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霸業徐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年幼諸葛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章 年幼諸葛亮

諸葛瑾在城下勸叔父諸葛玄投靠二公子陶應,諸葛玄在城上面露為難之意。樓上曹宏卻朝陶應一稽首說道:“二公子,如今諸葛大人願在郯縣效力,都是為了徐州百姓,二公子豈是強人所難之人呢?這名聲要是傳出去,恐怕影響二公子的聲譽啊!”

陶應嘆了口氣也對曹宏喊道:“曹大人,你想多了。我費勁周折要尋夏侯玄不為他事,只因他是諸葛子喻的叔父而已。子喻投奔我,我便想讓他了無牽掛。如今見諸葛大人無礙,我也就放心了,他在郯縣還希望曹大人要多多舉薦啊!”

陶應說完,旁邊諸葛瑾還在勸,陶應忙對諸葛瑾說道:“子喻,人各有志,算了吧!你也莫要為難諸葛大人了?待會若諸葛大人讓你投奔郯縣,此事就不好看了。還不如接了你兄弟姐妹,咱們回彭城吧,曹操兩個兒子已經在石亭等的不耐煩了已經!”

有一種方法叫聲東擊西,就例如在古玩市場買東西,當你看中一件未被發現價值的寶物時,聰明的人往往不去關注他,反而去關注另外一個不值錢,到時候連買帶送就將寶物拿走了。

諸葛瑾畢竟才二十歲,雖然他心智已經非常成熟了,但是做事方面難免還是有些不成熟。俗話說,父母不在,長兄如父,如今叔父不願跟著去彭城,在陶應的勸說下,諸葛瑾只好做好自己這個長兄該做的事情。

於是諸葛瑾只好有些失望地朝城上喊道:“叔父,既然咱們各為其主,我也不勉強了。叔父之才想必刺史大人定會重用,侄兒也無需擔心了。叔父亦不要牽掛侄兒,我定會帶好弟弟妹妹!”

諸葛瑾說完下馬便朝城上諸葛玄磕頭起來,磕了幾個頭之後,這才又上馬喊諸葛亮與諸葛均,讓他們帶著妹妹出城。

陶應似乎也有些不耐煩的朝城上喊道:“曹大人,我趕時間,我數萬兵馬可耽擱不起,快點開啟城門把子喻弟弟妹妹放出來吧,我們要走了!”

見陶應居然不糾結諸葛玄了,曹宏心中有些疑慮。但是他也是有識人能力的,剛才跟諸葛玄交談,諸葛玄言行之中無不透漏出他大族的貴氣,又學識淵博,難道陶應真的只是為了讓手下諸葛瑾放心才回的郯縣?

不過不管那麼多了,為了早日將這個瘟神打發走,曹宏忙揮揮手讓士兵將諸葛亮與諸葛瑾還有一個小女孩帶下去了。

陶應假裝無所謂甚至更多的不耐煩,但是心卻提到了嗓子眼。一直看著士兵吱呀一聲將城門開啟,然後兩個士兵將諸葛亮與諸葛瑾帶出來,送過吊橋,陶應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兩個小孩慌忙朝諸葛瑾奔去,諸葛瑾下馬一手摟住了一個激動的眼淚都掉了下來。他們三兄弟一個妹妹最是悽苦,父親去世了,母親也不在了,於是他們三個只能去投奔叔父諸葛玄。

卻不想這時徐州還偏偏起了戰火,曹操開始了第一次征伐徐州,諸葛瑾與叔父走散了。按照以往的歷史,諸葛瑾去了江東,後來被江東孫權的一個親戚舉薦在江東做了官。最後官至大將軍,他兒子更是牛,雖然他兒子結局不是太好。

然後諸葛玄帶著諸葛亮兄弟繼續流浪,最後叔父也死了,諸葛亮更是淪落到了在隆中種地,要不是劉備請他,估計這一輩子他都只是一個農夫了。

不過幸好他們在徐州碰到了穿越而來的陶應,也不知道他們的命運到底會怎樣下去,不過至少有一點,他們兄弟現在開始就再也不用分開啦的!

望著幾人的團聚,那場面有些感人,陶應的家至少是沒這麼親了。天已經不早了,陶應還沒等諸葛瑾說完話,甚至陶應還沒真正的去打量諸葛亮便令親兵過來一人抓起一個小孩放在了自己的馬上,然後李典過去把瘦的幹黃的小女孩拎到了自己的馬上,像拎個小雞一樣。

親兵回到了隊伍裡,陶應緊繃的心這才松下了。驚喜過後,陶應又開始炫耀了,也不管話說的合不合適騎馬在城下指著曹宏大喊道:“曹大人,你說我這兩天不惜成本的四處尋找諸葛大人是為何嗎?”

“因為他學識淵博,不過我先了你一步,哈哈!”

曹宏在城上無不炫耀起來,陶應也跟著哈哈大笑道:“非也,我眼光豈能與你一般,我真正要尋的是諸葛瑾的弟弟諸葛孔明非諸葛玄大人也!你個傻……”

一說到傻*,似乎這樣說顯得自己太沒素質,或許因為等到了諸葛亮,陶應太開心了吧,竟然差點忘了注意自己形象。

陶應說完那笑聲詭異的讓諸葛瑾都有些害怕,曹宏不信,陶應又指著諸葛瑾說道:“諸葛一家出盡才人。諸葛大人雖然也才華橫溢,但比之子喻和孔明差也,子喻有大將軍之才,孔明有王佐之才,將來天下定將是彭城的天下!”

陶應說完勒馬便哼著小曲朝城外而去,曹宏忍不住在心裡罵了一句:“****!”不曾想的是陶應也在心裡用這個稱呼返還給了曹宏無數次了!

一聽陶應說自己有大將軍之才,說自己弟弟有王佐之才,諸葛瑾那個震撼啊!自己與陶應不過相識兩三日,而自己弟弟諸葛亮更是與陶應一面都沒見過,他怎麼會知道自己弟弟有王佐之才?難道他能預見未來之事嗎?

不過現在哪裡還能顧得那麼多事,自己主公已經重新領兵朝石亭鎮而去,諸葛瑾也趕忙騎馬跟了過去。

八月初的石亭鎮連綿的大雨一直下個不停,陶應望著窗外連綿不絕的大雨,心中滿是顧慮。石亭鎮的房屋已經修建好了,大街也修建完了,唯一不好的事情就是那些樹很少,因為這裡原本都是些農田。

陶應正琢磨著來年春天怎麼從別處移植些樹來呢,但是眼前他需要思考的顯然不是這個問題。

陶應本對孔明充滿了希望,他以為他就如同落魄的劉備突遇孔明一般,自己很快就能開始自己的王圖霸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令陶應崩潰的是,此時的諸葛亮年方十四歲,還是一個孩子啊!比自己小了十歲,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就是再聰明也畢竟是個孩子,他還沒有後世那種可以統帥千軍萬馬的能力與威望。

陶應想給他請個老師,但是徐州能教他的人卻還當真沒有。原本陶應準備請張昭來教他,但是又覺得張昭是不是太過於迂腐,而且張昭又是主降論者,到時候曹操強大了來打彭城,他要是糊弄諸葛亮,讓諸葛亮投降了該怎麼辦?

外面雨聲不斷,陶應出神的望著窗外雨滴滴落在荷塘裡泛起的陣陣漣漪。此時的諸葛亮正一臉好奇的拿著毛筆在紙上寫著東西,諸葛瑾訓斥他不要動那些紙張,紙張太過珍貴,諸葛亮只好放下毛筆在屋裡有些侷促的站著。

不一會小兵來報說曹丕要吃甜食,府上做的飯菜他不願意吃,曹丕也吵著要回兗州。陶應有些心煩的說道:“不吃就讓他餓著,餓狠了自然就吃了!”

曹丕今年才8歲,他跟諸葛亮比起來,太過於嬌慣。曹植只有三歲,只是一個能走的小熊孩子。這一切都讓陶應大失所望,他印象中曹丕和曹植應該都是大人的,卻沒想過如此之小,這下自己簡直就是自作自受,閒著蛋疼就算了,閒著倒好居然替人家養小孩子去了,搞的自己這麼偉大!當陶應第一次見到年幼的曹丕和曹植,心都碎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