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債王到資本王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八章 勝負對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八章 勝負對決

又是週一,所有的投資者都能感受到緊張氛圍。

收購戰總要分出勝負,走到今天,差不多就是高潮期。

如果快的話,只需一兩天內決出結果。

收購戰的程序,決定著投資者買入與賣出。

誰都清楚,只要踏準了節拍才能讓利益最大化。

所以投資者才會關心結果,才會感覺到內心的緊張。

對於謹慎的投資者來說,他們不會一路追到底。

這一類投資者只是喜歡吃中間這一段,最底部他們不會入場,最高點也不想待在裡面。

理論上可以這樣講,實戰中的最低點和最高點,也只有行情走完了才會知道。

當股價大幅下跌之後,行情盤出底部,上升趨勢確立之後這類投資者才入場買入。

當股價上升到高位,打提前量出局,拒絕停留在高位。

想百分之百正確不可能,只是說機率大一些而已。

缺點是,少賺一部分利潤,甚至有人在行情初期已經出局。

此時,這部分投資者已經開始考慮離場,而不是等待收購戰決出勝負那一刻。

但是,人性畢竟貪婪,許多投資者都想吃掉完整的利潤。

如同吃肉,有人喜歡挑選精華,至於剩下的直接丟棄。

而有些人卻不想浪費一點點,整塊肉都要吞進肚子裡去。

盤前,投資者都在等訊息,大機率講又會有舉牌訊息吧。

自收購大戰以來,每天都有利好消息刺激,開盤就是大幅跳空高開,而後就是一陣衝高行情。

這幾乎都成了套路,而投資者也習慣了,想要購買股票就必須高舉高打。

下單子的時候不能小氣,填寫的價格要高一點,否則就不會成交。

說實話,這種習慣真的很不好,很容易讓人麻痺。

沒辦法,投資者心裡總是期待著明天會有什麼利好訊息釋出。

形勢喜人,市場中巨大的獲利盤被凍結了。

當然,不排除有少量投資者擔心價格太高而選擇賣出。

有些投資者在賣出股票之後,看著繼續上漲的股票,免不了後悔。

尤其看到又有新的利好訊息釋出,內心又開始糾結。

這其中就有不少人在賣掉了股票之後,後悔了,反身又買回來,來來回回地折騰。

人心是複雜的,有時候只是一個念頭就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對於多數投資者來說,此時賣出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股權爭奪戰持續不斷,看不出一點停止的跡象,何必賣出股票呢?

也正是這種主流觀念,造成英倫公用、英倫置業、英倫通訊三隻股票,每日都是大幅上漲。

很簡單的道理,大多數買入股票的人不想賣。

美好的憧憬,讓南港投資者喜笑顏開,甚至忘乎所以。

至於風險,早已經忘在腦後,誰還記得?

市場的樂觀情緒,總是要影響一些空倉者。

還有那些提前丟擲股票的人,心裡糾結著要不要買回來股票。

想買又覺著價位太高。

不買的話,接下來又是後悔。

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不斷地有人改變主意,加入到多方陣營。

任何一波行情都不會缺少這樣的人。

在行情剛開始的時候,被人甩下車。

想重新在高位買回來吧,又有些不甘心。

猶豫著、糾結著,行情一天天走高。

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在某一天,終於忍耐不住衝了進來。

所以,每天都會有新加盟的多方投資者。

投資者翹首等待的報紙來了,不一會兒被搶購一空。

今日消息面沒有讓投資者失望。

英倫投資控股釋出訊息,繼續增持英倫置業公司百分之二股份。

至此,英倫投資控股公司持有英倫置業公司股份上升到百分之二十。

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單方持股已經與亨通地產財團持股相當。

約翰遜家族也真是拼了,百分之二股份就是六千二百萬股,按照昨日收盤價16.81元計算,耗資99.7億元。

尼瑪,這是要玩命啊嘛。

約翰遜的瘋狂,會讓全南港各界震驚。

畢竟如此高價位,繼續增持已經是非理性了。

英倫置業的實際價值是多少?

不過是幾元價位,你丫的在百元之上增持,簡直是犯傻。

問題在於,約翰遜家族不想放棄英倫置業,同時也擔心影響到英倫投資控股公司的安全。

這是約翰遜與家族商量的結果,雖然已經支持不住了,他們還要努力一下。

高價位不僅影響自己一方,亨通地產財團不也在舉牌嗎?

此時此刻,哪一方堅持不下去,那就是失敗者。

除了繼續增持英倫置業股份,昨日下午尾盤開始,英倫公用公司在賣出英倫置業股票。

約翰遜算盤打得很好,英倫公用這家公司似乎保不住了。

那麼,我利用時間差減持英倫置業股份,清空以前持有的百分之五股份,英倫置業也就保住了。

當然,這不包括剛剛增持的百分之二股份,這部分已經被凍結。

辦法是不錯,只是約翰遜反應的有點慢,早幹嘛去了?

如果早一點清倉英倫公用所持英倫置業百分之五股份,甚至包括英倫通訊所持有的股份,英倫投資控股想要保住英倫置業公司,不是多大難事。

其實不奇怪,所謂不見棺材不落淚。

在這之前,約翰遜根本不相信亨通地產財團能構成威脅,自認為英倫系穩如泰山。

之所以沒有釋出減持公告,是源於時間太短,賣出去的股票很有限。

按照約翰遜的想法,期望全部清空所持百分之五股份。

現在約翰遜還在與家族討論,是否讓英倫通訊也減持英倫置業所持股份。

如果將這兩家公司合計持有英倫置業的百分之十股份清空,亨通地產財團所有的算計,全部落空。

不得不說,這一招如果早一點實施,亨通地產財團也不會花大價錢舉牌英倫公用和英倫通訊公司。

目前深度投資公司與英倫投資控股公司所持英倫置業通訊的差距在百分之三,約翰遜不相信對手還有餘力繼續舉牌。

約翰遜畏懼的是皇甫洛雪旗下的雪度投資公司,所以,稍微有點猶豫不決。

想明白了關巧,約翰遜真的後悔當初讓英倫公用增持百分之二股份。

否則,事情就簡單了。

只要英倫公用和英倫通訊不再持有的英倫置業公司股份,與亨通地產財團在英倫置業上決戰,優勢絕對在自己一方。

你妹,這都是馬後炮。

沈度不是神仙,並不知道約翰遜的算計,亨通地產財團依舊按部就班地實施計劃。

除了要完成對三家公司的收購之外,沈度手裡的籌碼還沒有全部派發完畢,繼續舉牌也在意料之中。

雪度投資公司發布公告,舉牌英倫公用公司百分之一股份。

至此,亨通地產財團持有百分之十七股份,已經超越英倫投資控股公司持有百分之十六股份。

雪度投資公司發布公告,舉牌英倫通訊公司百分之四股份。

一下子就舉牌百分之四股份,雪度投資公司真的很兇悍。

這一突然變故,是約翰遜家族絕沒有想到的,畢竟市值非常龐大。

別人怎麼解讀不重要,沈度一方心裡有數。

出有心算無心的好出來了。

若是讓沈度一方在現有的股價買入,即便有錢也耗不起。

至此,亨通地產財團持有英倫通訊百分之十六股份,超越英倫投資控股持有英倫通訊百分之十五股份。

無論是英倫公用,還是英倫通訊,亨通地產財團所持股份都比對手多了百分之一的份額。

這不是欺負人嗎?

不錯,沈度就是要欺負約翰遜。

都是一百六十多元的股價,老子就不相信約翰遜還能支援下去。

若想超越亨通地產財團,約翰遜要在每家公司增持百分之二股份,將耗費百億多資金。

有本事你繼續增持,別的沒有,老子就是不想差錢!

沈度還真不是吹牛,他手裡握有數千億現金,拿出幾十億就跟平常人幾十塊錢差不多。

至此,亨通地產財團與英倫投資控股的對決,其實已經分出勝負。

前提是約翰遜家族不在抵抗。

目前英倫公用、英倫通訊兩家公司合計持有英倫置業公司百分之十二股份。

這兩家公司在亨通地產財團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後,這些股份轉化為亨通地產財團所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樣一加一減,區別太大了。

如此,加上亨通地產財團舉牌英倫置業百分之二十股份,沈度一方合計持有百分之三十二股份,完敗英倫投資控股公司。

結局來的如此突然,如此簡單!

是不是結局,現在說有點早。

如果英倫投資控股繼續發起反擊,比如增持英倫公用公司股份,或投機取巧突然減持兩家公司所持英倫置業股份,繼續增持英倫置業股份,不是沒有可能奪回控制權。

每一位投資者對消息面的解讀不一樣,也必然造成分歧。

“注意到沒有?亨通地產財團舉牌只剩下雪度投資公司,連深度投資公司都停止了舉牌行動。”

“這兩家實力有限,舉牌這麼多已經超預期了,還是雪度投資公司厲害。”

這是市場投資者共識,皇甫家族在南港的名聲響亮,第一富豪家族名不虛傳。

至於深度投資公司和亨通地產公司,要差的多。

“雪度投資公司背靠皇甫家族,人家有錢。”

“雪度投資公司舉牌英倫公用百分之一股份,那就是二千萬股,按照昨日收盤價166.32元,耗資33億元。更厲害的是英倫通訊,百分之四股份是六千萬股,按照昨日收盤價170.66元計算,耗資102.39億元,驚死人了。”

這種燒錢大戰確實很驚人,一般的收購戰,無論是哪一方也難以支援如此高價位。

按照英倫系幾家公司的現狀,在五六十元對抗還說得過去。

你丫的都是百元之上的價位,有錢沒地方花了?

英倫系有點特殊,如果約翰遜家族丟掉英倫置業,擔心保不住英倫投資控股這家公司。

失敗的代價太大,約翰遜家族將一無所有,丟掉英倫系四家公司。

還有一點很重要,有匯銀控股支援,他們不擔心自己會遭遇華商財團的命運。

作為收購一方,沈度本就希望高價位,賺錢多呀。

所以,這場搏殺,與普通的收購戰又不一樣。

“我覺著英倫投資控股肯定要反擊,至少要奪回英倫公用,畢竟掌握百分之七英倫置業公司股份,分量太重。”

這是投資者自己揣度,其實約翰遜已經放棄英倫公用公司。

“難啊,動不動就是接近百億資金,這種舉牌真的太燒錢,耗不起的。”

“亨通地產財團攻勢凌厲,約翰遜家族沒有退路,一下子三家公司換誰也不甘心丟掉。可以說這場收購大戰的烈度前所未有,真的很期待最終結局。”

所謂看熱鬧就不怕事大,至於約翰遜家族死活,沒有人在意。

事實上,約翰遜家族也真的夠拼命的了。

數百億資金砸進去,如果再丟失掉控制權,這種代價真的承受不起。

要命的是,大部分資金都是貸款支援。

收購戰結束,英倫投資控股頭頂這筆鉅額貸款,不知道能不能壓垮。

就算壓不垮,好多年也緩不過勁來。

所以說,這是約翰遜在作死的路上狂奔。

而始作俑者沈度,卻利用這種大好時機瘋狂斂財。

不管怎樣,今日消息面繼續保持利好態勢,投資者如願以償,甚至有些興奮。

英倫公用公司丟掉了,英倫通訊公司也丟掉了,英倫投資控股還在英倫置業上堅守。

約翰遜家族能不能奪回英倫置業的控制權,現在還是未知數。

有投資者認為約翰遜家族必定力保,英倫置業掌握百分之十二英倫投資控股公司股份。

亨通地產財團雖然初出茅廬,其手法兇悍,財力之雄厚,令人生畏。

會不會乘勝追擊,連英倫投資控股也一起拿下,現在還不好說。

即便亨通地產財團不收購英倫投資控股,有沒有可能與華商財團合作呢?

綜合各種因素,約翰遜家族不敢丟掉英倫置業公司,這場收購戰還沒有結束。

消息面已經明朗,投資者討論激烈,各種觀點碰撞。

不同的人不同的解讀,暗中在心裡盤算著自己的操作策略。

有一點非常肯定,市場投資者出現嚴重分化。

是持股待漲,還是逢高減磅,這是許多人思考的問題。

其實,這種情緒從收購戰打響之日起,就在不斷上演。

不排除有投資者七進七出,賣出股票之後,轉身又買回來。

只要在資本市場上廝混,就不可避免遇到這種經歷。

那麼,有沒有投資者自始至終抱著股票至今?

肯定有,大千世界包羅萬象,什麼事情都可以發生,只不過數量不多而已。

就要開盤了,投資者迅速把話題轉移到今日開盤情況。

每一位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不一樣,各自關心自己手裡的股票。

有人認為會大幅高開,具體點位眾說紛紜。

所有的眼光都在盯緊螢幕,靜,整個交易廳突然安靜了,地上掉個針都能夠聽到。

如此專注,是不是想見證歷史那一刻?

終於開盤了,大廳內許多投資者不約而同地發出“咦......”的一聲,無疑,今日這個開盤價出乎大多數投資者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