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5章 最後的處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5章 最後的處決

老朱早朝突然出現,給眾人來了一個大大的驚喜之後,陳恪也算是可以正大光明出現在大眾視野當中了。

老朱那裡沒事兒可幹之後,陳恪先去醫學院走了一圈。

畢竟,這裡的事情也是他的本職工作。

盧文斌和王康已曾被老朱召致了東暖閣一圈,對陳恪的實際情況也清楚些,對陳恪的出現沒什麼太大的情緒。

其他人可就不一樣了,完全不知陳恪情況,一直都以為陳恪已喪命在歹人手中了,陳恪突然出現後,大吃一驚,有人嘴中還呼叫著,道:“鬼鬼鬼...”

大白天的,哪有那麼多鬼?

陳恪還未發表不滿,王康便率先笑著出言,道:“哪是鬼?陳院士本就沒事兒。”

隨著王康的出言,有人直接伸手在陳恪手上揣摩了一下。

至於嗎?倒顯得好像是王康在騙他們似的。

確定陳恪還是熱的之時,公憤立馬突起,有人憤憤帶著不滿,道:“陳院士,我等也極擔心你,你沒事,怎不把情況也告訴他們一聲。”

這是個大事,再有擔心,這事兒在沒出結果之前,知曉的人還是越少越好。

面對這人的指責,王康出言,為陳恪解釋道:“這事兒不怪陳院士,皆是陛下安排的,我們也是從陛下口中得知的,陛下督促我等嚴格保密,我和盧御醫若把此事說出,豈不是抗旨?”

這個鍋甩的夠好。

不過事實的確也就是如此,在王康和盧文斌出來之前,老朱的確是有有關於這方面的吩咐的。

若是王康和盧文斌說了,那還真就是抗旨了。

王康解釋後,陳恪也是微微一笑,道:“此事牽扯甚大,保密工作必須得做足了才行。”

這些人撐起了醫學院,自是不能讓這些人因為此事存有彆扭,然後與他離心離德的。

其實說來,提前知曉,也有提前知曉的弊病。

就像盧文康,為了此事,不是就險些賠上了自己兒子嗎?

與這些人說明白之後,陳恪在醫學院沒待多久,便回了家。

別看他回京已有段時間了,但一直窩在狗娃家中沒露過面,他娘並不知曉他已回了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許久沒回家點卯也怪想念的,現在既然能夠光明正大的出現了,當然是要回家看看的。

說來,當初帶著陳安九回來也算是個好事,至少他不在家中時,陳安九可留在家中幫他照顧他娘。

以前他離開家之時,還得叮囑範深袁朗幫忙照顧他娘。

現在又陳安九在,他離開的時候隨時離開便是,並不需做任何的安排了。

陳恪出現,正在院子裡玩的陳月瞅見陳恪回來,立馬飛奔上前,呼喊道:“哥哥...哥哥...你回來了?”

陳恪抱起陳月,微笑著道:“嗯,回來了,我不在家中時可有聽娘的話?”

即便真的沒聽,這個時候也要回答聽的。

陳月自信滿滿,脫口而出,道:“聽了,不信你問安九叔。”

陳安九比陳月大不了幾歲,但陳月喊起這聲叔來,倒是沒有絲毫壓力。

輩分是實實在在的擺在那裡的,陳月能喊出口那便喊吧。

陳月出言,陳恪下意識瞅了一眼陳安九,陳安九憨憨一笑,並未言語。

實情如何,陳安九的表現顯而易見。

陳月別看是個女孩子,卻也淘的很,能安安靜乖乖坐在那裡,才算稀奇。

對這個實情,陳恪早有預料,也沒有過分責問。

責問的太多,陳月也不高興。

一家人能快快樂樂的在一起多幸福的一件事兒。

之後,陳恪與陳母聊聊天,一塊吃頓飯,一直都留在了家中。

他現在身不由己,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得被配出去了,好不容易有了機會,自是在家裡多待幾日,好生陪陪家人。

***

就在陳恪盡情享受有家人的甜蜜時光之時,宮中卻並不安分。

老朱請周德興喝過茶之後,便接到了呂氏自盡的訊息。

對這個訊息,老朱自是不會放於心上。

接到訊息後,老朱並未去東宮,只在暖閣中瞧了呂氏的認罪書。

認罪書上面的內容很簡單,說明了全部事實,只希望能保朱允炆。

不管怎麼說,呂氏從始至終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朱允炆。

對這份認罪書,老朱並未仔細多看。

不管是周德興還是呂氏的口供,那都只是其次。

想要查清楚,此事是否有漏網之魚,還得是依靠著錦衣衛來完成的。

東宮中,朱允炆已知曉了呂氏自盡的訊息,正怪於呂氏旁邊無聲落淚。

朱允炆從始至終只想能被老朱和朱標重視,其他的一切並不在朱允炆考慮範圍之內。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朱允炆無力承擔。

馬皇後一直都是此事的知情者,在知曉呂氏自盡後,沒用多久便趕來了東宮。

瞅著朱允炆無力跪於地上,立即有些心疼起來。

不管朱允炆是誰所出,背後又有誰的勢力,但總歸是朱標的親生骨肉。

“允炆...”馬皇後蹲於呂氏身旁喊道。

瞧到馬皇後,朱允炆立即抱起了馬皇後。

但朱允炆的性子終究有些內斂,即便抱起馬皇後這個看似能夠依靠之人,卻也並未嚎啕大哭,只默默流淚。

看到朱允炆如此,馬皇後更心疼了,招呼道:“今日讓允炆跟本宮回去睡。”

讓朱允炆跟著回去,便說明馬皇後是要保護朱允炆了。

但朱允炆在此時上卻是發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直接否決道:“多謝皇祖母,孫兒要陪著娘。”

雖說呂氏這樣做的目的,全是為了朱允炆。

但朱允炆若是就這麼不管不顧的跟著馬皇後走了,也太不像話了。

反正不管老朱那裡怎麼想,朱允炆都不能早早與呂氏劃清界限的。

朱允炆開口,馬皇後隨之稱讚道:“好孩子...”

馬皇後畢竟是皇后,看看朱允炆可以,一直留在東宮可就不太好了。

抱著呂氏還在襁褓的女兒,直接回了坤寧宮。

這個襁褓當中的女兒,每日指揮吐泡泡,對外界的事情一概不知。

馬皇後若是不管的話,這個孩子怕是會因呂氏的影響受盡苦難了。

人都是見風使舵的,即便再有旨意說呂氏之事不牽連其生下的孩子,東宮中也會有人對這些孩子避之如瘟疫的。

所以說,最好的辦法還得是馬皇後照顧著這些孩子才行。

***

次日一早,老朱正常去了早朝。

周德興的事情,老朱早已把證據準備的差不多了,後續也不過是整理了一下。

也簡單,完全不需費任何事兒。

在早朝上,李德喜宣讀了對此事懲處的旨意。

周德興父子斬立決,誅九族。

中間聯絡之人呂方凌遲,誅九族。

周德興參與其中的親信,全部斬立決,並夷三族。

至於擁護朱允炆的文臣,也都被斬抄家。

謀反大罪,一般皇帝都不會姑息,更別說是老朱了。

旨意宣讀完畢,無一人敢與之求情。

刺殺太孫,假傳聖旨,最後又當眾刺殺了皇帝...

這個事情哪個單獨拉出來,都足可以死上一萬次了。

任何人若敢在這個時候求情,很快便會被劃為同黨的。

不過說了這麼多,好像並未說到朱允炆。

難道朱允炆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正當陳恪起疑之時,老朱則直接開口,道:“朱允炆送回鳳陽看守祖陵,無旨意不需進京。”

老朱稱帝後把自家先祖收攏在了一起,用的就是當初劉繼祖給他的那塊兒地,並把之明明為了鳳陽祖陵。

這個旨意一出,朱允炆再回京的希望便變得異常渺茫起來。

陳恪怎麼都沒想到,去了一趟河南,竟會直接改變了歷史結局。

沒有了朱允炆,即便朱標真的會英年早逝,永樂大帝登場的希望怕是都會異常渺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