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6章 老朱的獎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6章 老朱的獎賞

四季小吃鋪子。

劉修亮範深袁朗這些人,在之前雖早就已經知曉陳恪回京之事,而且幾人也曾在狗娃家中一塊喝過酒。

但現在好不容易解決周德興之事了,也是應好生慶祝一下。

其實說來,他與周德興之間的仇怨本是無意間興起的,還真沒想過以如此結局收尾。

說實話,這個結局真在他意料之外。

至少,朱允炆的結局是他所沒能預料到的。

“陳恪,你做成了這麼大的事兒,陛下那裡就沒給你些獎賞?”剛在酒桌坐下,範深便開口問道。

說起此事,陳恪也才想了起來,老朱懲戒是有了,可卻並無一人安排獎賞。

在這個事情上,他風餐露宿,勞心勞力,又費了九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朱雄英帶回京師,種種結合起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沒有實質性的獎賞了,總歸是應有些口頭的獎勵吧?

“不會沒有吧?”陳恪遲疑,範深反問。

又沒有的陳恪還真不敢確定,就像他這個伯爵,不還是治好馬皇後許久,老朱才給了他的。

陳恪依舊沒說話,範深又道:“真沒有?”

既不確定,當然就不能回答了。

陳恪不做應答,範深把之當成了否認,隨之憤憤不平,又開口道:“陛下也真是的,這麼大的功勞,好歹賞些銀子意思一下嘛,怎能什麼動靜都沒有?”

範深一副掉錢眼裡的樣子,張口閉口就是錢。

“陳恪,要不你去問一下?有了錢,我們便可再把這鋪子擴一擴了。”範深杵到陳恪眼前,帶著幾分討好開口道。

這事兒是討好就能做的嗎?老朱是何人,人給就給了,不給的東西上去討要豈不找死?

面對範深的討好,陳恪起身與他保持了一段距離,笑了笑道:“要不你去幫我問問?”

範深即便真有那個膽子,怕是也難見到老朱。

對陳恪的打趣,連忙擺手,道:“我可不敢。”

你不敢,他就敢了。

陳恪懶得搭理他,沒好氣地道:“這不就得了。”

兩人沒能談妥,劉修亮則端起酒杯招呼道:“來,喝酒,我爹常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給朝廷辦事,多大功勞不重要,只要別犯錯就成了,此次陳恪在河南走了一趟,又牽扯出了如此大事,只要別被苛責就是最大的榮幸了。”

劉英自保方面造詣頗高,劉修亮本就不是在意功名利祿之人,再加之劉英的耳濡目染,在這上面的一些想法自是不同於常人。

不過,就劉修亮所言的這些,陳恪也是很贊同的。

就老朱那脾氣,你盡心辦了事兒別追究你辦事不利就行了,又哪敢指望著獎賞?

他若不是萬不得已,還真不願給老朱辦這兒事的。

“看看修亮兄這覺悟,來,修亮兄,我們喝一杯。”

陳恪的酒杯剛剛舉起,外面便響起了一道聲音。

隨著一聲聖旨到,李德喜抬腳走了進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你小子又在背後說咱壞話了吧?放心,你既有功勞,咱就不會忘記,賜爾東城府宅一座,家僕二十人,丫鬟十人,江寧田產五百畝,望爾能有上進之心,別一遇事逃的比兔子還快,欽此。”

濃濃的粗鄙之氣,一看就出自於老朱之手。

還以為老朱又把他功勞忽略了,沒想到這次的賞賜還挺豐富的嘛!

陳恪愣神,李德喜直接把聖旨遞上,道:“恭喜安樂伯了。”

這聲恭喜倒還值得,陳恪也便直接接了下來,微微一笑,道:“多謝。”

之後,又拿了些銅錢遞上,道:“來,沾沾喜氣。”

也許是因陳恪挖過太多坑了,對陳恪遞上來的銅錢,李德喜態度堅決,非推辭著不受。

不要就不要吧,倒也省得他給了。

李德喜離開,範深隨之搶過旨意,瞅著上面的字,大眼瞪小眼。

半晌之後,開口問道:“就說嘛,你這麼大的功勞,陛下怎能忘了你,陳恪,我若沒聽錯的話,陛下給了你東城府宅一座,還有伺候的丫鬟和家僕吧?對,還有江寧田產五百畝,對吧?”

既是給自己的東西,那當然要記住了。

陳恪正準備回答,範深隨之便又激動地道:“這麼多東西?陛下可真大方,陳恪,你什麼時候搬家,我幫你一塊搬,對,你若搬了家,這兒怕是不能常來了吧?”

也不知道是誰剛才懷疑人老朱沒有獎賞。

瞅著範深如此熱切,陳恪也不好拒絕,道:“陛下旨意已到了,禮部那裡應該已經在準備了,明日差不多就有結果了,只是不知,是修繕完畢的,還是需重新修繕的。”

很多人抄家之後,府宅自是空下了。

這些府宅除朝廷賣出外,也還有一部分會留下作為功臣的賞賜。

“有了結果,記得告知我一聲,我與你一塊搬。”範深再次道。

其實,家裡也沒什麼貴重東西了,既要往東城搬,那些鍋碗瓢盆之類的也沒必要帶走了。

但範深如此客氣,陳恪還是應了下來,道:“嗯,好,等搬的時候再說。”

次日,陳恪剛到醫學院,禮部官員便按旨意上的內容,把房契田產以及家僕丫鬟的賣身契送入了陳恪手中。

拿著這些東西,陳恪第一次感覺,他也是有家當的人了。

之前,陳恪雖治好了馬皇後,但人皆以為,陳恪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沒人當回事。

這次,在平定周德興謀反之事上,陳恪出力甚多,可沒人敢為之小覷。

對那些房契之類的東西陳恪也沒仔細看,從禮部官員手中收了這些東西後,陳恪主動去找了老朱。

在開封,他親眼見識到,因醫療體制不完備,那些災民沒死於水患中,卻因災後疾病所死。

那段時間,忙著處理周德興的事情,也沒時間與老朱好生說說此事。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時間,是該與老朱提上一嘴了。

東暖閣中,老朱依舊在批閱奏摺,見到陳恪進來,也不等陳恪行禮,直接開口問道:“怎麼?對咱給你的東西不滿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些東西他都沒看,哪存在什麼滿意不滿意的。

即便真有不滿意,他也得有那個膽子當著老朱的面說出來。

“滿意,滿意...非常滿意...臣來是想找陛下說另外一個事情的,臣此去開封,感觸良多,民間醫者實在太少了,很多百姓受災患病後,只能擠在縣衙,有的縣連個醫者都找不出來。”

陳恪說的是正事,老朱放下了摺子,認真傾聽,問道:“太醫院下面不是有個惠民藥局嗎?那些人呢?”

老朱出發點是好的,但畢竟那麼多事務,老朱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掌握。

問及此事後,陳恪如實道:“惠民藥局大多名存實亡,有的根本就沒有,畢竟醫者有限,而我大明地域廣袤,哪能有那麼多醫者來充斥惠民藥局。”

陳恪所言這些並不是沒有道理。

“此事的解決方式,臣本與周王殿下說過此事,但經過深思熟慮後,又有了個更為成熟的意見,現在太醫院人手空缺,可借選醫者的便利,選一些支援動刀之人進入醫學院,由他們融會貫通後,前往各州府組建惠民藥局的同時,再開設醫學院分院,招募少年進行培養,幾年功夫下來,醫者便會多了起來,如此大明的醫療體制也算完備了。”

陳恪其實是不想招搖自己的醫術的,畢竟他對此並不是很熟悉,但後來想想,他既然懂些理論,便該嘗試著把這種醫術傳授下去,能減少一個患者的病痛還能減少一個。

就比如說腸癰,他已治好了馬皇後,若能把這經驗傳授下去,豈不是可讓更多的病患減少痛苦了?

聽了陳恪的想法,老朱沉思片刻,道:“此法倒也可行,咱準了,你來做太醫院院使,全權負責此事。”

就他那三腳貓的功夫,這怎麼還成太醫院院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