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199 中原陸沉三百年之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99 中原陸沉三百年之始

……

天水郡正在上演的一幕幕,馬謖這個總策劃人並不太清楚。

他在進入隴西郡不久,就打道回了武威城,沒有繼續跟蹤郭淮。

這個“計賺隴右”計策,從郭淮逃出武威城那一刻,就進入了自行發展階段,無法再被人為所掌控。

計策成與不成,只能看天意。

馬謖很清楚,並不是所有計策都能達到預想效果,司馬懿也不是泛泛之輩,不會那麼容易被人算計。

是以,回到武威城後,他將隴右之事暫時放於一邊,召集木匠研究彷制“自動售賣機”,並派人去籠絡安撫遊家和麴家。

這兩件事都比較重要。

“自動售賣機”事關能否快速攻略西域;安撫遊、麴兩家,事關能否深度掌控涼州東部。

與此同時,馬謖還將目標瞄準西郡和西海郡,也就是“雄霸西涼”副本第二個子副本“雙西”地圖。

為了提高歷練效率,防止一頭杵進去抓瞎。他一改之前硬莽作風,派出大量細作、斥候,將涼州西面五郡各個勢力的詳細資料收集歸攏到一處,仔細研究起來。

西郡和西海郡的目前大勢力主要有兩個,一是盤踞在西郡的禿髮鮮卑部落;二是柯吾所統領的西海羌。

禿髮鮮卑是漠北鮮卑的一支,因不滿王位被剝奪,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追隨首領拓拔匹孤南下定居涼州。

建興八年(230年),拓拔匹孤去世,其子禿髮壽闐繼位。

此時,經過十年發展,禿髮鮮卑部落已有十萬之眾,控弦之士萬餘人。且隨著首領禿髮壽闐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周邊不斷有氐人、羌人、和鮮卑小部落相繼投奔而來。

馬謖所知道的資訊,要比情報上詳細的多。

原時空裡,也就是從這時起,即禿髮壽闐(執政時間為231~252年)與其孫禿髮樹機能(執政時間為252~280年)掌權期間,禿髮鮮卑從一個數萬人的小部落,迅速成長為雄據華夏西北的大勢力。

魏元帝曹奐鹹熙二年(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元年,即公元265年),西晉王朝建立。此時,北部和西北部少數民族紛紛內遷。足有幾十個鮮卑部落內遷到涼州,而早已遷移此地四十多年的禿髮氏在接納了一部分部落後,迅速壯大,與漢人雜處的同時,並大肆吸收漢先進的科技文化,開始籌謀建國。

但西晉朝廷向來歧視內遷的少數民族,派兵監視他們,向他們徵收重稅,還強迫他們戍邊甚至無故屠殺。

各個部族為求生存,揭竿而起,互相聯合,和西晉朝廷展開了激烈鬥爭。

晉泰始六年(270年)農曆6月,禿髮樹機能率領鮮卑部落舉行反晉起義,前後歷時十年,史稱“涼州之亂”。

禿髮樹機能起事後,率眾擊殺了西晉的秦州刺史胡烈於萬斛堆,又拒擊尚書石鑑的進討之師。一時間,隴右、河西其它諸民族紛紛響應,這場起義得到了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族百姓的支援,一度使西晉王朝失去了對涼州的控制。起義軍先後打敗前來鎮壓的各路西晉軍隊,取得了三戰三捷的輝煌戰果。

晉泰始七年(公元271年),禿髮·樹機能聯合北地胡攻金城,但在金城受挫,經浴血奮戰,突破包圍,北上直搗涼州治所姑臧,擊殺涼州刺史牽弘於青山,後又擊敗涼州刺史蘇愉於金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晉咸寧元年(公元275年),禿髮鮮卑的勢力由涼州金城郡西北更向西發展。高昌以東的一些鮮卑部落也起而反抗晉朝統治。

晉咸寧四年(公元278年),禿髮樹機能率起義軍在武威附近展開激戰,殺死了涼州刺史楊欣,包圍武威城,開展了激烈的攻城戰役。

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春,禿髮樹機能攻破武威城,阻斷了西晉王朝與河西地區的交通。

因失去了涼州重鎮,西晉朝廷大震,晉武帝司馬炎坐立不安,急忙委派得力將領馬隆為武威太守,募兵鎮壓。馬隆改變了以往單純武力鎮壓的戰略,採取了分化拉攏瓦解的策略(也就是馬謖之前平定西羌時所採取的策略)。

在馬隆的收買下,禿髮樹機能所部的碎跋·韓、且萬·能等羌族人首領率眾萬餘歸降,馬隆又“前後誅殺及降附者以萬計”。

是年農曆12月(公元280年初),馬隆派遣歸降的善戎、設骨能等三萬餘兵馬與禿髮樹機能所部展開了大戰,禿髮·樹機能終因寡不敵眾,兵敗被殺,歷時十年的“涼州之亂”被鎮壓下去。

禿髮鮮卑部旋即歸降於西晉王朝。

之後,禿髮鮮卑部落繼續蟄伏於西北地區,又湧現出無數開明的首領,並在不久後的“五胡亂華”時期,捲土重來,強橫無比的登上歷史舞臺。

要說“五胡亂華”那一段最黑暗最混亂的時期,雖然有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大遊牧民族紛紛登場。但其中的主角,毫無疑問是鮮卑部落。

這也是鮮卑族第一次極為隆重的登上歷史舞臺(建國),並由此開啟了其“開掛”般的發展歷史。

鮮卑族在此期間建立了八個國家。

而“眾鮮卑”之中,發展最好,成就最高的非拓撥鮮卑莫屬。

三國歸晉後,天下重歸一統。但西晉建國沒多久便發生八王之亂,這場源自西晉王族利益分配不均的內亂不僅加速了這個新興王朝的滅亡,還給了北方草原民族提供了進入中原的絕佳機會。

首先南下的是匈奴劉淵、劉聰父子,公元315年至316年,劉聰先後攻破洛陽和長安,俘虜並殺害晉懷帝及晉愍帝,西晉滅亡,永嘉之亂始起。

隨著匈奴人南下,長期盤踞在華夏周邊的的鮮卑人也蠢蠢欲動,乘中原混亂不堪建立國家。十六國時期,是鮮卑族最輝煌的時期,前前後後建立了多達八個國家。

這八個國家分別是:南涼(397~414),五胡十六國之一,由河西鮮卑禿髮烏孤於397年所建,都城盛樂(今屬青海),鮮卑族政權中面積最小實力最弱的一個國家,盛時控有甘肅西部和寧夏部分,公元414年禿髮傉檀率軍西掠時,西秦乘南涼後方空虛偷襲樂都,南涼滅亡,歷三主,共十八年。

西秦(385年-431年),五胡十六國之一,為鮮卑三大族群中的隴西鮮卑族首領乞伏國仁所建,初稱大單于,是鮮卑人建立的最袖珍的一個國家,最盛時期,其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區。西秦曾在400年為後秦所滅,409年又奇蹟般的復國,改大單于為秦王。431為匈奴人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所滅。歷四主,共計三十七年。

北魏(386年-534年),386年鮮卑族拓跋矽乘前秦淝水之戰大敗內部四分五裂之際於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同年四月改稱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為“魏”,北魏是所有鮮卑族政權中最強大的一個,透過消滅同族的北燕、後燕等政權,北魏最終統一北方結束十六國混戰時期,中國歷史至此進入南北朝時期。

北魏透過道武帝拓跋矽、太武帝拓跋燾、孝武帝拓跋宏三位傑出皇帝的勵精圖治,國力在公元500年前後達到鼎盛。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兩大權臣高歡和宇文泰各自擁立皇帝東西對峙,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550年和557年東魏和西魏又分別被北齊和北周取代,北魏宣告滅亡。共歷20帝,享國148年。

以上便是鮮卑族所建立的八個國家,但鮮卑族實際上建立的國家遠不止這八個。

在青海、甘肅一帶,還有鮮卑慕容部分化出來的吐谷渾政權;拓跋支裔建西夏國(開基祖拓跋思恭被唐朝皇帝賜姓李,開國皇帝李元昊,又叫拓跋元昊)。細細數來,鮮卑一共建立了多達11個國家(勢力)。

嚴格來說,鮮卑部落極有野心,與華夏周邊其他部落完全不同,如匈奴部落長期遊離於漠北草原,對中原的索求無非就是糧食和人口,劫完就走,並不覬覦中原國土。

而鮮卑部落在發展過程中,卻是積極南下內遷,具有強烈的建國及統治中原的慾望,其成就也遠比匈奴等其他部落高。

鮮卑部落能夠在一百多年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一統中原一百五十年北魏帝國,拓撥(禿髮鮮卑)部落居功至偉。

所以,目前盤踞在涼州的禿髮鮮卑,包括目前還沒有南下的拓撥鮮卑,都是馬謖此次攻略涼州的重中之重。

如果擺不平這支鮮卑,百年後,中原必然會重蹈陸沉一幕。

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馬謖就沒想著與他們和平相處。

要麼服從,要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