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諸天從霍元甲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回 合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七回 合作

“按照小子的意思,若是能夠在學堂中,引入這套‘體操’,那平日便能以‘德智體全面發展’為口號,培養出新時代的新學子……”

在這私立學堂的小禮堂裡,李勇面對著兩個校長和一個局長,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最後這話卻是讓嚴範孫都覺眼前一亮,他研究深耕教育行業多年,一直在向外取經,然後準備結合具體情況,因時制宜,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教訓,然後總結出適合國內的教育體系和制度。

但是在這指導方針上,其實沿循的還是以前那一套,包括李勇方才所提到的因材施教。

可是現在李勇說到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卻不期然讓他開啟了一個思路。

德,也就是所謂的道德、品德,這與儒家傳統所要求的“君子”不謀而合;智是智力,也是智慧,也就是透過學習所獲的各項知識、技能,都可以統稱為“智”。

而體,便是李勇所提到的,只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能夠支撐著學習和做事。

嚴範孫兩次東渡日本,就是為了在教育上向他們取經。

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教育事業一直是重中之重,也正是因為這方面的高投入高回報,才讓他們在之後高速發展、人才輩出,最終躋身強國之列。

而且,他們的強國證明之戰,便是如今正在進行的日俄之戰。

在經歷過甲午戰爭之後,國內有些人不承認,但也有些人已經清醒的認識到了日本的強大,這一次日俄之戰更是讓人開始恐懼於日本的強大。

而這強大的經驗,值得學習,嚴範孫在研究之後認為教育是日本強大的根本,而且兩國國情有許多相似之處,故而才會打算將他們的那一套引入進來。

而在這一套教育體系中,同樣有提到體育課。

只是生搬硬套的話,嚴範孫很懷疑國內的接受度。

但是經李勇這麼一套說法,他開啟思路之後,頓時便聯絡到了傳統的儒家教育理念上。

儒家所要培養的君子,需要有“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射、御,便相當於是體育課。

當然,現今時代已經變了,射箭、駕車,也要順勢轉變,這個“體操”便很符合他的要求。

“其實,按照在下的設想,若是能夠在上午的學習課間,抽出個十幾分鍾來,組織全體學生來一次體操運動,如此既能夠振奮精神,也能夠讓學生接下去更容易集中精力……”

“小兄弟的建議,確實很好!”周學熙拍掌道:“若非現在還在聚會,我都想要立刻回去,與曉組織商議引入此事了。”

李勇自然不可能讓這件事情顯得太倉促,更不可能把這個機會從霍元甲這邊拱手相讓給其他人,所以立刻說道:“小子不過是一時腦熱,突發奇想才有了這個念頭。

“想法很不成熟,亦需要回頭與我師傅和武館內的幾位師傅們相商,讓他們儘快排出這套‘武術體操’來,故而周先生或許還有的等了。”

周學熙哪裡能看不出他的小心思,只是笑著點了點他,倒沒有拒絕。

而嚴範孫更是嘆息道:“聖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果是不虛,鐵柱此議,直令我茅塞頓開,便是連往後的辦學思路,都更加充盈了。”

“你們在這聊什麼呢,怎麼方才叫了兩聲都沒聽見?”這時,旁邊突然插進來一句話語,跟著走過來一個看起來比周學熙他們都要顯得年輕許多的先生。

方才李勇也聽過他的介紹,知道他是嚴範孫之外,另一個學堂創辦者張伯苓。

不過看到張伯苓,李勇卻是多有唏噓。

因為以前有個朋友便是南開大學畢業的,所以他多少從那裡聽說過這位老先生的經歷。

作為南開的兩位創始人之一,也是周總理的老校長,他卻因為某些原因一度被南開排斥,甚至被婉拒不得參加校慶,這也成為他的終生遺憾,因為不多久後他便故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最終歷史給了他公允的評價和看待,但他晚年的心情無疑是非常鬱悶失落的。

不過這種個人的選擇,還有特殊歷史時期的現象,李勇無從干涉,也改變不了,所以也只能是無奈了。

而等到嚴範孫將李勇之議還有之前的一些言論和他說了,那張伯苓看向李勇的目光頓時就從陌生變得不一樣了,有點像是先前周學熙第一次見到李勇時候的表情。

他本就是天津人,而且年紀其實沒比李勇大多少,不過早早就確立了自己的理想,投身於教育事業中。

與嚴範孫共同創立私立小學堂是他們教育理念的一次重大實踐和嘗試,也等於是摸著石頭過河,而李勇的這些建議和舉措,尤其是指導的理念,卻很可能會使他們的程序加快一大步。

趙秉鈞對李勇情況知道多一點兒,知道他肯定不是獨自一人前來,便特意問道:“你今日是和誰一起來的?”

李勇正要說這個呢,連忙說道:“實不相瞞,我是與我師傅的朋友、沽月樓的農老闆一起過來的,他這會兒大概在……籌款。”

“哦?”趙秉鈞幾人愣了一下,然後互視一眼,突然都哈哈大笑起來。

李勇知道他們也是看穿了自己的意思,也沒有不好意思,跟著一起笑著。

然後周學熙便故意嗔怒道:“那你還不快去把他找過來?”

李勇等的就是他這句話,立刻就轉身去找農勁蓀了。

不多會兒,李勇就把一頭霧水、還對打斷了自己“招商引資”的他有些埋怨的農勁蓀拖了過來。

而農勁蓀自然是知道面前這四人的分量,心裡又是驚訝又是奇怪。

卻沒想到這幾人上來便是和他主動商談合作的事宜,不外乎就是霍家武館為他們提供“師資”力量,畢竟體操是一回事兒,這要是有興趣繼續發展下去,那自然便要再找師傅往下學。

學校和警隊若是能夠和武館達成戰略合作,對雙方都有方便之處——沒錯,趙秉鈞也摻了一腳,他本就在試驗改革警察制度,若能將霍家拳之類的武術引入警察的搏擊技能中,也是一個增益。

農勁蓀頓時十分驚喜,看了李勇一眼,見他點了點頭,這才定了定心神,然後跟他們幾個討論起來。

以農老闆多年生意經驗的八面玲瓏,和他們交流不在話下,李勇倒是可以松一口氣了。

畢竟他內裡的貨就那麼多,繼續深聊下去不是他熟悉的領域的話,很容易自曝其短,倒不如現在這樣點到為止,然後把談判討論之事交給專業的人。

當然合作這東西,武館這邊既然提供人和“技術”了,那學校、警隊自然需要出資助,當然肯定不是他們自己拿,而是靠著他們背後的那些鄉紳、商賈們出。

這一通聊便是一個下午,天都快黑了才結束,甚至之後還有詳細的,需要接下來繼續討論,他們也得各自與學校和警隊的顧問們繼續討論,所以便就此散場了。

等離開回去的路上,農勁蓀時不時看看李勇,欲言又止。

李勇就笑道:“農老闆,莫非我臉上長花了,你一直這麼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