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3章 精工事業部的未來定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3章 精工事業部的未來定位

在南丫島西南端一個很偏僻的區域,有座很特殊的建築。

說它特殊,不是指這所建築的外形特殊,四四方方跟香港中環普通商業建的築外形沒有任何的不同。它的特殊是指從事的工作很特別。

這裡是德瑪吉的精工事業部,從1976年成立以來,就一直承擔著德瑪吉特殊部件的供應。

精工事業部提供的零部件是20世紀沒有的,或者是你拿錢都買不到的特殊零部件。

比如,正在港臺大熱的PCB板生產線就是由他們提供的。

PCB板是現代電子產品重要零部件,而且一直被RB壟斷著,港臺根本就沒有染指的可能。而這一切都在1976年被打破。

也就是在這一年,香港突然出現了一家可以提供PCB生產線的商家——德瑪吉。許多香港人聽到這個訊息後,以為又是一家騙子公司沒當回事。

但有一小挫人,有志於從事PCB行業又苦於沒有門路的人,則決定試一試。

香港陸氏電子的創始人陸擎天就是其中之一,當他試著聯絡德瑪吉公司後,僅僅過了兩天他就見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東西。

陸氏電子也成了與德瑪吉最早開始合作的香港公司,專門為德瑪吉電腦提供計算機和街機遊戲機主機板。

有了這個良好開頭,別的企業也紛紛從這裡訂購PCB生產線。不久,臺灣也來了,東南亞的客商也來了。

精工事業部雖然向德瑪吉和香港提供很多特殊部件,但他主要做的是時空的倒買倒賣,生產的東西只有三種,蚊子直升機發動機的減速箱、PC用的軸承和風扇電機。

李怡炫認為,隨著德瑪吉的事業越做越大,名氣也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不能一直這麼下去。除了一些特殊的零配件外,時空倒賣的活還是從精工部門剝離出去,另找個馬甲最好。

花了三個多月,才把時空倒賣的活完全從精工部門剝離。

剝離是剝離了,可精工事業部未來又該如何定位自己?難道只做變速箱、PC風扇電機和風扇軸承這三樣?這顯然不符合精工事業部這個名稱。

李怡炫今天又來到這裡,與保羅.威爾森、魯賓斯坦和斯賓塞三人又商談了一會。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商討,他們已經商討不下七八回,可終究沒找到一條適合它的。

與其它企業不同,精工部門面臨的問題是,不是沒有專案可做,而是好專案太多,就是不知道選那樣好。

斯賓塞說,“BOSS,你不是想做高鐵嗎,那麼就搞IGBT好了。”

IGBT是個好專案,它全稱叫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是由BJT(雙極型三極體)和MOS(絕緣柵型場效電晶體)組成的複合全控型電壓驅動式功率半導體器件,兼有MOSFET的高輸入阻抗和GTR的低導通壓降兩方面的優點。驅動功率小而飽和壓降低。非常適合應用於直流電壓為600V及以上的變流系統如交流電機、變頻器、開關電源、照明電路、牽引傳動等領域。

高鐵列車上的牽引傳統系統就離不開它。記得世界上首款IGBT就誕生於1979年,也就是今年。

不過,這裡有個問題,那就是剛剛誕生的IGBT的功率還太小,只能用於普通電器領域。像家用照明、電源開關、一般交流電機等。像高鐵列車上用的超大功率IGBT要到90年代後期才會出現。

而且就算出現了,也不會馬上就用到高鐵上。因為這會徹底改變高鐵列車的總體結構設計。李怡炫記得世界上首款使用IGBT技術的高鐵列車也要等到2004年才會出現。

也就是說哪怕他們現在就推出了高鐵用的超大功率IGBT元件,也要等很多年才會有列車製造公司肯選用它。

沒辦法,這時候的高鐵還不是我們大家耳能熟詳的現代高鐵,這時候的高鐵還處於第一代。目前,擁有高鐵技術的國家只有RB因為只有RB的高鐵平均執行時速才超過了200公里。

歐洲高鐵?連一代都不是,雖然號稱時速超過了350公里,但這是試驗時速,而且還是最高試驗時速,政治執行時,速度普遍停留在160~200公里之間。

高鐵是個大系統,不是列車速度超過了200公里,就稱之為高鐵。鐵軌、輸電系統、管理和監控以及維護保養系統都得跟上才行。否則,直接在普通鐵路上以超過200公里的時速狂奔,是個超級大災難。

RB高鐵時速雖然是超過200公里,但你別被它的科幻外表給騙了,這是個十足的坑爹貨。

列車的電機還是直流的,連交流的都不是,更不用說什麼節能的永磁電機了。

由於上面使用不少低溫超導材料。行車前先要為列車充加液態氮。而且密封也不怎麼樣,每行駛100公里就要新增一次,否則列車就跑不起來。

這還不是最坑的,最坑的是,列車每執行一小時,就要進行300小時以上的維護。執行滿一年後,列車的鋼輪就要更換。

想想吧,一列列車有多少鋼輪,光是更換鋼輪就得多少錢?其實,這時的RB高鐵根本就不可能盈利,是完全依靠RB政府的財政補貼才運轉起來的。

RB高鐵什麼時候能盈利?94年,RB第二代高鐵誕生,RB的高鐵才真正進入了盈利時代。

也就是說,從1964年RB第一條新幹線高鐵誕生,到1994年真正進入盈利時代,RB政府為高鐵補貼了30年。

還有,高鐵列車用的計算機,用的還是電晶體呢?可靠性、穩定性和耐用性根本不能與積體電路相比。用的控制牽引電機的輸變電控制器連GTO變流器都不是,更不用提什麼IGBT了。

所以說,RB和歐洲現在的高鐵,你不用去迷信它,它沒你想象的那麼好。

這時的高鐵,除了管理和監控系統成熟外,第一代高鐵列車根本就是個不成熟的產品。

這些知識還是李怡炫買下博物館後,新館長程靜告訴他的。

想想吧,高鐵都不成熟呢,你把超大功率IGBT搞出來有個毛用啊。而且IGBT屬於半導體,就算要做德瑪吉電子才更為合適,精工事業部還是算了吧。

不過,第二代高鐵用的大功率交流電機到是可以做,可這又牽涉到GTO變流器控制系統。歐日,雖然有了GTO,但這麼大功率的GTO控制器,要等到90年代去了。

也就是說,要做高鐵交流電機,配套的GTO也得同時做。這跟做整個的牽引機車又有什麼區別?還不如直接搞整車。

都搞整車了,還叫什麼精工事業部,直接叫列車製造公司算了。就算把整車搞了出來,又面臨另外一個問題,他們肯用嗎?高鐵可不是一般列車,它可牽涉到一個國家的政治問題和國家工業戰略問題。

一旦牽涉上這個問題,就不是單純的商業就可以解決的了。

正是以上種種,李怡炫與大家商議了良久也始終無法決定精工事業部的未來到底該怎麼走的路線問題。

寶庫裡的好東西太多,看起來是什麼都能做,但仔細這麼一回想,就發現,很多東西你根本就做不了。

瑪德,頭都大了,都沒有想出精工事業部到底該怎麼發展。而且這事也沒法跟別人商量。

怎麼商量,難道告訴西蒙尼等人,我有個時空門,可以穿越到三十年後的21世紀和未來的31世紀?未來的好東西太多,不知道搞什麼好,你們幫我參謀參謀;這怎麼可能嘛,得靠自己拿主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三個機器人提了很多意見,但沒有一個提到了點子上。

李怡炫想了很久絕對既然叫精工,還得從精工兩字上打主意。

精工就是精密,稱得上精密零件的東西有哪些呢?

有了,李怡炫終於想出個東西來,這個東西絕對能做,而且市場還不小,還不用受政治因素影響。

什麼東西?雙離合變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