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290 司馬懿:總有刁民想害本都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90 司馬懿:總有刁民想害本都督

魏軍這次慘敗,傷亡都來自於去追擊的兩萬人馬和隨後趕來接應的大軍。留守渭水北岸的人馬並未遭受損失。

收攏過殘軍之後,魏軍仍有近五萬人馬,尚有一戰之力。

諸葛亮也知道此次不可能直接把魏軍全都消滅,所以用來圍殺魏軍的兵馬看似一隊接著一隊,其實總數只有七萬左右,與魏國前來追擊的士兵數量相當。只不過,每支蜀軍前面都帶了一個凋像,才讓屢吃苦頭的魏軍士兵嚇破了膽,只想逃竄,不想硬抗。

於是大勝來的異常輕鬆。

至於蜀軍另外五六萬人馬,則被諸葛亮分為八隊,由張黃李楊四大部將及諸將各領一軍,乘機將五丈原周邊八個縣同時拿下,從地緣上孤立並包圍了魏軍,同時也切斷了魏軍的陸上糧道。

至此,魏軍的運糧部隊再想透過渭水兩岸來運糧,已不可能。

好在還有渭水道可以走漕運,否則當蜀軍佔領周圍八縣的訊息傳到魏軍大營時,魏軍就會立刻崩盤。

自古以來,糧道便是軍隊的命脈所在,此道一旦被斷。任你有雄兵百萬,也會瞬間炸窩。

司馬懿一邊命令士兵深溝高壘,閉營不戰,一邊暗歎諸葛亮確實厲害,蹙眉思索維穩良策。

此戰,諸葛亮成功吃準了他“貪功冒進”的心理,給他好好上了一課。

這次慘敗也是司馬懿和諸葛亮交手四年多來,最慘痛的一次失敗,一度讓司馬懿堅定的必勝信念有所動搖。

好在,五十四歲的人生閱歷,很快使他恢復了睿智,把目光放在更高的宏觀視角,客觀冷靜地分析起此次慘敗所造成的後果。

以前,司馬懿有信心抵擋住蜀吳聯合攻勢,尤其是來自於諸葛亮的攻勢。

現在,諸葛亮“死而復生”,奇計連環,讓司馬懿忽然有些吃不準了。

如果諸葛亮一開始就用這種打法,司馬懿覺得自己很難守得住。

兵法雲: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用兵作戰,總是以正兵當敵,以奇兵取勝。所以,善於出奇制勝的人,其戰術變化,就像天地萬物那樣無窮無盡,像江河之水那樣通流不竭。

司馬懿以前能守到諸葛亮焦頭爛額,束手無策,只有一個原因――身負國家重擔後,諸葛亮摒棄了奇,凡事皆以穩為先,以正為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個只用正道統軍作戰的主帥,麾下兵馬也不處於絕對優勢,又遇到了他司馬懿這麼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那諸葛亮又怎可能會贏?

孫臏之所以被成為兵聖,韓信之所以被成為兵仙,原因無他,唯善於在正的基礎上,出奇制勝爾。

很快,在將此戰覆盤多次後,司馬懿從中找出了一個巨大的破綻――這次來圍剿魏軍的蜀軍雖多,單一一支軍隊卻並不處於絕對優勢,甚至在區域性戰場,蜀軍還處於巨大劣勢。如果他能堅定決心與其一戰,勝負猶未可知。

可惜,在看到諸葛亮第一個凋像之後,他已經失了分寸;在看到諸葛亮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第N個凋像後,他已經有些神智錯亂了。以為那是妖法,只顧著帶頭逃跑,根本生不出回身決一死戰的念頭。

現在想想,他若能克服心裡恐懼,鼓足餘勇,催軍與其決一死戰,說不定就能把諸葛亮給俘虜了。

“唉,既生懿,何生亮……”司馬懿方嘆了一聲,忽然心頭靈光一閃。

“咦?不對,孔明向來穩健,不喜弄險,空城計是他唯一一次弄險,以他的性格,斷然不會於我面前第二次行險,莫非...此計出自馬謖之手?”

“馬謖早不出現,晚不出現,偏偏在我猶豫不定的時候,出現在隴山大道,這才促使了我下定決心追進斜谷,嘶……馬謖這是想要本都督的命啊!”

司馬懿憤慨塞胸。

“豎子,安敢如此!”

一想到馬謖那個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傢伙,過往那些不愉快的回憶就一幕幕現在司馬懿眼前。

兩年多前,他與諸葛亮第一次在五丈原相持。馬謖領兵偷偷奪取了千里之外的涼州。

一年多前,他與諸葛亮在隴右相持。馬謖卻領兵來偷襲關中,頃刻間連下二十餘城,席捲關中,兵逼長安,迫使他不得不放棄隴右,率軍回救。

今年,他與諸葛亮第二次相持五丈原。馬謖卻悄悄去了草原,給大魏安排了六個對手。

現在,馬謖又設下這個絕戶之計,想要把他死裡打。

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司馬懿久久不能釋然,恨不得把馬謖逮過來砍成齏粉。

可惜只能是想想罷了。

這次慘敗,打破了關中地區的魏蜀兵力均衡,令關中魏軍的局勢危若累卵。而且,朝廷已經派不出更多兵馬來支援關中戰場。

在經歷了石城之敗後,大魏總兵力已經不足四十萬。近四十萬兵馬裡,派往北境抵禦六部外敵的三路兵馬共有十萬;關中地區佈置了十五萬,襄陽至合肥數座重鎮,千里防線,僅僅只有十萬兵馬。

此時此刻,洛陽城中恐怕連三萬人馬都沒有,整個大魏呈現出“國雖大,卻無士兵可用”的窘境。

面對蜀國的咄咄攻勢,司馬懿一籌莫展。

強弱之勢已經逆轉,現在魏國非常被動。

“勢”說不清道不明,很難準確界定,但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當一方擁有“勢”的時候,哪怕兵力處於劣勢,也能難輸掉一場戰爭。

同理,當“勢”不在我方時,即使兵力多於對手,也很難贏下一場戰爭。

接下來該怎麼?是和蜀軍死戰到底,打光最後一兵一卒,還是撤回長安,據守堅城?

司馬懿陷入了沉思。

另一邊,蜀軍大營。

眾將濟濟一堂。

諸葛亮背著手,立於帥位之上,仰頭閉目,一臉恨鐵不成鋼。

魏延低著頭半跪在帥帳裡,一顆心不住地往下沉。

之前,他抄近路在斜谷棧閣道口截住了楊儀。正暗自得意,忽見北面火光衝天,喊聲震地,楊儀催動大軍回頭殺向魏軍。

魏延大驚,急差人去探聽是何情況,結果發現諸葛亮並沒有死,此刻正率軍圍堵司馬懿。

得知這個訊息,魏延腦子裡轟隆一聲,天塌了。

當下也不敢再有多餘的想法,乖乖領著兵來見諸葛亮,負荊請罪。

魏延根本沒有第二種選擇。

得知諸葛亮沒死,他麾下的士兵當場就跑了一大半,轉投楊儀麾下。

他差點撤成了光桿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