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幸好一路上有你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9章 繁榮程度的直觀判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89章 繁榮程度的直觀判斷

很多時候科學家有了觀察結果,會去推測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了推測,就會設計一些針對性的可對比的多組實驗來驗證推測。

科學家是人,人都是帶有情緒和偏見的,這在心理學研究中已經得到了證實。而如果參與實驗的研究物件是成人的話,也會讓實驗增加許多不可控因素。

曹蔓想起當年在施密特教授指導下拿穆林和袁媛還有自己做的實驗,回頭想想覺得幼稚地可笑,大方向是對的,可研究水平遠遠沒到讀取人腦資訊那一步,所以後來她才腳踏實地,轉而研究更加基本的腦神經傳輸。

但是當初的設想也一直留在她的腦海裡,就等著哪一天技術成熟了,有了可以利用的技術和裝置,再去研究也不遲。

既要有遠景目標,又要有當前可行的專案,這樣才能踏踏實實地向遠方進發。

而讀書學習和深入思考是向前邁進的第一步。

…………

年後阿蒙又成了空中飛人,作為統籌國家秘密專案負責人的實習助理之一,他需要到各個基地去實習三至六個月。

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記錄下來,上報上去,自有人分析他們的性格和處事方法,還有其他關於保密方面的考量,這些他們自己是不知道的,只知道頭兒讓他們先到各個基地去實習,鍛鍊一下他們協調工作的能力,實習期結束,協調工作做得最好的就會被留下作為真正的助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實習對於他們這些相對新人來說,一是考驗,二是鍛鍊,阿蒙把它當成了一個難得的開闊眼界的學習機會,他要好好把握,至於以後能不能當助理,還是以後再說。

雖說表現最好的會被留下做助理,但是他知道這肯定是一個雙向選擇的機會,就如同當時他們也被徵求過想不想做實習助理一樣,表現最好的實習助理也會被徵求想不想做助理的。

潛心做過研究的人,當面前出現兩種選擇的時候,他們十有八九還是會選擇做研究。

這次他去的地方是嘉州的一個實驗基地和設在中部大沙漠的另一個試驗基地。

嘉州的基地研究的是重力波,中部那個實驗基地是研究新能源--核聚變的。

為了更好地工作,他是做了準備的,至少要大致明白這些都是什麼。

重力波是透過廣義相對論推論出來的,高密度高質量的星體會造成時空彎曲,兩個這樣的星體的碰撞會像石子投入水面,造成水波一圈圈擴散開來,雖然它可以越過星體擴散,但是也由於它距離地球太遠,到達地球時訊號已經非常弱,對地球的影響也非常小,一般的儀器根本測不出來。

為了捕捉重力波,很多國家建造了實驗室,米國這個實驗室是利用重力波對鐳射的干涉而來,為了讓重力波對鐳射的干涉足夠“大”而能讓裝置偵測到,這束鐳射傳輸的距離需要足夠長,才能在稍有干擾時才在另一端有足夠大的變化而被捕捉,所以這個實驗室建有長度為幾千米的長管,以供鐳射傳輸。

而且地球上存在太多的“波”會產生干擾,儀器本身也會有噪聲產生,所以這套系統採用了各種方法降低噪聲的影響。

儀器本身比較復雜,是米國科學家在過去一二十年內根據以往的經驗不斷改進最佳化的結果。

它的防震系統能夠壓抑各種震動噪聲,真空系統是全世界最大與最純的系統之一,光學器件具備前所未有的精確度,能夠測量比質子尺寸還小一千倍的位移,電算設施的高超功能足以處理龐大實驗資料。

這些都為實驗成功提供了保障。

其實大腦內訊號傳輸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訊號多、傳輸速度快、信號強度弱小,這些因素都為大腦研究增加了很多困難。他想看看這捕捉重力波的技術能不能對腦內傳輸訊號的波的捕捉有所啟發。

那個研究核聚變新能源的實驗室,他也預先瞭解了一下。

他以為是跟核能利用是一個意思,看了資料之後才發現是另一個相反方向,核能是核裂變,是指由重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或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在這個分裂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原子彈的能量來源就是核裂變。

核聚變顧名思義是輕原子核結合成較重原子核時放出巨大能量,也叫熱核反應。

熱核反應是氫彈爆炸的基礎,可在瞬間產生大量熱能,但由於它是瞬間釋放出大量熱能,目前尚無法加以利用。

這個實驗室的目標就是研究如能使熱核反應在一定約束區域內,有控制地產生與進行熱核反應,讓熱能長久地慢慢釋放,這樣就可以作為能源來用。

出乎阿蒙意料的是,核聚變只能在超高溫、超高壓和密閉空間發生,而且它不會像核能一樣有放射性殘留物,更不會有核洩漏危險,而且原材料可以從無窮無盡的海水中提取。

聚變反應堆一旦研發成功,人類應該不用再擔心有什麼能源危機。

而且這是最最清潔而又是取之不盡的能源。人類可以把煤炭、石油、天然氣都留在地球內部,留給後人以備不時之需,畢竟那個不需要太高深的技術就能利用起來。

阿蒙剛開始對這個專案不是特別感興趣,新能源嘛,覺得也就是對生活有些影響而已。

他臨走前跟父母聊天中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當時他們也只是在晚飯後天南地北地瞎聊。

他父親施爾曼先生問他:“你是如何斷定一個城市的繁榮程度的?”

“我前些天坐紅眼航班回來時也在想這個問題。晚上坐飛機,我就喜歡往下看。有些城市燈火通明,一大片,那肯定是個大城市。只有零零星星燈火的地方,肯定是個小城鎮。所以晚上容易判斷城市的繁榮程度,白天就得看街道上是不是車水馬龍了。”

“這是很直觀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