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3章 老朱的安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3章 老朱的安排

三日之後,陳恪帶著摺子見了老朱。

摺子遞上,李德喜從陳恪手裡接過遞到老朱面前。

拿起摺子,老朱只瞅了一眼,便一臉嫌棄的放於一旁,問道:“你何時能把你那幾個字兒寫好?”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畢竟一手好字的養成除了要經過經年累月練習之外,還得看天賦。

兩者缺一不可。

天賦有沒有的暫且不說,光是經年累月練習這一點兒他就辦不到。

畢竟身兼那麼多事情,他哪有那個時間?

陳恪帶著幾分不好意思,打著哈哈道:“臣盡力,盡力...”

這是最好的搪塞之法。

若說沒時間之類的,老朱說不定就得定下期限讓他練成了。

別的事情好說,練字這問題真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可保證不了,他這個字什麼時候能夠練好。

陳恪出言後,老朱倒也沒再在字的問題上多加追究,只道:“把摺子上的內容口述一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很明顯,老朱不願被陳恪那一手蜘蛛爬過的爛字折磨。

既然當面口述也行,幹嘛還非要讓他上摺子?

為寫這個摺子,他可花費了兩個多時辰。

前世上學的時候,為寫個了字,都沒這樣費過勁兒。

心中吐槽,在面上陳恪還是殷切回道:“行,沒問題。”

畢竟是花了那麼久寫下的東西,內容如何肯定是記得的。

陳恪應了一聲,組織了一下語言,隨之道:“臣先說生員,武將出生的子弟,想要在朝中謀得職位,必須在十歲之後便必須進入軍將大學堂學習,另外軍中百戶以上包括百戶在內也必須進入學習,當然,這就得變通著來,也還得慢慢來,不能一下子一股腦全安排進來,軍中沒有主官豈不是要亂套了?而且大學堂初設也不可能容得下這麼多人。”

如此做的好處,除了能讓這些人更系統正規外,也會讓他們搖身一變成為天子門生,讓朝廷更輕鬆掌握軍中動向。

當下這種形式中,也可擺脫對那些老將的依託。

當然,也還能為後世之君培養可用的將軍。

即便是在盛世,練兵備戰也是不可或缺的。

老朱認真傾聽,陳恪這才又道:“另外一個便是訓練的問題,第一是兵法戰術,畢竟這些東西都是前人留下的經驗戰術,多學習,等到了戰場多多少少總歸是能用到的,第二個便是自身的拳腳,畢竟一支精兵是需要看將領本身是否夠強,第三個便是要多訓練些排兵佈陣的技能,不然的話,即便身體強壯,若只會紙上談兵到時只能帶著兵丁送命。”

訓練不好的,那可就如李景隆了。

老朱也是經過一刀一槍拼出來的,如何帶兵自是要比陳恪這個小白強太多。

在下旨組建軍將大學堂之時,該想的問題怕早就已經想明白了。

陳恪所提建議能合老朱心意自是會被重用。

如若不然,老朱豈會把陳恪找來,再說一次這些東西。

“第一批人便從勳戚子弟中選出二十人加以訓練,給你三個月時間,讓咱看到成果。”

老朱不苟言笑的吩咐,陳恪有些吃驚,反問道:“臣去訓練?”

他都沒上過戰場,老朱倒真看得起他。

“你不去,難道還讓咱去?”老朱瞪著眼睛問道。

朝廷又不是沒人了,非得兩選一。

從朝中的中立派中隨便選一個人出來,都比他強。

“陛下,真不是臣不願去,臣沒那個本事,怕搞砸了陛下的事情,像臣這樣連刀都沒拿過的人,怎能做得了練兵之事?”

陳恪這話說的可是發自內心的,老朱卻明顯不信,一副不容置疑的態度,再次開口道:“行了,少吱吱歪歪的,這事兒就這麼定了,劉修亮也一塊去,另外跟著你的那兩人,他二人若願意,咱特旨允他們進入大學堂。”

這個大學堂老朱是寄予厚望的,能允許範深和袁朗進去,著實算是老朱的一個恩旨了。

雖說軍戶地位低下,連範深老爹軍匠都比不上,可一旦進入大學堂,那可就與勳戚子弟的起點相同了,只要肯努力,前途還是有的。

至少要比他們現在強。

陳恪二話沒說直接道謝,道:“臣代他們多謝陛下。”

陳恪的這聲道謝,也算是應下了老朱的差事。

為了給範深和袁朗弄個前途,總歸是得嘗試一下。

說著,突然想起了什麼,趕緊又與老朱道:“陛下,劉修亮能否也給他個選擇的機會?”

劉英沒什麼太大的志向,只想平平安安當個富貴閒人。

當初把劉修亮送至京師,就是為讓老朱看著,好讓老朱對他們家放心。

在與陳恪一塊開鋪子時,也沒想過從中賺錢。

至於進入大學堂,謀個前程什麼的,怕並非劉英所希望的。

當初鋪子剛開,劉英也是資助過的。

總不能現在鋪子開起來了,就不顧劉英的想法了。

最後到底是否進入大學堂,還得是劉英父子商量著來決定。

其實想要永久富貴,一個義惠侯也差不多了。

前程什麼的,對於劉家來講並不是最重要的。

陳恪出言,老朱瞅了他一眼,半晌吐出兩字,道:“準了。”

劉英的想法,老朱不會猜不透。

給劉英弄個侯,完全是出於對劉家贈地的感謝,也沒想過劉英能為朝廷做出什麼功績來。

只要劉家世代本分,老朱家養著他們完全不成問題。

陳恪剛謝,老朱隨之便道:“允熥年紀小,把雄英一塊編進。”

將來這天下遲早是要交給朱雄英的。

培養朱雄英領兵作戰之能倒也是必須的。

作為皇帝,你可以不去領兵作戰,但不能不會。

“那殿下的課業?”陳恪問道。

領兵作戰之能重要,治國理政同樣也重要啊。

不然只想著當將軍,不願治國理政,怕是得像朱厚照了。

“時間上讓他自行安排,沒有課業之時可隨時進入大學堂。”老朱道。

這樣安排倒也沒什麼問題。

不做訓練,至少也能瞭解一些。

重要的事情說完,老朱隨之又道:“老五的棉衣已送到了,北地將士們的反響不錯,咱已下旨加大棉花的種植了。”

加大棉花種植,其實也能帶動紡織業,從而發展經濟的。

“陛下聖明。”陳恪稱讚。

老朱都已安排了,說明已看到大面積種植棉花的好處了。

陳恪自是沒必要再多說廢話了。

“你那兵仗局所制短銃已顯現出效力,咱再調派工匠加大火器的產出,逐漸代替軍中目前使用之火器。”老朱又道。

有先進火器,自是要頂替舊的。

另外,陳恪是兵仗局局使,對兵仗局的安排,自是要先與陳恪說上一聲的。

“陛下放心,臣會督促他們完成的。”陳恪道。

說著,陳恪便鄭重道:“陛下,既是要大規模配備於軍中,臣建議,加大監管力度,依舊如往常那般三日抽查,抽查力度也要加大,保證送與軍中的火器不存在任何問題。”

現在產出的少,抽查之時自是也省力。

大多數時候是由朱雄英帶著朱允熥做的。

可若增添工匠,再配備於軍中,那麼多的火器,光靠朱雄英和朱允熥怕是濟極難辦到。

“此事你無需操心,咱會為雄英加派人手的。”老朱開口。

陳恪主動讓老朱加派人手監造,也是為了保證火器在使用時不會出現問題的。

適用於軍中的東西那可不是開玩笑的,萬一出個差錯,就以老朱的行事手段來看,那絕對得小命不保。

“陛下,那臣先去忙了。”

該安排的事情都已經做了安排,陳恪自是沒有留下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