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席捲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71章 辦事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71章 辦事難

仁德五年三月。

淮安府清河縣。

清河縣有個清口,在洪澤湖北。

前面說過,之前丁燁考試就有道題目:清口是黃河與淮河交匯的地方,雲梯關又是淮河、黃河的入海必經之路。

即要防備黃河下流決口,要又治好下游,該如何做最好?

此時的丁燁正帶著在清口上下游巡查。

仁德三年底丁燁任江蘇河道司郎中,負責附近的河道修繕。

第一個治理的就是高郵附近的清水潭,他用了一年多時間就治理好了,方法和他考試時用的一樣,在江都漕堤築壩,堵塞清水潭決口,然後在湖中離決口五六十丈的地方築造偃月形堤,築成西堤一,長六百五丈,又挑繞西越河一,長八百四十丈。

成功之後,朝廷也下旨嘉獎了丁燁,並於今年初,提拔其為江蘇河道副提督,大乾的副提督,相當於正四品,丁燁等於連升兩級,從正五品,升為正四品。

隨行的宋常林,許生峰,常進都各升一級,大夥都挺高興的。

常進之前還有點看不起丁燁,覺的他性格有問題,但沒想到,跟了他一年多就幹成一件大事,還得到提拔,不由對丁燁另眼相看。

但他若知道丁燁是皇帝的兒子,才會有這樣的待遇,不知有何想法。

今天是他們幾個初到清口,準備開始治理清口。

有了清水潭的經驗,他們覺的這次會比較容易。

“考試時咱們考過這題,我打算還是按考試答案來。”丁燁轉了幾圈後決定,還是按自己的想法來。

畢竟他以前在這裡研究過小半年,同行的宋長林當初和他一起來的,也支援他的決定。

他們的第一步是動員民夫或囤兵兩萬,挖開清口爛泥,引河四道,疏通清江浦到雲梯關的河道,然後建立束水堤壩一萬八千丈,堵上王家崗、武家墩16處大決口。

為了防備黃河下流決口,他還要在上游建建水壩,每座壩各有六個洞,每洞寬2丈8尺,可以洩洪共16丈8尺,水漲了可以開啟宣洩洪水。

前面他的想法和同時期的靳輔一樣,但在減水壩上略有不同。

靳輔修時,每座壩各有七個洞,每洞寬1丈8尺,可以洩洪12丈8尺。

靳輔考慮的當時的現狀,而丁燁跟著丁毅這麼久,他還會考慮到以後更長的時間。

因為他把洞建的更寬,可以洩洪16丈8尺,這樣效果更好,使用年限更長。

決定了方案之後,他們一面把方案彙報給朝廷,一面開始找人。

第一步挖開清口爛泥,疏通清江浦到雲梯關的河道工程有點大,需要動員兩萬民夫或囤兵。

宋長林先去找當地囤兵主官,一名退役的千總。

大乾每省有兩萬囤兵,平時主要囤田,還包括幫全省各地興修水利,道路等各種基建,由地方巡撫衙門和各縣各府自己出錢。

宋長林找到那千總時,千總表示,現在到處興修水利,還有擴建學校,囤兵們都被用的差不多了,手上只有三千人。

宋長林便要了這三千人,約定每人每天是五十文工錢,吃也是宋長林負責。

住的話,他們自己有帳篷。

宋長林考慮到還要請民夫,示意他們馬上出發,然後幫後面的民夫先搭簡易棚居,這樣的話,他們的工錢,也即時計算。

談好之後,宋長林又去找清河縣縣令。

請其動員民夫一萬五千人。

清河縣令叫錢志才。

錢志才一聽,當即道,本縣一共才一萬多丁,那有這麼多人,得讓淮安府再動員其他縣,比如安東縣,就在他們要修的這條水道上。

宋長林則問,錢縣令最多能動員多少人?

錢縣令笑道:“不知道啊,看你們出價,你們出價,我們去宣傳就是,能動員多少是多少。”

宋長林道,五十文一天,包吃。

錢縣令答應馬上派人動員,並和宋長林約定集合地點。

宋長林剛出縣府沒多久,有人追上他。

“宋大人。”

宋長林回頭看看這人,也不認識,但見這人長的比較胖,一臉和氣,身邊還跟著兩夥計。

“小民是清河酒樓的掌櫃,小民姓吳,叫我老吳就行。”

“吳掌櫃有事嗎?”宋長林莫名其妙,而且對方居然知道他姓宋。

“是這樣的,聽說大人們要為民辦事,修繕河道,小民也願盡綿薄之力。”

宋長林聽了歡喜,原來是要支援我們的。

誰知吳掌櫃語氣一轉:“不如這幾萬人的吃喝,交給小民吧。”

“小民在當地經營多年,各種菜販,廚師都很熟絡,保證辦的妥妥當當。”

原來這姓吳的是想承包所有人的吃食。

河道工程,動則數萬人起,以前歷朝都是奴役民夫們自己帶吃的,丁毅這邊是包吃還付錢,就是為了穩定國內的民生。

而這姓吳的,居然想承包數萬人的吃喝,這是想賺大錢啊。

宋長林他們在清水潭已經做過一次,很有經驗,糧米由朝廷戶部提供,菜他們自己買,請各地廚師幫忙,雖然有點忙,但也成功過來了,花費也小。

“不用了,我們自己都有準備。”宋長林客氣的拒絕。

被人承包,必然要花費大量的銀子。

吳掌櫃臉色微變,然後強笑道:“這邊的菜可不好買,廚師也不好找?”

宋長林搖頭,不置可否。

從清水到雲梯關,約三百裡長,兩萬人平鋪在沿線挖,每米可以有七到八人。

這三百裡的路上,有很多村莊,每個村莊找點百姓來燒菜就行了。

而且囤兵中很多會燒菜,也可以用來燒,完全沒必要請專門的廚師。

至於買菜,他們都是沿路買各村村民的菜,村民們種的小菜,用不完的,家裡養的雞,豬,魚,都可以賣給他們。

平時村民們還要跑到縣城和鎮裡去賣,現在就近賣給他們,價格還略高,不要太願意。

宋長林肯定的表示了拒絕。

吳掌櫃微微一笑,拂袖而去。

吳掌櫃很快回到縣衙,見到縣令錢志才。

“姓宋的沒答應,要自己弄。”

錢志才摸著小鬍子點點頭,這傢伙是前明官員,雖然大乾法律森嚴,不好收受賄賂,他還是想到了新辦法,或者說是漏洞。

他家裡以前開了個布鋪,而丁毅上臺後,要求各縣衙供餐,於是吳掌櫃就找上門,要求承包開這件事。

吳掌櫃當時就送了五百兩銀子給他,當時大乾法典還沒正式開始,錢志才當然坦然受之。

等大乾法典開始實行後,吳掌櫃不敢送了,錢志才也不敢收了,相互防著對方。

但吳掌櫃還想幹這事怎麼辦?

於是他馬上想到新辦法,吳掌櫃到錢志才的商鋪裡買布,因為大乾法典規定了官員商鋪裡的東西,不能賣的明顯超過市場價。

吳掌櫃後來又提議,你們找人做衣服,我來買衣服。

布價是有統一的市場價的,來去不大,貴也貴的有限。

但衣服就難說了,做工和樣式不同,價錢也大不相同。

同樣的衣服,不同的裁縫,價格也不相同。

錢志才馬上請來當地一個名裁縫,把家裡的布鋪新增了一個製衣功能。

吳掌櫃每年來買很多衣服,穿不完就給店裡的夥計,雙方心知肚明,反正沒有違法,大乾法典也沒說官員不能賣衣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再後來錢志才發現還是不行,來錢慢,怎麼辦?

開鹽鋪,糖鋪,雜貨物,一口氣在清河開了六個商鋪,來找他辦事的人,先到店裡買東西,價錢自然比其他店鋪略貴。

朝廷有限度為百分之二十,那就貴百分之二十,而且價錢有浮動,有時貴百分之三十也沒事,誰會天天盯著這價錢來。

錢志才的事,其實早就被人密報朝廷,以權謀私。

但朝廷又沒說不準官員經商,現在連丁毅自己也在經商,和兄弟們更是成立了很多公司,總不能打自己嘴巴吧。

而且朝中大臣們家裡基本九成都有商鋪,很多人買的也確實比市場價貴。

錢志才只要沒離譜,常年保持在百分之二十以內,朝廷也拿他沒辦法。

這樣錢志才膽子也越來越大,這兩年賺了很多錢。

現在丁燁來這裡辦事,如果吃飯的事被吳掌櫃承包,吳掌櫃可以到錢志才的商鋪裡買大量的鹽,糖,調料等,甚至還有蔬菜,可以讓錢志才大賺一筆。

這兩萬多人在清河至少挖大半年,吃喝拉撒都是能賺錢的啊。

如今宋長林一口拒絕,就是不給錢縣令和吳掌櫃賺錢的機會。

錢志才等吳掌櫃走後,招來主簿,道:“朝廷要修理清河水道,需徵民夫一萬七,每天為五十文錢,包吃,你讓人下去張貼告示,宣傳發動下吧。”

錢志才這話說的一點問題也沒有,主簿卻叫起來:“咱清河縣,哪有這麼多民夫?”

清河人口當然有好幾萬,但大夥不用幹自己的事嗎,在一個縣掙一萬多,這不是瞎搞?

“朝廷有令,咱們也不好反對,你們盡力就好。”錢志才好聲道。

主薄心裡不爽,覺的朝廷針對他們,清河不可能一下子徵召一萬多民夫的,按大明朝時的規定,出到徭役,一般每甲輪出一人,一里為十人,有時還更少,因為各裡還有鰥、寡、孤、獨,不任役者。

明朝一里一百十戶,按每戶三人計,也有三百多人。

三百多人才出十個衙役。

你讓清河出一萬多,得有三百多萬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