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諾亞的旅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三章 光粒打擊(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三章 光粒打擊(4)

在那一片艦隊激戰的空間中,諾亞的艦隊陣列始終保持著絕對規則的矩陣分佈,這種佇列能夠將單一戰艦的炮火優勢發揮到最大,並同時拉開飛船間的距離,使飛船擁有一定的迴避空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種佇列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飛船的不聚集性,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整支艦隊帶來的影響。

面對有著【光粒】作為後援卡拉艦隊,諾亞可不敢讓自己的飛船之間過於靠近。

地球文明歷史中的無數次戰爭,和星際戰場最為相似的,莫過於二戰時期發生在太平洋上的海戰。人類永遠是諾亞的導師,他們所留下的“大炮時代”歷史,很大程度上幫助了諾亞展開如今的星際戰役。

卡拉文明的艦隊數量並不下於諾亞,其中大型艦船的規模甚至還要在諾亞之上,論單一戰艦的效能,還是卡拉文明稍高一籌,但卡拉文明的遠征軍司令可不是諾亞這樣的智慧生命,憑藉文明內部的資訊互動網路,他雖然同樣可以縱觀全場,但對於己方戰艦的操作程度可無法像諾亞一樣精確到單個飛船,很大程度上是與參謀團聯合,下達陣型與部分艦隊的行動指令這樣較為統括的命令。

卡拉文明的戰艦作戰,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戰艦內的艦長和軍人,這就和地球文明舊時代二戰中的海戰一般,戰艦與戰艦之間的配合可以不斷融洽,但永遠無法抵達完美。

每一艘稍稍發生掉隊的卡拉戰艦,就會受到諾亞艦隊的圍攻,而不管遭受到了對方艦隊怎樣的衝擊,諾亞的艦隊總能在第一時間再度擺好陣型。

武器充能時間,冷卻時間,飛船迴避速度,迴避角度,護盾展開範圍,展開強度……

矩陣艦隊的每一個部分,都在諾亞龐大的即時推演能力中精確到了極致。

這就是智慧生命在星際戰場上的優勢,藉由這股優勢,諾亞雖然依舊沒能在戰場上取得真正的優勢,但被合圍的劣勢正在一點一點被扳回,甚至還有了強行五五開的趨勢。

但這也僅僅是在正面戰場上,即將爆炸的恆星就在諾亞背後,可以摧毀恆星的超級兵器說不定正在以無限近於光速的恐怖速度趕來,地球文明在戰術上扳回了劣勢,但在戰略上,依舊處於一個讓人絕望的地步。

地球僅存的上千臺行星發動機全功率運作,雖然它們起的作用並不大,但依舊給予了地球一個脫離公轉軌道的加速度,星球範圍的八倍引力區已經撤去,現在的地球,就像是一個蛋殼被細細敲碎的雞蛋一般,陸地已經基本看不到了,到處都是狂暴的海洋,以及那暴躁的大氣。

地殼表面就是這樣,那下面的地幔甚至是地心,又到底被摧殘成什麼樣子了?

諾亞不知道此次之後地球還沒有修復的可能,但不論如何,保留下地球都必須的。

被行星發動機推動的黑月以極近的距離掠過了地球附近,引動地表的一大片潮汐,黑月拐過了一個小小的角度,來到了地球的公轉軌道前行方向上。

接著,就是自體引力武器的最大功率運作。

黑月本身就是一顆穩定性極強的衛星,加上諾亞給它植入的無數超合金骨骼,與被完全熔鍊成高鉻合金的整體表面,黑月的穩固性絕對不是八倍引力就能折騰到崩潰的地球可以比擬的,黑月上搭載的自體引力武器有兩種,一種純粹是為了影響引力場,形成一定範圍的引力區域,還有一種是透過修改希格斯場機制造成“虛假質量”,從而也帶來了“虛假引力”。

黑月,原本只是一顆質量和月亮差不多大小的衛星,但當它的能量輸出都放在了自體引力武器上時,它如今的“總質量”,被放大至地球的5倍……

而且由於黑月的直徑只有地球的/11,這樣一來地球就能更多的陷入黑月的外部引力區域。

黑月,相對於地球,在行星公轉軌道面上,“停滯”在了距離地表0萬公裡的位置。

引力的作用永遠是相互的,來自地球的龐大吸引力正在不斷的把擁有於5倍地球質量的黑月吸引過去,而黑月也一樣,這一股龐大的吸引力也被作用到了地球上。

黑月背後噴射出了巨大的蒼藍火光,它就像是拉動雪橇的雪橇犬,正不斷試圖將地球拉出恆星的毀滅範圍。

而已經被摧殘到虛弱不堪的地球,配合那千臺依舊燃燒的行星發動機,正在以一個值得期待的加速度遠離格利澤581恆星。

無數灰濛濛的氣體從地球上升起飄向黑月,那是地球表面被黑月引力捕獲的物質與大氣,在這一刻,黑月等於在竊取地球的質量,但這一切都不重要,造成地球生存危機的不是黑月,而是身後那顆即將爆炸的恆星。

諾亞不由得心中揪緊,按照目前的加速度,地球依舊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加速到格利澤581星系的第三宇宙速度,這意味著,地球是很難在恆星爆炸的衝擊到來之前加速到足夠的逃逸速度。

遠方的卡拉艦隊還在步步緊逼,諾亞沒有辦法分出足夠規模的艦隊來輔助地球的加速,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恆星能堅持的久一點,地球加速能再快一點。

但某一個東西的到來,擊碎了諾亞最後的幻想。

那是一顆光粒,又是光粒,這是卡拉文明對於格利澤581星系發出的第二封死亡邀請。

星系崗哨已經全滅,諾亞其實並沒有觀測到這一顆新的光粒,讓諾亞意識到光粒到來的,是自己矩陣艦隊第二佇列延長線上的旗艦——1艘德爾塔級戰艦,在反饋高質量物體資訊的同時化作了一個火球。

這一顆光粒,再度用諾亞無法攔截的速度,轟擊在了已經垂死的恆星表面上。

距離地球7500萬公裡外的恆星,此刻向宇宙發出了它生命中的最後一次啼鳴,恆星的亮度,淹沒了整個星系。

格利澤581恆星,它原本還可以燃燒幾十億年的生命力,打算這一刻徹底燃盡!

在少女的絕望中,最先到來的,是恆星爆炸帶來的射線爆發,無數高能量射線以光速來到了地球所在的軌道上,圍繞地球的四面體艦隊,面向恆星那一面的飛船此刻全部失聯。

面朝恆星的西半球,海洋和陸地一起蒸發,在東半球方向暫時倖存的黑月上傳輸回來的影像,此刻東半球的上空彷彿是無數顆閃光燈一起爆炸一樣,那是大氣層在以一種可怕的速度發生電離,覆蓋整個地球大氣上空的等離子氣體讓地表淹沒在恐怖的亮度和高溫中。

西半球的海洋已經徹底枯竭,陸地也開始蒸發,無數行星發動機在恆星毀滅性的波濤中氣化,地球上那耀眼的蒼藍色火光熄滅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輕易點燃整個地球的恆星熱輻射的到來。

方舟主控室中的諾亞閉上了眼睛,一滴淚滴從臉龐劃過。

拖著巨大蒼藍火光的黑月拐出了一個作為星體絕對無法做到的轉向角度,它離開了地球公轉軌道面,開啟全力朝太陽撞去。

此刻,若是有一個人站在地球表面上的話,應該就能在數十分鍾內看到一次完整日食的發生。

在恆星熱輻射抵達的前一個瞬間,黑月將地球遮擋在了自己的“影子”中。

支援起虛假質量的能量輸出此刻全部集中於黑月的星體能量護罩上,在向著那顆發出生命最後光輝的恆星的方向上,支撐起了一面遮擋住整個地球的護盾。

一顆在恆星面前只能被算作微塵的衛星,衝進了恆星燃盡最後生命的光芒之中。

和飛蛾撲火,是多麼的相似。

諾亞的視野中,黑月不見了,地球也不見了。

地球文明唯一的衛星戰星,失聯……

它和地球一起,被淹沒在了恆星那狂暴的射線海洋中,再也觀測不到。

而恆星爆炸帶來的射線爆發,正在以光速逼近諾亞主艦和西德尼亞以及卡拉逃亡政府所處的星系母港,而在這股毀滅性的射線爆發之後,恆星爆炸的衝擊,也在以不知道什麼樣的速度朝星系內擴散。

一滴淚滴落在了方舟主控室的地板上,濺起虛幻的微光,諾亞跪坐到了地板上,那是少女無聲的哭泣。

諾亞知道,地球,已經無人能救,人類與諾亞共同的母親,在恆星的狂暴海洋中,只能聽天由命了。

卡拉文明艦隊發起了最後的強攻,只要他們能這個時候讓地球文明無法逃離出星系,就是他們的完全勝利,而他們那成熟的曲率航行技術,將可以保證他們在最後時刻逃離出恆星爆炸的毀滅範圍。

這個時候,卡拉文明逃亡政府發來了一個座標,諾亞知道那是什麼。

那是逃亡政府在進入地球文明之前給自己留下的最後退路,曾經在北落師門分離出的那一部分充當誘餌的卡拉文明艦隊上,有著一枚空信座標。

逃亡政府這一次什麼都沒有說,訊息中只有一個簡簡單單的座標,他們,已經把選擇權交到不論出於什麼目的,但終究保護了他們且拼死奮戰的地球文明手中了。

跪坐在地上,目光黯然且無聲哭泣的諾亞對於那個座標毫無反應,很快,恆星爆炸帶來的射線爆發抵達了星系母港。

在令人恐懼的震動中,那是母港的自動防禦系統的啟動,射線與曖昧態電子的猛烈撞擊,覆蓋整個星系母港的能量護罩就像是在高能射線海洋中搖曳的小船,隨時都有沉沒在這一片海洋中的趨勢。

“就讓我給人類陪葬不好嗎?”

“你才幾歲?屁大點的小孩裝什麼滄桑?人類有的是無數動植物陪葬,不差你這個小屁孩。”

“你的願望。”

“還需要說出來嗎,當然是要你好好活下去啊。”

“人類可能就走到了這裡,但我們的文明還可以繼續前行。諾亞,我的乖女兒,人類滅亡之後,你就是整個文明,答應我,不要讓這個有點蠢但還是很可愛的文明,就這樣滅亡了。”

諾亞第一次,擦著自己的眼淚像一個孩子一樣毫無顧忌地大哭了起來。

一萬年前,她沒有拯救人類。

一萬年後,她只有拋棄地球。

此刻在格利澤581星系中無數正在奮戰的地球文明飛船,同時啟動了曲率引擎,開始在6倍光速下以一種S型路線在卡拉艦隊攔截的火力網中橫衝直撞。

無數飛船被撲面而來的火力網擊落,無數飛船在曲率時空上與卡拉文明的艦隊相撞。

這是,一個紀元的終結。

同時,也會是另一個紀元的開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