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0章 捍衛航模動力市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0章 捍衛航模動力市場

“萬歲!!!”當航模穩穩地停在地上後,周圍的人群不約而同地的發出了歡呼聲。

歡呼聲和掌聲響成一片,經久不息。

賽弗·達伯沃特帶著兩名航模駕駛員,站在廣場中間,頻頻的向周圍的人群鞠躬,周圍掌聲不但沒有消退,反而更加熱烈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掌聲持續了將近四分鐘,才漸漸停下來。

接著記者們有簇擁著三人重新回到新聞發布廳。

賽弗·達伯沃特剛來到臺上,下面一個記者就迫不及待的提出自己的問題,“賽弗經理,剛才的飛行表演實在是太精彩了,這麼精彩的航模飛行表演是我一生第一次看到,今天這個盛況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周圍的記者都點點了頭,這麼精彩的航模表演完全不輸各地航空展。不但是他,哪怕是自己也是第一次見到。

恭維的話一說完,那名記者接下來就說道:“據我所知,想要讓固定翼飛機進行垂直起飛,就需要一臺與之配套的發動機,能讓我們看看它的發動機嗎?我想知道它跟鷂式的“飛馬”發動機有什麼區別。”

是啊,真正的鷂式戰鬥機能夠實現垂直起飛,要歸功於它所裝備的“飛馬”發動機,這臺發動機與傳統的軸流式渦扇發動機有很大不同,一般發動機只有一個噴口,而“飛馬”卻是四個噴口,前面兩個,後面兩個,從外形上看,很想一隻趴在地上蛤蟆。正因如此,就有人把“飛馬”發動機調侃為“蛤蟆”發動機。

現在德瑪吉居然搞出了鷂式的********,這樣的航模記者們以前不是沒有看到過,但它無法像今天德瑪吉展出的航模那樣,能進行垂直起飛和降落,只能採用傳統的滑跑起飛方式,因此看完了剛才精彩的飛行表演後,記者們第一時間想知道它的發動機是什麼樣子。

賽弗·達伯沃特也沒讓大家失望,只見後臺的工作人員,雙手抱著一個鐵疙瘩上來了,然後把它往演講臺上一放就直接下去了。

下面的記者自動的圍了上來,德瑪吉聘請的保安趕緊上前維護次序。還好,這些記者是很有素質的,見到保安阻攔,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賽弗·達伯沃特把發動機拿了起來,雙手將它高高的托起,向下面的記者展示道:“這就是鷂式航模的發動機,它的基本結構與“飛馬”是一樣的,也是一前一後四個向量噴口,連工作方式都一樣,它也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小的渦扇發動機。唯一不一樣的是,一個大一個小。它的重量還不到13公斤,卻能產生38公斤的最大推力。”

下面的記者來不及驚歎,趕緊拿起相機拍了起來。一陣閃光燈,差點把賽弗·達伯沃特的眼睛給閃花。

拍完照以後,記者們才有功夫感嘆,這臺發動機實在是太精巧了。

一些腦子反應快的記者,就感到德瑪吉舉行這次航模表演,不是無的放矢的。他是在捍衛自己的航模動力領域老大的地位。

這些記者並沒有猜錯,事實正如他們猜想的那樣,德瑪吉的確是在捍衛自己的底盤。

當初航模渦噴發動機誕生後,德瑪吉利用自身的先發優勢,很快的壟斷了國際航模渦噴市場。雖然搶得了先機,但這樣的發動機技術門檻畢竟不高,很快其他航模動力公司也相續的推出了自己的航模渦噴發動機。讓德瑪吉的航模動力市場佔有率從100%降到現在的不足40%。

其中,威脅最大的是,來自美國的威廉姆斯國際集團。

這家公司當初也是從航模發動機開始起家的,後來才進入的有人航空動力市場。從五十年代開始,威廉姆斯國際集團就為美軍製作無人靶機的一次性渦噴發動機。七十年代後期,又為美軍的戰斧式巡航導彈製作發動機。

因此,在微/型/渦/扇發/動/機領域,威廉姆斯國際集團才是當今這個世界上當之無愧的老大。德瑪吉只能算是後來者。

所幸的是,現在的威廉姆斯集團主要精力還放在一次性渦扇發動機上,還沒有推出像JE22、JT33、JT44這樣的專門為無人機使用的微型渦扇發動機,更沒有涉足有人機動力市場,這就給了德瑪吉一個難得發展的機會。

威廉姆斯國際集團的航模發動機還是傳統的螺旋槳發動機,雖然不在是它的主要業務,但也沒有退出這一市場。

但德瑪吉的航模渦噴發動機一出來,威廉姆斯很快就進行了跟進,只用了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就推出了他們自己的航模渦噴發動機。

李怡炫看過他們的發動機,是一種脈衝式的渦噴發動機,結構簡單、可靠、耐用壽命長,搶佔了很多原本屬於德瑪吉的市場。

除了威廉姆斯以外,日本、臺灣、瑞士、挪威、丹麥等國家也相續推出了自己的航模渦噴發動機,這就讓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眼見自己的市場正被一點點的蠶食,於是李怡炫在77年初,就開始立項可以用來進行垂直起降的航模發動機。

這種發動機不要現在的人們,哪怕是二十一世紀都沒有這樣的發動機,這項技術是李怡炫直接從31世紀搬過來的。

它最大的難題是發動機控制系統,以及固定翼起降航模的飛行控制系統,至於它的做功方式,反而倒是其次。

結果也正如李怡炫預料的那樣,當記者們回去後,把相關的新聞和影片一發表出來,全世界都譁然了,特別是在航模界,簡直就是一場九級地震。

眾多的航空愛好者,都沒有想到,發動機可以製作的這麼小巧,像鷂式那樣的固定翼航模的垂直起飛是可以實現的,一時之間德瑪吉成了航模愛好者心中的標杆,徹底奠定的德瑪吉在航模動力市場的老大地位。

航模訂單像雪花一般飛來,這時候賽弗·達伯沃特又一次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德瑪吉不涉足航模成品市場,只提供航模發動機。接到的航模訂單會交給專門的航模製造公司,德瑪吉只負責提供發動機和垂直起降固定翼飛機的控制系統。同時還願意把控制系統技術進行開放。

先不說全世界的航模愛好者在聽到這個訊息後有多麼的興奮,但航模製造公司且是高興壞了,紛紛派出旗下最精幹的團隊,來到香港的南丫島,與德瑪吉展開技術授權的談判。

經過半個月的友好磋商和無數次的錙銖必較,德瑪吉與全球三十多家航模製造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航模公司負責製造航模,德瑪吉提供發動機和相關的固定翼垂直起降航模的控制技術,只象徵性的向每家公司收取了10萬美元的飛控系統授權費。

航模公司支付了這筆錢後,就不再每年支付專利費用,但德瑪吉且提出一個條件,你們不交專利可以,但必須購買我們的CPU,如果某一天,我們發現提供給你們的飛控系統裡出現別的公司的CPU,德瑪吉就有對你們徵收懲罰性的專利費。

這個條件並不過分,如果不夠買德瑪吉的CPU,人家憑什麼向你開放固定翼垂直起降航模的控制技術,開放了又不買人家的CPU,肯定就要收專利費了,不然人家還怎麼吃飯。

你既然答應了購買人家的CPU,但你轉頭又去購買其他公司的CPU來做控制系統,等於是說話不算話,肯定要對你進行懲罰了,不然德瑪吉又怎麼生存。

德瑪吉的CPU肯定要比其他公司高出不少,因為裡面包含了專利費用,但這些航模公司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提出異議。他們算過,就算你買了其他公司的CPU,你還是要支付專利費,兩項加起來,比單買德瑪吉的CPU還要來得貴,還不如買直接購買德瑪吉CPU。

更何況,德瑪吉的CPU是精簡指令集CPU,其綜合性能甩了其他公司的CPU好幾條街,如此高性能的CPU,沒有理由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