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幸好一路上有你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8章 再去簽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8章 再去簽證

為了讓微微儘快適應華國的生活,每天外婆都帶她去這邊的幼兒園跟同齡的小朋友玩,週末外公外婆一起帶她去各種遊樂場,中午時分(米國的晚上)經常讓她跟爸爸媽媽打電話,討論當天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剛開始微微是很不高興的,尤其是爸爸悄沒聲離開之後,她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第二天雖說不哭不鬧,可也不說話了,抱著自己的毛絨泰迪熊和小毯子,窩在沙發的一角,一聲不吭的。看著好可憐,袁媽媽一度懷疑自己這樣做是不是對了,更加使盡渾身解數去逗她開心。

好在中午袁媛就打電話回來,跟她聊天、跟她解釋,並且再三向她保證很快就能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小人才重新有了笑容。

不過每天晚上到了睡覺時間,還是哭哭啼啼要找媽媽,外公外婆不斷地講故事、講笑話、下保證,才讓鬧騰累了的微微睡去,有時候實在不行,抱著出門到大街上去找媽媽,走著走著微微就睡著了,倆人再給抱回來。

當然這些辛苦老兩口都沒跟袁媛和穆林講。每天傍晚在電話裡聽著爸爸媽媽和微微傳過來的歡聲笑語,讓袁媛漸漸安了心,她最怕的就是讓女兒覺得父母拋棄了她,不管她了,現在看女兒適應良好,她也就不那麼擔心了。

這邊袁致中、秦維璐準備再次去簽證了。按照袁媛給他們收集的簽證攻略,她們提供了新的材料,房產證、存摺、袁媽媽的新工作證明,還準備帶上微微,想著藉口要送微微回去上學,籤證官不會這麼不人道,不讓護送一個小米國人回國吧?

願望是美好的,就不知籤證官會不會給同情分。

由於微微在,穆教授夫婦邀請親家夫妻帶著孫女早點兒過去,先在家住一段時間。

所以他們提前幾天坐火車去了燕京,帶著微微住進了穆林家。

四個大人圍著一個小人轉,大家也天天忙得熱火朝天。

說起來這兩對親家對彼此都很陌生,自從穆林和袁媛結婚,他們也沒見過幾次,所以這次相處,真的是親熱中透著敬重,敬重中透著距離。

住了兩三天之後,袁媽媽熟悉了情況後,就主動承擔了很多家務,到了做飯的時候,袁媽媽把微微留給袁爸爸,自己趕緊去廚房忙碌。

穆媽媽做家常菜還可以,要招待客人可不行,所以剛開始那幾天,經常是炒倆蔬菜再加一兩份外賣。而袁媽媽家主要是她做飯,請客的飯菜也不在話下。

第一次穆媽媽看見袁媽媽要來幫忙,還不好意思,“親家,怎麼能讓你做飯呢?”

“沒什麼,我也沒事,你跟穆老師都挺忙的,別的我們也幫不上忙。”

“是啊,我們倆都挺忙,平時不是買著吃就是吃食堂。我這廚藝,幾十年了也沒長進。那就謝謝你了,親家。”

“千萬別跟我客氣。唉,這次媛媛生孩子,我又不能去,上次多虧了你去照顧她,我真不知道咋感激你才好。”

“你這話就見外了,袁媛雖說是我兒媳婦,我也是拿她當閨女看待的。”

“是啊,她每次都打電話,說你這做婆婆的,比我這當媽的都親她。但願她沒有惹你生氣過。”

“袁媛那麼懂事,怎麼會惹我生氣?”

等晚上睡覺的時候,蘇教授不免跟穆教授抱怨。“看著親家母挺勤快的,袁媛可不行,家務活、做飯都不怎麼會。”

“你才跟他們生活過幾天,就知道人家不會做家務、做飯?”

“我第一次去,這些基本上都是兒子做的,我能看不到?第二次去,也經常拿微微當藉口不去做飯。我看吶,袁媛肯定是被她媽寵壞了,她媽自己能幹,捨不得讓自己閨女做這些事兒唄。到頭來虧了我們兒子,娶了個不會做家務的媳婦。”

“孩子做家務多了,哪兒有那麼多精力讀書?上青大不容易,咱家阿梅不也不會做飯做家務?再說了,她只要工作好,掙錢多,請人做或者買外賣都可以。”他心想,你不也不怎麼會做飯嘛,也太挑剔了。

“阿梅那不一樣,在越陽,他們可以僱保姆。再說了,當了媽媽,什麼事不能學?我以前也什麼都不會做的,阿梅不也一樣?你看看阿梅,每次回來都幫我們做飯收拾家。我看小林他們,保姆都捨不得僱,什麼事都得自己動手做。作為兒媳婦袁媛一點兒自覺性都沒有,也不說主動把家裡收拾乾淨了,把飯做好。你知道不?她不輕易做飯,她做飯了,小林就得刷鍋洗碗,跟小林分得可清楚了,還美其名曰男女平等,倆人都工作,家務就得均擔。這次他們生二胎,怎麼著也不能讓小林太累了。”

“親家倆人能去的話,他們就會輕鬆多了。”

雖然穆林家條件很好,但袁致中夫婦倆住得並不舒服,畢竟是別人家,很是不習慣,他們希望簽證完趕緊回家去,到時候直接坐飛機從長安出發。

等去簽證的那天,他們起了個大早,很早就帶著微微一起去簽證。本來想帶微微進去,誰知微微不需要簽證,工作人員不讓進,只能留給在外邊等候的爺爺奶奶。

好不容易排隊等到了,籤證官收了資料,一邊翻看一邊問:“要去米國探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是,順便送孫女回米國上學?”

“哦,孫女是跟你們長大的?”

“不是,上個月他爸爸帶他回來參加祖爺爺的葬禮,誰知這孩子水土不服生病了,沒能跟她爸爸一起回米國,材料裡有她回國的出入境記錄復印件。她要上學前班,我們想送她回去,順便看看女兒女婿,旅遊一趟。”

“孩子呢?”

“在大使館外邊,跟著爺爺奶奶呢。她不需要簽證,所以工作人員不讓我們帶進來。”

“她爺爺奶奶有米國簽證嗎?”

“她奶奶去過米國兩次了。他們都是教授,現在沒時間,所以我們就想把孩子送回去。”

“你們以前被拒籤過?”

“是的,2001年的時候。”

籤證官翻看了一下資料,又在計算機上搗鼓了好一陣子。

“對不起,我不能給你們簽證。”

“為什麼?”

籤證官往他們的護照里加了個紙條,“看護照。”

“我們需要送孩子回去上學……”

籤證官根本不給他們機會解釋,把材料都推了出來,“下一位。”

一家人很沮喪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