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幸好一路上有你最新章節列表 > 第637章 農村那些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37章 農村那些事

曹老爺子先去了離家最近的一塊地,這裡種著好幾種蔬菜,白菜剛長出來不久,估計是他在城裡住這一段時間種下的,有兩溜韭菜剛割過,蔥也割得才剩了幾根。還有一片不知道還沒種東西還是沒發芽,光禿禿的。

他又去了另一片分給家裡的田地,這裡種著麥子,他進去仔細看了看,長得還可以。

他又去了更遠的一片地,遠遠地,就看見很多人在田間忙碌。

農村的土地已經承包下去了,鑑於土地的位置不一樣,條件不一樣,村裡都是把一大片連在一起的按人頭按家庭按親疏關係給大家分的。他們村有三四塊這樣的大田,分散在村落四周,每塊都是這樣分的,免得有人想要這邊的,不想要那邊的,顯得不公平。

曹老爺子家其實算是三家,曹老爺子夫婦倆,曹定邦一家,曹定躍一家。曹定邦一家原來是四口人的份例,後來倆孩子考上大學戶口遷走了,成了城鎮戶口,所以也就剩下兩人,同樣的,曹定躍家的曹娥考上大學後,戶口也跟著遷走了,也剩下兩人。

全村人都很羨慕他們老曹家,你看看人家的下一代,一個個都混成城裡人了,一個個小輩都考上大學了。

羨慕的同時也嫉妒,所以他們家的孩子一遷出去,就有人找村幹部,要重新分地。

村裡不可能因為走了一個人就立馬重新分地,村裡的當季莊稼都還長在地裡呢?你願意大家還不願意呢。

村裡還有婚喪嫁娶造成的人口流動和改變,所以村裡的做法是過幾年就趁著一季剛完另一季還沒開始之時,按每家的新人頭把田地再重新分配一下。

這就造成了,大家在一塊田地裡種著相似的作物。總不能村裡要重新分地了,你家的莊稼還沒收割,不收割就耽誤新主人的種植計劃,會產生很多新矛盾。

大家就心照不宣地選差不多一樣生長週期的作物來種植,你的地裡種玉米,我可能種芝麻,他可能種黃豆,都是秋季作物,等一起收割了,田地重新一分,都種冬小麥。大家都在忙碌的這塊地裡要種的是棉花。

棉花育苗要暖和一些的溫度,所以很多人是在田間地頭深挖了一塊,種下種子後,用大棚塑料布遮蓋,這樣就可以保證出苗率和最初的成長。

有些捨不得買大棚塑料布的,想法子在自家屋子裡開闢出育苗床,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

等天氣暖和一些,就可以把棉花苗移栽到田地裡。在地頭育苗的另一個好處就顯現出來了,不用跑回村去用扁擔和籮筐把苗挑過來。

幼苗比較弱小,移動的距離越長,造成的損失率就越高。

前些年曹定邦大棚種植蔬菜,雖然有折損,湊合著用來育苗的塑料布還是有的,所以選擇的是地頭育苗。

曹老爺子到地頭的時候,曹定邦還在小心翼翼地埋頭起出棉花幼苗,根本沒意識到老爺子回來了,旁邊一家人的招呼聲驚醒了他。

“曹大爺,病好了?你看,你去住院這麼長時間,我們忙得也沒時間去城裡看你。”

“二虎啊,知道你們忙。這不,我也惦記著家裡的活計,欸,我這一惦記啊,病就好了,趕緊就回來了。”

“曹大爺,有我定邦叔在,你還擔心家裡的農活?”

曹定邦站起身,跟老爹打招呼,“爹,你回來了?咋不在家歇著?”

“我不剛說過啦,不放心,過來看看。”

“那,爹,你先到田埂上坐著歇一會,我把這起出來的種下去,咱就先回家。”

“你去忙吧,我走走。”

躺了那麼多天,他發現田間地頭走走也挺好。

聽見附近有人說回家吃午飯,曹定邦趕緊加了一句:“爹,你餓不?”

“你嫂子和蔓蔓在家做飯呢,別擔心。”

“蔓蔓也回來了?”

“嗯,下午讓她們過來幫你,女人家,這些細緻活她們動作快。”

旁邊的村民聽見了,插話問道:“喲,曹大爺,你家那出國的丫頭回來了?”

“回來了,專門回來看我的。”

有一個出國的孫女還很是面子有光的,更何況這孫女還專門回國看望自己,不能不拿出來顯擺一番。

小夥子不記得曹蔓的小名,不表示他媳婦不知道。

“你們家蔓蔓一個人回來的?”哪怕是再實在的村裡人也不會當著曹家人的面直接問“她還沒結婚吧?”拐彎抹角八卦一下還是要的。

“回來的急,就她一個人。”老爺子已經被問過一次,為了自己的面子,他已經琢磨出如何打太極拳。

這話很有歧義,二虎的媳婦沒聽出來,還以為意思是孫女沒帶孫女婿回來。

主要是聽說這孫女比二虎還大,他們家的兒子都上小學了,總不可能現在還沒結婚,那豈不成了三十多歲的老姑娘了?前些年村裡有人說人家姑娘嫁不出去,估計是嫉妒的人心酸說的酸話。

聽說老爺子前不久病重,估計是催著讓回來奔喪的,沒想到老爺子的病竟然被治好了,這一家的運氣真是好到爆,祖墳冒青煙啊。

怪不得招人嫉妒呢,她也起了嫉妒之心。

曹定邦沒參與他們的談話,他本來就是個木訥人,這會兒更是想抓緊時間把起出來的苗趕緊再種下去,沒心思分神聊天。

把棉花苗種下去不容易,先用個小鏟挖坑埋進去,再澆水,然後再培土。

每隔一尺多栽一顆,不住地彎腰挖土、埋、澆水、再埋,拎著水桶往前挪一步。這麼做上半個小時把拿過來的幼苗都栽下去的時候,腰都直不起來了。

有些人受不了這種強度的勞動,就拿了小馬紮坐著幹活。

曹定邦別的本事沒有,幾十年的田間勞動練就了他的身體,沒表現出那種吃力的樣子來。

楚萬荃覺得他就是窩囊,一輩子只能地裡刨食了。

他們剛開始幾年做大棚菜,他覺得挺好,他負責種,楚萬荃負責賣,不過楚萬荃不喜歡,畢竟她還要幫忙,跟賣東西掙來的錢相比,農活太累人了,賣東西她只需要看著別人的臉色,挑別人喜歡聽的話說就成了,這死力氣活,她是越來越不想做了的。

做這個也太丟份,憑啥老大家在城裡,老三家在城裡,她家就得窩在農村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她選擇去跟著二兒子,到長安做生意去,哪怕是擺個地邊攤,說起來也是在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