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布衣監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問宇宙天地蒼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章 問宇宙天地蒼生

瞧著此情此景,魏擊也有些怒氣,當下起身,面色不渝道:“諸君,此會乃是莽山詩會,並非那稷下學社的天人辯場,諸君自重。”

那青年坐下,不再言語,只顧攬著美人腰肢,吃起了盒中美食。

白墨也懶得與之計較,這是意料之中的瑣碎小事,無需動怒,一番對答得當,說不定還能讓在座的諸位賢達高看幾分,這年頭說得好聽往往比真實的對錯更加重要,白墨深諳此道。

重頭戲還沒開始呢。

徐言將食盒放回溪水之中,繼續飄蕩而下,這段水道比方才稍微深了些許,直到最外圍那名一直以來不言不語的青衫寒士身前,才擱淺在灘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名寒士衣著之上打著數不清的補丁,卻洗的素淨非常,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此人貧寒卑賤,自敬者,人自然敬之,此時也沒有什麼紈絝子弟跳出來嘲弄一番,無論高低貴賤,都在等著他起身作詩一首。

青衫寒士顯然未曾料到這酒壺居然會漂到坐在最外圍的自己身前,怔了一會兒,整理了一下衣冠,起身作揖,不卑不亢道:“實在失禮,在下不會作詩。”

說罷,這名寒士靦腆地笑了笑,舉起酒壺,便往口中送去。才喝到一半,這名寒士已經滿臉通紅,還在強自撐著,喘了口粗氣,繼續喝酒,如此兩三次才滿飲此壺。

寒士喝完之後,身形搖曳,已然站立不穩。

“好酒,在下荀無翳,謝白公子贈酒。”

清風徐徐,吹不起荀無翳鄭重束於頭頂的髮絲。

荀無翳,相貌平平,身軀單薄,就連名字也取得十分大眾,可白墨就是感覺,此人絕非等閒之輩。

“不必謝我,閣下盡興就好,如果不夠,白墨這裡還有。”

荀無翳其人其事,在這場合之中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插曲罷了。白墨的酒已經有人喝了,之後便有人再將食盒放入溪水之中。曲水流觴,風雅之事,眾人樂在其中,已不需誰去主持。

亦有流觴至白墨身前,白墨也乘興作了幾首小詩,無非“疏離花雪後,風月絕知聞”一類故作風流之語,雖有叫好之聲,亦有人貶其功力不足。

流觴傳過幾輪,大多數參與者都已作過詩,這莽山詩會便已經接近尾聲。

最後,魏擊將食盒放入溪水之中,食盒順著小溪往下行去,還沒多遠,便在白墨身前停下,無論溪水如何衝擊,就是不往前漂了。

之前白墨已作過兩首詩,有些風雅之輩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觀,見著此情此景,孟惑撫須笑顏和道:“流觴戀君,不忍離去,這是天意要你再作一詩,傳為佳話啊。白墨小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白墨則起身施禮道:“多謝老先生提醒。之前白某已作過二詩,此時無甚詩興,不如填首詞來給諸君換換口味。”

說罷,白墨神秘的笑了笑,語速中和,不停不頓道:

“歲在北軒,癸丑暮春,修禊蘭亭。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湍激,映帶山陰。曲水流觴,群賢畢至,是日風和天氣清。亦足以,供一觴一詠,暢敘幽情。”

“悲夫一世之人。或放浪形骸遇所飲。雖快然自足,終期於盡,老之將至,後視猶今倦,俯仰之間跡已陳。興懷也,將後之覽者,有感斯文。”

如果說方才白墨那兩首小詩只是王孫公子為詩作而刻意弄情,這首《沁園春》可就真的是藉著此情此景乘興而為了。其詞開頭三個四字句,起得平淡衝和,只是講了下起因,後面則是為“應景”,徐徐勾勒出出此刻實景,過片直轉抒懷,幾句過後,一種濃烈中帶著祥和的書生之氣呼之欲出。

一時間參與詩會的賢達名士怔仲之中,都在反覆回味,此中味道越嚼越烈,直穿腸肚,那孟惑老頭直接起身擊掌,不禁大聲讚歎道:“妙哉!恐此百年之中,難有出其右者!”

“真妙絕!”

“不比王秋水,至少可比宋仲卿了。”

方才已經淡下的風雅之局,這時又變得人聲鼎沸,甚至有些老者開始逐字逐句的談論起這首詞的章法結構、用語修辭。

白墨則四處作揖拱手,臉上掛著陰謀得逞的古怪笑容,口中不停的喃喃:“南宋方岳,聲名不彰,便有如此效果,嘖嘖……”

荀無翳仍然坐在最靠邊處,嘴上也開始喃喃自語起來:“比王秋水多了一點莊重,多了一點書生氣,卻少了太多先天靈氣。”

說罷,兀自搖了搖頭,抬起酒杯,淺酌了一口。

《十二風流品》中,衝和詩派鼻祖王靈神虎踞一品第一已經長達三十年,被裴行儉評價為:“文藝第一,武藝第一,器識第一,韜略第一,可惜淡泊也是第一,於世無用。”而之前被人提到與白墨相比較的王秋水,比王靈神成名要晚了太多,全靠一身靈氣成名,可這王秋水甫一成名便一躍成為一品第二,與王靈神並稱詩詞南北王,也是近些年來文壇最大的一朵奇葩。

能讓人與王秋水相比較,可見他這一詞造成多大震撼了。

可以預料到,這首詞一旦傳出莽山,定然會讓白墨的名字直接列入《風流十二品》中,甚至可能一躍進入前面的品第。

不過,真正的正菜尚未開始。

這是白墨的首秀,不做足戲份,如何讓世人刮目相看?

“莽山詩會之中,諸位所作詩詞,我已託魏公子命人抄錄下來,白某以為,不如就此並為一集,此處正在蘭亭之下,便名作《蘭亭集》,諸君以為如何?”

不遠處那陳舊不堪的亭子上,可沒掛著任何牌匾,不過這位剛出了不小風頭的白公子既然說它叫蘭亭,那麼它便叫蘭亭,相信丞相府不久就會派人打造個鎏金牌匾,掛在這小亭之上,它原來的主人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正合吾意,老夫並無意見。”孟惑率先開口道。

“附議。”

“附議。”

白墨笑著,從旁邊小廝手中取過紙筆,寫下三個筋骨鍾靈毓秀的楷書大字:“蘭亭集。”

翻過此頁,又在第二頁上寫下四個小字:“蘭亭集序。”

……

詩會至此已經告一段落,之後不管老少庸賢,都開始談笑喝酒,並時不時在魏擊安排過來服侍的婢女身上上下其手,聲名在外的白墨和正在虎狼之年的魏擊自然也不能免俗,一時間,此處鶯聲燕語,縈繞無休,唯有一人還在正襟危坐,只顧飲酒。

荀無翳。

這位青衫寒士自始至終,都似乎與此地格格不入。

有山有水有亭有酒,快哉。

有山有水有亭有酒,何所求?

荀無翳自飲自酌。身旁的嬌娘美姬似乎也被這情景所感染,雙眼迷離地看著他,卻不動手也不言語,似乎她作出什麼舉動,便會壞了這位寒士身上那股獨有的氣質。

白墨攬著一位嬌娘,醉醺醺地走了過來。

荀無翳並未轉頭,仍然只顧飲酒。

“荀卿,來快活呀,”白墨放肆地道:“反正有大把時光,哈哈哈哈!”

見荀無翳並無動容,白墨放開了身邊嬌娘,一把攬住荀無翳的肩膀,舉著酒杯,含糊其辭道:“若你名叫荀況,說不定我會以為你是一位聖人。”

“是荀況還是荀無翳,不過是稱呼而已。”

“據我所知,那位儒法並重的聖人荀況,已經死了一百二十年。”

“族人一直說我這一脈便是荀況後裔,只是族譜遺失,不足為信。”

白墨喝了口酒,忽然挑逗著問道:“你不是魏擊所請,甚至也不是魏擊那班朋友所請。”

荀無翳靦腆了一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只是口渴了,又恰巧路過此地,於是來蹭口酒喝。”

說到此處,二人相視一笑。

方才白墨已經跟魏擊打好招呼,說這荀無翳必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若能把他收入丞相府,也是一樁美事。魏擊欣然應允,於是白墨便來試探。

幾句下來,白墨竟真的起了些愛才之心。

“白兄,無翳有三問,似乎從出生之日起便縈繞於腦海之中,庸庸碌碌二十年,遊走四方,似乎一直只是為了尋找這三問的答案。白兄,可否為無翳解答一二?”

“荀卿儘管問來,白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問宇宙,問天地,問蒼生。”

白墨一時啞然。

整理了下思路,才侃侃道:“宇宙者,四方來去也,天地者,上下左右也,蒼生者,道衍之物,生老病死而已。”

荀無翳搖了搖頭:“你的說法與王靈神如出一轍,但這並非我想要的答案。”

“你認得王靈神?”

荀無翳再次靦腆起來:“只是給他做過書童。”

“能跟王靈神相近,白某已經心滿意足了。”白墨一把摟過身旁美姬,往她臉上親了一口,“美人兒,叫墨哥哥疼愛一番呢~”

“成何體統。”荀無翳這話是批評,卻是笑著說的。

“只是希望白兄若有閒暇,可以幫無翳思慮一下這三個問題,無翳感激不盡,若白兄真的能說出一個叫無翳心服口服的答案,無翳願窮一生以為報。”

……

不久之後,莽山詩會已經無人記得,只記得蘭亭雅集,或者那被訛傳的流觴詩會,以及白墨所作的那首沁園春,以及《蘭亭集序》。

白墨在文壇之中,初露崢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