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大戰開啟(8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大戰開啟(88)

劉瀾到廣陵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曹操那裡,此時曹操在兗州費縣集結,就等著時機一到就會出兵。

所謂的時機,不過是袁紹出兵,可是等來等去,卻等到了劉瀾回軍廣陵。

訊息傳來,不由臉上露出焦慮之色,細長的眼睛放出讓人心寒的光芒。

他一直等著機會,甚至希望著袁術能拖住劉瀾,可現在卻讓他變得有些進退兩難,劉瀾的主力回來了,他的部署顯然無法繼續執行下去,而且最關鍵的一就是袁紹到現在都沒有反應,為此他再一次派出信使,前往冀州,希望能夠在劉瀾主力回來之前率先發難。

然而一連數日,曹操始終沒有收到從冀州的訊息,雖然平日裡曹操表現平常,可是郭嘉還是看出了他的心事,甚至為此都變清痩了許多。

劉瀾,曾經被胡人稱之為餓狼,同樣,現在在曹操眼中也如此認為,再加上他帳下精兵強將,得徐州之後,如虎添翼,如果繼續放任其發展下去,遲早是心腹大患,甚至比之袁紹還要有危險。

曹操長嘆一聲,捋著顎下長長的美鬢,道:“袁紹也太看不清局勢了,此時不圖劉瀾,日久其必是大患。可吾勢單力薄,若無其相助,並無半勝算,當如何是好?”

曹操這番話,已經的很明白了,或者他是真的有些害怕,時至今日,可以他和袁紹的矛盾,是真的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了嗎?不然的話,為何久久沒有訊息?

前不久,袁紹還能給他一些訊息,到現在徹底的杳無音訊,這裡面能沒有問題?

他真的有些害怕了。

其實,起來他和袁紹的矛盾,如果只是因為太尉和大將軍這件事這般簡單的話,也不會到今天這個地步。

首先,應該還是袁紹內部結構出現了改變,在袁紹奪取冀州之前,也就是袁曹關係最為默契的時間裡,袁紹和曹操重用的謀士,都乃潁川與南陽士人,所以在這一上來,兩人在內部是比較和諧的,可是在入冀州前後,袁紹引入了河北氏族入局,並開始重用河北士人,不管是早期的田豐還是如今的沮授,潁川汝南系的文臣武將便再也沒有話語權,這樣的局面,就使得梁大派系出現了無法修復的裂痕。

而曹操自然首當其衝。

最初曹操只以為這全是袁紹為了籠絡冀州士人的權宜之計,但是後來他發現好像袁紹未必是真的因為要籠絡河北氏族之人,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兩派保持平衡。

當然,這一曹操現在想想,也能理解,畢竟袁紹掌握冀州之後,就遇到了與公孫瓚的交鋒,並丟了河間國這樣的大郡,袁紹想要翻盤,就需要調動冀州的全部,不管是軍力還是財力,自然而然,他就必須要依靠冀州的世家和豪強,這也是袁紹為何會重用冀州氏族的原因所在。

而且在這個時間,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量潁川系人才南投曹操,對於他們的改換門庭,袁紹心中能沒有電想法嗎?不論是荀彧還是郭嘉,這些人才去幫曹操,他不會無動於衷。

這可以是一切的導火索,然而在當時,尤其是呂布偷襲兗州之後,袁紹還能笑一笑他們毫無眼光,甚至頗有些落井下石的來勸降曹操,雖然最後曹操扛了過來,但在這個時間節,袁紹和曹操其實是有化干戈為玉帛的可能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然而正是因為曹操扛了過來,甚至還當真去迎了獻帝,要知道袁紹是深深害怕獻帝的,甚至一度極其迫切的想要另立天子來取代獻帝,雖然他派人傳書給曹操,但那完全是給王越看的,可他沒想到,曹操居然真的去迎了獻帝,這幾乎讓他措手不及。

啞巴吃黃連,讓袁紹極為不爽,再加上在迎獻帝之後,曹操勢力的快速礦長,這讓袁紹感覺到了危險,甚至不能再讓他這般放任發展下去,不然的話,曹操將會成為劉瀾之後第二個能夠威脅到自己的存在。

甚至在曹操壯大之後,袁紹一度將他視作第一危險,原因自然是因為潁川士人的背叛,他們對其內部的瞭解,是讓他無比恐懼的,因為你對他內部一無所知,可是人家,卻對你的情況瞭如指掌。

在加上從劉瀾迎接漢獻帝之後的表現,完全是一副漢室重臣,中心之臣的樣子出現的,這可以是與袁紹有著本質的區別,袁紹的野心,他不相信曹操不會知道,可是在這個時節,他卻以漢臣出現,與他打擂臺,甚至還用大將軍來壓他一頭,正是這種種原因,終於在河北氏族的規勸之下,袁紹將他視為對手,而不再是曾經的夥伴。

只是在劉瀾和曹操之間,袁紹始終無法確定到底是要對誰出手。

畢竟這已經不在是當年的情況了。

當年在曹操被襲擊潁川時,雖然他高興,可是卻不能坐視不理,畢竟他當時最大的對手是公孫瓚,所以曹操在兗州,有著天然的優勢,最少能讓他不用他顧,可若是曹操被呂布所敗,那麼袁紹就會變成兩面受敵,所以他只能給曹操提供必要的幫助。

然而,現在,袁紹的後顧之憂沒有了,他能夠放心的南下,那麼首當其衝就是兗州的曹操和青州的臧霸。

現在曹操還不會知曉袁紹突然變卦的原因是因為劉瀾拱手送出了青州,這樣一來,袁紹在徐州和兗州做選擇時,必然會做出先取兗州的選擇,這不是尚在冀州的潁川氏族能夠扭轉的局面,因為河北氏族已經分析的足夠透徹,現在南下徐州,只會讓他門的戰線拉長,而且還無法真正能夠掌握徐州,甚至還會受到劉瀾、袁術以及曹操的威脅。

試問,到那個時候,他們就是人人眼中的肉中刺,得不償失,然而若是先取兗州的話,那麼他們的威脅就只有一個不堪一擊的曹操,而且離冀州也就只有一條黃河,戰線沒那麼長,對於他們用兵來,是最佳的選擇。

所以,到了現在,兩人就差最後撕破麵皮,直接開啟‘官渡之戰’了。

對這一,袁紹看得已經很清楚了,可是曹操還存在著一絲僥倖,可是這人啊,最難猜的就是人心,曹操永遠不會知道,他在袁紹眼中只不過是一枚棋子,只不過他這枚棋子最後失控了。

這話聽起來讓人不太明白,可是如果有人願意給曹操分析的話,他立時就會明白過來,因為兗州,從始至終都是袁紹控制的範圍,而不是曹操,可以,曹操對付的兗州士人,正是從袁紹手中奪回了兗州的控制權。

在兗州士人沒有偷襲曹操之前,曹操的身份不過是東郡太守,濟北相則是他表的鮑信,然而鮑信何許人也,袁紹的人,雖然後來他心屬了曹操,但在這個時候還不是曹操在兗州的殺器。

這樣看起來,一個濟北一個東郡,兗州有兩郡乃是袁紹安插的自己人,沒那麼簡單,再看沒有被袁術害的袁遺,當時還是山陽太守,再加上張邈,兗州七郡,足有四郡是在袁紹的勢力之內。

接下來,而曹操和鮑信真正走在一起,可以是劉岱之死,曹操賺了數十萬青州軍,更領了兗州,可想而知,曹操用這種方法奪了兗州,而在當時的袁紹是個什麼情況,正是河北之戰吃力的時候,可以這完全就是曹操對袁紹的落井下石,他當時可以恨透了曹操。

這一切的一切,袁紹就只能吃啞巴虧。

但是在曹操弱時,袁紹能夠容他,在他強大之後,那麼袁紹就不可能再坐視不管了。

可以,自兗州之爭後,袁紹和曹操的關係進入了新的微妙階段,然而袁紹一直努力想要讓曹操成為其將校地位的屬下卻始終無法達成,而曹操的目標則是成為獨立的勢力而這才是兩人最大的分歧。

尤其是在獻帝的問題上,那就是皇統,漢獻帝一直是袁紹不承認的皇統,在他眼中,他一直將其視作是董卓關西勢力的代表,並非是正統。

然而袁紹的盤算,從當年的劉虞就沒有達成,而曹操,在帳下的謀劃之中,卻在這一時間內確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決策,那麼其中關鍵的一步就是承認獻帝的皇統,這樣,曹操的存在就和漢朝廷變成了互為依附的存在,而他也可以從這一日,徹底與袁紹劃清了界限。

這樣一來,兩人的分歧甚至是矛盾就變得越來越深。

其實在大將軍和太尉之前,還有一個不大不的矛盾,那就是袁紹在察覺到曹操的目的之後,後悔了沒有聽從沮授的建議,所以他命令曹操將天子徙到鄄城,可被曹操拒絕了,這個時候,他有這麼可能讓袁紹去控制獻帝,收取他的果實與好處?

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曹操和袁紹的矛盾越來越深,再加上曹操數次以天子的名義下詔責令袁紹的事件發生後,兩人已經只能維持表面的融洽,可以,如果不是劉瀾的存在,兩人早已經在正面起了衝突了。

曹操站起身,臉上掛著苦笑,如今和袁紹會搞到今天的地圖,一切的一切他都有所預料到,只是沒想到會在如此關鍵的時刻被袁紹擺一道,他現在大軍都已經集結了,難道就這麼一戰也不去打就撤兵?

這話如果是從別人口中出來還則罷了,偏偏是曹操,立時郭嘉便有些不敢置信,瞪大了眼珠,好半晌才道:“曹公,這一仗,我們無法避免,早打晚打遲早要打,只有解決後顧之憂,才有與袁紹相抗衡的希望,不然的話,腹背受敵之下,除非曹公真的願意為袁紹馬前卒,不然我軍危險。”

可以,自兗州之爭後,袁紹和曹操的關係進入了新的微妙階段,然而袁紹一直努力想要讓曹操成為其將校地位的屬下卻始終無法達成,而曹操的目標則是成為獨立的勢力而這才是兩人最大的分歧。

尤其是在獻帝的問題上,那就是皇統,漢獻帝一直是袁紹不承認的皇統,在他眼中,他一直將其視作是董卓關西勢力的代表,並非是正統。

然而袁紹的盤算,從當年的劉虞就沒有達成,而曹操,在帳下的謀劃之中,卻在這一時間內確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決策,那麼其中關鍵的一步就是承認獻帝的皇統,這樣,曹操的存在就和漢朝廷變成了互為依附的存在,而他也可以從這一日,徹底與袁紹劃清了界限。

這樣一來,兩人的分歧甚至是矛盾就變得越來越深。

其實在大將軍和太尉之前,還有一個不大不的矛盾,那就是袁紹在察覺到曹操的目的之後,後悔了沒有聽從沮授的建議,所以他命令曹操將天子徙到鄄城,可被曹操拒絕了,這個時候,他有這麼可能讓袁紹去控制獻帝,收取他的果實與好處?

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曹操和袁紹的矛盾越來越深,再加上曹操數次以天子的名義下詔責令袁紹的事件發生後,兩人已經只能維持表面的融洽,可以,如果不是劉瀾的存在,兩人早已經在正面起了衝突了。

曹操站起身,臉上掛著苦笑,如今和袁紹會搞到今天的地圖,一切的一切他都有所預料到,只是沒想到會在如此關鍵的時刻被袁紹擺一道,他現在大軍都已經集結了,難道就這麼一戰也不去打就撤兵?

這話如果是從別人口中出來還則罷了,偏偏是曹操,立時郭嘉便有些不敢置信,瞪大了眼珠,好半晌才道:“曹公,這一仗,我們無法避免,早打晚打遲早要打,只有解決後顧之憂,才有與袁紹相抗衡的希望,不然的話,腹背受敵之下,除非曹公真的願意為袁紹馬前卒,不然我軍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