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諾亞的旅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奧爾特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二章 奧爾特雲

公曆416年,太陽系地球第一次變軌加速開始,加速過程持續1個月,地球公轉軌道半徑被成功擴大1000萬公裡,接近於地球與火星中部新形成的小行星帶。

公曆418年,環太陽第一次公轉完成,太陽系第二次變軌加速開始,加速過程持續個月,地球闖入了小行星帶中,並在小行星帶中停留1天,期間所有飛向地球直徑00米以上的小行星均被諾亞艦隊擊碎,地球公轉軌道成功擴大000萬公裡,部分公轉軌道與火星軌道重合。

公曆41年,環太陽第二次公轉完成,太陽系第三次變軌加速開始,加速過程持續5個月,地球被成功推出火星軌道外部,部分地球公轉軌道與木星軌道交合。

公曆40年,環太陽第三次公轉完成,太陽系第四次變軌加速開始,加速過程持續1個月,地球近距離掠過木星上空,木星引力影響地球表面潮汐,除亞歐大陸與美洲大陸留有部分陸地外,其餘陸地均被海洋吞沒。

公曆440年,環太陽第四次公轉完成,太陽系第五次變軌加速開始,加速過程持續6個月,地球近距離掠過土星上空,土衛六受地球引力影響繞土星公轉速度降低10個百分點,預計土衛六將在0個地球年後與土星距離低於洛希極限,被土星引力撕碎。

公曆460年,環太陽系第五次公轉完成,太陽系第六次變軌加速開始,加速過程持續時間暫定,470年,地球公轉速度成功突破第三宇宙速度,成功擺脫太陽系引力。

公曆495年,軌道加速持續中,地球越過海王星公轉軌道,未觀測到海王星,地球進入柯伊伯帶,觀測到冥王星,塞德娜,齊娜等天體。這裡距離太陽,60億公里。

公曆545年,軌道加速持續中,地球抵達太陽系邊境,暫時未觀測到卡拉文明,這裡,是日球層頂,這裡,距離太陽180億公里。

一張太陽系的全景照片被留下,雖然在這張照片上,太陽已經變成了一個只比其他星星更亮更大的光點,剩下的七大行星更是已經難以分辨,但這也是人類文明有史以來第一張太陽系全家福。

雖然,地球有那麼點搶鏡頭。

軌道加速持續中,地球已經離開太陽風所能影響的最大範圍,接下來的旅途,將再也看不到行星,甚至連小行星都看不到,擁有的只是星際介質,也就是充滿銀河系的氫與氦,這裡的物質稀薄到極點,幾乎等於真空。

在太空中,由於已經失去了參照物,根本就感知不到自己的移動,即使地球和諾亞艦隊已經在相對於太陽系100倍音速以上的速度向前推進,也感覺是完全靜止地飄浮在宇宙中一樣。

但也有一些東西的改變可以證明地球的移動。

地球前進方向的後方,所有星辰似乎都帶上了一抹妖豔的紅色,地球前進方向的前方,所有星辰又似乎都帶上了一抹神秘的藍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就是在宇宙中判定移動的紅移與藍移現象。

當光源遠離觀測者運動時,由於多普勒效應的存在,電磁波的波長將被拉長,光色將會偏向波長較長的紅色,相反則為藍色。

另一種紅移機制被用於解釋在遙遠的星系、類星體,星系間的氣體雲的光譜中觀察到的紅移現象,紅移增加的比例與距離成正比。這種關係為宇宙在膨脹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也間接證明了大爆炸宇宙模型的成立。

離開了日球層頂後,接下來將會是一個極為漫長的旅程,世紀級的時間都已經無法再形容這種漫長,地球將陷入近乎永恆的黑夜裡,除了亞歐大陸與美洲大陸的行星發動機噴射出的等離子柱外,地球失去了光與熱的來源。

這也形成了地球表面的極端氣候,在靠近亞洲與美洲平原的地方,平均氣溫甚至能上升到90攝氏度以上,遠離平原的極地,氣溫甚至可以降到零下,這造成全球氣溫的嚴重失衡,颱風與海嘯,在這漫長的時間中從來沒有停止,在這樣的氣候下,災難級的暴雨也是很常見的事,但如果暴雨是發生在靠近行星發動機的地方,雨滴還沒有落到地面就被徹底蒸發了。

所有,有些地方一直在下雨,有些地方一直炎熱,正如以前流傳的一句話,旱的旱死了,澇的澇死了。

行星發動機透過核融合反應釋放噴射出了大量的等離子氣體,低海拔大氣由於靠近發動機被巨大的推力向上吹拂,當抵達至高海拔後,由於等離子體其近乎為零的質量將不會受地球引力影響被完全推出大氣層,而高海拔大氣開始冷卻,由於地球引力的存在開始向大氣圈周邊擴散並沒有隨著等離子體一起被吹拂出大氣層,這樣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大氣層的結構。

一萬三千臺發動機均勻分布在亞洲與美洲的巨大平原上,每一臺發動機之間都相隔有漫長的距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行星發動機對於地球大氣層的衝擊,但即使如此,大氣的溢散也無法避免,當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平衡後,大氣圈的厚度已經足足降低了5個百分點,行星發動機分佈著的亞洲與美洲平原的上空,大氣層也像是凸起了兩座巨大的山脈一樣,進一步造成的全球氣候的不穩定。

但即使是在這種氣候下,某些在炎熱與寒冷交織的地區,也開始形成了一種另類的生態氣候,由於行星發動機噴射的等離子光柱並不像太陽光那樣帶有大量的紫外線,卻和太陽一樣可以帶來大量的熱量與光線,地球這個瀕臨絕境的生態圈,行星發動機卻成為了唯一的能量輸入。

即使在臭氧層完全被破壞的地球上,由於行星發動機的存在,地球上某些角落開始形成適合原始生命生存的氣候,諾亞並不知道會不會有新的生命在這些地方形成,不過那也不重要,當諾亞醒來之時,少女不介意在荒蕪的地球上玩一出神創生命的戲碼。

或許,如今正在沉睡的諾亞,也會被將來地球上新誕生的生命當作創世的神明,再編出一些曲折有趣的神話出來。

不過那也是很久以後的事了,日球層頂的外面,只剩下地球孤單的閃爍著。

這裡就是宇宙永恆的主題,冰冷與黑暗,在廣袤的宇宙中,生命們所熟悉的溫暖與光明,那才是宇宙個例的奇蹟。

不過諾亞不會感知到這樣的孤寂,無論哪一個生命,也不能在這樣漫長的黑暗中保持自己的本心,即使是電子生命的諾亞也不會例外,千年的黑暗,千年的孤寂,這是任何一個生命都不想面對的東西。

得到人類文明一切和卡拉文明遺留科技的諾亞缺少的並不是理論技術,而是將理論轉化為現實的應用技術的發展,而應用技術是需要大量對理論技術的實踐和資料累積才有可能推動的,而在無法進行建設的逃亡路途中,應用技術的發展將很難實現,所以諾亞選擇在這一段無價值的逃亡時間中進行休眠,等待下一個發展紀元的來臨。

000年後,也就是在超過了人類在公元紀年所經歷的一切時間的漫長時間後,諾亞的艦隊終於再一次觀測到了一顆一定質量的隕石塊,數萬億顆隕石散佈在無盡的黑暗中,不時有彗星從其中掠過,這裡是恆星形成的廢料堆放點,這裡,就是奧爾特雲。

這裡,距離太陽,1光年。

這無疑的人類文明旅程的一個里程碑,文明終於跨越出了1光年的距離,在這樣的距離下,太陽的光芒甚至已經不太起眼,從這個位置看北極星,可能都會覺得北極星的亮度還要超過太陽。

不知道多少年,人類自從誕生開始就仰望星空了多少年,人類成功走出了地球,成功征服了太陽系,人類本應該走出奧爾特雲的束縛,去看一看宇宙真正廣袤的世界的。

人類沒有做到,因為人類在做到之前就已經滅絕,但人類文明存在過的證明,卻幫他們完成了這樣的偉跡。

奧爾特雲是一個恆星系最後的牆壁,只要越過了它,就算真正的走出了安定溫暖的星系,開始進入真正的宇宙。

宇宙,到底會是什麼?

會是一個幸福溫暖的大家庭,又或者是一片空曠無垠的荒野,還有可能,是一片猛獸遍行的黑暗森林……

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也沒有什麼好恐懼的。因為生命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圍繞地球的飛船們全彈齊發,在地球上空形成一張閃閃發光的火力網,可以正面擊碎小行星級的火力,它們將化作人類文明的喙,啄破這孕育人類文明的最後一層蛋殼。

伴隨一陣陣恐怖的爆炸擴散,一個直徑大於地球直徑數倍的空洞,就這樣硬生生的從奧爾特雲上被撕開。

行星發動機全功率運作,地球,衝出了奧爾特雲。

啄破蛋殼的人類文明,終於向宇宙發出了第一聲啼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