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大富翁履歷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孔門傳人 四、阿呆的笛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章孔門傳人 四、阿呆的笛聲

四、阿呆的笛聲

第二天上午八點十分,預備鈴聲剛剛落下。霍院長手裡拿著聽課本,領著錢老師、雯雯老師、高橋老師,一行四人。他們都穿著整齊的黑西服,打著黑領帶,文質彬彬地來到幼兒一班準備聽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課鈴聲落下,孔老師走上講臺準備上課。他在講臺站定,先用目光掃視一下四周,看見教室後面一行四人整整齊齊地坐在那裡翹首等待。他的心裡馬上忐忑不安起來。

孔老師從公文包裡拿出了兩本書,他把書放到桌上又從包內拿出了一本稿紙,他抬起頭斯斯文文地說:“前幾天,我說過我桌上的書都很深奧,不便小朋友們學習,我把《論語》中孔子說的話,摘錄了很多短句,整合了一本小冊子,便於小朋友們閱讀。”

他說到這裡兩手攤開又說:“這本小冊子到現在還沒印好,今天的課,我只能將手中的稿子讀給大家聽了。”他說完用左手捋了捋鬍鬚,嘴裡拉長抑揚,放慢頓挫,他大聲讀道:“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知禮讀了幾十條短句,霍新聽得有些煩躁,她站起身擺了擺手說:“你先停一下,我來說兩句————老師上課,一要讀,二要講。你給小朋友們上課,只讀不講,小朋友們能聽懂你讀的短句嗎?”

孔知禮扶了扶眼鏡,慢條斯理地說:“這是古人的教法---------。”

聽課結束後,霍新找到錢董事對他說:“你去跟孔老師談談話,我對他講課有兩點意見,一、是要他儘快把小冊子編好印好,發給小朋友們人手一冊,不能上課只有老師讀的,沒有學生讀的。二、是要他講課時,讀一句、講一句,不能一直讀下去。”

兩天後,錢董事在教師辦公室召見了孔老師,他把孔老師讓到椅子上坐下,而後對他說:“我們院長聽了你的課,讓我跟你談談話--------。”

孔老師瞪大眼睛說:“談什麼,你就說吧!”“其實也沒有什麼,只是院長想讓你儘快把小冊子編好、印好,讓小朋友們有書讀。另外---------另外嘛!就是想讓你在講課時,你讀一句,講一句。”

孔知禮聽完,不以為然地說:“小冊子的事我儘快去辦。至於讀一句,講一句,我看大可不必了。自古上學只有讀書的,那有講書的。你看漢朝的孫敬好學,成天讀書,為了苦讀書。他頭懸梁、錐刺股。我覺得零至十三歲是人類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這時理解力發展緩慢,所以,我只鼓勵兒童跟讀和背誦,不強求理解,兒童有他們自己的理解方式。”

“對,對有道理,孔老師對古文博大精深,這只因霍院長才學淺薄。”

錢董事與孔老師的談話結束後,聽課的事也就此打住,沒有人再過問此事了。孔老師照樣是每天夾著公文包天天上課下課,幼兒一班的小朋友們聽孔老師的課有些不耐煩了。

孔老師講課呆板、枯燥無味,每天都是讀書、讀書。小朋友們聽他的課就象是喝酸米湯,剛喝還有點新鮮,喝多了也就有點討厭了。

小朋友們對讀書厭倦了,對孔老師也討厭了,那問題可就大了。小朋友們不把心思用在讀書上,而是用在搗蛋上,那孔老師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這天幼兒一班來了一位新同學,這位新同學的名子叫阿呆。這阿呆個頭不高,長著老鼠頭、八字眉、小眼睛、大嘴巴,嗓門很大,他一旦嘴巴大張發出的聲音,象警笛一樣刺耳尖叫,有人說阿呆是幼兒學校沒處待的呆學生。錢老師為了增加學生人數,才讓他到幼兒一班來上學的。

錢老師領著他走進教室,並按照他的身高讓他坐到第一排,他的到來,給幼兒一班增加了不少熱鬧的氣氛。他來不久,後排座位上的太郎便摸透了阿呆的脾氣。

鈴聲響了,孔老師照樣是夾著公文包走上講臺。他在講臺上站定,眼睛朝天花板上看了一會,才慢悠悠地說:“現在上課。”他說完,就從公文包裡拿出一本他自編的小冊子,而後伸手開啟他那本小冊子,讀他那永遠也讀不完孔子說過的話。

太郎一看老師又要領著學生讀書,心裡就有些煩了。他抬手用粉筆頭朝阿呆砸去,粉筆頭剛好砸在阿呆的頭上。阿呆頓時嘴巴大張,聲音象警笛一樣大叫起來。

孔老師象聽到空襲警報一樣,趕忙放下手中的小冊子,他從講桌上的公文包裡拿出一付耳塞戴在耳朵上,而後在講桌後面的一個木座上坐下,他趴在講桌上,兩手緊緊捂住兩隻耳朵等待警報的結束。

警報結束後,孔老師又重新拿起那本小冊子,這次他沒有馬上讀書,而是慢條斯理地說:“中國有句古語叫‘三從四德。’他說到這裡稍微頓了頓又看看小朋友們,他見小朋友們沒有什麼反應,他就接著說:“小朋友們也得有三從,那就是在家從父母,在學校從老師,在社會上從長輩。”雙穩態不懂他舉起手看著孔老師,孔老師點了一下頭。他站起來說:“孔老師‘從’字如何講?”

孔老師不緊不慢地說:“‘從’就是聽話——小朋友們在家應該聽家長的話,在學校應該聽老師的話,在社會上應該聽長輩的話。”

雙穩態反駁說:“‘三從四德’是封建禮教應該受到批判。”孔知禮回答說:“我不是在拋磚引玉嗎!”他抬頭看看雙穩態還想說什麼,他馬上臉色一沉,兩眼大瞪,鬍鬚直立,很生氣的說:“你們看看你們現在把課堂搞成了什麼樣子。小朋友們在學校不從老師,不聽老師的話,還讓你們頭上砸兩個包,把足球踢到窗子上,把水盆扣到同學頭上,真是豈有此理。”雙穩態平心靜氣地說:“老師你給我們講的儒家思想已有一段時間了,我想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對於儒家思想中提到的節儉、勤儉持家和誠信,這是企業家精神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接受和學習。但儒家思想中缺少的是獨立的思想、自由之精神和創新的意識,這是企業家精神中最為重要的部分。”

“後來漢朝又出了一個董仲舒,他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封殺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罷黜了自由思想的空間,使儒家思想成為束縛中國社會創新進步的桎梏,獨尊儒術這一點應該受到批判,我認為:我們應該有批判的去學習儒家思想,而不能整天不求甚解,不厭其煩地去讀那些陳詞濫調。”

“什麼批判?什麼陳詞濫調?中國歷史從漢朝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已有兩千多年了,你能批判得了嗎?”雙穩態反駁說:“正因為獨尊儒術,才使中國歷史兩千多年繞著一個圓圈反覆輪迴,停步不前。”

孔老師擺了擺手說:“我不跟你說這些了,小朋友們我們繼續讀書。”

時光易逝,日月如梭。孔老師在優育院,隨著時光的流逝,教室裡的教學環境越來越差,小朋友們製造的各種雜音越來越大。孔老師隨著雜音分貝的升高,他的脾氣也歷練得越來越大,涵養也磨礪得越來越深。

有一次下課,孔知禮竟戴著耳塞走出教室,誰知剛好碰上了錢董事。錢董事走上前去,他拍了拍孔知禮的肩膀問:“孔老先生今天上課咋會如此模樣?”

“都因課堂上學生們發出的雜音太重。”孔老師說完,錢董事帶著幾分詼諧的口氣說:“老兄的課上到這種份上,還不回家休息。”那知孔先生板著臉說:“休息那有薪水。”

“哦,孔老先生是為掙幾個薪水錢而不辭勞苦——佩服——佩服。”面對錢董事的譏諷,孔老先生不高興地取下頭上的耳塞,並把它放入公文包中,他抬手向錢董事擺了擺手說:“明日再見,明日再見。”他說完就夾著公文包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