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網遊大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3章 標題黨+震驚黨提前出現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3章 標題黨+震驚黨提前出現了?

在當下這個年代,歌手們的一張專輯售價,一般是20-35元,裡面10-12首歌。

也就是說,每首歌的價格平均下來差不多也就2、3塊錢,不過單曲的話,光碟和包裝成本要算進去,所以每張單曲實體光碟定價2元是比較吃虧的。

更吃虧的是,人家一張專輯裡面也就1、2首主打歌,其他的歌質量一般,好多都是湊數的,而方傑釋出的單曲,每一首都是絕對的主打歌。

所以哪怕是從成本考慮,實體光碟的數量也不會弄太多,全國每天的實體音像店鋪貨量也就固定在20萬張。

這麼點鋪貨量顯然是不夠的。

要知道《超女》的收視率接近春晚的收視率了,影響力極大,範圍極廣,節目中出現的原創經典歌曲被全國觀眾們津津樂道,其單曲發售情況,絕不是往常歌手們發專輯時所能比擬的。

像周董、S.H.E這樣當下剛出圈的歌手或組合,第一周賣個幾萬套專輯,幾年最終下來,總銷量達到100萬就是大獲成功,而《超女》單曲,每天至少是以100萬張銷量起步。

而且人家一張專輯的價格是幾十塊錢,即便盜版,售價也要10塊錢,民眾們在掏錢時肯定會猶豫糾結,如今2塊錢一張光碟,雖說裡面只有一首歌,可質量在那裡,價格又是白菜價,且盜版商無利可圖,正版單曲的銷量自然會更加火爆。

尤其最初發售的一週時間,所有人都急切著等著嚐鮮呢,沸騰銷售部門預計,首周單曲銷量起碼能突破1000萬張!

華國市場向來就是如此,人多,隨便什麼東西一火,就會成為爆款,讓商家賺的盆滿缽滿,如果不是因為盜版問題,音像出版行業絕不會步履維艱,而應該是欣欣向榮才對。

如今方傑透過一系列手段控制了盜版,降低了售價,雖說成本有所提高,但薄利多銷,根本不怕賺不到錢。

而實體唱片每天的鋪貨率被控制後,這就導致全國絕大多數聽眾線上下根本買不到單曲,進而不得不在網上訂購,或者在沸騰音樂網在線聽歌。

這樣一來,雖然有可能會勸退一部分本來願意花錢購買單曲的使用者,但培養消費習慣一開始都是如此,有些事即便很難,也對利潤有很大的影響,總得有人帶頭做。

方傑一向都在乎一點點蠅頭小利,做平臺、做環境、做概念,做消費習慣,主要把控和帶領整個產業生態鏈的上游環節和方向。

至於下游產業,與國內其他公司一起百花齊放就好,這樣才能加速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才會改善,行業才會規範。

不過他這麼一弄,確實也產生了飢餓營銷的效應。

絕大多數想要第一時間買回單曲無限迴圈的音樂迷也空手而歸後,那自然是滿腹牢騷,然後在網上或是現實中向親戚朋友同事同學大吐口水,說一大早去搶購《平凡之路》單曲光碟竟然沒搶到。

買不到單曲吐槽也就罷了,關鍵是沒過兩天時間,單曲唱片的價格在網上就被炒到了20元一張,翻了10倍!

本來大家真的不急於一時,也懶得辦理麻煩的網銀在51mai上面進行網購,可聽聞此事,也全都慌了。

人性往往是越得不到的,就越想要得到,而且還有從眾心理。

看到身邊的人對《超女》首張單曲趨之若鶩,每天談論的也是到處求購卻求而不得,而搶到單曲的人又到處顯擺吹噓,更甚者還當了一會黃牛,一張單曲居然轉手賣了20塊錢,所有人都開始漸漸變得瘋狂了。

更氣人的是,很多網購使用者拿到了單曲唱片後發現,其包裝與實體音像店裡的版本不一樣,裡面少了一張方傑的海報,美其名曰:這是典藏版和精裝版的區別!

於是線下實體版本的單曲光碟,就因為這麼一點小小的區別,反倒有了一定的收藏價值,因此即便網路銷售渠道一直是暢通的,實體音像店裡的單曲唱片依然供不應求,真正形成了排隊搶購的局面,很多鐵粉和黃牛甚至頭天晚上就通宵打地鋪在店外等候了。

在這方面,方傑還拿出了一個套路用於防止盜版商轉空子。

每張正版光碟裡面都貼了防偽碼,上面的防偽數字可以登入沸騰音樂網驗證是否為正版,這就使得盜版光碟徹底沒了市場,具有收藏價值的線下實體版每一張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價格才能被炒作起來,盜版的依然只能低於2塊錢的價格銷售,這顯然是無利可圖的。

如果說線下實體唱片銷量爆了,甚至都被炒作成為了收藏品的話,那麼線上網購的銷量,則是徹底大爆!

無數聽眾買不到線下實體唱片,紛紛辦理網銀註冊51mai和交易寶帳戶進行網購,實在搞不懂流程的,就乾脆透過親朋好友同事們代購,所以51mai上面經常會看到一個帳戶一次性購買幾張甚至幾十張單曲光碟。

而且在接下來大半年時間裡,51mai的用戶量也隨之暴增,從最初的註冊使用者不到200萬人,暴增至800多萬,一下子就把51mai的市場前景開啟了。

要知道前世04年下半年的時候,淘寶的使用者才220萬人,而方傑卻透過一檔綜藝以及諸多套路,硬生生地提前打造出了一個“大淘寶”網站出來。

與此同時,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關的快遞行業也因此起航。

此前花了幾十億整合全國快遞物流公司,但由於網購沒做起來,51mai上面除了小靈通、山寨手機啥的,其他都是虛擬數字產品,所以沸騰快遞名不副實,業務收入主要還是靠物流業。

如今在持續十幾周的唱片大賣情況下,快遞業現在終於迎來曙光。

倒不是跨城物流有了長足發展,這本來就是沸騰快遞的主業,一直都在健康發展,主要是最後幾公裡的同城配送網點因此而建立和完善起來了。

以前即便有錢做網點,也無貨可送,所以網點鋪設沒意義,現在就不同,全國觀眾持續在網上購買唱片,除了網咖網點自助取貨外,有時候也需要快遞員送貨上門。

不過這也是快遞業燒錢的開始,方傑為了把快遞業帶起來,線上實體唱片的銷售是做活動的,全都是包郵,所以線上實體唱片賺到的錢,又全部重新投進了沸騰快遞,僅保持了收支平衡,並沒有在這方面賺到什麼錢。

當然話又說回來,這些錢投入線下配送網點後,那可都是實業,屬於固定資產,所以賺還是賺了,只是沒到手現金罷了。

真正賺到現金流的,是沸騰音樂網的電子版權銷售。

經方傑各種套路齊上之後,2002下半年,網民數量以極為變態的速度增長,直接突破了一個億,這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成績。

由此,使得網咖行業大為好轉的同時,在網上聽歌的樂迷數量也水漲船高。

雖說其中大多數人都是聽那種廣告免費歌曲,但廣告可不是白廣告的,每一段廣告所起到的效果,絲毫不亞於進行一次QQ彈窗宣傳。

但凡沸騰集團有什麼動作,都會透過這種廣告播報的形式廣而告之,節省了大量的宣傳成本,並且無論是對沸騰集團的品牌形象樹立,還是對其他子公司的宣傳和營收,都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

而且這種廣告形式,不像彈窗,雖說兩者從某種程度上說都是對使用者的一種騷擾,但彈窗是一種不公平的廣告,使用者被動接受彈窗並沒有獲得某種好處,而歌曲廣告,那是實實在在相當於支付版權費的。

因此歌曲廣告具有合理性和價值性,更容易被使用者們接受,習以為常之後,甚至是覺得理所當然的。

這就像電視廣告或後世影片網站的廣告一樣,大家都能理解,當然,有一點無法接受:後世影片網站從無廣告,到15秒、30秒,最後每次播放前長達2、3分鐘的廣告,商家可謂是越來越得寸進尺,行為越來越沒下限。

過來人的方傑還是有點擔當的,在音樂廣告設定上,一開始就設定為10秒鐘,以後不會再增加時長,這也將成為未來音樂版權市場的廣告標準,形成行業規範。

總而言之,儘管目前免費聽歌的使用者是大多數,但每次10秒的廣告所帶來的價值並不低,這其實就是錢,無非是形式不一樣罷了。

花錢購買歌曲的人也不少。

《平凡之路》這首歌,花2分錢聽一次的使用者出人意料的很少,大多都是花2塊錢直接買斷,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首歌值得花2塊錢,以後很可能會無限迴圈。

而且這些永久買斷暢聽權的聽眾,再加1塊錢成本價,還能獲贈一張實體正版原唱光碟。

嗯,簡裝版的,就是那種塑料袋簡易包裝的光碟。

這麼做的目的依然是為了培養使用者的網購習慣。

凡事都有第一次,只要網購一次,那麼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然後就像後世那樣,每天不去拿個快遞感覺生活好像缺了點什麼。

少量使用者開通了包月會員,這些使用者大多要麼是喜歡音樂的樂迷,要麼就是音樂人、樂評人、高校專業學院的老師教授等業內人士,。

支援正版肯定是從他們自己身上先做起,聽歌對音樂人們來說就是工作和學習,以此取百家之長迸發創作靈感,2塊錢一首歌顯然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包月才是最佳的選擇。

而且從成本上說,包月成本其實更低,市面上幾乎每個月都有新歌、新專輯發售,全部買正版起碼要上百塊錢,肯定承受不起,如今20塊錢就能在沸騰音樂網上面暢聽所有正版音樂,反倒賺了。

其實國內盜版問題,並非是國家不作為或者法律不健全什麼的,而是正版的生產成本與民眾們消費水平的矛盾所決定的,一方面歌曲、電影、小說等文化產品製作成本高,價格降不下來,另一方面人們又消費不起,只能看盜版。

而方傑的做法是控制成本,將利潤率降低到一個合理的水平,並結合廣告付費的模式,讓廣大民眾能夠承擔得起這些消費。

對此,全國音樂人、媒體,包括官媒,毫不吝嗇地進行了讚賞,稱方傑的這些舉措具有重大開創性和積極性的意義,對整個華語音樂出版行業作出了表率和巨大的貢獻。

官媒發聲,當然不僅僅只是因為方傑拿出來的這些套路,事實上,沸騰娛樂旗下的沸騰音樂與國家信息產業和版權部門進行了深度捆綁合作。

所有音樂、網文的版權收費中,包含了國家版權相關部門的管理費,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對版權進行官方認證,並頒發版權證書,同時也負責對產品的內容進行稽核。

沸騰音樂只是作為一個音樂版權的整合平臺,以及擁有部分音樂版權的版權方,代替國家版權管理部門和其他版權方收取版權費,從中賺取自己贏得的那一部分。

這樣一來,沸騰音樂就成功地把自己摘了出來,國家相關部門則有資金也有動力幫助所有版權方維權,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健康發展的局面。

這個做法很像沸騰網咖玩的那一套,搭建網監平臺,然後以這個名義給有關部門提供資金和做事的動力,倒逼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相應的政策並提高執法力度,而沸騰網咖只用抱著大腿混吃混喝就行,雖然錢是少賺了一些,但省心省事,最終其實也未必吃了什麼虧。

沸騰音樂也是如此,此套路一出手,都不用沸騰集團這邊的法務出面,相關部門就積極行動了起來,開始嚴厲打擊音樂盜版問題。

這個事兒進而還讓全國的KTV在下半年倒了血黴。

如果說今年上半年是網咖行業的寒冬,那麼下半年就是KTV行業的寒冬,被狠狠地大力整頓了一番。

以前KTV哪裡用交什麼版權費,顧客隨便選歌隨便唱,但現在不行了,顧客每次點播一次歌曲,後天程式都會進行記錄,然後每個月按照播放次數,要繳納一定的版權費。

不多,每次也就一毛錢的點播費,上不封頂。

其實要說起來,1毛錢一次的點播費,真心是比較貴的。

要知道前世KTV的全國平均版權繳費標準,是每臺點歌終端5元/天的打包價。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1毛錢/次的收費標準,每臺終端只能點播50首歌,按5分鐘一首歌計算的話,一晚上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達到5塊錢了,所以這個費用是要稍稍高出後世的。

但不管怎麼說,這種收費方式更加透明,也成功打擊了KTV行業的亂象,沒有使其逍遙法外,提前7年就讓這個行業開始了合法合規的正版運營,前世的時候是09年才規範運營的。

除了版權費之外,沸騰集團和相關執行監督部門,也跟著喝了一口湯。

比如KTV點歌系統得重新採購更換吧?

那是沸騰娛樂、沸騰科技、沸騰軟體聯合製作提供的軟硬件。

文化、消防、衛生、稅務、公安,時不時地輪流都會來晃一圈,隨便提點整改意見啥的,辦公經費什麼的就有了,辦起事來自然就會很上心。

所以可以說,方傑只用一檔綜藝節目,就撬動了許許多多行業的根基,調動了無數部門和相關人員參與其中,就連國家也參與了進來,關鍵是還獲得了各行各業的好評和稱讚。

當然,KTV行業除外……

時間還是回到8月5日這一天。

《平凡之路》實體唱片瞬間售罄的事情還在發酵期間,全國、全網媒體均對昨晚的《超女》總決賽進行了大篇幅報道,在各地許多報紙上甚至是頭版頭條的形式存在。

每一家媒體根據其性質不同,報道的角度也不同。

官媒主要是盛讚這檔高水準、高質量的節目,具有開創性、草根性和政治正確性,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對國家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是國內綜藝節目的標杆和旗幟。

比如央視在《新聞聯播》裡居然還破天荒地用了十幾秒的畫面和介紹,報道了昨晚《超女》總決賽的盛事,並且末尾還意有所指地多了一句嘴:“《超女》這樣的綜藝,是樂觀的、勵志的、積極向上的、平民化的,值得推廣和借鑑。而某些電視臺的某些綜藝節目,找一堆明星過來玩玩鬧鬧,除了譁眾取寵、吸引眼球之外,看不到任何積極性的一面,於大眾無益……”

而紙媒們,主要是對節目和冠亞季軍進行了評價,且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李晴確實有作弊的嫌疑,但她只拿了個季軍,這就沒法吐槽了,總還是要給點面子的,而且以往節目中,方傑都自黑過多次了,如果還窮追猛打那就是得理不饒人人,不光不會吸引眼球帶動銷量,反倒有可能遭讀者們排斥。

所以紙媒們基本上都迴避了對李晴的評價,最多就是一兩句帶過:“李晴在其天才音樂人男友的幫助下,依然非常遺憾地只拿到了季軍的成績,這個結果倒是有些出乎意料……因方傑特殊的身份和兩人之間的關係,筆者早就斷定李晴拿不到冠軍,但亞軍還是很有希望的,只可惜張少涵的一首《隱性的翅膀》直接奠定了亞軍寶座,真所謂成也方傑,敗也方傑……”

比賽嘛,絕大多數人只關心冠軍,能在文章中把李晴和張少涵兩人的名字帶一筆出來,就算不錯了,那還是為了把方傑帶出來好好評述一番,否則誰會討論她們?

媒體們把更多關注都集中在了本屆《超女》冠軍央吉卓瑪身上:“這個剛剛年滿18歲的藏族小姑娘,以其獨特的民族唱腔和極具天賦的嗓音,並以一首《天路》,征服了絕大多數觀眾,毫無懸念地奪得了冠軍桂冠……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據悉,目前她已經簽約沸騰娛樂,並在公司的安排下,成功被特招進入川省音樂學院繼續進修,讓我們共同期待她的未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各個地方衛視,則是找沸騰娛樂,花了大價錢買下了《超女》總決賽的第二輪、第三輪重播權,相當於變相地認可了《超女》這檔節目的圈內地位和裡面選手的實力,尤其是認可在總決賽晚會上唱響的那些經典神曲,各地方電視堅信,這場晚會哪怕是多重播幾次,都依然能帶來不錯的收視率。

而新興的網絡媒體們,在報道上就完全不考慮什麼調性了,既有官腔務虛一類的評論員文章,也有對參賽選手背景身份、唱功實力、小道消息的深度挖掘,還有對這檔綜藝節目的形式、模式、結構、亮點等純技術分析文章。

尤其是節目裡出現的所有方傑原創的歌曲,都快被網絡媒體吹出花來了,這不僅僅只為了給掌控著當下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生態的大佬拍馬屁,不得不這麼做,主要還是網絡媒體產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當下國內輿論,主要是掌控在官媒、紙媒和電視臺手中的,網絡媒體雖然有三大門戶撐著,但影響力遠遠無法與後世相提並論,何況網民就那麼多,影響力確實有限。

而為了破冰,吸引更多的關注和眼球,給網站創造更大的流量,這些網絡媒體就專門撿官媒剩下的資源和各種刁鑽的角度對節目和裡面的歌曲進行深度挖掘。

比如一些業內樂評人、音樂人,或是某些高校的教授們,他們可能算是業內知名人士,但算不上泰斗級人物,還達不到權威的高度,上官媒報紙不夠格,但這些人卻成了網絡媒體的香饃饃,被邀請水一水專業性文章。

他們本來也有名利的需求,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成為了網絡媒體們的特約撰稿人,有時候他們為了吸引眼球蹭熱度,會極盡所能地從不同角度水文章,於是網上各種各樣看似專業,但又不是很權威的文章一大片。

這些人也就漸漸成為了網路公知,然後其中一些人因各種各樣的原因開始慢慢變質,更進一步的,很多南郭先生也濫竽充數加入到了這個群體當中,然後就是前世看到的各種毫無下限的操作。

不過這會兒這個群體還是挺單純的,基本講求實事求是、有一說一、對事不對人。

比如有一篇文章就直指真相:“這麼多原創歌曲,而且還是高質量、高水準、不同風格、不同意境的歌曲,居然是一個年紀才剛滿21歲的年輕人,在短時間內創作出來的,這不得不讓我產生了強烈的懷疑。我想,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做到這些,這其中一定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不過文章寫到這裡,這位樂評人又把路線給帶歪了:“方傑是沸騰集團董事長,而眾所周知的是,沸騰集團最近這半年來一直在大肆收購音樂版權內容。以該公司的財力和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人脈、影響力,我有理由認為,這些歌裡面有不少是別的音樂人創作的,只不過是被買斷之後記在了方傑的名下……”

這篇文章前前後後水了5000多字,而且是旁徵博引,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各種資料、證據、業內傳聞、小道消息全都一股腦地堆了進去,看上去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

不明真相的讀者們看過這篇文章之後,居然還真信了七八分,甚至覺得寫這篇文章的人一定是沸騰娛樂的高層,否則怎麼可能對一些細節也瞭解的這麼“透徹”?

眼看自己的文章獲得了大眾們的高度認可,覺得這個套路非常可行的那位樂評人,立馬又水了一篇文章,而且文章標題取得連方傑看了都忍不住點個贊:《震驚!這些原創歌曲竟然都不是方傑原創的!》

方傑必須得承認,這個標題居然真相了,但是呢……

為毛標題黨+震驚黨提前出現了?

這讓他忽然想到了《我的歌聲裡》的一句歌詞,這可真是「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你就這樣出現,在我的世界裡,帶給我驚喜,情不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