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訪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 訪友

清晨、北京。

在晨霧散去的時候,袁世凱來到了這座都城之外,雖然皇城的輪廓還未清晰,但是他深深的注視著那座巍峨肅穆的建築良久。那裡有一個主宰著這個國度命運的人物正在沉睡,如果按照命運本來的走向,自己似乎有一天也會與他擁有同樣的權力,可如今的自己連張佩綸這樣的角色都鬥不過,命運真的會為自己安排好這樣的結局嗎?

“少爺,快到了!”

下人的話讓袁世凱遠去的思緒回到自己的體內:“恩,該是把這兩個人叫醒的時候了!”說罷袁世凱縱馬而去,前方一個院子裡住著他的兩個好朋友——徐世昌和文增瑞。二人上京趕考,袁世凱為了讓他們能夠安心讀書,給他們在京城近郊購置了一處房產。來到院門外,袁世凱並沒有敲門,他一揮手,一個隨從用在身前抱了個手梯,袁世凱順勢翻過院牆。

輕輕推開一間已經亮起燈光的房間,只見文增瑞和徐世昌正在埋頭苦讀,袁世凱哈哈一笑道:“不錯,不錯,兩位兄臺甚是用功!”

文增瑞吃驚的抬頭一看道:“世凱?!你怎會到京城來的?”

徐世昌吃驚過後笑道:“尉亭!哈哈……昨日我與文兄還說要和你見見面,沒料到你這麼快就來了?”

經過多年的相處與考驗,徐世昌已經成為袁世凱“儲備力量”的一份子,也成了袁世凱重點培養的一個衝擊官場的人才。看看兩個比自己年長四歲的朋友,袁世凱在:“我是來看看二位有沒有用功讀書,也順便替我的二姐和嫂子檢查一下你們兩個有沒有私下去偷歡。”

文增瑞道:“世凱,到中堂大人那裡一年,你這脾性倒是一點沒改。”

三人一番噓寒問暖之後,徐世昌問道:“尉亭,你在中堂大人的幕府中還幹得好嗎?”

袁世凱淡淡的答道:“我已經遞了辭呈,這次就是南下謀個出路的!”

文增瑞吃驚的問道:“什麼?你幹得好好的怎會遞了辭呈?”

袁世凱當下把情況簡單的介紹了一遍,文增瑞沉思片刻問道:“既是如此,走了也好。從中堂大人臨別之時的話中可以看出,這一年也沒有白乾,最起碼今後中堂大人會對你另眼相看,關鍵是你今後該何去何從?”

徐世昌介面道:“世凱,要不你留下來跟我們一起考試,以你的底子和靈氣,要考個功名還不容易?”

袁世凱答道:“兩位兄臺,世凱自知斤兩,何況小弟不願青燈黃卷的博取一個功名。”

徐世昌道:“那尉亭可投到兩江總督左宗棠門下,將來可謀一出路。”

文增瑞道:“對,當年三爺爺和幾個叔叔跟他也有舊,若是你去必定會有個好安排。”

曾國藩死後,湘軍系統散的散,亡的亡,早已不能與李鴻章盛極一時的淮軍相比。不過不知是李鴻章“義道”,還是朝廷在搞權力平衡,李鴻章除了擔任一年的兩江總督(1865-1866),他從未妄圖染指兩江事務。因此形成了湘軍舊將長期掌握兩江的現象,而如今在兩江總督任上的是左宗棠。左宗棠與李鴻章的恩怨要追溯到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當年為了剿滅太平軍,兩人在戰鬥中因為爭功生恨,此後做了一輩子冤家。

聽了文增瑞的建議,袁世凱答道:“左宗棠與李鴻章多年來一直不和。如今我既已入李門下,若是再投左宗棠,這一年時間的辛苦浪費不說,李鴻章必定不能容我,而且左宗棠必定也會對我多多提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徐世昌道:“既然如此,那尉亭你再找個人捐個官,若是有好的實缺未必不是一個好出路。”

文增瑞道:“對,卜五兄說得對,如今四叔在京城為官,不妨去找他試試。如今李中堂既然已經看重你,要是有實缺必定會讓你擔任。”

聽了兩人的這些建議,袁世凱深深的嘆了口氣道:“小弟如今欲去從軍!”

“從軍?!萬萬不可……”

對於文增瑞和徐世昌提出的那些出路,袁世凱不是沒有考慮過。離開了李鴻章幕府,如今他有四個選擇:科考、捐官、另投他人門下以及從軍——看似選擇很多,不過合適他的卻不多。

科考是袁世凱一早就已經否定的一條道路,對那些八股之學他已經深惡痛絕,怎可能去吃“回頭草”。何況就算考取了功名,還不是要依附這些權臣,還不是要在各個幕府中爭一席之地。第二個選擇——捐納,這也不適合如今的袁世凱。如今袁世凱缺的不是錢,也不是一個可以撈錢的空缺,他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展自己勢力的地盤。而要成為一方之主,除了督、撫一級的官員以外根本無法辦到,如今袁世凱官只到七品,離那遙不可及的從二品巡撫還有十萬八千裡呢。別說朝廷如今是否有合適的官帽出售,即便有,也都是些鹽運使、各部員外郎之類的不掌地方實權的官位。朝廷出售這些官職,無非就是給一些想要撈好處的人一個機會罷了。至於另投他人門下,那更是萬萬不可。既然自己已經在李鴻章那裡報了到,如果再做“二五仔”,別說他去投奔的人會不信任他,李鴻章會輕易饒了他?考慮到這些,袁世凱起了從軍的想法,而且還只能投到淮軍一系之中,他如今需要快的提升自己的品階,為自己的大業開展爭取一席之地!不過二人看兩人如此關心自己,袁世凱心下感動,當即答道:“多謝二位兄臺關心,一會我便進城找四叔問問。若無合適的捐納,尉亭再去從軍!”

徐世昌道:“尉亭,如今南方法蘭西國的軍隊常常犯邊,這戰事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開始。如今從軍,不是把自己往險地裡送嗎?”

袁世凱道:“二位放心,戰事基本在南方,如今我欲投山東投奔吳長慶!”

文增瑞問道:“就是那個父親大人的義弟?”

袁世凱答道:“正是,如今他官拜浙江提督,奉命改編山東四鎮,並移防山東。我去投他必定能得到多方照顧,他駐防山東,不會受到戰事波及。而且吳長慶屬淮軍一系,將來若能立下功績,也會得到中堂大人提拔!”

徐世昌道:“尉亭,如今你還是先去問問有無合適空缺,不到萬不得已萬萬不可輕易從軍。”

袁世凱不願博了二人好意,當下答應道:“好,我先等等再說。”

看袁世凱答應,文增瑞與徐世昌放下心來,兩人對視一眼,似乎欲言又止。看著兩人的表情,袁世凱問道:“兩位,你們二人與我相處多年,有什麼話不能直言?”

徐世昌壓低聲音道:“世凱,我們都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雖然這些年我們培養了不少洋務人才,而且不久後他們就會紛紛回過,但是大清人才選拔的科舉,只重八股,對洋務毫無涉及。將來我們要行事少不了官場上的幫助,可曾考慮過要在官場上培養些人才?”

文增瑞也說道:“是啊,世凱,這個方面要早做打算!”

袁世凱看看二人的表情,笑道:“看你二人如此默契,是不是心中已有定計?”

文增瑞道:“世凱可記得我們第一年參加鄉試的情況?”

袁世凱笑道:“怎麼能忘,我們僅僅因為銀子沒送到位,兩人都落了榜。那吳知府甚是可惡!”

徐世昌說道:“是啊,大清科舉唯重八股,這要埋沒多少對西方技術有天賦的年輕人?而科考又有那麼多的潛規則,不僅學業要拔尖而且還要有銀兩孝敬學政、主考,那些有才華而又出身寒微的學子怎麼辦?要不是為兄遇到尉亭,估計現在還是個窮塾師,如今也無法進京趕考。”

文增瑞道:“所以我與卜五兄這些日子商議了一個計策,希望能夠幫助你收攏天下窮士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