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國劇宗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3章 從此不敢看觀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3章 從此不敢看觀音

舞臺上的戲還在繼續演著,行完碰頭禮之後,二人便開始自報家門,說出此行出遊的目的。

得知對方也是要前往臨安求學的,二人不由一陣歡喜,各自表露了求學的志向。

“胸無大志羞出口,自幼種田滾山溝。只因酷愛詩書禮,好心塾師勸我杭城把師求。

我只想中個秀才回鄉走,教鄉童,愛聽那書聲朗朗樂悠悠,掙得學奉供老母,再添置十畝薄田兩頭牛。”

聽到梁山伯的志向,祝英臺和侍女銀心不由相視掩嘴笑了起來。

見二人發笑,沈月樓飾演的梁山伯忍不住問起了祝英臺的志向。

韓在芬一甩袖,鏗鏘唱道:“有多少古賢才心中常激勵,慕他們才高志遠建功奇。”

聽祝英臺胸懷高遠,梁山伯頓時生了結拜之心。

於是,二人在柳蔭下搓土為爐,插柳為香,結拜成了異性兄弟。

“今日結拜成兄弟,同窗共讀兩相依。

勾勾手來發個誓,誰要是變心啦……,變成黃狗嘴啃泥。”

聽到梁山伯和祝英臺如此兒戲的結拜誓詞,臺下部分能聽懂華夏語的觀眾忍不住捧腹大笑起來。

變成黃狗嘴啃泥,哈哈哈。

這戲詞充滿了鄉野俚俗之語,唱腔也帶著泥土的芬芳,這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戲曲啊。

大幕緩緩落下,在舞臺後方,沈月樓和韓在芬又開始了黃梅旦腔二重唱:“兄弟情隨著日月長,如今已是桂花黃。未料師母出難題,這一對兄弟怎住一房?這一對兄弟怎住一房(昂昂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段交代劇情的旁白戲詞一唱,便表明梁山伯和祝英臺來到臨安書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書院裡學生越來越多,宿舍不夠,掌管宿舍分配權的師母便將關係十分要好的梁山伯和祝英臺分到了一間房裡。

大幕一拉開,沈月樓飾演的梁山伯頓時一臉歡喜地看向韓在芬飾演的祝英臺道:“賢弟,今日你搬來與我同住,真是太好了。”

韓在芬輕瞥他一眼,一臉惆悵道:“好麼事?”

“好向你請教,好求你指點哪。”

沈月樓一邊做著幫英臺搬書箱的身段,一邊忍不住跟著樂聲輕快唱道:“你作文好似那快馬追風多歡暢,我提筆卻似那老牛爬坡難上崗。從今後求你燈下多指點,也使我,芝麻冒點油來出點香。”

韓在芬微避著他些,輕聲唱道:“他不知真情喜住一房,難壞了英臺結愁腸。雖說他為人憨厚是兄長,為他為我還須把真身藏。”

看到梁山伯和祝英臺一男一女同住一室的場景,臺下觀眾不由對接下來的劇情有了一絲莫名的期待。

“也不知梁山伯什麼時候會發現祝英臺的身份?”

“估計會很快,畢竟都住在一起了,有些細節想藏也藏不住。”

“沒想到反過來了,祝英臺是優等生,而梁山伯竟然是個差生。”

“好羨慕你們啊,能聽懂華夏語,我就只覺得他們長得好看,唱得好聽,具體在演什麼,我連蒙帶猜也能看出一些,完整的劇情,我根本拼湊不出來。”

……

自從與祝英臺這個優等生住在一起,日日挑燈夜讀,虛心請教,梁山伯的成績也開始穩步提升。

一日,書院的考試成績發放下來,梁山伯難得地得了個中,而祝英臺則還是上上。

“吆!又是上上!還請賢弟來幫我批文。”

說罷,沈月樓立刻將一張寫滿文字的稿紙交給韓在芬。

韓在芬一指戲臺中央的座椅道:“坐下。”

“哎,好。”

二人一同同坐,韓在芬專心批註試卷,沈月樓則託著腮,不停朝韓再芬的耳垂和玉手打量。

看著看著,他忍不住將手比了過去。

韓在芬朝他手上輕輕一拍,佯裝怒其不爭道:“兄長如此不專心,難怪學業少長進。”

沈月樓面色茫然之色,忍不住指著韓在芬的耳垂唱道:“英臺不是女兒身,因何耳上有環痕?”

韓在芬摸了摸自己的耳垂,面色微驚,明眸輕轉,她含笑唱道:“耳環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雲?村裡酬神多廟會,年年由我辦觀音。”

頓了一頓,韓在芬又以勸學口吻唱道:“梁兄呀!做文章,要專心,你前程不想想釵裙。”

沈月樓訕訕一笑,朝韓在芬搖手作揖唱道:“我從此不敢看觀音。”

這段絕妙的唱詞一唱,臺下觀眾立刻瘋狂鼓起了掌。

“哇,這一段我炒雞喜歡。”

“英臺最後那指,好美啊啊啊啊……。”

“兩人演得好好啊,一個聰慧英氣,一個憨厚可愛。”

“我從此不敢看觀音,此句絕妙!!!”

……

經歷了這場小風波之後,梁山伯學習更加專心刻苦,很快就後來居上,超過祝英臺成了臨安書院的榜首。

“一個是情絲寸寸長,一個是學業步步強。兩情無猜近三載,忽接歸書引憂傷。”

雙旦二重唱之後,韓在芬拿著家信登上舞臺,望著自己書櫃裡的繡鞋出神。

不一會,師母便過來讓她去擔水了。

原來,往日裡都是梁山伯幫她把擔水的活幹了。

只是,因為梁山伯成了書院的榜首,先生帶他出去到別的書院比試文章去了,這活便只能她自己幹了。

去河邊挑水,卻把全身弄溼,祝英臺又羞又急,心裡還十分悲傷。

“家書催歸意煩亂,手捧繡鞋心中甜。情絲不知何時長,只像那青藤慢慢把心纏,憶不清何時起針線,一雙鞋繡了年復年。

只好像深夜偷繡有個影兒伴,是那張臉是那對眉,是我那憨厚梁兄笑臉圓。

喜梁兄專心把書念,怎忍讓我的愁思添他煩?

接家書回不回?這繡鞋怎相傳?

鞋上蝶能成對,心中藤能相牽。

題難解,情難捨,問花花不語,問水水無言。”

見祝英臺打水一直不回來,師母忍不住親自前去看看。

此時,祝英臺已經脫去被水打溼的外衣,師母作為女人,一眼就看出了英臺的真身。

回到書院裡,祝英臺只得向師母坦誠身份。

“英臺原是,……原是喬妝扮。”

師母立刻笑著唱道:“師母眼中早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