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問劍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五話 煮豆燃豆萁 ̄之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五話 煮豆燃豆萁 ̄之叄

地上,倒了好多、好多人。

首先,是數十近百名的倭族武士,那是被回夢劍陣所殲;他們中計了,中了『請君入甕』之計。

再者,即回夢堂下二十四子,與雲夢劍派掌門楚兵玄。他們也中計了,中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計。

接下來便是圖求揚名立萬,卻反為所誤的鄱陽劍派門人。他們還是中計了,中了『借刀殺人』之計。

遍觀林家堡前庭,滿地死屍,有百四十餘。

站著的人其實更多,但大多只是旁觀。

景兵慶領著聚雲堂弟子,漠然看著王道、石緋等五人攻擊道鏡。

漠然亦默然,但景兵慶心裡卻極激盪!

大計將成!大計將成了!江南將要入聚雲堂之手了!只要道鏡再將林家堡餘眾殲除,就再也沒有人能夠反抗聚雲堂、再也沒有人會反對聚雲堂割據江南,成一方帝王!

雲夢叄蛟之中,他入門最晚,但年歲卻是最長,已是八十高齡。一生習兵知兵練兵,今日才真正『用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景兵慶將成為中國史上登基時最老的皇帝!

他期待著,期待道鏡快快將這些雜毛子收拾掉,他不能親自動手,丐幫還在看著!來日,他還要倚仗丐幫的力量迅速收復江北呢!只能讓道鏡動手,只有道鏡動手,一切才能冠冕堂皇、名正言順!

王道一人與道鏡交上了手,旁兒石緋、李九兒、曾遂汴、阮修竹等,卻給僅餘的十二名倭族武士纏上了!

道鏡曾經過,他旗下百名武士,每一個都不輸流風,至少不輸給『廬山集英會』時的流風,如今看來,不虛!真的不虛!

阮修竹原本只會『舞劍』,經白重指,進步仍是有限,一名武士即已逼得她節節敗退!

另外十一人,兩個對付李九兒、四個對付廬山集英會的榜眼曾遂汴、五個圍定石緋。有慄原苗等人長期在中土打探訊息,道鏡很清楚這班夥子的實力高下,他旗下的武士也知道!

如今的石緋已非昔日養尊處優的將軍了!他在晨府練過許久的『基本功』,由晨星教授中原叄大絕技之一的捻絲棍,又經過黑桐、徐乞的直接指導,再加上待在蘇州的這幾個月,又得以向捻絲棍的始祖黃樓請益,他進步太多了!時至今日,只怕即使由兩個廬山集英會時的流風當他對手,他也能取勝!

可他的對手,卻是五個流風!太多了,他吃不消!他舞動齊眉棍,逼退一人,再晃動棍尾,唬退一人,擺起捻絲架勢,又驚退一人,卻還有兩人攻上前來,攻的都是致命要害,逼他不得不回棍招架自保,哪有餘力攻敵!

李九兒的情況亦不遑多讓,所謂雙拳難敵四手、一鞭如何勝得二刀?

曾遂汴也不樂觀,他是暗器好手,有足夠的能力讓對手無法近身,卻也無法擊傷對手!他身上暗器很多,無處不藏,那是不差,但若不能擊倒對手,他終究吃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還有王道……王道更慘!

一把寬刃重劍在手,王道曾經打敗赤心!但如今他的對手不是赤心,而是武藝更勝赤心十倍的道鏡!

王道一近敵人,絕無手下留情,立時便將自己練到爛熟的『道險路長』、『劍閣崢嶸』使將開來,此乃鎮錦屏的招式,號稱蜀中第一劍、也是天下五大劍學之一,當世最強的『軍中劍』!憑此二招,王道曾經在湘江畔以一己之力一股作氣擊倒了五十餘名洞庭四幫的漢子,甚至還與屈兵專、元仁右交過招!這兩招原便是他長久修習的招式,雖練來練去只有兩招,卻是威力無窮!他一劍起手,即有一擊殲敵架勢,陳玄禮原是中土人,怎不知『鎮錦屏』厲害!心曉不能直攖其鋒,王道出一招,他便退一步,看去竟去落居下風!

見此情境,景兵慶笑了。

二招一十四式使盡,道鏡竟也退了一十四步。二招過去,王道的筋骨已活動開了,他明明白白的看過道鏡與楚兵玄過招,知道對手不好惹,絕不能予其空反擊,立時毫不猶豫便將『蜀道難』使上手來!

第一式、第二式,道鏡仍在退,腳步踉蹌了;第叄式、第四式,道鏡還是退,腳步錯亂了!

鎮錦屏,勇冠天下劍、一招休一敵!便是道鏡,也不能接!

楚兵玄的手,能將人攪成肉泥;王道的劍,能將人砍成肉屑!

王道繼續使招,重劍上提,轉斫其左肘!

這是誘敵的一式,自己的左胸腹門戶大開,使對手趁而攻,卻受其後七式的致命傷害!就連黃樓都曾經中計!

蜀道難,中原叄大絕技之一,豈能是好惹的!

這上斫一劍,王道略略松了兩分力,他要留一力氣去使接下來的七式!他也明白,接下來的七式,是他誅殺道鏡最好的機會!

這一劍未曾使盡,未及使盡,招式未老,砰地一聲悶響,王道只覺右臂一麻,劍已脫手!

定睛一看,唯見道鏡收屈左臂,右掌則向身左推擊,準,很準,便打在寬刃劍的劍刃平面上。

道鏡掌力即使遜於楚兵玄,卻也足夠一掌擊毀林家堡厚有尺餘的大門門板!他一掌要使王道兵刃脫手,真乃易如反掌!

切切實實的反掌!

這一掌並不稍停,道鏡終於前跨一步,與王道交手以來的第一次前跨一步,右掌轉而向前,一掌打上的王道的胸口。

連哼一聲也沒,王道被擊飛、倒下,就倒在元仁右腳邊。

由於被群丐包圍,屈戎玉看不到戰況,但她看到王道飛了起來,像長翅膀一樣飛了起來;然後,又像翅膀折了一樣跌了下去。

她有茫然了。

她知道,以目前的情況,丐幫絕不會再聽她號令;君棄劍與藍嬌桃、白重叄人不在,林家堡餘眾的戰力雖然不差,卻也不能是道鏡與其旗下所餘武士的對手;已經橋道兩路、其志不同的聚雲堂,也不是她能夠倚仗的靠山……

這一切,全都失算了、也全都失守了。

再也,沒有勝算了……

「先安內,再攘外。」忽爾一人言道,其聲悠揚,彷佛來自天上;其音果決,似乎立志如此。

屈戎玉聞聲一怔,繼而大喜叫道:「爺爺!」

對!這句話,屈兵專時時刻刻提醒著、吩咐著,安內、攘外,此乃穩定神州大陸最重要的步驟!

管夷吾先尊王,才攘夷;諸葛武侯先定南蠻,後伐中原!

千古不易,由來如此!

原已失神的元仁右身子一抖,也大叫:「屈師叔!」

屈兵專顯靈了?

此師叔侄二人先後而呼,喚的是同一個人,一個天底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一個想力挽狂瀾、支手補天的人!不只是黃樓、不只是於仁在,就由道鏡、景兵慶也為之震動!

如今情勢,若有個人能夠扭乾轉坤,非屈兵專莫屬!

全場四百餘人,八百多支眼睛都不斷向四周張望,尋找著那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人。

即因大家都很熟悉,絕無人會錯認!

但八百多支眼睛都沒有看到那個人,連個幽靈也沒有!

何來顯靈?

何無顯靈!

一一的火光忽然亮起了,圍著林家堡亮起了!如同一條火龍,首尾相銜,將林家堡圈於其中!

見其數,竟不下千!

元仁右立守大門,尤其見得分明,但不待他出聲,幾名還站在林家堡大廳屋上的丐幫弟子也看得清清楚楚,立時放聲叫道:「是蘇州衙役!還有蘇州的民兵!還有蘇杭叄幫的人馬!」

景兵慶聞言身子大震!

這太嚴重了!

如果門外果真是蘇州民兵,定然會看到聚雲堂放任倭族武士屠殺林家堡餘眾的一幕、也必然會傳出去!這會對聚雲堂聲勢造成非同可的影響,一統江南也會增加許多難度!他知道不能發生這種事,立時放聲叫道:「聚雲堂聽令!上!將倭族人全殲了!」

「我們自己來!」隨聲,一人閃進林家堡中,他是經過大門的,但就憑元仁右的眼力,也僅見黑衣藍紋一掠而已。由此,可見此人身法之迅捷!

此人一入庭中,首先衝向將阮修竹打得節節敗退的倭族武士,右手一揚,倭族武士立知有人襲來,隨即縮身避其兵刃!他躲得很快、也躲得很好,避開了!

避開之後,卻聞到了一股腥臭味,他微微一怔,隨即感到雙腿發軟,居然站不住,坐倒了!

阮修竹終於得空歇了口氣,望向來人,真個喜出望外,叫道:「藍哥!你們回來了!」

此人一身藍紋黑衣,頭上無冠,束髮成辮,手中木杖頭一尾赤紅蛇昂首吐信,正是藍嬌桃!

藍嬌桃摸出一顆藥丸拋給阮修竹道:「快吞了!」

阮修竹知道赤冠鱗虺毒性厲害,便只是噴出氣息也能令人中毒,此必解毒藥無疑,立即接住吞下。

跟著,門口又緩緩走進一人。

是白重,他步伐沈重,乃拖步而行,一步一步拖進林家堡大門,瞥了倒在地上一動不動的王道一眼,便拖步行向道鏡。

元仁右見狀一怔,他看得出來,白重不僅疲極累極,身上還有帶傷!忙搶上一步,一手壓上白重肩頭,道:「你如今萬不能是道鏡對手!」

元仁右這一壓,著意是要壓得白重無法前行,白重與慄原輔文交手,身中數鏢,失血不少,能保持意識已是難能,又如何掙脫得了?他只冷冷回道:「我們的家,我們來守。」

後頭又兩人行進林家堡。

其一是個身裁纖細、左額覆發、年約十六的少女;其二是個身著白衣、仙風鶴骨的男子。

景兵慶一見此人,見他的步伐俐落,連血液也為之凍結!

原來,不是屈兵專顯靈,而是雲夢劍派最大的剋星……

是詩仙劍訣的唯一傳人,回來了!

「先安內、再攘外。」君聆詩道,這是向元仁右的:「如能兩方面同時進行,元堂主以為如何?」

元仁右不假思索,應道:「自然更有效率!」

「那麼,由不才進行安內,元堂主負責攘外,如何?」君聆詩又問。

元仁右一呆,腦中瞬間想起一個傳……

那是在他投入雲夢劍派之前的事。

雲夢劍派,一向與木色流、林家堡、蜀山仙劍派、鎮錦屏並列為五大劍派。雖然不如林家堡般威震江南、鎮錦屏般稱皇軍中,卻也頗有聲名。雲夢劍派一向閉關自守,他們負責的是維持神州大陸的和平,當時正是開元盛世,雲夢劍派不必出現在世人眼前。

同時,也沒有人敢招惹雲夢劍派。當然,世仇鄱陽是個例外,但雲夢總是能打勝鄱陽。

雲夢劍派的實力,從來也無人懷疑。

直到叄十五年前,雲夢劍派被打敗了。

堂堂一個派門,天下五大劍派之一,被一個一樣是使劍的人打敗了。

那人相當高壯,生得像個西域人,但他是漢人,不折不扣的漢人。他的劍術很詭異、完全無法預料、也無法應對。當時,楚兵玄、景兵慶、屈兵專這叄名『兵』字輩最出類拔萃的弟子都在派中,他們的師執輩王謙以等師兄弟也都在。可全派上下,無人能敵這一個挑戰者。

這件事,知道的人其實不多,雲夢劍派自然不會出去。

沒出去,只在派內。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雲夢劍派窮極心思研究此人劍招但集數十當代英傑之智,終無所獲。

那人後來成名了,但並非因打敗雲夢劍派而成名。更正確的法,他從來也未曾向旁人過此事。

這個人以詩成名,有人叫他詩仙。

詩仙之劍,劍法名為『九華』。但世人更熟稔的,則是『詩仙劍訣』。

九華劍法.詩仙劍訣,世人皆知,只有一個傳人。

這個傳人,自然也被視為雲夢劍派的剋星!

「涵,看看王兄弟的傷勢。」君聆詩吩咐了一聲,諸葛涵立即應是,努力的將王道拉離大門、拉進了前庭的涼亭中。

在諸葛涵動作的同時,君聆詩目視藍嬌桃、白重,道:「自己的家,自己來守。」

兩人也都會意,更不打話,立即投身戰局。

曾遂汴、李九兒、石緋奮力抵抗倭族武士的戰局!

君聆詩看了元仁右一眼,又轉視道鏡。

那意思很明白,再明白不過!

元仁右更不打話,提劍便上!

君聆詩再回頭向身後的民兵團長道:「你們無須出手,只要當見證即可。」完,左手撫著腰間的劍鞘,即揚揚前行。

景兵慶一怔,君聆詩正是向自己走來!剋星正向自己走來!他雙掌凝氣、右手也已握上劍柄,君聆詩已來到近處,他卻沒有出劍!

因為對方是君聆詩、是人人敬仰的南武林盟主、林家堡遺孤君聆詩!門外的民兵全都看著,如果他向君聆詩出手,不等同宣告與南武林為敵?這不行!

除非君聆詩先出手,他求自保而應戰,這才可以!

於是,景兵慶眼睜睜的看著、聚雲堂下全都眼睜睜的看著君聆詩走過自己身旁,又排開了丐幫的包圍圈,直走到於仁在與屈戎玉身前。

屈戎玉被打斷的左臂仍在於仁在掌中,她很痛,流著冷汗,一直沒有停過,她周圍的土地幾乎要成了水池了!

君聆詩看著屈戎玉,微微一笑,了頭。

這是讚許的笑容、是認可的表示嗎?不,似乎又不盡然,那笑是什麼意思?太深奧了,屈戎玉無法解讀。

可於仁在一怔,退了一步,順勢也將屈戎玉拉退了一步,屈戎玉又吃一痛,幾乎便要叫出聲來,但她忍得全身發抖,還是不出聲!

「你怎能這樣對待一個琴士的手?」君聆詩道,他沒有指名是向誰的,可於仁在微微一呆,忽覺一股寒氣向自己的右腕襲來,這寒氣該當出自劍上!他反射性的縮了手。這一縮,也放開了屈戎玉。

屈戎玉終於被放開了!她輕呼了口氣,正想運步離開於仁在身邊,才發現自己的雙腳早被綁住,怎麼跑!她一直都太痛了,根本就忘了自己的手足還被綁縛,如今發現的太遲了,側身便要跌在地上。

同時,於仁在也發現了,那股寒氣其實並非劍氣,只是目光,是君聆詩犀利如劍的目光!目光哪能有殺傷力?他知道屈戎玉與君棄劍的關係,只要有屈戎玉在手上,君聆詩便不敢冒然動手!立即重伸右臂,又要去抓住屈戎玉的臂膀。

伸手之時,他再次感到一股氣勁襲來!***!故技重施,誰怕?於仁在再不搭理,臂仍直伸,忽爾噗噗兩聲,於仁在右臂竟被打出兩個血洞!

於仁在傻眼了!他雖然意在挾持屈戎玉,卻也知道君聆詩不是易與的角色,故雙眼一直也未離開君聆詩身上!他明明沒有見到君聆詩出劍啊!身旁的丐幫弟子,含黃樓在內,也未有任何動作,便是有所動作,又怎能逃出他的眼界?那麼,他是如何受傷的?

於仁在吃痛縮手的同時,君聆詩也已移步扶住了屈戎玉,不急不徐的替她將綁手的布條解開了,緩緩道:「虛而實之、實而虛之,於堂主只知有詩仙劍訣,卻忘了不才乃林家堡傳人啊!林家七絕劍,不才雖未習全,這『氣劍指』一技,倒還使得上手。」

於仁在呆了一呆,才知道君聆詩刻意以左手扶住劍鞘,實是要讓人注意他的右手何時抽劍,著意防範他的『詩仙劍訣』!他卻趁氣凝左掌,使出凝空指功『氣劍指』傷人!且還怕自己識破,先來一記『目劍』虛恍一招!一瞬之間,君聆詩接連擺下了左右、招式、時機叄道虛實,果使自己中計、也中招了!

人稱雲夢劍派以兵學立派,門人個個武藝卓絕、兵學精深,乃是天下間最難對付的派門。

但……君聆詩卻與『天縱英才』的天才軍師諸葛靜齊名啊!

軍師?那是什麼?

軍者,兵也;軍師者,兵之師也!

天賦異才君聆詩,豈不知兵?

「辛苦了,歇歇吧。」君聆詩解開了屈戎玉手腳的束縛,極溫柔的著,那語調就像是向自己的兒媳話:「接下來,我處理就好。」

屈戎玉了頭,回頭欲行,面前卻是丐幫幫眾的包圍圈。

群丐微微一怔,均目視黃樓。黃樓略一猶豫,作個手勢,群丐即讓出道來。

君聆詩對屈戎玉的態度,他們看在眼裡。丐幫便不信天下人,也信君聆詩!

屈戎玉無了阻礙,逕自行至涼亭中。

君聆詩即轉向頭悟、岸悟、是悟道:「請叄位大和尚協助看護吾家女眷、傷患,使其無恙。君某銘感五內!」

頭是岸叄和尚立即移步趕進亭裡。他們知道王道捱掌,受的是內傷,即時輪流運動替王道化消傷勢。

「黃長老,請結蓮花落。」君聆詩再出一言,黃樓略無猶疑,立即指揮群丐結陣。目標無他,自然是聚雲堂下!

君聆詩與元仁右的話,他們都聽見了。元仁右對付的『外患』是道鏡,『內憂』自然便是聚雲堂!

君聆詩的命令,那是無須懷疑的!

是命令嗎?

不,不是。更確切的,君聆詩每一句話都極客氣、極莊重,是請求。

但也不是請求。

總之,君聆詩的每一句話,旁人只要照作,便行。

因為,他是君聆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