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0章 陶淵明與《閒情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0章 陶淵明與《閒情賦》

李白將“酒神”杜康的八十八種美酒都試過一遍之後,大為歎服,同時已經將對方的技能和相關資訊竊取到手,以後他就可以自己釀製美酒了。

然後,李白將杜康交給杜甫對付,而他踏著閃現疾風步,來到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跟前,微一拱手,施展寒冰吸星掌和火焰旋風擊。

陶淵明的兵器很奇特,竟然是一株“菊花”。

只見他輕輕一揚手,那朵原本是花苞形態的菊花,突然綻放,那一片片花瓣瞬間化作鋒利無比的金黃色飛刀,激射向李白。

金光乾坤劍!

李白並不取寶劍,而是將劍意融入拳腳中,身上迸發出耀眼的金光,擋住那些花瓣形態的金黃色飛刀,同時他拳頭已輕輕擊中陶淵明的身體,快如閃電。

他的神識天賦立即開啟,趁機竊取陶淵明的技能和相關資訊。

根據華夏歷史的記載,陶淵明,晚年更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是死後由朋友劉宋著名詩人顏延之所諡,是華夏第一位傑出的山水田園詩人。

他出身於沒落仕宦家庭,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是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

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

晉世名淵明,入劉宋後改名潛。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

陶淵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但是做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陶淵明著有《陶淵明集》,被稱為“千古隱逸之宗”,梁啟超評價他時曾說:“自然界是他愛戀的伴侶,常常對著他笑。”

確如其言,陶淵明在自然與哲理之間開啟了一條通道,在生活的困苦與自然的旨趣之間達到了一種和解。

就連最平凡的農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筆下,也顯示出了一種無窮的意味深長的美。

陶淵明的不朽詩篇和偉大人品,影響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辛棄疾等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為華夏文學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陶淵明的詩文,重在抒情和言志。

他的語言,看似質樸,實則奇麗,在平淡醇美的詩句中,蘊含著熾熱的感情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五首,是田園詩的精品或極品。

詩的抒情,沁人心脾;詩的寫景,豁人耳目。讀過後,叫人終生難忘,不管是什麼時候讀,都是一種美的享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作為身處晉末亂世的隱士,陶淵明晚年常與廬山中的釋道交往,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他們之間在思想上卻未必志同道合。

仔細研讀過陶詩和瞭解詩人生平的人,都知道陶淵明是個外表恬淡靜穆,而內心熱情濟世的無神論者。

他少年時曾胸懷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業。但在出仕了一個時期以後,現實使他感到失望,他不願與當政的人同流合汙,便選擇了一條退隱歸耕的道路。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毅然辭官,回到家鄉,跟夫人翟氏一起過著自耕自足的小農生活。

最開始的時候,兩人的確過得很悠閒。陶淵明在周圍種滿了菊花,飲酒無度,喝醉了就睡。

可是,後來陶淵明所住的地方上京(今星子縣城西城玉金山麓)失火,陶淵明只好攜妻子遷至慄裡,生活較為困難。

如逢豐收,還可以歡喜度日;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飢,寒夜列被眠”。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一個老人勸陶淵明重新入仕,但陶淵明依然沒有答應。

隨著陶淵明的年紀越來越大,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賙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甚至有時候,陶淵明經常又病又餓好些天,起不了床。

因為飲食較差,經常填不飽肚子,穿不暖衣服,陶淵明漸漸病重。

在他神志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擬輓歌辭》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

就這樣,陶淵明在飢餓病痛交加中死去了,被安葬在南山腳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縣和星子縣交界處的面陽山腳下。

相傳,陶淵明是口味清淡的隱士,為家事焦慮的父親,金剛怒目的勇士,心懷天下的有志之士,也是一位多情、深情、柔情、苦情的情書王子。

每個男人都有著“很愛情”的一面,帶著隱士和士大夫頭銜的陶老師也不能例外。

千萬別以為他只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雞鳴桑樹顛,犬吠深巷中”的宅男情懷,其實他寫的情書可不是蓋的。

譬如,陶淵明老師寫的《閒情賦》,就是超級牛的大情書。

這裡摘錄其中一小部分,翻譯為現代文,大意是:

“……啊,她的綽約風姿,多麼瑰麗飄逸,而與眾不同,秀麗絕倫。

她的美貌可謂傾城傾國,絕豔殊色,她的美德的傳聞,又令人心生嚮往。

只有玎作響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純潔;只有高潔的幽蘭,才能與她一較芬芳。

啊,於是我將一片柔情淡化在俗世裡,將高雅的情志寄於浮雲。

我悲嘆著時光易逝,晨曦又到了遲暮,如何不讓人深深感慨人生艱勤,同樣將在百年後逝去的那時終止。為何人生中歡欣如此難得,而愁緒卻是時時不斷!

那時她撩起大紅幃帳,居中正坐,撥泛古琴而為之欣欣,纖長的手指在琴上拂出佳音,雪白的手腕上下作舞,使我目為之迷!

她顧盼之際,美目中秋波流動,時而微笑言語,而不分散奏樂的心神。

樂曲正奏到一半,紅日緩緩向西廂那邊沉。略作悲傷的商宮的樂聲,在林中久久迴盪,山際雲氣繚繞,白煙嫋嫋。

她時而仰面望天,時而又低頭催動手裡的弦作,急促的樂聲,神情是那麼風采嫵媚,舉止又是那麼安詳柔美。

她奏出的清越樂聲使我心動,渴望與她接膝而坐,作傾心的交談。

想要親自前往,與她結下山盟海誓,卻怕唐突失禮,受之譴責,要請青鳥使遞送我的信辭,又怕被別人搶在前面。

心下如此惶惑,一瞬間神魂已經不知轉了多少回……”

讀陶淵明的《閒情賦》,會想起那首名為《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歌。

那位男子思念心上美人,想得不行了,於是忽發奇想,要變成一隻羊,跟在她的身旁,讓她每天用皮鞭抽……

男性在戀愛中張揚的是征服感,然而在男性的心理世界中,尤其是初戀,照樣會憂鬱,感傷,懷舊,也就是所謂的鐵漢柔情。

陶淵明老師在《閒情賦》的背後,就是隱藏這種心理。

西北的漢子都想做綿羊了,何況詩人氣質的陶老師?他當然想做美人的鞋子、襪子和影子,自己想讓美眉偎依,也想讓自己偎依美眉。

從這個角度而言,陶淵明的《閒情賦》,可謂情書之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