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八百年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龍虎山後山有個正一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六章 龍虎山後山有個正一觀

從團溪鎮西面直接就有一條上龍虎山的大路,而且是靠人力修得十分平坦可供大型馬車上山。

然而這並不知道金沙門存在的張環第一眼瞧見這條大路的時候,眼睛都是瞪得渾圓,這麼一條盤山大路,至少得花費數十萬的銀子吧,難怪那張道陵不跟自己一路走,多半是嫌那馬車太爛,自個坐另外一輛去了。

然而這還沒走上一小段的大路,那王侯便是領著張環走上了一條往後山去的小路。

張環不解道,“王師兄,這條路不能上去?”

王侯向著山巔撇了一眼,“能上去啊。”

“那咱們怎麼不走那條路呢?”

王侯有些奇怪了,“這條路近啊,那邊得繞多遠了。”

張環恍然大悟,這大路盤山而上,確實要繞上不少的路,然而這一直走到東邊後山這邊,張環才知道,原來那山上的兩座大殿,一座叫做金銀殿,一座叫做龍虎殿,全都是那金沙門的家產,高高在上,而這正一觀倒是挺接地氣,在後山下的一處破爛小廟裡。

說破爛小廟這倒是誇張了一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若是跟山上那金沙門一比較起來,這小道觀倒是真的小。

張環愣在那寫有正一觀三個大字的牌匾下驚得張大了嘴巴。

“這就是正一觀?這就是正統道教的祖庭?”

要說這張環心裡的落差,就跟這龍虎山一樣高,還是瞬間給摔下來的。

一踏進這正一觀便是一股撲面而來的古樸氣息,據這王侯所說,這本是一戶隱居山林的大戶人家所住,後來因為戰亂逃走了,成了一處野宅,張道陵,也就是現在名義上張環的師傅,帶著七個徒弟一起把這院子重新修整了一下,掛了牌匾,正一觀,這便是正一觀了。

張環聽完是哭笑不得,感情這是窮得連座小道觀都修不起了?

王侯一路領著張環走進了道觀,只見那老道士豐田剛正好在裡邊掃著落葉,王侯連忙喊道,“豐師兄,這位就是張師弟啊。”

那豐田剛一雙渾濁的老眼頓時一亮,熱情道,“誒呀,是張師弟啊。來來,這一路可累啊?先坐下歇會兒吧。”

王侯也連忙從裡邊提出一條缺了角的木凳出來,“張師弟,歇一會兒吧。這快到正午了,我還要去做飯呢。”

張環點了點頭,“那你去吧。”

這王侯得應一聲,那大葫蘆也不打算摘下來,揹著就朝著後院跑去了。

這張環剛坐下沒一會兒,本就覺得渾身不自在,那豐田剛還一直在自個身上使勁地瞅,更是不得好受,他一下又站了起來,對這豐田剛抱拳道,“不知師兄”

豐田剛連忙應道。“啊啊,師兄姓豐,你要叫我大師兄也行,要叫我豐師兄也行。”

張環尷尬地笑笑,“那還是叫大師兄吧。”

這豐田剛身材瘦小,臉上留著與張道陵相差不多的山羊鬍,不知是因為年老還是怎麼,這豐田剛背上有些微駝,與張道陵平時走路都是挺直了腰板比起來,感覺年紀還更大一些。

這豐田剛大致地跟張環講了其餘幾位師兄弟的名諱,還有這些師兄弟的徒弟,一共四十八人,平日在這道觀裡就他與王侯兩人,其他人都在後山林子裡幹活。

“幹活?”張環有些感覺不對勁了,“幹什麼活?”

豐田剛面露苦澀,“哎呀,師弟有所不知,咱們正一觀平日香火極少,通常一兩月都見不著一個香客。師傅讓咱們在後山林子裡種了不少果樹和青菜,基本都是靠著些過日子的,這果樹還好,收成的時候金沙門都會派人來收上好多,能換不少銀子。咱們也不是來吃閒飯的,除了每日修行,都要去地裡勞作一番,說起來,這也是修行之道啊。”

說完,豐田剛自顧自地點了點,似乎現在才覺得這師傅所交代的事兒全都是良苦用心啊。

張環小聲嘀咕,“那家夥總不是讓我來給他種菜的吧。”

忽然,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聲沉力大,一聽就知道不是個一般人,這還沒見著人影,便是聽到豐田剛喊道,“袁師弟回來了?”

“恩,師兄。”

只見一個身材魁梧至極的大漢徑直走進了觀內,肩上扛著一頭碩大的野豬。

張環目瞪口呆,這人的身材壯碩不說,身高足足比他都還高出一個腦袋。

“恩?這位是?”那人看見張環,眉頭一皺。

豐田剛連忙說道,“這位就是咱們的小師弟啊。”

那漢子一聽是小師弟,這臉上頓時有了一些驚喜,“這位就是小師弟啊,哈哈哈,來來來,讓二師兄看看。”

說著,那漢子便是將那一頭早已嚥氣的野豬丟在地上,一把握住張環的兩個肩膀,竟是直直將他舉了起來。

“嗨呀,小師弟體格不錯啊,多半也是能與衛師弟一樣是個練武的好苗子啊。”

張環被這位熱情的師兄捏得生疼,但也只能是咬牙苦笑,“師,師兄過獎了。”

正一觀裡除去這掛著牌匾的正一觀,在後山的竹林裡邊還有二十多間竹樓。

先不算張環,這張道陵一共收有七個徒弟,四人修天道,兩人修武道,一人修練丹之道。

其餘四十一人均是由七位弟子帶出,但排行最小的老七衛沉,卻是因為性子孤僻不願帶徒,所以並沒有徒弟。

直到到了正午吃飯的時候,張環才知道這看似破小的道觀裡還是有著讓人震撼的吃飯場景。

四十多人,圍成兩桌,因為二師兄袁左山難得抓回的野豬下鍋,飯桌之上完全就成了一處戰場,還沒等張環下筷子,桌上稍微帶點葷腥的東西都已經空空如也。

作為輩分最大的豐田剛一直不停地教訓人,二師兄袁左山則是望著豐田剛那模樣不停咯咯笑著。王侯則坐張環的一旁尷尬地看著,“呵呵,小師弟,習慣就好。你要是沒吃飽,鍋裡我還剩了些碎肉,等待會兒這些傢伙兒都走,我們再端出來。”

張環哭笑不得,只能苦笑著點頭。

在飯桌上張環發現這些弟子裡邊差不多有半數都是些十多歲小孩,也就是小道童。

問其原因,豐田剛又是嘆息道,“這些都是我跟師傅在四處遊歷地時候撿回山的孤兒,那些個慕名來拜師的,大多都吃不了苦頭,不是下山回去了,就是去了金沙門。”

張環心裡越發地失落,但有一點,支撐著他沒有想要跑路的衝動。

這是道教祖庭,那張道陵日後怎麼著也是個大人物,這正一觀總有翻身的一天。

張道陵七個徒弟,如今有三個出山遊歷去了,所以張環只見到其中四個,一個是大師兄小老頭豐田剛,一個是身材壯碩如牛的二師兄袁左山,還有排老五的胖道士王侯,最後一個便是模樣俊秀但性子卻是冷漠至極的衛沉,是張道宗最後一個徒弟。

吃飯吃得最少的是那衛沉,走得最早的也是衛沉,提著把劍就走了,問他去幹什麼,練劍去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從頭到尾,衛沉也就跟張環打個招呼,張環叫了聲師兄,衛沉叫了聲師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