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3章 阮咸與嵇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3章 阮咸與嵇康

七賢小隊有七個人,而青蓮小隊只有四個人,因此七賢小隊原本是要以單挑的方式,決出勝負的。

但是,李白要趁機竊取七賢小隊的技能,自然是混戰比較有利,可以跟每個人都打一場,將對方的技能和相關資訊全部竊取到手。

因此,經過雙方商議之後,以混戰的方式解決問題。

七賢小隊和青蓮小隊走上擂臺之後,李白踏著閃現疾風步,先向王戎撲過去。

王戎,字衝,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白沙埠鎮諸葛村)人,是西晉名士,出身魏晉高門琅琊王氏,長於清談,以精闢的品評與識鑑而著稱。

他襲父爵貞陵亭侯,為司馬昭闢為掾屬,歷任吏部黃門侍郎、散騎常侍、河東太守。後遷任荊州刺史,因事罷免。改任豫州刺史、建威將軍。

後來,他參與伐吳,吳國平定,以功進封安豐縣侯。在荊州拉攏士人,頗有成效。又被徵召為侍中,遷任光祿勳,後拜吏部尚書,因母親去世而離職。

晉惠帝即位,遷太子太傅,轉中書令,加光祿大夫,再遷尚書左僕射,領吏部事務。

元康七年,升任司徒。

王戎認為天下將亂,於是不理世事,以山水遊玩為樂。後因裴岳丈身份而被罷免,又起用為尚書令,再遷司徒。

後張方劫持惠帝入長安,王戎逃奔陝縣,永興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二歲,諡元侯。

寒冰吸星掌!

火焰旋風擊!

李白用左手將王戎吸住,右手輕輕擊打對方的身體,同時用神識天賦飛快地竊取對方的技能和相關資訊。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施展乾坤大挪移,將王戎輕飄飄的扔下擂臺,毫髮無損。

“得罪了。”李白淡淡一笑,又撲向阮咸,重施故技。

阮咸是七人中最少受關注的一位,存世的阮咸生平事跡甚少,散見於《世說新語》、《晉書》和一些類書中。

阮咸,字仲容,西晉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他是阮籍之侄,與籍並稱為“大小阮”。他也是著名的音樂家,歷官散騎侍郎,補始平太守。

阮咸年齡比王戎稍長,在竹林七賢中是第二小的。阮咸少有夙惠,曾與叔父阮籍一同飲酒宴遊。武帝以其崇尚虛浮之談、嗜酒如命為由,不用。

阮咸不喜與人結交,只喜與親族一起飲酒絃歌取樂,尤其與從子阮意氣相投。

他曾與族人群聚飲宴,不用普通的酒杯飲酒,而是把酒盛在大甕裡,幾個人圍坐在甕前,相向而酌。此時有一群豬也來尋酒喝,阮咸便跟在豬群的後面共飲。

阮咸為人放誕,不拘禮法,為當世所譏。據說,阮咸私幸其姑母家的鮮卑婢女。後來,阮咸的母親去世,阮咸服喪,姑母也要回夫家去。

起初,姑母答應將此婢女留下,但離開時,又私自把她帶走了。

當時阮咸正在會客,聞之借客人的馬去追。追上後,他還穿著喪服,與婢女共騎一匹馬回來,說:“人種不可失。”阮孚即阮咸與此婢之子。

七月七日,按當時風俗,阮氏各家都把華貴的衣物拿出來晾曬,唯獨阮咸在庭院裡掛了一條寒酸的布犢鼻。

別人問他是怎麼回事,他笑著回答:“未能免俗,聊復爾兒。”

阮咸善彈琵琶,精通音律,作有《三峽流泉》一曲。

據說,阮咸改造了從龜傳入的琵琶,後世亦稱為“阮咸”,簡稱“阮”。

中書監荀勖,常與阮咸討論音律,自嘆弗如,由此嫉恨在心,遷阮咸為始平太守,故後人稱之為阮始平。阮咸後以壽終,有二子阮瞻、阮孚。

阮咸曾作律議,但其著作無一流傳至今。

此時,李白將阮咸的技能竊取到手,又向竹林七賢中最出名的嵇康撲過去。

嵇康是精神領袖,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也就是什麼規矩、傳統啊,都不要了,人活著就是瀟灑、快活,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喝酒、吟詩、彈琴、嗑藥,醉生夢死。

實際上,凡是放浪形骸的人,都有難以言說的傷痛,外表風光,內心滄桑。

嵇紹的父親是嵇康,但他的性格和父親完全相反。嵇康喜歡無拘無束,雖然粉絲眾多,但口沒遮攔,憤世嫉俗;而嵇紹忠心報國,一生都在宣傳正能量。

兩個人都是死於非命,嵇康被朝廷所殺,死得悲壯,臨死前彈奏一曲的畫面震撼千古;嵇康為保護皇帝而死於亂軍刀下,死得悲慘,臨死前曾說的一句話流芳百世。

據說,嵇康是官二代,從小聰明,博覽群書,長大後成標準的“高富帥”,娶的夫人是曹操曾孫女。他擔任過曹魏的中散大夫(皇帝從官,有時承擔傳達聖旨的任務),世稱嵇中散。

等到司馬氏掌權,他幾乎遠離了官場,躲進山林。

因為他們反對司馬氏,又無力抵抗,只能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曬美酒、曬詩詞,彼此點贊,縱情聲色。

但不是所有人都躲得掉的,誰讓你名氣太大呢?

大將軍司馬昭請嵇康出來做官,其實就是逼著這個大v表態:你到底站到哪一邊。

嵇康不肯出山,因此種下禍根。

據說,鍾會還沒有成名時,寫了一本書《四本論》,想讓嵇康點評。又害怕嵇康看不上,在牆外面把書扔了進去,然後跑了。

等到鍾會顯赫後,膽氣已壯,再次拜訪嵇康。嵇康不理他,繼續在家門口的大樹下打鐵。

鍾會悻悻離開。

臨走時,嵇康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鍾會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鍾會隨即向司馬昭進讒言,嵇康被處死刑。

當天,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願,請求赦免嵇康,被官方拒絕。

臨刑前,嵇康神色如常,在刑場上撫彈一曲《廣陵散》。

彈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廣陵散》現在就要失傳了。”

他死時僅三十九歲。

在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笑傲江湖之曲”,據說就是由《廣陵散》演變而成。

據《晉書》記載,此曲乃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

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打動幽靈,獲傳《廣陵散》,並且與幽靈約定:此曲不得教人。

那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次,嵇康在燈下彈琴,忽然有個妖怪進屋,高一丈多,穿黑衣服,腰扎皮帶。

嵇康盯著妖怪,看了一會兒,一口吹滅了燈,說:“和你這樣的妖怪同在燈光下,我真感到羞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還有一次,嵇康出門遠行,走到離洛陽幾十裡的地方,住在月華亭裡。有人告訴他,這裡過去經常殺人。嵇康為人瀟灑曠達,一點也不怕。

一更時,他在亭中彈琴,彈了好幾個曲子,琴聲悠揚動聽,忽聽到空中有人叫好。

嵇康邊彈邊問:“你是誰呀?”

那個聲音回答:“我是一個古代幽靈,死在這裡,聽你的琴彈得清新悠揚,我以前愛好琴,所以來欣賞。

我生前沒得到妥善的安葬,形象損毀了,不便現形和你見面。然而,我十分喜歡你的琴藝。如果我現形,你不要害怕討厭。你再彈幾支曲子吧。”

於是,嵇康就又為鬼魂彈琴,鬼魂就合著琴聲打拍子。

嵇康說:“夜已深了,你怎麼還不現形見我?你的形象再可怕,我也不會在意的。”

鬼魂就現了形,用手捂著自己的頭,說:“聽你彈琴,我感到心情舒暢,彷彿又復活了。”

於是,他就和嵇康談論琴藝方面的理論,談得很有道理,並向嵇康要過琴來,自己彈了一首著名的古典《廣陵散》。

嵇康要求鬼魂把這首曲子教給他,鬼魂就教了。

嵇康學會之後,發覺自己遠遠不如鬼魂彈得好。

鬼魂教完後,讓嵇康發誓決不再教給別人。

天亮時,鬼魂跟嵇康告別,說:“雖然我們只交往了一夜,但友情可以勝過千年啊!現在,我們要永遠分別了。”

他們心裡都十分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