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國劇宗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2章 瀛洲見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2章 瀛洲見聞

住進京都國賓館,等交流團的演員們安頓下來之後,沈月樓便帶著韓在芬與於震飛去和瀛洲官方人員商量起了演出與行程安排。

“沈團長,此次貴團將在京都停留多長時間?”

聽到龜田孝志的話,沈月樓沉思了一會,輕聲回道:“預計十一天左右,今、明兩天略作休整,也讓演員們先適應一下瀛洲的氣候與環境。

後天,我們的演員可以正式演出。

具體的演出劇場還要由貴方來決定。”

龜田孝志點了點頭道:“那演出時間就定在後天晚上,演出地點在京都劇場,整場演出採取合演模式,先由瀛洲的歌舞伎演員演出瀛洲的伎樂,然後,華夏戲曲文化交流團演出的劇目作為大軸。”

“可以,那就這樣定下,多謝龜田局長了。”

與瀛洲官方商定了演出安排,回到京都國賓館,沈月樓又與韓在芬和於震飛開了一個內部會議。

大致就是關於後天晚上的那出大軸應該排演何種劇目。

最終,三人一致決定,先演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臺》。

只因,黃梅戲的唱腔明快流暢,聽感上接受度更高一些,這能大大抵消一些語言上的障礙。

而且,《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感染力極強,更容易讓瀛洲的觀眾產生共情。

用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臺》在瀛洲文藝圈開啟局面,確實是當前的最優方案。

散會之後,讓韓在芬和於震飛照看好各自劇團的演員,沈月樓也回房休息去了。

其實,這兩天休息時間,他本想先去看看妹妹沈如意,然後去拜訪自己的好友坂本一郎以及瀛洲歌舞伎大家坂冬玉三郎的。

畢竟,這次瀛洲之行,二人都在其中出了不少力。

只是,作為華夏戲曲文化交流團的團長,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他也不好隨意外出,頻繁離開京都國賓館。

見面的事情,還是等後天晚上的演出之後吧。

估計都不用自己主動,坂本一郎和坂冬玉三郎肯定會來看自己在京都劇場的演出的。

……

兩日後,瀛洲京都劇場。

今天的京都劇場人滿為患,華夏戲曲文化交流團的演員今晚要在京都劇場演出的訊息早已傳了出去,出於對華夏戲曲文化的好奇,瀛洲文藝界人士齊齊聚到了京都劇場。

看到劇場裡滿坑滿谷的觀眾,沈月樓的心情稍稍有了幾分小小的激動。

演出一開始,先由京都劇場的主持人介紹了今天的情況,大多是歌舞伎演員的陣容和劇目,關於華夏戲曲文化交流團要上場的演員和劇目,主持人給觀眾保留了一些懸念。

歌舞伎是瀛洲典型的民族表演藝術,與能戲、人形淨琉璃並稱瀛洲三大國劇。

它的形式和主題與華夏的戲曲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也是瀛洲方面與華夏戲曲代表團首次合演選擇歌舞伎的原因。

看完瀛洲歌舞伎演員所演《神風十二段》和《唸佛舞》等劇目,沈月樓也從中汲取了不少養分。

等了許久,終於等到了今晚的大軸。

“感謝松本君和尾幸老師的精彩表演,下面,有請沈月樓沈先生帶領的華夏戲曲文化交流團為大家帶來一出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臺》。”

劇場主持人用一口流利的瀛洲語說完,便暗自退下場去。

掌聲響起,舞臺上的燈光頓時亮了起來。

在大幕還沒拉開,演員還沒登臺的時候,沈月樓和韓在芬一起用旦角黃梅腔唱了一段引子:”一個故事唱千載,梁山伯和祝英臺。一雙彩蝶傳情愛,今日又向花叢飛過來,今日又向花叢飛過來(唉唉唉~~)。”

梁祝的故事在這個世界自然沒有傳唱千載,卻可以解釋成劇作者的期待。

而以開頭以及後續分幕演唱引子的形式,也是為了讓瀛洲的觀眾更容易理解劇情。

聽到沈月樓和韓在芬的悠揚悅耳的花旦二重唱,臺下觀眾立刻用力鼓起了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人中很多都是瀛洲文藝界人士,本身就精通華夏語,甚至有些對華夏的戲曲也有很深的理解,一聽到二人這般爐火純青的演唱,他們頓時感覺這次耳目有福了。

大幕一拉開,在清遠悠揚的樂聲中,一名嬌俏可愛的小書童挑著書箱緩緩走上了舞臺。

鑼鼓與琴聲一響,沈月樓飾演的梁山伯和韓在芬飾演的祝英臺也分別從舞臺兩側走了上來。

只見沈月樓一身藍色儒衫,氣宇軒昂,韓在芬一身白色儒衫,俊俏瀟灑。

二人往舞臺上一站,如同一對壁人,頓時吸引了臺下所有觀眾的眼神。

“山溝裡走出我梁山伯。”

“繡樓上走出我祝英臺。”

沈月樓和韓在芬在舞臺上對唱一句,二人各自的奴僕也紛紛挑著擔子跟在他們身後。

歡騰的音樂聲中,沈月樓用黃梅調小生腔唱道:“赴杭城拜求名師求學業,牛背上哪見過這大千世界?小山溪怎比的錢塘潮頭萬馬奔騰,從未見這許多莘莘學子把步邁。”

等沈月樓唱完,韓在芬立刻用花旦腔唱道:“籠中鳥自由自在飛出來。出閨房才領略地闊田開。小花園怎比的博大山川敞開胸懷。路邊花迎來客笑紅了腮。”

唱完此段,音樂聲停下,沈月樓和韓在芬同走圓場,他們的書童四九和銀心也因為爭搶路邊一塊青石陰涼地而爭吵起來。

“喂,你讓開!我先來的嘛!”

“你讓開!我先到的!”

看到書童相互推搡,作為主人的梁山伯和祝英臺立刻喝止銀心與四九,親自去給對方賠禮道歉。

“這位仁兄,家童無禮,……”

“若有得罪,這廂賠罪!”

二人同時低頭作揖,不由就把頭碰到了一起。

看到這般歡樂場面,不僅臺上的銀心和四九樂不可支,臺下的觀眾也發出了會心一笑。

“我好像看懂了一些。這出戲是愛情戲嗎?”

“原來那個白衣書生是女扮男裝啊。”

“臺上這兩位演員可真好看,演得也非常好。”

“他們這種唱腔太奇特了,比歌舞伎的唱法還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