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洪武年間小神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三章:憤懣的齊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三章:憤懣的齊泰

這該如何給朱棣說?

難道,告訴朱棣,你未來以後會被分封海外,趕緊把這些東西都好好的學著,以後有的是用武之地?

就算陳松把這些話全部都告訴朱棣,恐怕朱棣也不會相信。

“殿下,這些東西學到手也沒有什麼壞處,殿下還是將這些東西全部學下來吧,以後總能用到!”陳松語重心長的說著。

說這話的時候,朱棣還以為陳松不是陳松,而是自己的老爹一樣。

朱棣更懵了,根本就不知道陳松為什麼會突然說出這樣的話,也根本不知道陳松為什麼要給自己上這些課。

自己的老爹沒有反對,現在聽這話的意思,還要讓自己再接再厲,實在是有些搞不清楚。

在街道上轉了沒多長時間,天色也逐漸的晚了下來。

陳松還有公務員之事,所以就提前回了家。

朱棣帶著幾個侍衛在大街上漫無目的的溜達著,直到宵禁開始,才回家了。

這次在京城,朱棣所在的地方是以前在京城購置的院子。

朱棣的大腦當中還在想著陳松之前給他說的那些話,可是他自己想不明白這一點,所以就把姚廣孝叫到了書房中。

兩人坐在書房中,朱棣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姚廣孝,眉毛緊皺:“大師啊,你說,俺以後又不會當皇帝,怎麼常青還將這些帝王學問教給俺?

而且,俺爹也不怎麼反對,這實在不正常!”

朱棣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事情,最近這段時間,朱棣絞盡腦汁,都想不通。

姚廣孝和朱棣的反正差不多,歷史上的姚廣孝,雖然有黑衣宰相的名頭,可說到底,他也不過是一個凡人。

可能會一些卜卦之術,但陳松是一個變數,又怎麼可能會輕易的卜算出來呢?

所以,姚廣孝對這事情也一時半會看不清楚。

“貧僧也很奇怪,莫名其妙的,怎麼可能會讓殿下學習這些東西呢?

富平侯教的那些東西全部都是帝王之學,按理來說,除了太子殿下和太孫殿下之外,天下再沒有任何一個人有這樣的資格,可是現在竟然發生在殿下的身上,著實古怪!”

姚廣孝嘆了一口氣,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這件事情,裡裡外外都透露著詭異。

不管怎麼解釋,都無法自圓其說。

“大哥的地位穩固泰山,我那侄兒身體健康,就算俺想的再壞,也不可能啊!”朱棣愁雲滿面,這件事情就像是一顆巨石一樣壓在他的心頭。

表面上可以裝作不在意,可這件事情實在詭異的厲害。

兩人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多年以後他們兩個征伐天下,開始為自己的臣民攻打土地的時候,才明白今天陳松所做的這些的深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到了公務員考試報名之時。

沒有網上報名那麼方便,所以但凡想要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必須先進行報名。

陳松對吏員的改革不止公務員考試,但目前郭桓案在前面,所以陳松想將公務員的人員確定下來,先將這件事情,大概的定下,至於更深層次的改革,等到以後也未嘗不可。

因為公務員人數眾多,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衙門,所以陳松就將報名的地方放在了皇宮外面的廣場上。

在報名這天,廣場上擠滿了前來報名的人。

公務員的來源不止新學學堂,還有舉人以及有頭有臉的鄉紳。

來的這些人當中,舉人的數量並不多。

洪武年間的舉人還是非常值錢的,有時候,運氣好的話,能直接外放當縣令。

所以所謂的公務員,這些舉人壓根看不上。

來的人基本上都是那些功名不算高,又或者是一些沒有關係,年紀已大的舉人。

這種人佔了一大半。

工作人員都是陳松從新學學堂中弄出來的,這是新學學生第一次堂堂正正的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穿著統一的制服,整齊的坐在桌子的後面,認真的處理著工作。

光是這份一絲不苟的態度,就讓很多人敬佩。

當然,他們的能力可不僅僅如此。

陳松在廣場上溜達著,看著桌子前面的眾人,開心的笑了。

從古到今,凡是講到治亂迴圈之時,大部分的言論都歸咎於吏治敗壞。

誠然,吏治敗壞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可是最直接的原因。

吏治敗壞,直接結果就是官逼民反。

有很多人改變治亂循壞,可一番努力之後,發現只是無用功。

陳松沒有那麼大的本事,也無法將治亂迴圈徹底的廢除,可卻能把吏治敗壞改變一些。

公務員制度不會將吏治敗壞徹底的消除,可能最大程度程度的減輕。

看著熱鬧的場面,陳松心情愉悅。

有人歡喜有人憂愁。

剛剛被任命為禮部主事的齊泰走出衙門,正準備去戶部交接政務,還沒等他往前走幾步路,就看到了廣場上的那些人。

齊泰自然是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心裡也已經有了準備,可在看到的時候,依舊心生不爽。

“此法乃是絕戶計,乃是破壞科舉的絕戶計。

什麼公務員,不過是陳松此子弄出來的障眼法。

還什麼吏可升官,真是狗屁!”

作為正兒八經科舉考上來的官員,齊泰打心眼裡看不起這個辦法。

想要反駁,可人微言輕,實在沒什麼用。

搖了搖頭,心情沉重的去了戶部衙門。

回來的時候,那熱鬧的場面沒有任何消減,甚至還變得越來越熱鬧。

這讓讀聖賢書長大的齊泰心中不爽。

凡是讀書讀多的讀書人,大部分都可以算成保守派。

他們不喜歡變革,他們更喜歡守舊,他們希望目前的這種制度,可以儲存一萬年不改變。

這點,從朱允炆登基之後,開始該用周禮就能看出來。

齊泰也正是保守守舊人士,自然看不慣陳松的公務員之法。

齊泰坐在自己的班房中,橫豎靜不下心來。

郭桓案中,禮部這次成了重災區,禮部尚書趙瑁前不久剛剛被下大獄,現在禮部人心惶惶。

各種各樣的因素加在一起,讓齊泰就像是受到驚嚇的鳥一樣,無法安心!

“不行,不能這麼一直的等下去!

這個什麼狗屁的公務員壓根就是在挖科舉的牆角,雖然現在的公務員之法,看上去對科舉並沒有什麼危險,可是知道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陳松這個狗東西,從頭到尾都沒有做過幾件好事,要是他一直活著,恐怕公務員之法最後肯定會顛覆科舉!

不能就這麼束手就擒,不能就這麼坐以待斃!”

齊泰畢竟還年輕,雖然他是守舊派人物,但也有著一股子熱血。

他二話不說,取出一張宣紙,開始筆走龍蛇。

大大的題目赫然出現在宣紙上。

《陳公務員之法弊端書》

坐在書桌前,時而皺眉時而沉思,手下的筆,時而停下,時而急走。

按理來說,他不過是禮部的一個小小主事,再加上現在又是風聲鶴唳的關頭,禮部又是重災區,如果是個正常人的話,都不可能選擇在這個時候向朱元璋上奏摺。

可齊泰不一樣,現在的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生怕這個公務員之法被陳松就這麼徹底的貫徹下來,生怕自己這些儒家理學的門徒,以後被陳松不斷的打壓。

在如今的朝中,儒家理學門徒基本上控制著大小官職,除了武將勳貴之外,其他的官職基本上都是這些人控制。

可不知道為什麼,儒家理學門徒的勢力很大,但齊泰心裡依然沒有信心。

此時的齊泰心中有萬千憤懣,他書寫的速度很快,沒過多長時間,就將這份奏摺書寫完畢。

帶著這份奏摺,匆匆離開禮部衙門,去了通政司。

沒過多久,甚至太陽還沒落山,齊泰的這份奏摺就放在了朱元璋的桌頭。

朱元璋在閱讀奏摺的時候,並沒有先看上奏之人名字的習慣。

看著齊泰的這份奏摺,朱元璋忽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在奏摺當中,齊泰不斷地誇大著公務員之法的害處,甚至還將公務員之法列為惡政。

在齊泰的觀點中,公務員之法只會讓那些沒有真憑實力的人蠅營狗苟。

從而擾亂正統的科舉渠道,已至於天下士子人心思變,從此不再實心科舉。

整篇文章洋洋灑灑,寫的慷慨激烈。

文筆太過鋒利,內容太過尖銳。

朱元璋看完奏摺,回過頭翻看了是誰的奏摺。

當他看到齊泰這兩個字時,忽然就想起了之前在殿試上爭執的那份試卷。

搖了搖頭,直接將奏摺扔進了地上。

“譁眾取寵,空洞無物,滿篇下來只是在抨擊公務員之法,可卻沒有抨擊到點子上,說了一大堆堂而皇之的廢話,一大堆引經據典的廢話,無聊,比雞肋還雞肋!”

朱元璋搖搖頭,眉宇之間滿是厭惡。

這也是齊泰這種讀書人最大的短板,讓他們寫文章,他們的文筆出眾,思路清晰。

可如果讓他們對某件事情進行評價,就好像他們自己沒有什麼想法一樣,就好像他們也看不出這件事情到底如何,只會引經據典的說一大堆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