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洪武年間小神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四章: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四章: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朝廷大事不會因為某些人的意志而轉移或者改變,齊泰的奏摺除了讓朱元璋覺得噁心之外,沒有任何用處。

至於齊泰,朱元璋甚至都沒搭理一下。

朝廷這邊要比往年能忙碌一些,郭桓案的爆發,牽扯的官員數量太多,再加上公務員考試,所以朱元璋要比往年忙碌很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御書房中朱元璋忙忙碌碌,處理著政事,朱雄英被朱元璋扔到了大明錢莊,開始學習處理事情。

朱標又出去了,這次是巡視天下,先要去一趟陝西,然後沿著邊關一路往西,一直到山海關那邊,最後再南下回來。

這一趟,道路艱難,想要巡視一個遍,可要花費不少時間。

明初就是這樣,朱標經常代替朱元璋巡視天下。

陳松那邊的公務員報名已經彙總完畢,接下來就是考試時間。

這是大明朝,乃是整個歷史的頭一遭,不鄭重可不行。

陳松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出好了試卷,為了避免那些普通人沒有辦法達標,陳松出的試卷就相對簡單一些。

四書五經的題目不能說沒有,只是佔比非常少,更多的都是一些時事策論以及計算題。

公務員考試的試卷已經印刷完畢,都是從醫院的印表機印刷的,費不了多少時間。

考試的地方,陳松放在了新學學堂,至於監考人員,陳松奏請了朱元璋,調動兵馬指揮司的士兵。

天氣一天一天的轉涼,公務員考試也一天一天的接近。

這樣的考試,要是往前再推一陣子,那大機率是無法進行的,會遭到朝臣的強烈反對。

可是這次,郭桓案高高的掛在頭頂,誰敢反對?

反對?你是不是郭桓的同夥?

老朱可不會管你是不是真的是郭桓的同夥,只會在意你是不是反對他要設立的政策。

在公務員考試的前一天,陳松帶著人在新學學堂轉悠著,檢查著已經佈置完畢的考場。

和科舉相比,公務員考試花費的時間可要少很多。

一天考兩節,只考三天。

考完一門,結束一門,不用在考場過夜。

科舉可不一樣,在考試沒有結束之前,必須要在考場過夜。

這次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數量不少,以至於新學學堂的教室不太夠用,沒有辦法,只好將所有能利用的地方都利用了起來,以至於操場上,都放滿了桌子。

這幾天天氣不錯,大機率不會下雨。

就算下雨,陳松也已經有了備案,完全不害怕。

站在操場最前方,陳松看著擺放在自己眼前的桌子,笑著點了點頭,“公務員考試算是確定了,考試結束之後,這事就算是定下來了。這次要是成功了,以後就能推行開來,列為永事!”

轉過頭看向站在身旁的朱棣,陳松說道:“殿下,臣以為,王府中的屬官,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這話把朱棣嚇了一跳,急忙道:“咳咳,常青啊,這話趕緊打住,別說了。俺只想當一個太平王爺,啥想法都沒有,可快別說了!”

跟在朱棣身後的姚廣孝眼睛中冒出道道精光,仔細的琢磨著陳松的這些話。

這話從表面上來看,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仔細一想,問題大了。

首先,王府不是其他地方,王府的屬官都是朝廷指派,儘管王爺可以自己任命,但關鍵的職位,都是由朝廷直接委派。

王爺能自己任命的官位,也少的可憐。

陳松這話的另外一個含義,不就是告訴朱棣,你趕緊奪權吧,把你王府中的官職全都控制下來吧。

姚廣孝號稱妖僧,自然能聽明白這話的意思。

“富平侯這話,話裡有話啊!”姚廣孝的聲音響起。

陳松看著姚廣孝,笑眯眯的說道:“哦?!那大師以為,我這話有什麼意思?”

姚廣孝見此,試探之心大起,便試探道:“富平侯可是想做一個白帽子?”

“白帽子?哈哈哈哈!”

陳松放肆大笑,笑的眼淚都流出來了。

傳說,姚廣孝第一次見到朱棣的時候,就說要給朱棣一個白帽子戴戴。

朱棣是燕王,是王爺,戴個白帽子,王上加白,那不就是皇嗎?這不就是明擺著鼓勵朱棣造反嗎?

這傳言不一定真,可現在這事就發生在眼前。

朱棣看了看哈哈大笑的陳松,又看了看面無波瀾的姚廣孝,只覺得兩人說話難以理解。

什麼白帽子?這都是些什麼?!

“大師何以見得?為何會這樣認為?”陳松停下笑容,看著姚廣孝。

姚廣孝解釋道:“侯爺,若非如此,實在解釋不通最近侯爺的做法啊!”

陳松看向西方,目光逐漸深邃。

許久都沒有說話,朱棣和姚廣孝靜靜的看著陳松。

“殿下可知亦力把裡?”陳松忽然詢問。

聽陳松說起這個名字,朱棣和姚廣孝都有些吃驚。

若是不熟悉歷史,不關注時局,可能都不知道這個名字。

朱棣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他點了點頭,說道:“知道,亦力把裡那邊是東察合臺汗國,在它的西邊是西察合臺汗國,兩個汗國以前共屬察合臺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

後來,察合臺汗國分裂成東西兩個汗國,據說,在西察合臺汗國西邊,有一個叫做帖木兒帝國的強大國家。聽說,十來年前,西察合臺汗國被帖木爾帝國吞併。

只是,那邊的通訊已經斷絕無數年,俺對那邊的情況不甚了解。

以前聽俺爹講過那邊的事情,每每談到這個話題,俺爹都諱莫如深,不願意多談!”

老朱立國之初,所處的環境不可謂不惡劣。

北有前元,西有察合臺汗國以及帖木兒帝國,南有倭寇,東有納哈出。

可以說,整個大明被各種各樣的強敵環伺,一個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朱元璋怕帖木兒帝國嗎?這不得而知,只是,大明立國之初,帖木兒帝國正如日中天。

帖木兒帝國在帖木兒的帶領下,在西域橫掃天下,如出入無人之境一般。

在永樂年間時,國力達到頂峰,疆域從橫跨兩個大陸,國力強盛,如同虎狼一樣。

在永樂年間,帖木兒帝國的締造者帖木兒將目標放在了東邊的大明帝國上,說要親征大明。

當時的朱棣剛剛登基不久,手中兵馬具是靖難之役的百戰精兵。

可就算如此,朱棣也異常重視帖木兒。

在征伐之前,帖木兒屢次派遣使者“進貢”大明,其目的就是為了試探大明。

朱棣當然明白帖木兒的小九九,在帖木兒使臣來京之後,數次閱兵秀肌肉。

東西雙方當時最強大的兩個帝國即將碰撞。

帖木兒徵發一百三十萬大軍,進攻大明。

據說,前鋒走過會在地上種上糧食,以供後面的人收割。

朱棣對此當然重視,不斷的往哈密衛調兵。

如果不是帖木兒病死在半道,這兩個龐大的帝國終將會碰撞。

這個時代,陳松來了。歷史上沒有發生的事情,以後可就說不準了。

帖木兒,大明,這兩個龐然大物終將會碰撞在一起。

“侯爺為何要說這些?帖木兒帝國和東察合臺汗國距離咱們遙遠,那邊也都是不毛之地,沒啥用啊!”朱棣費解的看著陳松。

陳松道:“殿下,越過玉門關,跨過河西走廊,走過大唐時安西都護府,走過大漢的西域都護府,一直往西,會看到一片比大明還要廣大,還要富饒的地方。

在那裡,有著數不盡的寶藏……”

說著說著,陳松閉上了嘴巴,不再言語。

此時說的多了,難免會洩露什麼。

現在時機還不成熟,只能等待。

朱棣是一個猛人,治軍可能比不上他老子,但帶兵打仗,遠勝朱元璋。

馬上皇帝這個稱號,可不是說說的。

陳松最想看到的是,朱棣指揮千軍萬馬,走一遭霍衛走過的老路,跨過玉門關,橫推兩個大陸。

日月旗終究會遍佈天下,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那個時候努力。

朱棣臉上的茫然更盛了,可是姚廣孝卻琢磨出了一些味道。

“此子,心中所想到底為何?看此番作態,所圖甚大啊!”

姚廣孝帶著這樣的心思,試探道:“不知侯爺心中為何?”

陳松笑了笑,“江河所至皆漢土也,日月所至皆明疆也!”

轟!

就好像一道炸雷在姚廣孝的腦子中炸開,姚廣孝的眼睛瞬間明亮。

開海禁,興辦市舶司。

改寶鈔,向士紳收稅。

改良玻璃,改商賈之策,稅收之策。

……

所做的一切,皆為斂財。

可大明疆域只有這麼大,要這麼多的錢,哪裡能用的完?

這次,聽其所言,所圖甚大。

姚廣孝已經猜到了一些,只是冰山一角,就已經讓人心驚膽顫。

姚廣孝自認為自己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可是和陳松相比,就是一個孫子。

身體忍不住的顫抖,在看向陳松的時候,宛如看到了修羅地獄。

姚廣孝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有些哆嗦的說道:“刀兵皆興,殺戮不斷,不怕入地獄乎?!”

陳松淡淡的一笑,雲淡風輕:“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