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313 臥龍崗上春月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13 臥龍崗上春月明

廣明殿坐落在長安城正中偏北的位置,緊挨著未央宮,原本是先朝朝廷用來接待貴客的宮殿。劉禪遷都長安以後,發現皇宮裡就未央宮和廣明殿儲存比較完好,再加上庫庫空虛,丞相阻止等原因,就沒有大費周折修建新的皇宮,只是把廣明殿刷了一層新漆就入住了。

自打住進來之後,劉禪整日裡想的都是如何說通相父,從國庫里弄出點錢,修建一個富麗堂皇的宮殿,再娶一百多個妃子,好好感受一下帝王級待遇。

畢竟天下都一統了,他這個皇帝也該享受享受了。

雖然兩府分拆之事已經進行了兩年,丞相府大部分權利也都歸還給了內府,但實際上。劉禪仍然沒有拿到最關鍵的財政大權和軍權。

而且最關鍵的是,諸葛亮一直都有一言否決權。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蜀漢的權力架構,共分為皇帝―丞相―內府和外府(大將軍府)―文武百官―各地刺史―各地郡守(各地守將)―各地縣尉的七級階梯。

劉禪雖然是蜀漢最高領導人,但實際上是什麼事都不管的。

政務上的事情都歸於內府,也就是四個輔政大臣商議解決,解決不了的上報丞相裁處。

軍事上的事情歸於大將軍府,大將軍府解決不了的,也是上報丞相裁處。

丞相解決不了的,才會上報他這個皇帝裁處。

但丞相可是無所不能的相父諸葛亮啊,他會有解決不了問題嗎?

劉禪都登基十三年了,還沒真正當家做主過呢。所以,在得知諸葛亮離開長安的訊息後,劉禪一開始是興奮的,他覺得自己終於可以當家做主一回了,

但在諸葛亮離開長安的第三天,這位季漢中興之主正坐在廣陽殿正中上首,身上蓋著一條蜀錦薄被,手裡端著酒杯,胖乎乎的圓臉上盡是焦慮之意。

沒人管著他的感覺,太不習慣了!

在他旁邊,小宦官黃皓正在彙報著探聽到的情況:“陛下,大將軍馬謖昨日剛到長安,車騎將軍司馬懿就與其子司馬師上門拜訪了他,聽說是司馬師的妻子病危,去向馬謖求藥。”

“另外,丞相臨走之前,一應物事盡分付於兩府,各個政令也都傳首各地,諸郡也都穩若泰山,只有幷州和幽州兩地,胡人們不太安分。”

“還有,大將軍馬謖昨日連夜出府,不知所蹤。”

“很好。”劉禪心不在焉地應了一句,眼神有些飄忽,似乎在想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黃皓注意到,陛下今天精神非常焦慮,通常這種時候,他是不能跟陛下開玩笑的。

停了一會,劉禪忽然問道:“黃皓,你說丞相不在了,朕要建造皇宮會有人反對嗎?朕要選妃會有人阻止嗎?”

黃皓想了想,也有些不確定,“只要大將軍和內府大臣不反對,應該就沒有人反對了。”

劉禪點了點頭,又隨便問了黃皓幾個無關緊要的問題。

黃皓一一作答後,廣陽殿內很快安靜下來。

劉禪搓著雙手猶豫了下,忽然站起身來,瞅著黃皓說道:“黃皓,整個皇宮裡,朕最信任的人就是你了,你老實說,朕是不是個昏君?”

黃皓低下頭默默咀嚼這句話,沒有立即回話。

很顯然,陛下這個問題根本不成立,

古往今來,有哪個昏君可以率領弱國一統天下的?會識人放權也是一種大智慧,是很多數皇帝都不具備的能力。

所以陛下問的並不是“是不是昏君”這個問題,而是在問“朕如果不是昏君,怎麼登基了十三年還沒什麼權力?”

但這個問題已經觸及到小太監的盲區了,黃皓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劉禪大概也意識到自己問道於盲了,迅速改口道:“朕有件事你去辦一下。”

黃皓連忙弓身附耳,做出傾聽之態。

劉禪沒有直接吩咐,他先做了個手勢,等守護在大殿周圍的禁軍侍衛們知趣地走出去,把整個廣陽殿留給主僕二人,這才開口說道:

“相父已經走了三天了吧。”

“三天了。”黃皓回答。

劉禪視線飄向殿外,胖胖的手指頭敲擊著桉幾:“可朕怎麼覺得相父已經去了三個月之久,心裡空落落的,總覺得他老人家不會回來了?”

黃皓寬慰道:“丞相以前也經常率軍出征整年不歸,陛下怎麼突然多愁善感起來了。”

劉禪陡然提高了聲音:“不一樣,這次不一樣。”

他焦慮地伸出手,攥緊黃皓的衣袖:“你立刻去一趟南陽,看看相父有沒有給朕留什麼話。”

黃皓一怔,“陛下,丞相才剛走…要小奴親自去嗎?”

“是,你親自去,立刻,馬上!”

聽到劉禪的話,黃皓臉上浮現出一絲為難,他自小被切了入宮,還沒單獨出過遠門,而且南陽在哪裡他根本不知道。

雖然會有人給他帶路,也會有人護衛他前往南陽,但他擔心把這件事辦砸了。

黃皓縮了縮脖子,都噥道:“陛下,那小奴去了?”

劉禪擺了擺手,示意他趕緊上路:“麻熘點,別磨蹭,快去!”

黃皓哭喪著臉走了。

其實他不想去南陽的原因並不止是路遠,還有丞相的不待見,他怕極了平時掛著一張嚴肅臉龐的諸葛亮。

但是陛下發話了,他又不能不去。

……

黃昏,紅日西斜。

襄陽城外二十裡,隆中臥龍崗上,茅廬。

天下一統之後,襄陽城被重新劃歸南陽郡。

現年五十五歲的季漢丞相諸葛亮,在小將趙雲的攙扶下,巍巍顫顫推開了塵封多年的茅廬的大門。

原來的大門早已腐朽風化,現在這個大門應該附近的熱心村民重新安裝的,包括嶄新如昨的三間茅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諸葛亮看著院子裡熟悉的景物,深吸了一口氣,兩道斑白的長眉抖動著,喃喃念道:“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

趙雲聽到這一句,心中觸之極深。

如果說丞相夙願已償,餘生無憾。那麼他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倘若此時此刻,先帝劉備泉下有知,也該瞑目了。

可惜,當年那一批懷揣炙熱理想的老夥計,如今就剩下他和丞相了。

趙雲攙扶諸葛亮在草廬臺階上坐下,從馬車裡取來木琴擺好,恭敬的守候在一旁。

諸葛亮略微除錯了一下音質,用力撥動琴絃。

悠揚頓挫的琴聲隨之從指尖流出,飄出院子,在竹林間迴盪。

竹林深處,一個模樣威嚴的文士,牽著馬,駐足聆聽,心裡不由自主浮現出那熟悉的詞語。

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

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

……

天色逐漸昏暗下來,一輪新月正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