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穿越從龍蛇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一十六章 佛門落子,雙方會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一十六章 佛門落子,雙方會見

正是基於此點,宇文邕才想要透過拉攏及安撫親近佛門的權貴,虛與委蛇,以此延緩佛門動手的時間。

其實,他何嘗不知佛門不可輕辱,禁佛之舉,利弊參半,甚至很可能導致大周國祚毀於一旦?

但他早有打算!

須知,百多年前魏太武帝廢佛初始,可是將整個長安城的和尚殺得沒剩幾個了,可謂與佛門結下血海深仇也不為過!

儘管如此,北魏廢佛七年後,太武帝的兒子繼位為帝,下詔恢復佛法,興建佛寺,佛門的禿驢們還不是立即迴歸,繼續溜添了數代北魏皇帝?

有此前車之鑑,宇文邕動手的力度和靈活性,可比魏太武帝客氣多了,在北周國內禁佛過程中,從頭到尾並未殺戮一個僧侶,拿捏得極有分寸。

若是未來他兒子宇文贇繼位,再下詔恢復佛法,大興佛寺,難道佛門還會捨近求遠,冒險支援權貴造反?

此間先禁佛,再復佛,看似來回折騰,但中間大周國朝可就平白虜獲了佛門百多年的財富,以之充當軍費,若是計劃順利,足夠大周在數年內吞滅北齊、南陳,一統天下。

屆時再恢復佛法,安撫佛門,即可將佛門的反噬消弭於無形,又順帶打壓一下佛門!

如此一來一往,佛門少了百年財富,而宇文氏卻多了三分之二的錦繡江山,可謂借雞生蛋的無上妙招。

本質上則是大周及宇文氏向佛門強行戰爭貸款,並在佛門徹底發飆前再及時還上百分之一,安慰安慰佛門的自尊心,給雙方一個和解的臺階。

當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宇文邕也發現,現如今佛門的耐心並沒有百多年前那般好,今年才是大周禁佛第二年,佛門就已蠢蠢欲動了,比他想象中似乎早了三五年!

這一點,他在滅掉北齊下達禁佛令的時候就察覺到了。

楊堅夫婦在洛陽盤恆數日之後,便回到長安覆命,宇文邕雖然知道他們與佛門接觸,但現在他並不打算收拾他們,反而給了楊堅不少賞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今時不同往日,他必須為北周爭取時間!

所以,雖然他禁佛,但是卻留下了一定的餘地。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當年的佛門勢力羸弱,對於北魏的屠殺無法反抗,只能任他們揉搓,但是,佛門在中原發展數百年,歷經戰亂,反而使得整個佛門的勢力進一步擴大!

在南方險些建成了地上佛國,而北方,佛門四宗亦是百花齊放,信徒無數。

這樣的佛門,又豈會任人宰割?

楊堅是個聰明人,自然明白宇文邕在向他背後的佛門示好,兩人心照不宣之下,楊堅當場拜謝。然而不久後,楊堅夫婦再次消失在長安城,出現在驪山。

這次,他們不是來遊山玩水的,而是來見人。

一個非常重要的人。

驪山之上,一道倩影迎風挺立,剪水雙瞳一眨不眨的遙望著前方的蜿蜒山勢,現出若有若無的迷醉之色。

“久聞驪山人間絕秀,今日得見,果是名不虛傳!”

楊堅、獨孤伽羅夫婦受她感染,不由順著她的視線望去。

但見東西秀嶺山勢逶迤,遍山松柏長青,壯麗翠秀,峰巒起伏,遠遠望去,好似一匹凝神遠眺,躍躍欲奔的蒼青驪駒。

驪山之稱,實至名歸!

說來驪山就在長安城東三十裡處,似楊堅、獨孤伽羅這等久居長安之士,又是不缺閒暇及錢財的權貴,不可能沒來遊玩過。

但正因夫婦二人均是門閥權貴,此前數次呼朋喚友來驪山遊玩,其醉翁之意始終不在驪山,而在同行之人。

如此失了純靈之心,未免無從領略驪山靈秀的真正妙處。

然而此次卻是大有不同,楊堅夫婦祈盼良久,終與這慈航靜齋的新一代傳人約在驪山腳下相會,原本也有存有諸多機心和俗務欲與對方陳訴並達成協議,卻不想初次相見就給對方無形而有實的清麗如仙氣質所影響,不由自主的忘卻一切,陪她沉浸在這大自然的造化瑰麗之中。

直到三人登上半山腰,楊堅才如夢初醒,旋即心下駭然,早聞的靜齋傳人的‘仙化’特質玄之又玄,奇異無比,但當真遇見之時,即使自己的武道意志堅如磐石,亦難免於不知不覺間敗下陣來,給對方主導了自己的心境。

慈航劍典確是匪夷所思,非尋常武人所能想象!

就在楊堅感慨叢生之餘,準備開口進入正題之時,梵清慧竟似精準把握到他心裡的一思一念,再次搶先一瞬輕啟朱唇,

“驪山,崇峻不如太華,綿亙不如終南,幽異不如太白,奇險不如龍門,然而三皇傳為舊居,媧聖既其出冶,周、秦、漢以來,天子多遊幸離宮別館,繡嶺溫湯皆成佳境。”

聽到前半句,楊堅還神情平淡,只以為對方仍在談論驪山之景,顧左右而言他,但聽到後半句時,楊堅卻忍不禁眼神一縮,神采燦然。

三皇、媧聖的時代固然過於久遠,已不可考,但周、秦、漢諸朝立都長安,歷代天子多有在驪山修建行宮,悠遊盛景,沐浴溫泉。

特別是周、秦、漢三朝之開創,均是將天下由紛亂分裂促成統一的歷史盛事,意義深遠。

對方借山喻史,可謂“皇氣”十足!

楊堅默默品味著其中深意,一時間再不敢隨意開口,愈發覺得對方言辭之犀利一如劍道,虛虛實實,意境幽遠,令他大感無跡可尋,防不勝防,更難以抗拒的被對方掌控節奏。

獨孤伽羅深明丈夫的窘境,不由暗暗心急,忽然前方一座高聳的烽火臺映入眼簾,其粗狂斑駁、古舊殘破的牆體充滿了歷史滄桑。

鳳目一閃,獨孤伽羅掩唇一笑,風情萬種,“仙子請看,那就是史上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烽火臺,相傳周幽王為博取愛妃褒姒一笑,曾在無戰況時派人點燃了烽火臺上的烽火。

各路諸侯以為天子有難,急忙率兵至鎬京(長安)。褒姒在城樓上看到諸侯的狼狽相,就放聲大笑。之後當犬戎攻入驪山,幽王再下令點燃烽火,各諸侯卻無人來救,幽王被殺,褒姒被擄,西周滅亡。

仙子說說,幽王真是因褒姒而亡國麼?還是男人無能失了江山社稷,總愛推到我們女人身上?”

梵清慧意味深長的瞥了獨孤伽羅一眼,微笑嫣然道:“‘烽火戲諸侯’之說由來已久,但若說褒姒紅顏禍水,幽王因此亡國,實屬牽強附會。

且不說幽王時西周勢力王畿千里,各諸侯國的軍伍根本不可能看到烽火同時到達。大軍的調動、集結、備糧、行軍,再到最後趕到鎬京境內,近則十天半月,遠則一年半載。

就算幽王和褒姒想戲弄諸侯取樂,又如何可能在烽火臺邊等待幾個月呢?

縱然考慮到西周諸侯國領地小,而且在關中境內分佈既多且密,例如如今關中境內的不少小縣城,在當年可能就是兩三個諸侯國割分的屬地。

因此當幽王點燃烽火,不少諸侯國將士若是盡皆乘馬駕車,或可在半天之內趕到驪山救主。但這些將士,終究只佔西周所有軍兵的十不足一。

然西周滅亡之戰,乃是幽王主動進攻原來的申後(幽王的前妻)孃家申國,申侯聯絡戎族打敗周幽王,西周因而滅亡。

其間或有君昏臣尖、廢長立幼、合縱連橫、禍起蕭牆等諸多辛密,唯獨舉烽火求援之說實屬無稽之談!

竊以為,“烽火戲諸侯”乃是小說家之言,非是搏褒姒一笑,而是搏吾等後人一笑耳!”

頓了頓,又正色道:“不過,文恬武嬉,確是亡國之道。”

“仙子博古通今,所言發人深省,令在下感悟良多。”楊堅連忙拍了記馬屁,心裡暗暗感謝妻子的機智,為自己爭取到一個開始話題的良機。

“依仙子看,方今天下三分之局何時可以終結,令天下萬民有長治久安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