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射鵰之武穆遺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五章 驅狼鬥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五章 驅狼鬥虎

寧以強亡,不以弱滅

這八個字堅決得如同金石交擊一般,鏗然作響,令得辛棄疾和韓侂胄聳然動容。

寧以強亡,不以弱滅辛棄疾和韓侂胄喃喃低聲,反覆唸誦著這八個字,似乎著了魔怔一般。

嶽無笛也用低沉而又嚴肅的聲音道:是啊,寧以強亡,不以弱滅辛棄疾和韓侂胄也許並不能深切體會,一個朝代,若是因為弱小而被滅亡,其下場會有多麼悲慘,對國家和民族,會造成多麼大的傷害。

但是嶽無笛擁有前世的記憶,對此,卻是一清二楚的,宋朝因為弱小滅亡,導致華夏民族有史以來第一次被外族佔據了南北全部江山,千年文華,一朝摧毀

甚至留下了崖山之後,再無中國這麼一句令人憤怒而又偏偏無可辯駁的嘲諷之語。

明朝因為弱小,導致李自成這樣的流寇,都能佔據江山,而後又把江山拱手送給了滿洲人,從此漢人剃髮易服,頂著豬尾巴,給滿洲貴族做奴才做了幾百年。

至於清朝,更不消說了,弱到無以復加,使得中華大地,不僅在列強的堅船利炮之下顫粟,更是連那彈丸小國,都能從中華吸血抽髓,而後更是佔領大半個中國。

到了民國,反倒有了些血氣,不過由於歷史遺留下來的落後,沉痾難治,雖有十萬青年十萬兵,終究回天乏術。

這些。辛棄疾和韓侂胄統統都不可能知道,他們能夠知道的,僅僅只是宋朝被契丹人和女真人欺壓的悲慘而已。這種悲慘,遠遠還沒有到亡國滅種的程度,無法與後世相比。

他們不知道,這個世界若是沒有意外,幾十年後,華夏民族將面臨第一次亡國滅種,而葬送了這個民族的朝代。正是文星璀璨的大宋。

所以,他們對於寧以強亡,不以弱滅這句話。不可能有嶽無笛理解的那麼深刻。

但饒是如此,宋朝的積弱,也讓他們早就警惕在心了,因此聽到嶽無笛說這句話時。也是有所觸動。

秦漢隋唐。皆以強亡。他們雖然滅亡了,但是都沒有將這片屬於華夏民族的九州大地,送到異族人之手。不管怎麼朝代更替,總歸是漢家人當家作主。說到底,總是一家子之間的紛爭,沒有被外人統治過。

而反觀大宋,還沒有滅亡呢,就先是燕雲之地淪落異族之手。收不回來。而後女真人長驅直入,佔據中原。至今已經百年。這樣的慘狀,也唯有晉代的五胡亂華,曾經有過了。

女真人還不算什麼,蒙古人才是當頭大患,如果一直依靠宋朝的話,總有一天,蒙古人會打到南海之濱,將整個華夏,都變為他們蒙古人的草場。屆時,我華夏民族,就將面臨有史以來第一次的亡國滅種

嶽無笛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那麼的沉重,讓韓侂胄和辛棄疾二人,彷彿都被在心上,放上了千斤重擔一般。

尋常人聽來,亡國滅種這種話,只會被當做是危言聳聽,妖言惑眾,但是辛棄疾和韓侂胄則不然,他們是真正的有識之士,也曾見過蒙古人的悍勇兵鋒,更是深知嶽無笛見識高遠,不會虛言。

只是,這等言論畢竟驚世駭俗,說的又還是尚未發生之事,二人雖然信了七分,難免還是有三分猶疑。

我也知道,這等事情讓人難以置信,不過二位拭目以待吧,鐵木真此人有彌天之志,等他統一了蒙古,便要打到天邊去了。屆時他治下的土地,也許二位聽都不曾聽說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辛棄疾和韓侂胄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駭和不解,不明白嶽無笛為什麼會對將來的事情如此的篤定。

嶽無笛從地上將完顏洪烈的求和文書撿起,拍了拍沾在上面的塵土,道:總歸,我們即使逼迫金國將燕雲之地交還大宋,大宋終究也還是要送還給異族的,不如暫且讓金國保管。

我們還要靠金國對付蒙古人呢,防禦蒙古人的弓箭,總需要一道城牆,而金國,就是我們無數漢民,防禦蒙古人的城牆。金國被滅之前,我們就有時間和空間,積蓄力量。所以,金國暫時不能過分的削弱。

兩國疆界的重新劃分,就以這次北伐的戰果為準,整個山東河南之地,河北南部,劃歸大宋,以北之地,仍歸金國。

歲幣當然還是要的,不過這筆歲幣,我希望韓相你能牢牢握在手中,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不要給朝廷那些腐儒浪費了。

我的要求大體只有這些,其餘細節,由韓相和辛大人,你們看著擬定就行。

辛棄疾默然一嘆,嶽無笛已經說了那麼多了,而且每一句話,都是那麼有理有據,他還能有什麼反對意見呢。

他知道嶽無笛之所以和他解釋,也是出於尊敬,否則北伐大軍掌握在手,接不接受議和,如何議和,權力不在朝廷,而在他啊。

完顏洪烈雖然在求和文書上提出了那麼過分的要求,但他心知肚明,宋朝君臣在大勝之餘,就算接受了議和,也絕不會放棄到手的哪怕一寸土地。

他擔心的是,宋朝會藉著大勝之勢,逼迫他歸還燕雲之地,收回整個中原,那時金國可就連中都都保不住了,影響之大,可不僅僅是國力殘破,甚至連他這個監國太子,恐怕都會地位不保。

然而就在他惴惴不安的時候,做夢也沒有想到的好事就突然降臨了。韓侂胄為平章軍國事,軍國大事,一言而決,議和的權力全在他手,象徵性地稟明了皇帝後,就遣使向完顏洪烈送來了這份詔書。

以保定府為界,南為宋地,北為金土。宋金為君臣之國,金國每歲納幣一百萬兩。

看著詔書上的文字,以及宋朝璽印,完顏洪烈先是喜悅,而後眼睛閃爍,到了最後,則是面色陰沉了下來。

南朝想要驅狼鬥虎,坐山觀虎鬥好算計啊,堂堂正正的陽謀,令人無可拒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