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幸好一路上有你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2章 公開演講能力鍛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92章 公開演講能力鍛鍊

曹蔓自己就有經驗,把一些看似無關的內容串成相關的東西時,確實容易記住且不容易忘記。而由於情緒激動會影響記憶的深刻性的猜想,更表現為粗淺的觀察,不符合科學家追根究底的科學態度,最終追蹤到多巴胺對記憶的影響確實更符合科學家的做法。

會不會還有其他激素的影響?她覺得應該還有,還是多找一些相關的文章來看一看再說。她還發信給尼克和阿蒙,讓他們也幫忙注意一下這方面的文章。

如果能用激素來控制記憶,她就不用相關的圖片、氣味等等去刺激實驗物件了,可以直接用激素去控制,更精確,更容易複製實驗過程。

不過激素的提取和使用,最好也是找合作伙伴來,專業的事情最好找最專業的人士來做。

她多次跟勞倫斯教授討論,倆人初步達成一致。

除了目前手頭上正在進行的實驗專案外,他們應該花更多精力來計劃下一個專案。

勞倫斯教授建議以後曹蔓多參加一些研討會,以前參加研討會,曹蔓主要是去聽別人講,勞倫斯教授覺得她應該慢慢成長為一名主講人。

人為什麼有吸引力?一是你有能力,二是你在人前展示出這種能力來。而在研討會上發言是最容易被人注意到的,被注意到了之後,主動來找合作的也會多起來。

曹蔓有點兒心虛,每次研討會都是在大會議廳,臺下少則幾十號、多則幾百號人,她覺得自己會緊張得說不出話來的。

曹蔓到目前為止參加過的最高規格的就是她自己的博士論文答辯了。回想起來,那規模沒法跟研討會相比,因為論文答辯只是對著七八個博導和一些感興趣的博士生講的,小教室裡才一二十個人而已。

而且當時為了好好準備,她不僅自己練習了好多次,還拉了系裡幾個同學進行預演,讓同學們充當教授在下面提問。

她還把自己準備的和被同學們問過的問題給施密特教授過目,施密特教授又給她增加了很多問題,都是施密特教授根據要參加答辯的教授的專業和正在進行的專案設計的,既跟她的論文有關,又跟他們各自的專案有關。

她在施密特教授面前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施密特教授給了她一些反饋,讓她再好好練習練習。

後來她在論文答辯的時候,確實有幾個教授提出過類似的問題,好在她有準備,所以論文答辯非常順利。

當時過了博士答辯,她覺得自己像蛻了一層皮,一是接連好多天精神緊繃造成的疲憊,二是覺得辛苦沒有白費,終於讓自己順利透過這場重要的考驗,有一種破繭化蝶的感覺。

現在勞倫斯教授讓她去參加大型研討會,她覺得雖然主講的部分可以好好準備,她卻怕自己太緊張講不好,反而弄巧成拙。

而且她更怕聽眾的問答部分,萬一沒聽明白別人的問題,或者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豈不是尷尬無比?

雖然內心非常忐忑,她卻也沒失去理智地拒絕這個提議。畢竟將來她不管走哪條路,當教授需要講課,走科研肯定是要在研討會上發言的。

遲早的事兒,那就沒必要一推再推,迎頭趕上儘早準備才是正確的選擇。

為此,她跟勞倫斯教授專門談論了一次。

她喜歡小規模的私下聊天式的交流,她需要大規模交流和當眾講話的經驗。

總之她的公開演講能力需要加強鍛煉。

第一點,她首先需要克服緊張,人多的時候,她怕自己講不出話來。

還記得高中時上臺領獎時被同學們起鬨唱歌,她當時差一點兒暈過去。她雖然拍過電視劇,但當時周圍沒有多少人圍觀,而且導演總讓她們本色演出,她都不用多想的,所以那些幾乎沒給她什麼實際的鍛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她現在特別羨慕袁媛,從小就喜歡當班幹部,後來還喜歡主持節目,當眾發言肯定不會緊張了。

第二,她覺得自己的語言還是有點口音,而且還有很多不常用的英語單詞她沒記住,自己講還可以選自己知道的詞彙,萬一別人提問時用到了自己不知道的英語單詞怎麼辦?自己不可能胡亂答一通吧?

第三,她喜歡就事論事,用很嚴肅的態度討論專業問題。這會不會讓講座顯得索然無味,讓聽眾聽得昏昏欲睡?

聽了她對自己的刨析,勞倫斯教授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個被自己引導到這條路上的小姑娘。呃,已經不是小姑娘了。可是她給他的感覺,一直都是很特別的,那雙忽閃的大眼睛從小到大都充滿了好奇、喜愛和羨慕。

她現在肯定羨慕自己的母語是英語吧?

勞倫斯覺得曹蔓的英語很好的,她不該這麼沒自信。

首先,得讓她明白,她的研究、她的語言都是高水平的。

所以,勞倫斯教授給她分析:“蔓,你覺得我們這些做教授的,有多少個米國土生土長的?”

“也不算多吧,三分之一?”

“你這是算多了。很多教授都是跟你一樣從其他國家過來的留學生。哪怕是白人教授,也不一定剛開始就是米國人。所以,你的英文水平絕對是很高的,別擔心不夠用。真的遇到沒聽懂的時候,也就是一兩個詞不熟悉而已,你完全可以猜測出他的意思,然後用自己的理解反問回去。”

這倒是一個方法。

“而且你反問或者重複他的問題,也是讓更多人聽到問題的機會。”

勞倫斯這樣一說,曹蔓才想到,在很多研討會上,許多提問者沒有話筒,確實需要發言人重複一下問題的。

哪怕是重複的敘述裡有不一樣的意思,也沒什麼大問題,大家不會知道,提問者附近聽清楚了的人也會覺得只是臺上的人沒聽清楚原來的問題而已,不會懷疑她不明白某個詞彙的意思而誤解了。

“很多人當眾演講都會緊張的,你可以找幾個熟面孔,在演講的時候,盯著他們看,就如同跟他們私下交流一樣,這樣就不會太緊張。”

這讓她想起當年演電視的經歷,導演也是這樣給她講的,讓她融入那個角色,只注意跟其他演員間的互動,完全無視其他工作人員,表演就會自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