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0章 感興趣的港英政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0章 感興趣的港英政府

從心裡上來說,李怡炫對反器材狙擊步槍更傾向於巴雷特的結構,但傑裡夫卻選擇了AS-50。

原因是除了精度和可靠性外,AS-50更適合用於特殊戰場和特種作戰。

也是,AS-50歷史上本來就為美海豹突擊隊而研發的,可就是價格太貴了,對這個問題傑裡夫已是胸有成竹,他有一整套方案,在不降低步槍的效能下降低成本。在他看來,AS-50用了太多的奢侈材料,這些材料很多都沒有必要,哪怕不用31世紀的材料,這個時空的材料依然能有更經濟的解決方法。

聽了傑裡夫這麼一說,李怡炫問道:“聽你這麼一說,好像M82簡直是一無是處。”

“非也,M82系列最大的優點就是,讓普通部隊就可以完成一般要由特種部隊才能完成的任務。”沒等李怡炫發問,傑裡夫解釋道:“要知道一個國家建立想要建立一支特種部隊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是常規部隊的十幾倍不止。特戰士兵的選拔更是百里、千里甚至萬里挑一。

這種完全用金錢堆起來的部隊,不但平時的訓練費用很高,哪怕是使用成本同樣也高得離譜。因此,很多國家雖然建立了特戰部隊,不到萬不得已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輕易使用,只在最關鍵的時候使用。

這樣,問題就來了,戰爭還沒到關鍵時刻,或者是需要用到特種部隊時候或者地方,而一般部隊又解決不了的作戰任務又該怎麼辦呢?這時候,具有一定特種作戰能力的武器就排上用場了。

反器材步槍就屬於這個範疇。裝備這類武器後,讓常規部隊接受一定的特種訓練,就可以完成一些只能由特種部隊才能完成的任務,還能大大節約成本。

而這也正是巴雷特的長項,這也是為什麼巴雷特幾十年來能夠壟斷反器材武器市場的根本原因。並不是人們理解的是他名氣大。”

AS-50是專門給特種部隊使用的,可李怡炫的要的反器材步槍是針對民用的。

民用市場是個什麼情況?這麼說吧,軍隊對武器都有嚴格的保養制度,士兵平時沒事的時候都會對槍支進行養護。

然而民間武器就不是這樣了,民間不像軍中對武器保養的那麼精細,平時的養護極少,更多的時候是根本就不做保養。

舉一個例子,一個人到槍店買了把新武器,武器剛剛入手時一般都很興奮,決心要好好愛護它,因此剛開始會對槍支保養的很好,經常拿出來擦拭、上油什麼的。可時間長了,等這股興奮勁過去了,他就不那麼上心了,接著又被新的事物吸引,那麼這把槍的命運只有一個,被直接鎖在槍櫃裡,很多年都不會開啟,保養完全是斷了。

我們都知道,槍一旦不保養了會是個什麼情況,很快就會生鏽。多年以後,那個人突然想起那把槍時,開啟槍櫃一看,槍早已是鏽跡斑斑完全不能用了。

不是說有槍油嗎?呵呵,告訴你槍油是保質期的,大多數槍油的保質期也就三年左右,過了保質期就得換新的槍油重新抹上。除非對武器進行油封,可人們會對他進行油封嗎?說不定哪天又想起來就拿來用了。

還有,武器平時都放在槍櫃裡,但是環境的變化對裡面的槍也是有影響的,冬天、夏天、雨天,都會對裡面的槍支產生影響,如果不保養,時間長了槍同樣會生鏽。

USP系列手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一把新槍,僅僅打了不到三百發,就更用了好幾十年的老槍一樣,早就沒了新槍的外觀。如果是P226或者格洛克17,就不會有這種情況,哪怕你打上三十萬發子彈,也跟新槍一樣。放在槍櫃裡很多年都不管它,拿出來也依然跟新槍一樣,而且還一點都不影響使用,感覺就跟新槍一樣。

這又是AS-50的另一大缺點,如果不經常進行養護,要不了幾年就鏽跡斑斑了。而巴雷特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這不是李怡炫想要的,他要的是免保養槍支。

帶著這個問題,傑裡夫離開了,他需要對步槍進行重新設計。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句典故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狙擊槍也是如此。擁有了精度,你會失去射程及火力;擁有了火力,你會失去射程和精度;擁有用了射程,你會失去火力和精度;PSG、SVD、AS50就是很好的例子。

各**械廠商都試圖均衡這三個要素,但是要力求完美,的確很難。知名的狙擊步槍不少,但是面對未來戰爭的多樣化,複雜化,目前的這些狙擊步槍都遠遠達不到未來戰爭的要求,究竟誰才是未來戰爭中狙擊步槍的佼佼者呢?

沒有,完全沒有,從來沒有一支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我才看到了五花八門的各種各樣狙擊槍。

李怡炫沒有閒著,他回到了香港,一下飛機,瑪麗就告訴他,港府對他提出的反器材狙擊步槍很感興趣。

“那他同不同意我們在香港建兵工廠?”李怡炫口裡的他指的是港督麥理浩。

瑪麗說道:“他沒說同意,但也沒拒絕,說要先看你的設計。”

怎麼,難道英國佬對反器材步槍感興趣?沒聽說啊,要知道歷史上是海灣戰爭以後,英國才開始裝備反器材狙擊步槍的。

在那以前,他們跟美國佬是一個德行,美國裝備反器材狙擊武器也不是因為巴雷特有多麼優秀,或者是可以滿足他們反器材的需求,當時可沒有反器材的慨念,這是朗尼.巴雷特自己提出來的。

搞笑的是,他當時提出這個概念,不是因為他對軍事有多麼的懂,當時完全是為了讓瑞士軍方能買他的武器而進行的概念忽悠。

“你們覺得打人威力過大?它不是用來打人的,它是用來打高價值的軍事器材的,你們不在需要呼叫後方的火炮支援,不用呼叫天上的戰機,更不用沉重火箭筒,只需一杆槍,一支反器材狙擊步槍,就能解決問題。可為你們省下很多成本。”

上面這段話是朗尼.巴雷特在1988年的宣傳影片,瑞士軍方就被他這句話給忽悠了,最終購買了100支M82A1。

美軍知道這事以後,覺得自己不買一點,面子上過不去。你說M82不好,瑞軍買它幹什麼呢?在怎麼著朗尼.巴特雷也是在為國家出口創匯不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此,為了打消客戶的疑慮,美國海豹突擊隊也決定買一點,好向海外客戶證明,這是一把好槍。況且他們也對朗尼.巴雷特提出的反器材狙擊步槍慨念產生了興趣。

從這段歷史,完全就可以證明,反器材武器先出現以後,才誕生的反器材概念。整個的交易過程都非常的逗逼,很喜劇化的趕腳。

難道,英國佬也被我的反器材概念給忽悠了?

有可能,很有可能。

先不提港府同不同意他在香港建兵工廠,起碼不用擔心沒有客戶了,不用朗尼.巴雷特那樣,苦熬多年才贏來第一個軍方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