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諾亞的旅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二章 光粒打擊(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二章 光粒打擊(3)

來不及了!

看著恆星表面那巨大的漩渦,諾亞第一次感受到了“絕望”是什麼情緒,即使是地球現在就能完成自轉剎車,行星發動機的推動力也沒有辦法將地球加速到可以在恆星爆炸前逃離危險區的速度,地球的毀滅,幾乎已經成為了定局!

不行!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不行…………

諾亞的思考,此刻已經完全被這一個念頭填滿了,地球不能死,誰都可以死就是地球不能死!

正在和卡拉艦隊激烈交戰的矩陣艦隊開始分裂,四個佇列000艘大型戰艦以近光速來到了地球的身邊,這一個佇列的艦隊被再度被分裂成四個部分,分別前往了以地球中心為原點的4個109度8分角的正四面體分佈點,將地球包裹在了艦隊組成的正四面體中。

定向引力武器,是諾亞引力波通訊技術取得突破後開發出的一種新型戰略武器,它將可以以虛空中的一個點為基礎,使那一個虛空點具有一定範圍內向外擴張或向內收縮的龐大引力潮汐的武器。

分佈在四個點的戰艦們準備開始啟動引力武器,引力點的設定位置在地心,若是000艘大型戰艦全功率輸出,將可以把整個地球拉入引力範圍,諾亞要將地球引力放大8倍,這是兩千艦隊的極限閾值,只要成功,地球就可以在二十分鍾內完成自轉減速而不至於解體,但讓地球大陸架構承受8倍的地心引力,地球的大陸架構可能會再度完全崩盤。

但諾亞沒有時間考慮這些的,因為她知道,恆星很快就會發生坍縮爆炸,以光速襲來的輻射爆發會讓整個地球淹沒在恆星的偉岸力量中,行星發動機會被完全摧毀,地球本身也將化作宇宙的塵埃。

地球的引力若是突然放大八倍,對地球本身結構的衝擊不用說,原本地球的結構就在引力與自轉離心力中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如果引力突然放大八倍,地球就相當於被一隻引力的巨手握住,整個地球的體積都會開始“縮水”,無數地心物質將會被擠壓噴射至地表,帶來大量的有毒物質,同時,大氣壓也將發生突變,八倍引力下的地表氣壓,絕對能讓大多數生命直接斃命。

在諾亞啟動定向引力武器的前一刻,諾亞回想起了地球上還存在的生命,那無數自己播種到地球上的原始海洋生命與昆蟲,可能都會在這8倍引力引發的災難中喪生,還有……潘多拉,她是否能在這樣的災難中倖存下來?

潘多拉的生命力很強,她可以倖存下來的……

諾亞這樣想到,但少女突然發現自己無法發出指令了,現在一分一秒都很珍貴,恆星隨時會爆炸,卡拉的艦隊還在對自己的矩陣艦隊發起猛攻,自己不能浪費任何一點時間。

“該死!”

諾亞抱著頭髮出了無助的呼喊,一艘阿爾法級戰艦開始以近光速朝地表衝去,它沒有減速,用0.秒劃過了南半球的上空,在太空中經過一個小小的緩衝,拐出了一個舊時代宇航動力學無法解釋的0度銳角轉向後,開啟能量護罩以近光速突入大氣層!

整個東半球此刻都被淹沒在了無數彷彿洞穿鋼板似的聲音中,可以和高能粒子束武器媲美的大氣壓強撞擊在能量護罩上,發出了讓人恐懼的爆破聲,地球大氣層被完全撕裂,那是一條寬廣的真空帶從大氣上被硬生生的分開。從東半球赤道延長至西伯利亞的舊址。

地球就像是被切割的蛋糕,這一條傷口宣告地球生態的徹底毀滅……

而這就是近光速在大氣層內的破壞力,僅僅是在天空掠過,就能毀滅地表的一切生命。

當這一艘毀滅地球生態的阿爾法級戰艦來到了西伯利亞的上空時,諾亞看到了西伯利亞的平原上此刻翻天覆地的景象,然而最讓諾亞感到焦急的是……潘多拉不見了!

生命探測儀上,找不到任何關於潘多拉的蹤跡。

“果然不該來找你……”

在諾亞有點危險的聲音下,寫入潘多拉DNA上的【基因鎖】此刻向諾亞報告了潘多拉的方位。

東經10度,北緯55度,是地球上個紀元中西伯利亞靠近烏拉爾山脈的地點。

諾亞沒有時間思考潘多拉是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橫跨半個俄羅斯大陸的,阿爾法級戰艦緊急轉向,全速朝烏拉爾山脈遺址衝去,在地球的大氣層上再度劃出一條致命的傷口。

在不到10秒的時間中,飛船抵達了烏拉爾山脈的上空,經過一個迴旋減速後,諾亞探測到了潘多拉的位置。

烏拉爾山脈遺址,是目前經過數次板塊運動後的亞歐大陸上依舊較為穩定的大陸地帶,這裡,分佈著亞歐平原上5%以上的行星發動機。

在諾亞的視野中,那個由無數“潘多拉”組成的黑影正不斷的試圖靠近行星發動機噴射出的等離子柱,但行星發動機噴射出的高溫與衝擊只能讓她一次次後退。

基因鎖開始運作,潘多拉一下子就失去了行動能力,在她掉落到地面的前一個瞬間,阿爾法級飛船的艙室接住了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潘多拉,回收成功!

阿爾法級飛船開始迅速脫離地表,然後,就是兩千艘大型戰艦全功率輸出的定向引力武器帶來的改變,在從地心到接近於地表上大氣對流層的範圍內,那是八倍引力區!

地球彷彿停滯了一秒,在那引力突變的一刻,地表上一切都似乎安靜了下來。

但其實,那只是由於之後的改變太過於劇烈所帶來的錯覺。

從地表上看,無數山脈和平原發出了悲鳴,與海洋那洶湧狂妄的波濤一起,被一股連星球自然都無法反抗的巨力按壓了下去,這一股巨力,硬生生擊碎了演化幾十億年的那讓生命永遠恐懼的大自然的傲慢。

而從太空中看,地球就像是一塊橡皮泥,正在被一雙不可視的手“搓扁捏圓”……

大地,海洋,天空……一切的一切在這一刻一起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悲鳴,地球,所有地球生命共同的母親,她從來沒有承受過這樣的苦痛,她痛苦的悲鳴著,整顆星球就像是一顆快要破碎的玻璃球,從表面上那無數綻放的裂痕中,可以看到地心的光芒在往外湧動。

這是對於地球環境的徹底摧毀,比任何一次都要徹底,毀滅人類的伽馬射線暴,在這覆蓋星球的八倍重力下不值一提。

行星發動機抓住了這一個機會,開始全功率為地球進行自轉減速,無數臺行星發動機給地球提供了史無前例的側向力矩,地球就像是在鐵軌上齒輪被卡住的列車一般,發出了尖銳的慘叫聲。

但是,就像是即將脫軌的列車被一隻無形巨手生生按在了軌道上一樣,地球也被一雙無形的巨手按住,使她無法解體,終結這一場無法承受的苦痛。

諾亞看著在自己雙手中央緩緩旋轉的地球,無數的計算式在中央電腦中完成,演算得出的結果是,即使是這樣已經完全不把地球穩定當一回事的減速方式下,還要17分鐘才能結束地球的自轉減速。

想象一下,地球的自轉角速度是7.710^-5rad/s,17分鐘內完成減速,就相當於角加速度約為7.710^-8rad/s,而地球的質量約為5.977×10^4kg,地球對地軸轉動慣量約為J=9.8×10^7kg/m^,那麼也就意味著,地球此刻承受的力矩,約為7.110^0牛頓!

也就是說,此刻分佈在地球各處的行星發動機給予地球的推力,就像是給地球狠狠來上了一拳,而這一拳的力道,是七百兆兆噸,也就是七百億億億噸……(兆=萬億)

即使是在八倍重力下被束縛的地球,也差點也在這股巨力中化作宇宙的塵埃。

無數行星發動機開始失聯,有的是大陸架承受不了那樣的推力塌陷,有的是行星發動機超功率發生了自爆,還有的是在八倍重力下被地表變動所毀滅……

不過這一切都在諾亞的計算範圍內。

格利澤581星系,此刻有兩顆星體在哀鳴。

一顆是即將毀滅的恆星,還有一顆是被差不多快要毀滅的地球。

終於,在17分鐘後,地球停止了自轉。

諾亞微微松了一口氣,短短的17分鐘後,原本0多萬臺行星發動機,倖存的不到1000臺,而地表此刻的結構,也很難再建立起一定數量的行星發動機了。

1000臺行星發動機,怎麼才能把地球推出恆星的毀滅範圍?

可行性——0

不過諾亞,本來就是在地表行星發動機全滅的可能性下進行這一次不要命的減速的。

除了地球之外,格利澤581星系還有著行星發動機,那將是地球最後的希望。

在矩陣艦隊和卡拉艦隊交戰的爆破海洋中,一顆閃爍著銀白光芒的星體支撐起圍繞整個星體表面的能量護罩與等離子護盾,在無數戰艦的支援下,輸出著可以讓整個銀河遠征軍團都得暫避鋒芒的火力。

數艘建造規模接近於伽馬級戰艦的卡拉文明戰艦來到了【黑月】的附近,準備奇襲這個地球文明最大的火力堡壘,但一股生命體絕對無法反抗的潮汐斥力從黑月上擴散了出來,將這數艘戰艦中的卡拉士兵化作一堆毫無意義的有機物……

緊接著是龐大的引力以黑月為起點,將附近的兩千公裡內的卡拉文明飛船拖引了過去,狠狠地撞擊在了黑月的能量護罩上!

在爆破的太空海洋之中,黑月帶著毀滅一切的氣勢,毫髮無損的從太空中下起的金屬岩漿暴雨中衝出,朝下一個目標襲去。

這就是諾亞目前建造規模最大的戰略兵器——衛星戰星!

能量護罩科技的補齊,收益最大的並不是飛船,而是戰星這樣的星體改造類兵器,以往的黑月雖然結構穩固,但星體畢竟不是飛船,材料和穩定性上都有巨大差距,黑月並不能直接作為先鋒使用,因為它比不上飛船的機動力,也無法防禦飛船的武器。

但現在的黑月不同,能量護罩的承受閾值很大程度取決於能量護罩的輸出規模,而作為一顆星體,在上面建設的0多萬臺重元素聚變發動機,能量輸出率是飛船哪怕是德爾塔級飛船都遠遠無法比擬的。

黑月,雖然沒有飛船的航速與機動力,沒有飛船的多用途,也沒有飛船那樣穩定的結構,更沒有飛船的便利性和可控性……但至少在能量輸出上,它無人能敵,它可以支撐起更大型的能量護罩,可以支援起更大功率的氦閃與引力武器!

如果說大型飛船就像是一把被精心鍛造無數次的利刃,可以很輕易地穿透敵人的堡壘。而黑月,則是一塊只被熔鍊成型但幾乎未經雕琢的巨錘,如同北歐神話中最強神明雷神托爾的巨錘一樣,它從來不會用來穿透敵人的堡壘,而只會將敵人和堡壘一起轟擊成灰燼!

和地球歷史中一些文學作品中的一句話很相似。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而這毀滅一切的強大武器,在無數飛船的跟進下,突破了卡拉艦隊的層層封鎖,以最快的速度朝地球駛來。

那是繼替地球擋下金色彗星的月球之後,又一顆璀璨的月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