯著王家的動靜!

王獻之思量了一下,讓人把顧和請進來。

顧和微笑著坐下,他笑著言道:“聽聞逸少舉辦了一場書法展,將所有收入用於救濟遺民。此乃大義之舉,令人欽佩!”

見阿陌還是給他倒清水,沒有泡茶,顧和心裡納悶。他覺得自己不比桓溫等人差,為何王獻之卻不肯敞開心扉的與他結交呢?

王獻之保持著禮貌的笑容,他出聲回應道:“足下有興趣,可尋家君談論。獻之沒有參與家君所辦的書法展,並不知詳細情況。”

顧和挑眉問道:“如此看來,王七郎是忙人。不知這些時日,王七郎在忙些什麼?”

王獻之回答道:“守喪期內,獻之每日在練字。”

顧和便說道:“有其父必有其子,想必王七郎的書法也有可賞之處。不知能否讓顧某欣賞一二?”

王獻之轉頭看向阿陌,對阿陌言道:“將我這些時日練寫的字拿出來。”

“遵命!”阿陌點頭,轉身跑去內室。

片刻後,阿陌抱著一個很大的箱子,回到堂內。

跪下來,把箱子開啟,阿陌拿出裡面的紙。

顧和一看,箱子裡竟然裝著這麼多紙。這些紙上寫滿了字,他好奇的伸手拿了幾張紙,慢慢欣賞起來。

看到其中一份字帖時,顧和怔住了。“這是逸少親筆墨跡!”

王獻之立馬湊過去,一看還真是王羲之寫的!

這是王羲之當日醒來後,寫下來的《姨母帖》,被王獻之拿走了。

王獻之斜了眼阿陌。

阿陌慌張的言道:“小奴知錯!”

阿陌沒想到自己會犯這種錯誤。

顧和看完《姨母帖》,感嘆道:“字中有情。難怪逸少被諸君欣賞!”

從這一個個文字當中,顧和感受到了王羲之的悲痛之情。王羲之的書法,將文字寫活了,每個字都帶著他的個人情感!

王獻之對顧和伸出手:“僕人做錯了事,將家君之作與獻之之作混在了一起。”

顧和依依不捨的把《姨母帖》還給王獻之。

王獻之小心翼翼的交給阿陌。

歷史上的《姨母帖》王獻之看過,後世人猜疑王羲之所作的《姨母帖》乃是為衛夫人寫的。如今穿越時空,來到這個時代。王獻之確定了《姨母帖》就是為衛夫人寫的。

歷史上的《姨母帖》王羲之創作於十一月份。可是現在才四月份,衛夫人就去世了……

王獻之心裡莫名惶恐。

見王獻之在發呆,神色惶恐不安。顧和若有所思的打量著他,徐徐開口問道:“不知王七郎何所思?”

王獻之回神,他眨了眨眼睛,抬眼看向顧和,輕聲回應道:“忽然思念衛夫人了……”

顧和愕然,他寬慰道:“節哀。”

王獻之嘆了口氣,低聲言道:“獻之突然想練字了,招待不足,還請見諒!”

見那雙如畫的眉眼,露出了愁意。顧和估摸不準王獻之是不是故意裝的。他厚著臉皮留下來:“顧某無禮,想觀賞王七郎練字。”

王獻之點頭,沒有理會顧和,他讓阿陌準備東西,開始練字。

王獻之練字的時候,全神貫注,眉眼認真,小臉沒有什麼表情。

顧和原本在看王獻之寫的字,看著看著,從字轉移到看人。

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氣質,不知長大後,是何風華!

顧和盯著王獻之,看了一下午。

阿陌守在一旁,覺得這個顧和實在是太厚臉皮了!竟然盯著他家郎君看了一下午!

臨近遲暮,阿陌輕聲開口提醒道:“七郎,即將用膳。”

王獻之筆鋒一頓,抬起筆,將筆放下。

顧和回過神來,抬頭望向軒窗,這才發現夕陽臨窗!已經遲暮了!他竟然盯著王獻之看了一下午!

顧和訕笑著言道:“打擾王七郎了!”

王獻之對顧和言道:“天色不早了,不如足下留下來用膳再離開?”

顧和搖頭:“不必了,多謝王七郎!”

出了王家大門,顧和才猛然回神。他不是來試探王獻之的嗎!怎麼盯著人家看了一下午!啥事也沒幹!

顧和扶額,低聲嘆道:“改日再來!”

顧和離開後,阿陌小聲的跟王獻之吐槽:“顧公對著七郎看了半日!”

王獻之低聲言道:“此人不簡單。明日起,若有人尋我,對外稱我生病,一律不見客。”

“遵命!”阿陌點頭。

日子過得很快,馬上進入仲夏了。

過江的遺民從三十萬人,增加到六十多萬人。

朝廷的壓力很大,出不起這麼多糧救濟遺民。全靠民間的救濟。

會稽王休息了一段時日,總算能上朝議政了。沒想到,武陵王在他臥榻的這些時日,搞了這麼大的事情。得知來龍去脈,他又氣暈了。

歷陽郡提早豐收,忽然傳出訊息,司馬道生一人拿出了十萬石糧救濟遺民!

訊息傳到建康,震驚一群貴族子弟。

最震驚的人是會稽王。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孽子竟然憑己之力,捐出了這麼多糧食救濟遺民!

民間立馬編出歌謠,稱讚司馬道生是神仙下凡,救世大俠。

名士圈也馬上寫文章稱頌司馬道生大義。一個貴族子弟,竟然捨出這麼多糧救濟遺民,真是貴族圈裡罕見的大義之士!

司馬道生聽到那些誇讚他的歌謠,看過那些稱頌他的文章後,心情春光明媚。走起路來兩袖帶風,屁股翹得高高的,姿勢風騷,牛裡牛氣。

作者有話要說:  顧和(託腮):如何才能跟王七郎結交為知己?

感謝:

安靜扔了1個手榴彈投擲時間:2019-10-03 05:33:32

讀者“橘子好酸!”,灌溉營養液+12019-10-03 15:06:26

讀者“蒲扇”,灌溉營養液+12019-10-03 12:43:26

讀者“一張”,灌溉營養液+22019-10-03 11:07:56

讀者“藍羽”,灌溉營養液+502019-10-03 07:38:00

嗷嗷啊~蟹蟹各位爸爸!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