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東廠督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六十一章 炮轟阿什牛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六十一章 炮轟阿什牛錄

鑑於阿什牛錄的城牆非常堅固,秦書淮並沒有下令強攻,而是先圍城。

六萬大軍之中,三萬用來圍城,另外三萬則分佈在城北、城西、城南三處,其中城西的佈防延伸到遼河邊,城南的佈防延伸到渾河邊——阿什牛錄城處於這兩條河中間,如果韃子的援兵要過來,要麼從北方直接過來,要是從南和西過來就要渡河,所以河邊各岸口自然是巡防重點。

圍城之後,秦書淮除了送還范文程去羞辱莽古爾泰外,還每個時辰都派一員大嗓門,拿著他“發明”的“喇叭”去城下喊話。

“城裡的滿人、漢人、蒙古人聽著,你們已經被包圍了!愛新覺羅家大勢已去,他們必將遭受滅門之禍!大明天子仁慈,只要你們開城投降,一律既往不咎!你們都上有老下有小,何必陪著愛新覺羅氏一起死呢?快快開啟城門投降吧,降兵不殺!”

喊話的內容有三個版本,漢語、滿語還有蒙語。當然,城裡還有些西域兵,這個秦書淮就實在找不到人去喊了,西域話太難懂,除了到那些跑商的誰都不會,雖說聯軍中有去過西域的,但那些大老粗哪學得會這個?

足足喊了一天,效果怎麼樣秦書淮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心理戰嘛,閒著也是閒著。

不過話說回來,城裡的蒙古兵和漢人廝卒,此刻的戰意確實沒那麼強了。漢人自然不必說,蒙古兵當初來救韃子圖啥?不就是圖韃子強大的八旗軍能把明軍擊敗,好讓明國死了征服草原的心嗎?

現在呢?滿人明顯已經打不過明軍了,他們心裡怎麼可能沒點想法?

白天喊了一天,晚上秦書淮又寫了勸降書扔到城頭,內容是勸莽古爾泰棄城投降的。

莽古爾泰接到勸降信,冷笑了一聲。

他雖與皇太極有矛盾,但是讓身為正藍旗統領的他投降?簡直是笑話!

沒錯,大金眼下確實處於劣勢,但這場戰爭就必輸無疑了麼?

未必!

在第二道防線上,他要以自己為誘餌,狠狠咬秦書淮一口!

秦書淮表演了一天一夜,看上去一無所獲。

不過這是必要的表演,兵家最忌諱的就是打絕地求生的軍隊,秦書淮這麼一搞很容易讓城內的士兵產生一種對方不想趕盡殺絕,如果對方殺過來,咱們實在打不過也可以投降的錯覺。

人一有了退路,哪怕是自認為的、並不確切的退路,都不會再拼死一搏了。

這就是為什麼歷史上任何軍隊圍住一座堅城後,都會進行勸降、喊話的原因所在。

不過,釋放善意是一方面,要想拿下阿什牛錄,還得實力說話。

秦書淮可不想在這裡浪費太多時間,因為時間越長,他這六萬人馬的風險越大——不說時間一長韃子有充分的時間派兵來援,就說冬天已至,到時候補給都是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第二日,他終於露出了獠牙。

隨軍出征的十門紅衣大炮開始炮轟阿什牛錄城。

儘管紅衣大炮稱得上當時最強的大炮之一,但是畢竟是前膛炮,炮彈都還是圓形的,要想轟塌用青石條、夯土包磚混合雞血、糯米做成的阿什牛錄城牆,還是很困難的。

不過,轟不掉對方的城牆,轟平城內的建築卻是綽綽有餘。

畢竟誰家牆壁會做成城牆那麼厚啊?

“轟!轟!轟!”

巨大的炮彈越過城牆,開始在城內肆虐!

普通的木結構宅子,只需要一炮就能轟塌!

大一點的磚瓦“豪宅”,頂多三炮就把你夷為平地!

城內的居民大多數是滿人——阿什牛錄嘛,這明顯是八旗牛錄的聚居地,因為八旗是軍民混合的,也就是全民皆兵,只要有需要,城內所有居民全部都是兵,所以秦書淮並沒有制止炮兵轟擊民居,

不過,在拿民居做了一番試驗後,明軍炮兵終於調整好了炮口角度、火藥填裝數量等“引數”,開始辦正事了。

“轟轟轟!”

十門大炮精準無誤地轟向韃子位於城西的軍糧庫,瞬間糧庫就被轟塌,並且濃煙滾滾,引發了一場大火。

明軍是怎麼知道韃子糧庫所在的?

很簡單,城內好些個白蓮教徒可是差不多一年前就潛伏在這裡了,哪是糧倉他們還不是門清?

別說糧倉,基本上阿什牛錄城裡頭的所有重要建築,比如衙門、軍械庫等,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全部畫成圖紙送出來了。

明軍炮兵只要照著圖上標識,一打一個準。

且說轟塌對方糧倉後,明軍炮兵依舊沒有轉移炮口,繼續往糧倉方向轟。

這下韃子要命了,糧倉被轟塌,而且燃起了熊熊大火,這得救啊!

可是對方十門紅衣大炮跟不要錢似的在那轟,那碩大的炮彈像雨點一樣落下來,誰能扛得住?

救火?救個屁!

明軍炮兵足足朝糧倉轟了一個多時辰,也不知道轟出去多少炮彈,總之那糧倉是轟成渣了。

轟完糧倉,炮兵繼續調轉炮口轟軍械庫,很快也把軍械庫轟成了渣。

韃子只能乾著急,夠不著明軍炮兵,又扛不住那碩大的炮彈,可不只能乾著急麼?

雖然只有十門紅衣大炮,但明軍將它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

轟完軍械庫,明軍炮兵又開始轟牛錄衙門。

最後軍用目標全轟完了,就開始漫無目的地轟民宅了。

轟了整整一天!至少打出了六千發炮彈!

炮彈管夠,出發時足足帶了七萬發炮彈,平常哪用得到這麼多,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炮管能不能承受住也不用考慮。一是紅衣大炮的炮管是鐵製的,比以往銅製的要牢靠多了。另一方面,紅衣大炮的標準射速一分鐘差不多一發多一點,加上那會兒火藥威力比不上現代火藥,自然對炮管傷害沒那麼大,所以這個頻率你怎麼打都打不壞炮膛。

打得炮兵的耳朵都快聾了,很多炮兵耳朵裡都塞著好幾層棉花。

阿什牛錄城就遭殃了。

這個城池大歸大,但那是相對於來說的“大”,實際總面積也不過一平方公里多點而已(寧遠城的城牆周長也才3200米,合計一平方公里不到),城內建築大概有兩千多個大大小小的建築,現在被轟掉了一半——不分大戶小戶,只要家裡捱上炮彈,都逃不過一個家破人亡的結局。

更要命的是,很多建築是木質結構的,挨了炮火以後馬上燃起了熊熊大火,現在城裡到處濃煙滾滾,火勢不斷蔓延,而一堆殘磚破瓦之中,又滿是殘肢斷骸,小孩婦孺的哭聲、男人們的叫罵聲混在一塊,宛如人間煉獄。

秦書淮大有要將阿什牛錄城夷平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