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諸天從霍元甲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回 體操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六回 體操說

“兩位先生,在下有個不情之請!”

周學熙和嚴範孫這邊才約定好,聽到默然站在一旁的那小年輕突然發聲,頓時都有些好奇的看過去。

而趙秉鈞卻是絲毫不感到意外,要說三人中,現在對李勇最熟悉的卻是他了。

當然,這也是被迫熟悉,因為袁克文的吩咐,他不得不暗中調查了一番李勇,卻發現他的過去來歷很簡單,但是這個人卻有些……特別。

那本小說就不說了,此人還是武館大弟子出身,誇張點說也算得上是能文能武,只不過對於趙秉鈞這樣的來說,並不怎麼看得上。

只是,他的心思去讓趙秉鈞總覺得有些難以捉摸,這並不是他的城府有多深,而是他的思維方式,讓趙秉鈞覺得天馬行空,很多時候明明在說這個事情,他卻能扯到別的方面。

問題是還能讓人覺得扯得有道理,然後順著他的思路走。

先前有個本地幫派的到武館鬧事,李勇讓一個師弟去找他幫忙,結果他過來之後,卻發現李勇早就已經弄妥帖了這一切,而談妥的原因,卻是靠著那張嘴。

這不說是三寸不爛之舌,也可以說是伶牙俐齒了吧。

更關鍵還是他的嘴巴能夠跟得上他的思維,能把那些莫名其妙的想法都描述出來。

或許這也是他能寫出《天龍》這種小說的原因?

順便一提,趙秉鈞也是《天龍》的讀者,並且對於其中的段正淳很喜歡。

嗯,只是覺得此人魅力頗大,絕對不是因為他情人眾多還能一碗水端平所以有志於效仿。

不過周學熙雖然驚訝,也只是詫異了一下,然後突然想起了先前跟李勇的第一次見面,卻是毫不意外的樣子,反倒笑問道:“不知道小兄弟,有何事想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一次他和北洋大學總辦蔡紹基在墓地弔唁北洋大學學官,巧遇了李勇與他師傅,當時李勇一番高談闊論,讓他對其印象深刻。

雖然後來雙方沒有再聯絡,各自在忙著自己的事情,但這一次再見面,發現對方還有自己聽聞過的另一層身份,這不由得讓他對李勇興趣更濃厚了。

李勇見對面三人都看向自己,也知道他們的身份,卻沒有絲毫緊張。

如果說以前的話,他對於這種場面可能會表現的有些社恐。

畢竟宅男嘛,關在家裡不怎麼見人的,也不太會去跟別人交流,在網上鍵盤敲得越響,在現實中碰到陌生人的時候就會變得越安靜。

不過來到這個世界以後,李勇剛開始是抱著點兒將這裡面的人都當成NPC的想法,所以交流不會有什麼障礙,等到後面又慢慢的適應了,所以哪怕感覺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卻也不會再感覺到生澀了。

而且他現在幫著霍元甲一起管理武館——哪怕現在陸續有霍元甲以前的弟子回門,但卻還是尊他為大師兄,這待人接物上,自然也鍛鍊了不少。

“周先生、趙先生,你們都應知道,小子乃是城南那間霍家拳館的弟子,我師父便是霍家拳的傳人,霍元甲霍師傅。師傅以前經歷過種種,之後又在我的村子裡體悟到了道法自然的奧妙,心境上有了昇華。

“我不敢說他已經達到宗師之境,但是在武學上,也足夠稱得上是開宗立派。而他所主張的,武功,人人可以學、人人可以練,不是為了好勇鬥狠,而是為了強身健體。

“所以他才會開武館,而且不只是弘揚霍家拳,他甚至接納了大刀門(秦爺)、鷹爪門(趙健)他們的武功,讓他們一齊在武館中教習弟子。然後因材施教,讓他們自己選擇最合適自己的部分。

“不過在我看來,這樣仍然是屬於‘精英’教育,大多數弟子到最後成就了了,也就只能轉投他行。而武館中雖然納入各門,但是對於弟子們的天分依然有一定的要求。

“如此雖說可以練出好的武師來,將武功一代代傳承下去,但是卻不適合普及,更不好讓人人都參與進來,練武習武,並且理解武術的精神,體驗武功的好處……”

聽到這裡,周學熙三人都有些不解,但又都想到了什麼,各自若有所思。

李勇見他們神情便知道有戲,所以很快就進入正題:“所以愚以為,若是能夠將武術的套路簡化,而形成一種人人都能學會的‘體操’,每個人,上至六七宿老,下至六七幼童,皆能夠輕易習之。

“如此當然還不足以讓人強身健體,但卻可以以此來引起大家鍛鍊的興趣,有興趣者便可以繼續深練,沒有興趣者,每日堅持下去,也能達成一定的鍛鍊效果。”

先開口的反倒是趙秉鈞:“鐵兄弟的意思是,要讓他們的學生,開始練這種什麼……”

“體操!”

“對,體操?”

李勇點點頭,笑道:“其實,也是方才聽到範先生說,要向周先生討要一些技藝特長的老師,所以小子才突然動念。不論是要學習什麼,一副好身體、一個強健的體魄才是關鍵。

“若是身體不好,動輒生病,且不說沒那個錢治病,也會影響到人的精氣神,那學什麼也不會便利的。所以身體才是革……額,這個、做事的本錢,你們說對是不對?“”

周學熙和嚴範孫對視一眼,不由都對李勇說道:“再說的詳細些……”

李勇知道,廣播體操這東西,在這時代還沒有。

這是新中國在五十年代向蘇聯取經,學習健身操搞出來的東西。

本質上說,這也是一種身體鍛鍊的活動,只不過簡化了,而偏偏是這簡化的,很多人還不願意,做體操的時候各種偷工減料,彷彿動作稍微大一點能要人死一樣。

更別說有人還做都懶得做——嗯,沒錯,李勇也算是這“有人”之列。

李勇以前讀中學的時候,就最喜歡在廣播體操的時候偷懶不去,或者在教室裡多眯一會兒補眠,或者乾脆偷跑到食堂去補吃個早餐。

也是因為上午的時間實在緊張,有時候醒來根本來不及吃早點就得到班上早讀——而且早上剛醒的時候反倒不感覺餓,正好就是在做廣播體操那前後,剛上過課會有些餓。

當然,他現在所想的廣播體操,肯定不是自己學的那種學生時代的廣播體操。

這種東西肯定要有時代特色嘛,更何況本來就是為了讓武館搭上這些院校的關係,又藉助這些學校來推廣傳統武術和武術精神。

所以他的打算也很簡單,就如同先前他跟他們所說的,等回去了就找師傅,然後集合武館裡的所有師傅一起,將拳腳套路簡化,然後又博採眾長,制訂出一個武術版的“廣播體操”來。

若是這能夠在學校中推行開來,接下來慢慢地還可以嘗試到趙秉鈞的警局、軍中,甚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到那時,才是真正的“全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