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1章 北美的房產政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1章 北美的房產政策

與航模製造商達成合作協議以後,時間也進入78年的10月,此時加拿大的氣溫已經逼近零度,雖然沒下雪,但外出要穿上厚厚的冬衣。

離多倫多總部不遠的地方,李怡炫花了100萬加元買下一棟別墅。這棟別墅是新建的,佔地超過3000平米,有前庭花園和廣場,以及後庭花園,後院還有一座30平米的游泳池,在別墅的內部有一個室內游泳池和屋頂游泳池。

別墅有三層並帶一個地下室和一座小型的酒窖,車庫可以容納十輛汽車。

別墅很大,李怡炫本來不想買這麼大的別墅,但約翰.錢伯斯且告訴他,“你現在的身份跟以前不同了,買這麼大的別墅,一是向別人顯示你的財富和地位,更重要的是,以後要舉行什麼重要會議,這套別墅都能提供,這能拉近與第三方和供應商之間的關係。要知道在北美,請客人到家裡來搞派對,與請客人到酒店搞派對,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把客人請進家裡,讓客人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表示對他們的重視。這對公司開拓北美的生意有很大的好處。”

聽完錢伯斯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李怡炫只好認了,到那個山頭就唱那個山頭的歌,既然這是北美的風俗,那只好也遵守了。

別看這麼大的別墅只花了100萬加元,可每年的維護費用是一點都不低。公司的財務部跟他算了一筆賬,每年的維護費用累加起來,只需15年時間,就可以再買一套這樣的別墅了。這也是大多數的北美人一生都不買房,只租房的原因。

如果連房都租不起,那你就住房車吧。北美的房車是非常低廉的,購車的手續很簡單,更關鍵是,房車不像房產,每年需要交納各種雜七雜八的稅費。

“為什麼北美的房價不貴,但它的維護費用會這麼高?”看著長長的繳費單據,李怡炫皺著眉頭問道。

一旁的瑪麗解釋道:“很簡單,這麼做是為了防止土地被壟斷在少數的人的手裡。”

“壟斷?這個世界除了政府以外,有誰會去壟斷土地?”

“當然有啊,封建地主。”瑪麗是搞法律的,對北美的房產律法的來歷是知之甚詳,她對李怡炫科普道:“別忘了,美國和加拿大成立的時候,這個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還處於封建時代。哪怕是美國獨立的時候,境內都有許多的封建大地主,他們控制著當時全美70%以上的土地。就連華盛頓和富蘭克林自己,手裡也握著大量的土地資源。

這麼多的土地被極少數人壟斷,對當時美國的工業化發展是積極不利的,而當時的美國和加拿大正處於封建社會向工業時代的過渡時期,切確的說,當時的世界除了極少數的國家,都處在向工業時代轉型的節點上。”

李怡炫明白瑪麗說的少數國家都有哪些,其中就包括了當時的中國,那時候的中國是處於乾隆時期,還是康熙時期?李怡炫不是研究歷史的,得不出一個正確的時間節點,但他知道,中國是到了20世紀初,才推翻了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進入了所謂的共和時代。

而那時候的美國距離獨立已經將近有兩百年了,哪怕是南北戰爭,也已經過去幾十年了。

當時的世界,英國雖然是世界的老大,但那時候的美國已經全面進入到了工業化時代,國家經濟總量已是全球第一,隱現世界霸主之勢。

“當時的美國面臨兩種選擇,一是繼續維持封建地主大規模的壟斷土地,把自己變成一個徹底的封建國家;二是,讓封建地主放棄所擁有的絕大部分土地,進入工業文明。最後,美國選擇了工業文明。開始對握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徵收高昂的賦稅,包括華盛頓自己。這也是北美的土地價格不貴,但維護成本高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防止土地被少數人壟斷。

加拿大的土地改革比美國晚了將近五十年,但他的一些政策法律且比美國還要嚴厲,因此,加拿大的土地改革起步雖晚,但發展比美國其實要快。加拿大最大的問題是人口太少,超過一千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人口還不到三千人,僅憑這一點,他就爭不贏。”

聽到這裡,李怡炫的心裡是感慨萬千,以前他總是認為,土地問題只是中國的獨有問題,現在看來其實也不盡然,世界各國都面臨這一老大難的問題。

只是在選擇上,兩個國家選擇了不同的處理方式。中國就不用說了,選擇是暴/利/革/命,每一次朝代更替,其實是對土地資源的再分配。

而北美選擇了用法律來解決土地的問題,透過向大地主徵收高額的稅收,讓他們漸漸地放棄手裡持有的多餘地土地,再透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讓土地流到更加需要的它的人的手裡。

這是典型的不流血改革,顯然比中國的暴利解決土地問題,高明了不知有多少倍。

這種不流血的改革聽起來很美,但卻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當時的封建大地主們,願意放棄手中多餘的土地。

要知道,就連他們的國父華盛頓,都是個超級大地主,從美國公開的歷史文獻記載,美國獨立的時候,華盛頓當時手裡所掌握的土地,就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州,不輸於明末的吳三桂家族。

放棄這麼大的土地,這個決策是多麼的艱難,完全可以想象。

況且,光是華盛頓自己放棄還不行,還得得到其他封建大土地主的支援才行。不然,你這買土地,那邊的封建大地主且又在暗中的收購,到頭來還是一場空,不但國家和人民沒有得到利益,而華盛頓自己也會完蛋,得力的只有那些封建地主和貴族集團。

這種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與美國相鄰的墨西哥政府,也進行過類似的改革,但那些封建地主們卻不願意放棄手裡的土地,導致他們國家的工業始終是發展不起來,而美國卻擺脫了最大的歷史枷鎖,只用了短短一百年時間,輕裝跑步進了工業社會,又反過來吊打墨西哥。

需知,當時的墨西哥,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在國土面積上,哪怕是軍隊的數量以及人口,都要遠遠超過當時只有13個獨立州的美國。但是結果且是截然相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瑪麗還在滔滔不絕的說著美國的房產稅收政策,但李怡炫早已沒有聽下去的心情了,他此時的心情別提有多沉重了。

提到華盛頓時,瑪麗的臉上是充滿了光輝,這時的李怡炫心裡突然產生一個感覺,什麼是偉人,這才是真正的偉人。為了國家的未來,他積極遊說其他的大地主,與他們一道放棄了手中握有的絕大部分土地,試問,普天之下,又有誰能做得到?

中國的帝王嗎?扯淡,他們講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全天下所有的土地,所有的財產,都是皇帝一個人的,包括生活在土地上的每一個人,男人、女人、孩子和老人,都只是皇帝的私產。

在這樣畸形的普世價值觀下,生活在底層的勞苦大眾,並不能透過正常的法律途徑,要回原本就屬於他們自己的土地,於是暴/利/革/命誕生了。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聽了瑪麗對北美房地產高額維護稅費的歷史來歷,李怡炫的心裡對兩千多前,老子先生的這句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不管華盛頓等人當時是出於什麼樣的政治目的,但終究都要承認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那就是正因為他們選擇放棄,才最終換來了美國的今天。這可以說的是,這是對“捨得”這句話的最經典的詮釋。

而李怡炫現在做得呢,也正符合了捨得的這一根本宗旨,如果一年多以前,李怡炫沒有把PC技術開放,而是像IBM、HP、DEC那樣牢牢的壟斷在自己的手裡,哪裡會有今天個人計算機市場的活躍。

現在已經是10月份了,具公司銷售部門的調查統計,包括德瑪吉自己生產的個人計算機在內,78年全年的德瑪吉標準的PC個人計算機,僅在北美的年度總銷量,有很大的可能會突破一百萬臺。

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果採用IBM、蘋果的做法,別說一百萬臺,哪怕是十萬臺都做不到。

不說別的,僅CPU一項,就需要上百萬顆。GPU更不要說,由於圖形作業系統的提前問世,顯示卡已經成了個人計算機的必備,一般的個人計算機顯示卡,需要一顆GPU,有特殊用途的需要兩顆,這又是超過百萬的銷量,DF卡和CF卡,就更不用提了。

這兩種存儲卡自誕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CF卡,能寫能讀,不用的資料可以擦掉,重新寫入新的資料,非常適合個人和企事業單位。而且卡的容量也大,有1M和2M兩種,未來還有4M、8M……等更大的存儲容量。

比現有的5.3英寸磁碟,強了不知道有多少倍,而且還不用擔心資料丟失的問題。體積也比磁碟要小得多,極大的節省了空間。

而DF卡呢,它的存儲容量與CF卡一樣,也是1M和2M兩種,DF卡雖然只能讀不能寫,更不能把裡面的資料擦掉,但它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價格只有CF卡的一半,非常適合第三方軟體公司用來當做軟體複製載體。

李怡炫手裡的極度銷售報表上清楚的寫明,自兩種存儲卡釋出以來,DF卡到現在已經銷售了三百多萬張,CF卡就更多了,有接近一千萬張。

北美有很大企業都扔掉了傳統的磁帶存儲器,甚至是鋼帶存儲器,紛紛換成了用CF卡來儲存企業的各項資料資料,甚至連固態硬碟也是銷售良好,特別是德瑪吉在7月份推出的磁碟列陣,簡直可以用火爆來形容。

這也難怪英特爾公司在見到快閃記憶體技術後,拼了命的都要發展CMOS工藝了,快閃記憶體的市場太大了,沒有一家半導體公司願意放棄。

不但是英特爾,就連AMD、IBM、德州儀器、國民半導體、DEC、HP、GE等許多美國著名的大公司,都將加入或即將加入這場巨大的饕殄盛宴之中。

而他們的行為又在無形之中,加快了德瑪吉PC個人計算機標準的普及,因為目前為止,只有德瑪吉的個人計算機才對DF卡、CF卡、固態硬碟等基於快閃記憶體的技術提供支援,其他的計算機公司生產電腦根本就不支援,不是硬體不支援,要嘛就是系統軟件不支援,要想使用快閃記憶體,就只能選購德瑪吉的PC計算機,以及所授權的第三方企業生產的相容PC。

由於李怡炫在幾個月的聚會上,向第三方承若,20萬臺是銷售的上限;因此,凡是超出的訂單,都轉交給了第三方,那些授權的企業都吃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