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文道祖師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章 皇城講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六十章 皇城講經

宇黃一戰,對於宇國而言,無非是數萬白將士殞命。

可對黃國而言,卻是雪山加霜的災難。

黃國北地本就不甚富庶,再加上經年兵亂,早已是民不聊生。

今年更慘,天災遇上人禍,整個北地可謂哀鴻遍野,生靈塗炭。

面對此情此景,殷明既來了,那自是要將北地安定。

他相信如今的晁皇已然深得佛性,對於北地賑災一事肯定會列為重中之重。

可那些在災禍之中喪生的百姓,卻是再無法享受朝廷的救濟。

於是,殷明打算著經超度,以求這些亡魂能夠得到安寧。

乾黃城,皇宮之中。

原本因為大戰而損毀的宮殿已然在開始重建,初具雛形。

偌大的練武場上,殷明端坐首座,身前擺放著一張供桌,桌子上平鋪著一張玉蠶紙。

玉蠶紙之上,密密麻麻的經文數不勝數。

只聽殷明開口道,“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痴,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

“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意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

《華嚴經》的經文從殷明的口中念出,便似有一股魔力。

靜坐於演武場眾人此刻皆是閉眼傾聽,感受著那經文之中的神秘妙處。

其中自是甘樂感受最是深刻,原本得了《心經》的他,心中佛道已是大顯。

而今再得《華嚴經》度化,一時間渾身閃爍著璀璨金光,仿若真佛降世,令人讚歎不已。

同時,甘樂身上的氣息也隨之不斷攀升,竟有一股極其強悍的氣機從他體內傳出。

楊子銘,祝明飛,木寅三人站在偌大演武場的外面,將其中情形看的一清二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甘兄善緣,日後必成一方佛陀!”

楊子銘讚道,臉上浮現出略帶羨慕的神色。

若說在一眾弟子中,誰人跟隨殷明的時間最長。

那自是非楊子銘莫屬,兩人從洪京城便相識。

而後經過這漫長的一路,早已是亦師亦友的存在。

可此刻,殷明親自唸誦佛經,度化城中百姓,對於甘樂而言,那定是天大的福分。

誰人可得殷明親自教化?

若不是他知道值得,他又如何會如此大費周章。

由此可見甘樂之分量。

殷明今日所誦之《華嚴經》並非超度世間亡魂所用,他只是為了度化那些心中執念不消的人。

此次宇黃一戰,把黃國百姓哀鴻遍野,這在黃國國內引起了極大的民憤。

晁皇一心向佛,可是卻無半點佛經可以度化世間眾人。

唯有引出《心經》勸解世人向善向佛。

可他的佛性本就不深,由他唸誦《心經》自是沒有取得什麼效果。

殷明這才將《華嚴經》拿出,並且親自講經。

他這也是在為甘樂之後超度亡魂做準備。

畢竟甘樂雖有佛性,但佛道尚需磨礪。

此刻用《華嚴經》來增進他的佛道,自是再好也沒有了。

祝明飛點頭道,“夫子幾次三番為甘兄護法,此次更是親自為他講經,我等弟子何來如此福分。”

祝明飛這話有些自嘲的意思在裡面。

他原本就是一個眼高手低的人,此次跟隨殷明一道前來黃國,一方面是想自我磨礪一番,另外也是想看看甘樂傳道究竟怎麼樣。

他並不關心佛道。

但殷明關心。

所以他也就不得不多注意兩眼。

雖然他心中之道與佛道無關,可他必須要注意的是,任何道的傳承都離不開人。

甘樂如何做的,他需要學習。

這一點,即便是眼高於頂的他也無法反駁。

所以見得殷明親自為甘樂講解佛經,心中多少有些羨慕,如楊子銘一般。

可他的羨慕之中還帶著些許自嘲,因為至今他還未明確自己心中之道。

楊子銘笑著道,“祝兄所言極是。”

“不過,我等皆是心向文道之人。”

“只要我等為弘揚文道竭心盡力,定能福緣盡來!”

楊子銘的眸子裡閃爍著奇異的光芒。

對於文道,他從一開始只是相信殷明。

可是經過這些事之後,他更加堅定的相信文道對於整個世界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

而他作為這個世界裡,第一批弘揚文道之人,也定能受到世人的尊奉。

或許楊子銘所求並不是如此,他或許只求心安。

可是作為文道首批入道者,千百年後,豈有被世人遺忘的道理?

所以楊子銘對未來更加期待。

“因於眾生,而起大悲。”

“因於大悲,生菩提心。”

“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所謂正覺,也就是所謂圓覺之境。

《心經》之中早有闡述,殷明講解這裡,自是要著重解釋一番。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

“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殷明頓了頓,目光望向遠處也閉眼打坐仔細聆聽自己講經的白彥。

白彥一直在療傷,時至今日也好了五六分。

今日乃是殷明特意叫他出關。

“何以故?”

“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

“若無中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汝於此義,應是如解。”

“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

何為圓滿,何為圓覺。

殷明思考再三,決定還是親自講解一番。

畢竟佛道剛興,他可不希望因為佛法滯澀難懂讓世人入佛產生障礙。

那便是業障。

佛家既雲消弭一切業障。

那殷明自是要未雨綢繆,先世人所先,明世人之明。

話音落下,殷明的目光卻仍舊停在一動不動的白彥身上。

此刻白彥的臉色已經好轉許多,閃爍著些許光澤。

殷明見狀,不由微微點頭。

-- 上拉載入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