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官場浮沉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會來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會來了

江春水大吃一驚,“這麼誇張?我們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麼,財政還會沒錢?”

林浩噗呲一聲笑出聲來,毫不掩飾對江春水孤陋寡聞的鄙視。

梁旭神情不變,淡然道:“你在鄉鎮,不懂也正常。等以後到縣直單位來了,接觸的多了自然也就清楚了。”

江春水老臉一紅,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要不旭哥你給我說說?”

梁旭望了一眼正求知若渴的江春水,笑道:“也沒什麼不能說的。現在經濟不景氣,左江本來就是個靠農業吃飯的地方,沒幾個納稅大戶,靠稅收吃不飽飯,每年的財政轉移收入又有限,所以縣一級財政發不出工資是常事,算不得什麼。”

江春水納悶道:“那不是有國債什麼的麼?再不行,就不能跟銀行貸款?”

林浩嗤笑道:“大哥,你不知道中央禁止地方政府發行地方債券,也不允許地方政府直接向金融機構借錢?我靠,真不知道你是怎麼考上公務員的,這點門道都不清楚。”

梁旭沒給林浩繼續火上澆油的機會,插嘴道:“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歷來都是中國的特色。地方政府在這裡耍了一點小聰明,既然自己不能向金融機構直接融資,那由地方政府成立一個企業,藉此向金融機構融資。縣裡的那些個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城建資產投資公司、城建開發投資公司,雖然名稱五花八門,其實都是政府的“融資平臺”。這些公司往往不直接從事具體的經營業務,其首要目的都是幫地方政府融資。地方債的借債主體很複雜,但融資平臺公司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比例我估計應該接近50%左右了。”

沒見過大海翻騰的人,小江小河的崩騰往往也能給予其蔚為大觀的衝擊。江春水之前一直在企業工作,對政府的運作並不熟悉。考上公務員之後,從事的又都是具體性的業務工作,受制於平臺,他並沒有多少機會接觸到更高層面的內幕。聽梁旭娓娓道來,儘管對方的語調再平淡不過,但對江春水來說,無異於等於在他的固有認知裡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

回到雙峰,躺在床上的江春水久久不能入睡。

幾個小時前梁旭的話放佛還迴響在耳旁,給江春水造成的衝擊是旁人無法想象的。

財政也會沒錢發工資,地方政府也可以破產。雖說只要還是G*D執政,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就無限接近於零。但畢竟沒法排除那種可能。社會是進步的,當前中國逐漸走上了法治的道路,從法制道法治,一字之差天壤之別,足見高層轉型的決心。

從法理層面可能會發生,從現實來看更是近在咫尺的事情,會不會發生?江春水心裡沒底。

他不像林浩那麼樂觀。畢竟中國那麼大,左江的問題也不是特例。區域性的疾患無關痛癢,但要是蔓延到全身,就不是壯士斷腕可以解決的問題了。

當真考上公務員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麼?江春水不由得在心底重新掂量起自己捧著的這份外人所謂的鐵飯碗來。

江春水越想越煩躁,索性爬起身來開啟了電腦。

鬼使神差的,他開啟了網上銀行檢視了自己的銀行卡餘額。

6000……

觸目驚心!

江春水知道,無論自己重數多少遍,這零的數量都不會增加半個。

更令人沮喪的是,這已然是他盡最大努力節衣縮食之後的結果。

要知道,從考入公務員至今,他都還沒有給自己新添設過一件衣服,就連底褲,都是跟隨他戰鬥了好幾年的老夥伴。

一時衝動買車之後,江春水的經濟狀況一直不容樂觀。一年的油錢、停車費、保養、過路費算下來,怎麼的也要接近兩萬的支出。以江春水現有的工資水平,年收入也不過四萬出頭。一臺車,相當於耗去了江春水一半的收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江春水抽菸抽得兇,一天二十五塊錢一盒的芙蓉王跑不掉。平時跟朋友同事出去吃飯喝酒,既不擅長裝醉或者提前離場之類的伎倆,更做不來到結賬的時候像沒事人一樣的穩若磐石,於是就成了出去消費時結賬最多次的冤大頭。

不過好在自打到了雙峰之後,外出應酬的機會不比在水泥廠的時候,早午餐在食堂解決的多,晚餐一般自己煮,十塊錢一頓對付過去。所以,江春水還勉強略有結餘。不然,銀行卡上的餘額怕還得再少兩個零。

開源節流,這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唯二途徑。除此之外,別無它法。

節源,江春水已經做到了極致。除了不買衣服,抽菸的檔次從之前的海韻降到現在的芙蓉王,甚至為了節省那每月幾十來塊,江春水洗車都是週末的時候就著食堂的水管親力親為。但事實證明,再勤儉的人也沒法致富。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會賺錢,而不是會省錢的緣故。

錢是賺出來而非省出來的。

這個道理,江春水懂,很早就懂了。但懂的道理多寡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好比現在,江春水再學富五車也擺脫不了自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

公務員管理法明確規定,公職人員及其直系親屬不得經商。雖然在大部分有資源有渠道的官員眼裡,這個規定的意義僅限於紙面,完全可以無視。但對於江春水這種掙扎在底層的公務員來說,那無異於一根觸之既死的高壓線。

對於江春水來說,公職這個身份是他能夠憑藉的最大資本,也是他願意苟且於眼前而不失對未來美好想象的原因所在。一旦因為錢的問題而丟掉了身份,之於農門出生的江春水來說,那無異於滅頂之災。

但是現在,江春水動搖了。

江遊說的對,這世道錢才時最好的通行證。世界上從來沒有鐵飯碗一說,再穩定的職業也不比自己銀行卡裡一連串足以保障自己下半輩子衣食無憂的存款尾數來得靠譜。

但賺錢何其難!

要是賺錢容易,江春水或許根本不會選擇到這窮鄉僻壤裡來當個縮頭烏龜。在龍潭賣水泥的慘痛經歷尚且歷歷在目,江春水實在沒有勇氣也沒有底氣重走一回那樣的老路。

這是個資訊差巨大的時代,權貴階層可以憑藉雄厚的資本、廣泛的人脈和超前的資訊輕而易舉攫取鉅額的財富,但低等公民想要實現屌絲逆襲,除了祖墳冒青煙買個雙個球撞撞運氣之外,其實並沒有多餘的可能。貧富差距無法消弭只會越拉越大的原因就在這裡,當資源成為一種階層的壟斷產品,窮人只能越窮,而富人只會更富。

江春水站在窗前聽著不遠處左江奔騰不息的的聲音,翻來覆去想著掙錢的途徑。

幹回老本行,賣水泥?這是江春水最有經驗,也最在行的事情。理論上來說,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成功機率無疑要大上許多。但建材行業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吞金窟,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可言,拼的就是渠道和墊資能力。江春水在心底默默盤算了一下自己可以籌措到的資金,最後還是PASS掉了這個想法。富二代可以經歷無數次的失敗,只要取得一次成功便能成功。農二代不行,他們沒法承受失敗,哪怕只失敗一次便是萬劫不復。

炒股?不說現在的股市完全就是一個連富人都退避三舍的泥沼,就算行情看好,在野雞大學混了四年的江春水也根本不會那玩意。至於其他像開網店、賣土特產之類的,江春水想都懶得想。要麼是沒那技術,要麼就是缺本錢。

拿一個億去掙兩個億很容易,但想拿六千塊去掙一萬塊卻相當困難。江春水算是想明白了為什麼窮人創業會那麼難。就因為窮,才想透過創業實現鹹魚翻身。但創業是需要投入的,不只是精力的投入,更多的是需要實打實的投入票子。

窮人創什麼業?!特麼創業本就是富人閒來無事折騰的東西!

江春水想了無數種可能性,還是沒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發財路子。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就像梁旭說的那樣,走一步看一步吧。”江春水在心底安慰自己道。

江春水明白,命運之所以為命運,且使得那麼多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仍然不失對未來的希望,就是因為它的偶然性和不可預判性。沒人看得到未來,無論好壞。也正因為看不到,於是所有人都掩耳盜鈴般的希望自己的未來會是一個美好的存在。哪怕現有的所有線索都告訴他們,等在他們前面是一個更加糟糕的未來,但他們也照舊心甘情願、一廂情願的心懷希冀。

生活因希望而美好,生命也因希望而延續。誠然如此。

令江春水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命運沒有讓他等太久的時間。

臨近年底,省裡印發的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檔案裡突兀的增加了一項關於駐村幹部經費保障的內容,明確要求縣級政府必須給予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每年不低於十萬元的專項幫扶經費。

這突然增加的考核指標打了各縣區一個措手不及,誰也不知道這個所謂的十萬元專項幫扶經費是個什麼東西。以左江為例,全縣六十來個貧困村,每個貧困村標配一名第一書記,一個十萬總的就是六百來萬。錢不算多,也不算少,但問題在於省裡只設定了這麼一個考核指標,具體這筆錢從哪出,是縣級自己解決還是上級統籌解決也沒個說法。經費該怎麼用,也沒有見有具體執行細則下來。

即便搞不懂上面的意圖,但落實總比一直觀望來的好。左江縣委第一時間召開了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擴大會議,縣委常委悉數出席,十個鄉鎮的一把手全部參會,會議從早上開到晚上,雖說還是沒能研究透這份不過十來頁厚薄的考核檔案,但領導層面卻達成了一致的意見:那就是儘快把錢給撥下去,把賬做起來。上級後面能幫助解決一部分固然好,就算不能,為了通過考核縣裡面自己掏腰包也在所不惜。

全縣黨員幹部沒日沒夜的忙活了一年,到頭來就因為這區區幾百來萬的第一書記專項幫扶經費沒落實導致全縣考核不過關,那就真是白瞎了。

“為了扶貧,一年幾個億都花了,還在乎這幾百萬?!花,這個錢必須花,而且必須儘可能快的花!”在會議的最後,縣委書記擲地有聲的說道。

縣長還想再堅持一下自己的立場,畢竟自己是管錢的那個人,要是財政資金這塊出了問題,板子怎麼也得先抽在自己這個政府首腦而非黨委班長的屁股上。但望了一眼旁邊意氣風華的那個人,他還是習慣性的選擇了沉默。

縣委書記還年輕,縣裡的幹部們私底下都在議論他究竟能不能在五十歲之前晉升廳級序列。在這一點上,左江的地下組織部倒是出奇的保持了一致性意見:晉升廳級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分歧主要還是集中在五十歲之前還是五十歲之後。而自己,一個眼瞅著就要退休的正處級領導,雖然大家明面上對自己依舊敬重有加,但背地裡,估計也沒幾個人太把他當回事了。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沒來由的,縣長突然想起了少年時看過的那部倚天屠龍記裡的一句話。

——

在縣委書記發話之後,縣財政一改往日拖沓的作風,在當週就把第一書記的幫扶經費給撥到了各個鄉鎮的戶頭上。

如何用這筆錢成了何斌最費思量的事情。以前,找不來錢是他最頭疼的事情,不曾想,現在一大筆錢到了手上反倒卻成了燙手山芋。

雙峰正在搞城鎮化示範建設,用錢的地方數不勝數,不說這區區幾十萬,就是全縣那六百萬全砸進來估計也砸不出個多大的水花。

但現在的問題是,這錢沒法那樣用。縣裡已經明確了這筆幫扶經費必須專款專用,且要充分尊重第一書記個人的使用意願。現在不同以往,對財政資金的審計嚴格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何斌被人稱為何大膽,就是因為他那敢為人先的行事風格。但到了這個問題上,何大膽也大膽不起來了。

挪用資金,那可不是組織約談、紀律處分的範疇了,摘帽子是輕的,嚴重的說不定就得進籠子。

何斌坐在大班椅後,不停的摩挲著財務剛送上來的撥款單。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前任鎮長不是個東西,光留下一個爛攤子給他。他到了雙峰之後,為了找錢可算是殫精竭慮。賬面上還有好幾十萬的負債,城鎮化建設的工程款到現在還沒有著落......錢錢錢,到處都要用錢。現在手裡倒是捏著幾十萬,但能用麼?

想到這裡,何斌不由得一陣氣短。

算了,錢可以再找,官帽子可就這一頂,丟了怕就再難要回來咯。

思量再三,何斌最終還是決定不冒這個風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