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1章 神機營提前出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1章 神機營提前出世

瞧過朱棣的摺子,陳恪倒也並未太過詫異。

朱棣既然能弄出專攻火器的神機營,提前有這個想法就不算什麼。

陳恪只是想不明白,朱棣竟會率先把自己麾下的百戶送於京中訓練。

送醫者回來訓練沒什麼,把百戶送來訓練,這可就太不可思議了。

朱棣這是相信自己的兵不會出問題,還是現在壓根沒其他的心思?

即便沒其他的心思,也應做不到把自己的兵送於京師洗腦吧?

陳恪抓著朱棣的摺子,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久久沒動靜。

一旁的老朱倒是等不及了,開口道:“區區幾行字,看不完了?”

老朱開口,陳恪才終回過神來,恭敬把摺子重新遞上。

“看完了,看完了...燕王殿下神武英勇,臣只是沒想到竟能與燕王殿下想到一塊。”陳恪回道。

老朱接過摺子,重新走至御案前坐下。

“咱倒是也早有此意...”老朱抿了口茶道。

他說朱棣神武英勇,老朱就說他之前就有此心思,這是與朱棣搶風頭。

許是陳恪臉上的懷疑頗甚,老朱直接道:“怎麼?不信?”

信,怎能不信。

即便是真的不信,也不能當著老朱的面承認吧。

“信信信,當然信,燕王都有如此神武,陛下乃燕王之父,其神武自是遠超燕王。”陳恪立即拍馬屁。

朱棣當皇帝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陳恪當然是得率先依託好老朱這個靠山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恪開口,老朱不再在此事上多言,而是道:“火器營就以神機營稱之,衛所就設於京郊,待訓練合格後,再於需要派出。”

火器若真如陳恪所言有那麼大優勢的話,那肯定是不能於外訓練的。

這樣一來,天子必很難掌控。

神機營發展越強,與朝廷危害越甚。

“陛下英明。”陳恪拱手稱讚。

老朱既說這些,那便說明早就已經有了打算,陳恪只需盛讚即可,其他的自是不必多言。

說著,老朱招呼進一人。

此人一身甲冑,腰間挎著長刀,長相並不算魁梧,反倒帶有幾分秀氣。

不過眉眼中所帶的銳氣卻又不像是手無縛雞之力之人。

見到老朱,此人先行見禮。

見禮完畢,老朱開口道:“他叫許英光,曾跟隨徐達三徵北元,,後來又隨沐英徵雲南,皆作戰勇猛表現可佳,咱招他進京做宿衛也有將近一年之久,今恰逢組建神機營,便由他來做這個指揮使。”

陳恪一直自戀,以為老朱會把神機營交於他。

他正想著該怎麼拒絕,想不到老朱竟已合適人選了。

既已把許英光招致京師做宿衛一年,這一年怕既是給許英光安排跳板,也是對許英光再行考驗,然後在合適的時機委以重任。

當然,安排宿衛,這也是在給許英光皇恩,以便用得著許英光之時許英光能夠誓死效忠。

這個許英光跟隨過徐達,也跟隨過沐英,便說明並非是他們中特定之人。

既誰的人都不是,那自然也就是老朱的。

大明建國十五年,北元韃子基本已快肅清,老朱也該慢慢脫離那些武將的兵權了。

老朱當著陳恪的面委任神機營指揮使,對陳恪並未有什麼特有的吩咐,陳恪只能拱手對許英光以行祝賀。

“恭喜啊,許指揮使。”

許英光話不多,陳恪恭喜只略微拱手做了一下回應。

從始至終,許英光並未有太多的情緒,怕是老朱之前就與許英光說過這個事情了。

既是如此,老朱幹嘛還要與他說。

他唯一能幫得上忙的,也就只有火器支援。

可兵仗局主要就兼火器生產,為神機營配備火器那也是應該的,完全沒必要把他單獨找來說一聲這個事情的。

“你身上事務也不少了,咱就不於你在神機營委任事務了,你把你軍將大學堂的一些練兵方式多與許英光分享一下。”老朱又道。

許英光若真想學習這些經驗,完全可去軍將大學堂取經。

可軍將大學堂之時事現在是由徐允恭負責,老朱之所以這樣安排許是不願勳戚子弟染指?

老朱用意到底如何,陳恪也懶得再去猜。

反正只是教許英光一些軍將大學堂的練兵方式,許英光學到何種程度,又於神機營踐行多少,這就與他沒有多少關係了。

陳恪直接回道:“是,軍將大學堂訓練也是有大綱的,臣把這些東西整理一下直接拿給許指揮使。”

...

神機營所招募兵丁,並不限於一地,即便是兵員優秀之地,也不只在此處招募太多。

而且,這些兵丁家中直系親屬中大多沒有擔當高職者。

總得來講,許英光是個幹實事的。

不到一月,神機營訓練便已正式步入正軌。

而到現在,兵仗局成立已有一年之久了。

在這一年時間,陳恪對兵仗局多加獎賞,目的就是激勵他們能夠在火器方面更精進一步。

反正他的能力也只限弄出燧發火銃了,紅衣大炮之類的還得由當下的額那些匠人去鼓搗。

一年時間,陳恪在研新司投入頗多,現在終有了些許成就。

一日,陳恪剛到兵仗局,一匠人便風風火火跑來,滿是欣喜喊道:“局使,局使,我研新司弄出個火炮,威力甚大,可射十里之遠,昨個兒剛剛試驗過。”

大明的一里等於五百米,十里也就是五千米左右。

五千米與後世的那種炮是沒法比,但於當下卻算是頗為高超的了。

歷史上紅及一時的紅衣大炮,怕也就是這個距離。

陳恪比那匠人還高興,問道:“是嗎?快去瞧瞧。”

那匠人道:“昨日在城外試過後,也沒往回拉,局使怕是...”

兵仗局地方有限,即便這裡有個五千米左右的距離讓他們轟,可難免也餓有些施展不開。

直接去城外空闊之處嘗試,沒什麼需顧忌的東西,反倒是更能發揮出其效果來。

去城外就去城外,這可是兵仗局揚眉吐氣的時候。

陳恪正要離開之際,又想起了什麼似的,隨之道:“先等等,我去把太孫殿下他們喊出,讓他們也見識一下。”

朱雄英和朱允熥負責兵仗局監造,陳恪有事不在的時候,他們也是極為盡心。

現在有了這麼大一個喜事,也該與他們分享一下。

正在上課的兩人被陳恪以兵仗局有急事喊走。

他們是兵仗局監造,兵仗局若有事他們也不能不來。

兩人被喊走,朱允熥笑嘻嘻問道:“去哪裡玩?”

怎就記住個玩,他現在好歹是當叔叔人了。

陳恪臉色一板,沉聲道:“玩什麼玩,兵仗局研新司弄出了個火炮,你們身為兵仗局監造,也有必要去瞧瞧。”

瞧瞧的目的,是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麼叫火炮。

火銃雖與火炮相比多了些機動性,但論起威力來,與火炮可差多了。

城郊一空闊之處。

負責火炮的幾個工匠瞅見他們走來,紛紛行禮。

行禮結束,幾人便就火炮做了介紹。

什麼炮管多長,管壁多厚,整體形有多重,從炮口到炮尾相繼加粗的用意又是什麼。

一一介紹完畢,朱允熥有些等不及,道:“快開始吧,從此處到那山頭有多遠,能打下嗎?”

火炮放於這個位置,怕正好就是想打下那山頭的。

那匠人回道:“稟殿下,正有此意,之前打的都是平地,現在小人現在想試一下能否打下那山頭來。”

看來這匠人也是一個不願服輸,也不怕服輸之人。

若非如此,他完全可私下嘗試難的,當著陳恪他們的面弄一個簡單的。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