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債王到資本王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一章 非常規手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一章 非常規手段

對於安-225“夢幻”重型運輸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這類視美國C-5於無物的“空中巨無霸”,能實現超凡空中載重能力的關鍵,無疑是發動機。

正是分別安裝了4臺和6臺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生產的D-18T型高性能發動機,安-124和安-225才能充分實現安東諾夫設計局當初的設計構想,也正是憑藉因此具備的無與倫比的載重能力、遠距離飛行能力和安全可靠的效能,才使得安-124在國際航空貨運租賃市場上獲得巨大成功。

當然,淘汰、落後的產品,沈度也不會感興趣。

感興趣的是安-225“夢幻”這種巨無霸,以及巨大推力的發動機。

一旦掌握了這種技術,那就是史詩級的鉅變。

既然沈度有想法,也必然有所準備。

與對方談判的人也不是外行,喬依娜很快組織起來一個專家組,專門與對方打交道。

這就是有錢的好處,當然也離不開喬依娜這種精英人物親自操盤。

喬依娜有著強大的人脈關系,這是沈度所無法比擬的。

讓沈度滿世界找航空類專家,他認識誰?

一聽說發動機和運輸機,老朱冷不丁心臟驟緊。

似他這種層次的人,知道的事情太多,當然知道這其中的意義。

在他震驚之餘,低聲問:“可是涉及到軍用?”

雖然是往這邊聯想,但心裡免不了嘀咕。

這就有點扯了,如此敏感專案是在西方嚴格限制之列,深度投資公司能有這麼大能量?

空中短板是什麼,老朱知道。

問題是自己知道是短板,別人難道不知道嗎?

不要說米佬希望永遠不要補上短板,哪怕美佬的對手毛子,那也不希望這個短板消失。

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沒有心臟,談其他幾乎沒有意義。

東海夢碎空中,也不足十年光景,其中就有發動機的關係。

這都是切膚之痛,可以想象一下此時此刻他心中什麼感想。

老朱拿捏不定沈度是不是在忽悠,事情太大了。

只不過這是自己多想了,沈度自己掏錢,豈不是忽悠自己嘛。

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逝,很快釋然。

沈度不知道對方心裡想什麼,既然問到了這問題,照實說好了。

“此專案本來就涉及到軍用,只不過將來事情不好說,也有可能延伸到到民用領域。”

沈度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肯定不會放過民用生產。

背靠身後如此大的市場,都讓米佬瓜分,這是沈度所能容忍的嗎?

既然沈度下決心補缺,如此大的缺口怎可放過呢?

還好老子有錢了,若能補上這個缺口,讓波音少一點訂單,是不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沈度倒是希望全都堵上,估計不現實,無論如何波音飛機還是要買的。

沒錢的時候,這傢伙肯定是憤青。

有了錢了,這是要變成搗亂鬼。

這丫的天天算計著阻擊這個阻擊那個,一句話概括,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得到沈度的肯定回答,老朱心中驚濤駭浪。

但是,讓他相信如此重要的專案,沈度有辦法引進來,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目前形勢下,這種專案估計有相當難度吧?”

話不多但分量很重,他知道,沈度也知道,這是現實。

沈度知道人家的質疑沒毛病,哪怕再過若干年時間恐怕也不行。

前三十年不是我們自閉,而是西方封鎖。

偉人當年也說過,封鎖吧,封鎖個十年二十年,該有的我們也會有。

現在美佬算計的也很好,期望壓制住在低端行業,為他們打工。

至於高階行業,只允許他們自己掌握。

而我們的代價是讓出市場。

說的更全面一些,更高層次的話,沒有人希望我們軍事強大。

現在的場合,沈度不會說一些細節,還要避開別人的耳朵。

“所以目前階段要封鎖消息,否則有夭折的可能。”

這話的意思非常明確。

雖然沈度只是籠統一說,其實已經暗示他採取的是非常手段。

老朱看了看現場,也覺著不能繼續討論下去了。

“好吧,這件事晚間咱們單獨細談。”

事關重大,沈度如此隱秘也不是沒道理,而且這已經不是東海方面單純招商引資的問題,前提是這件事情是真的。

這次會面草草結束,晚間東海倆巨頭與沈度單獨會面。

在得出結論,這件事情並不是沈度瞎忽悠,而是確有此事,毫無疑問這件事情要捅上去了。

在馬達西奇這件事情上,時機還算不錯,重要的是前蘇分崩離析。

在這之前,大概是誰都沒想到,前蘇這種強大帝國竟然被美佬搞殘了。

前蘇崩潰,也就意味著兩大帝國之間的冷戰結束。

但是,事情遠沒有結束,前蘇龐大的財富被西方洗劫一空,再加上他們結構性問題很突出,包括烏克蘭在內,抱著一堆重工業解決不了吃飯問題。

在冷戰時期,雙方都在搞軍備競賽,馬達西奇公司根本不缺訂單。

但是,現在不行了,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哪裡有錢造飛機?

沒有了訂單,馬達西奇公司苦日子來了。

重要的是,目前這種狀態看不到盡頭。

所以,暴發戶沈度的機會來了。

沈度這人一貫不按常理出牌,連喬依娜都有點懵,竟然不採取收購方式?

不按照商業模式套路,沈度有自己的想法。

先不說收購方式好不好,會不會成功,用屁股想想就知道,馬達西奇公司現有裝置有點老舊了,絕對不如新建工廠嶄新裝置先進。

而且收購了這家企業,不也還在歐洲嘛。

自己這邊花錢給對方增加稅收,怎麼說也不是划算的買賣。

再說了,也不安全啊,誰知道這中間會發生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果不收購馬達西奇公司,而是在本土複製一個馬達西奇豈不更好嘛。

九十年代建廠,未來幾十年都不會落伍。

如果算經濟賬,收購馬達西奇公司總款項估計不小,三五十億米元根本不好幹什麼。

而且收購馬達西奇公司必然會落在明處,引人關注。

重要的是,雙方談判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收購,不確定性太多。

沈度擔心搞砸了,重要的是,還弄得全世界都知道深度投資公司想幹什麼,以後真的沒法幹了。

所以,秘密交易是最佳方案。

而且沈度還知道,烏方肯定不會拒絕,因為他們太窮了,太渴望金錢。

馬達西奇公司也不過是派遣人員幫助對方複製馬達西奇而已,又不用自己這邊掏錢,哪怕是派出去的人員,薪水都是深度投資公司提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對於沒有多少訂單的馬達西奇公司來說,派出去員工約等於節約一筆薪水付出。

道理很簡單,沒有訂單,員工的薪水不能少,總不能讓員工餓肚皮吧。

烏方感覺這錢來的容易,其實沈度也覺著賺了,光是專利也不止這點錢。

更何況,馬達西奇公司派出去的專家、技術人員,等到專案結束之後能回去多少,那就難說了。

既然沈度有錢,就有可能用錢把這些人砸暈了。

其實沈度這一手最狠。

一家企業的技術骨幹力量都跑了,馬達西奇公司還能存在下去嗎?

不用說全部,哪怕跑掉三分之一都很要命,弄不好要讓馬達西奇公司停擺。

其實沈度很願意看到馬達西奇公司消失,雙方之間的秘密協議也就失去了意義。

前提是江東製造公司要完成建設,產品生產要走上正軌。

兩種方式那種更划算,真的一目瞭然。

所以,在知道全部計劃之後,喬依娜對沈度佩服的五體投地。

也就是沈度能想出來這種招式,讓喬依娜自己想,絕對考慮不到這方面。

商業嘛,正常手段就是收購。

沈度才不管是否是正常手段,能解決問題就是好手段。

經過晚間單獨交談之後,這件事情不再是沈度一人的事了,而是上升到戰略層次。

對此,沈度並不意外。

九十年代初,在許多方面受到制約,哪怕再過十幾年依舊得不到解決。

現實是,圖紙能設計出來,但是,受制於材料以及製造技術,很多東西實現不了。

沒有發動機,談什麼藍天夢想?

現在突然蹦出個沈度,有可能解決某些具體問題。

這件事情最終能不能成功暫且不說,哪怕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要儘量爭取一下。

於是東海牽頭,聯合各方開始發力。

初期對外宣稱的是東海自己專案,壓根沒有提起深度投資公司什麼事。

所以,前期許多工作也無需沈度操心,幹好自己那攤子事情即可。

比如場地、專用碼頭、培訓基地建設,江東製造公司還在籌建過程中,已經有大批建設隊伍入住。

至於註冊後的江東製造公司,出於某種考慮,其經營項目中壓根就沒有飛機以及發動機生產門類,連公司的控制人都不清楚,很神秘的一件事情。

什麼時候加進去,要看工程進度。

如果整個工程已經完畢,或者完成了關鍵部分,那時候在完善經營項目也不遲。

你妹,小心都有點過分了吧。

先行建設專用碼頭,是為了方便裝置入場。

在沈度的採購計劃中,關鍵設備要放在最前面,而且有些裝置已經在運輸過程中。

整個採購、運輸都是按照重要性排序。

至於國內能製造的裝置,也就無所謂前後,重要性大大降低。

這就有點草木皆兵的意思。

世界這麼大,誰知道你在幹什麼?

但是,沈度就這麼個人,謹小慎微,生怕中途出現意外。

其實,後世都有案例擺在那兒,瓦格良不也被人卡在那兒叫過路費嘛。

沈度又何必冒險?

不錯,關鍵設備會受到限制。

但是,這世上就沒有幹不成的事情,只是手段問題。

沈度的小算盤很簡單,等到關鍵設備齊全之後,援建的技術人員入場,那時候即便有人想搗亂也已經晚了。

為了達到目的,沈度連坑蒙拐騙都用上了。

若干年之後,傳出一些奇怪的新聞。

據說韓國某企業所訂購的裝置,船舶到港後才發現屬於陳舊物資,但是,除了物資之外,到港的船舶沒有錯,甚至船舷號碼都是正確的。

也許是合同有漏洞,甚至打官司都沒法下手,最終不了了之。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其他國家,當然,那些出問題的企業,由於此次損失嚴重都先後倒閉。

只是一些傳言罷了,是不是真有其事,無人知曉。

企業都沒有了,查都沒法查,也可能是一些人閒著沒事情做,故意散步謠言。

至於其中隱藏著什麼,大概只有沈度知道。

不過是一些雕蟲小技耳,難登大雅之堂。

培訓基地建設不需要太多時間,也可以用臨時建築先行開始。

至於學員肯定不是生手,龐大的人口基數就是不缺人才,在同類研究機構以及相關企業抽調專業人士,會加快專案進度。

在沈度眼裡,培訓不是短期行為,儘管現在特別需要。

但是,要培養自己的技術梯隊,就必須有延伸性,或許將來變成一所大學,亦或專屬學校。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一幕。

東海要在江東製造公司進入之前完成土地七通一平,沈度不差錢,堅決付給報酬,為此雙方還有一番爭執。

沈度不差錢,又何必賺這個便宜呢。

其實,負責工程前期任務主要是工程兵幹活。

由他們施工,工程質量以及工期都有保障,也為沈度省去不少麻煩。

好吧,沈度不操心這些事,一把交給工程指揮部。

沈度在東海呆了十天左右,與之簽署了投資江東開發意向書,並圈出了大片土地,為下次來東海打下基礎,到時候直接可以運作。

沈度與上官家所成立的財團,他個人不想操心,估計要交給上官武搭理。

不管是東海還是港北,發展速度很快,需要大量的酒店、寫字樓等商業專案,至少十年二十年之內這個專案很有前景。

至於住宅類商品房,目前並不是很好的時機。

當然,囤積點土地非常有必要,把錢換成土地來抵禦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