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我在開封府坐牢最新章節列表 > 第 149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149 章

趙宗清輕笑了一聲, 不與崔桃辯解,自有她後悔的時候。

“就怕她還會再擇機進宮,少主, 要不要盯緊?”

“把訊息傳給范仲淹。”

案子的牽涉者意圖進宮斡旋, 尋求太后的幫助, 這訊息傳到秉性正直的范仲淹耳朵裡,一定會令他惱怒。從前范仲淹都敢大膽妄為地參太后, 更何況區區一個崔七娘。聽說他在開封補的調查並不順利, 那些衙役們都帶著情緒,不太願意配合范仲淹去查韓琦。

若他再得知此事, 哪裡還會坐得住?惹來滿朝文武的非議和不滿,她崔七娘自然是再沒機會進宮。

不出趙宗清所料, 當范仲淹得知崔桃進宮找太后的訊息後, 他便立刻怒氣衝衝面聖, 還特意帶了呂相過來。

“臣無能,只怕查不得此案了!”范仲淹語氣鏗鏘,引得趙禎和呂夷簡都很疑惑,忙詢問他緣故。

范仲淹的話匣子便開啟了, 長篇大論崔桃今日進宮面見太后之事,有多少可能的意圖, 可能的利益和危害,又嘆崔桃一個小女子竟然仗著姨父是宰相,背靠太后, 便勢熾驕縱,妄圖忤逆聖旨,只在面上遵守規矩,背地裡卻處處都是小心思。

“呂相覺得下官所言是否在理?”

呂夷簡總算明白范仲淹為何巴巴地把他找來, 合著就是為了當面譏諷他,硬逼著他這個親戚表態,好來個‘大義滅親’。

可他並不想!經過這些時日的相處和觀察,呂夷簡非常相信崔桃的人品,這孩子在開封府盡職盡責做事,破冤案保百姓平安,是難得心懷大義的奇女子。他又怎能在孩子危難的時候落井下石?可他若是求情的話,護短之嫌太明顯,反倒更起反作用。

“這事呢,要看怎麼看了。”呂夷簡半睜著眼,慢悠悠地說道。

“那依呂相之見,該怎樣看?”范仲淹追問。

“當初說禁止人家接觸案子和開封府相關人等,可又沒說不準進宮。太后愛聽崔七娘講故事,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大家都知道。再說這次是太后傳召,崔七娘難不成要忤逆不來?

講故事而已,範秘校言之過重了,若不然便召來當時陪侍的宮人問上一問就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話是這麼說,但誰敢隨便傳召太后宮裡的人來問話?更不要說當時陪侍的宮人都是太后身邊的親信,惹得太后震怒,在場的人誰都扛不住,包括皇帝。

“今日或許無事,但倘若她死後繼續頻繁入宮,勢必會給人盛寵正隆之像,少不得有巴結的、畏懼的、偷傳訊息的……誰還敢得罪她,招惹她,去老實招供?”

范仲淹退而求其次,要求皇帝在他把案子情況查明之前,禁止崔桃再進宮。

趙禎應承,隨口嘆了聲:“這麼點小事,何至於如此較真。”

此話當即引來范仲淹的不滿,滔滔不絕地細分析其中的利害,逼得趙禎連連點頭嘆所言在理。

半個時辰後,禁止進宮的訊息就傳達到崔桃那裡。崔桃家中正在招待客人,傳話的人走後,這些客人們都散了,大門緊閉。

趙宗清得知此訊息後,留四個人繼續監視崔桃和韓琦的動向,令餘下的人手都去金明池那邊幫忙。

他隨後召來一名臉生的屬下,此人名喚浮光,是趙宗清的親信。他平常一直藏在暗處,鮮少露面,便是莫追風和莫追雨兄弟也不認識他。

“過兩日便是上元節,燈和燈油可備齊了?”

“備齊了。”浮光躬身應承。

“去辦吧。”

浮光抱著一摞套街道司的衣裳,分派給屬下,令他們在上元節前夜穿好了候命。

是夜,皇帝頭疼病又犯了。

徐巍前來為趙禎診脈。

趙禎半臥在榻上,邊揉著太陽穴邊蹙眉,斥宮人們都出去,嫌吵。

“官家可識得此物?”徐巍從袖兜裡掏出一方帕子,帕子的一角繡著栩栩如生的荷花。

趙禎坐起身來,仔細端看一番後,搖頭。

“官家可還記得王美人,是否曾用過這類錦帕?”

趙禎的腦海中乍然憶起王美人的笑臉來。她雖不是宮中容貌最美的一個,卻是笑起來最好看的女子,睫毛長又濃密,雙眸盈盈清澈如泓,笑時候彎成月牙形,極具感染力,讓人見了不禁跟著勾起嘴角,也想跟他一樣開心地笑,不管什麼壞心情都拋卻腦後了。那時候他常和太后鬧矛盾,只有去她那裡才覺得最放鬆舒服。只可惜她那般賦質溫良的人兒,卻短命。

“怎生問起她來?”趙禎又看一眼錦帕,確認自己不曾在王美人那裡見過此物。

徐巍簡單解釋此事涉案,才不得不冒犯皇帝,詢問清楚。

“那官家可曾見過王美人畫過類似這樣的荷花?”

趙禎有些惱了,“王美人早已經死了,怎會涉案?到底怎麼回事,說清楚!”

徐巍忙跪地賠罪,尷尬表示他也不清楚。他今日按慣例去給韓琦‘診脈’,只得了這些話來傳遞。

“不然官家將他傳召到宮裡,親自問他?”徐巍試探問。

鑑於今天白天剛發生過的事,皇帝斷然不可能將人傳召入宮。韓琦選在這種時候丟擲王美人的問題,讓他來傳話,簡直太聰明狡猾了。他韓琦連皇帝的眼色都不用看,就能得到答案了。苦了他,更苦了官家,對著他發不了太大的火,只能憋著了,終還是要配合回答問題。

“官家,事關重大。”徐巍悄聲提醒趙禎。

如今已有近萬數人馬陸續靠近汴京,在金明池外十里悄悄駐紮。因還有許多未知地方的來人在悄悄聚集,他們會在臨近關頭的時候現身,所以明日人數極可能會翻倍,等到上元節那日恐怕還會更多。

汴京城人口過百萬數,算上城外諸多州縣人數就更多了,趕上過年走親戚串門,人員流動太過巨大。這些人都三三倆倆地喬裝成串門子的百姓,即便總數達兩三萬之多,還是非常難查。

倘若設關卡,嚴厲排查,倒是能查出這些可疑人員,但這樣勢必會打草驚蛇,不僅無法讓幕後的大魚現身,還會令這些人馬受驚蟄伏起來,便無法徹底肅清。這一次還有排查的方向,可以防禦他們的陰謀,下一次卻不知什麼時候會再出什麼事了。與其長期埋著隱患,不如結網撈魚,一舉殲滅。

“沒印象。”

趙禎也怕是自己沒記清楚,便喚來當年伺候過王美人的宮人詢問,所得答案一樣,皆不曾見過王美人繡過或畫過荷花。

不過王美人的兩名貼身大宮女都表示,王美人生前在沒事的時候,常會坐在荷花池邊呆望許久,問她何故,只說發呆也是休息的一種。

倘若她真是愛荷之人,為何隻字不提?

既然韓琦會揪著荷花的問題不放,就代表這背後一定有事。

趙禎心裡或多或能感覺到這意味著什麼,身為一名帝王,豈可能會容忍自己後宮的女人心有他人。

趙禎臉色極差,呵斥徐巍給韓琦傳話,此事若不交代明白了,今後別想再回朝為官!

當徐巍把話傳給韓琦的時候,韓琦只面不改色應承一聲,便忙於別的事去了。徐巍怎麼看都覺得韓琦根本不怕官家的話,幸虧官家這會兒沒在,不然瞧韓琦這反應非得氣死了。

“韓推官現在有多少把握?”

“五成。”

“什麼?”徐巍大驚,嚇得心肝亂顫,“事情不是都查明白了麼,這兵也隨你們調,怎麼就這麼點把握?這如何能讓官家上元節安全賞燈?”

“今日之後,會有九成。”

“卻還是有一成變數,你可知這件事一旦疏忽失敗,後果有多嚴重?”徐巍提議韓琦還是不要讓官家在上元節露面。

“官家早已下旨昭告天下,上元節賞燈與民同樂,會點燃最大一盞天燈,為大宋和黎民百姓祈福,這種事豈能說改就改?”

徐巍知道這種昭告天下的旨意,除非了極特殊情況,不然臨時更改便會有損天威。可終究還是皇帝的安全最重要,如果出現問題,他們這些參與查案的人都活不了。

“況且官家不現身,那些人不會動手。”

徐巍欲再遊說的話被堵在了嗓子眼。

得了,他還是提前一天放天燈,先祈福吧。若失敗了,也算提前給自己點根蠟。

崔桃在家無聊了,就挖了個地道,這技能借鑑於杏花巷案的兇手陶章。

陶章雖是侏儒,更是個殺人惡魔,可挖地道的技能確實優秀。得益於開封府人員的詳細審問,陶章在供狀裡詳細交代了他挖地洞的整個過程,透露出幾個技巧在其中。崔桃便活學活用,把地道挖到了鄰街吳掌櫃家的狗窩。

崔桃冒頭出來時候,被大黑狗舔了兩口。王四娘隨後出來的時候,大黑狗卻對她齜牙兇叫。崔桃便拉住了大黑狗,安撫狗的情緒。

“哎呦我去,這狗眼還真能看出高低來!”王四娘憤憤不滿地抱怨。

這間住戶吳掌櫃剛接手一家生意極好的包子鋪,崔桃曾最愛吃他家芥菜羊肉餡的包子。崔桃在京名聲不小,吳掌櫃自然認識崔桃。吳掌櫃聞狗聲跑來,忽見崔桃跟自家大黑狗抱在一起,他愣了又愣。

崔桃亮出腰牌,“衙門辦案,還請吳掌櫃配合一下,記得保密。”

“曉得,曉得!”吳掌櫃依崔桃之言,弄了些稻草堵在洞口。

“這狗看家的?”崔桃趁這時候又摸了兩下大黑狗。

“是,不過現在看是個沒用的。”吳掌櫃見崔桃很討大黑狗喜歡,不禁玩笑一句,又問崔桃是偶然挖到他家,還是故意的。

“我知吳掌櫃一人住在這,這附近數你家人最少,這辦密案自然是知情人越少越好,所以我是故意挖到你這兒來的。”

吳掌櫃馬上稱讚崔桃挖洞技術了得,配合二人的意思,送她們從後門出去。

早有安排好的馬匹在等候,崔桃和王四娘隨即就騎馬去了。

吳掌櫃笑著張望片刻後,臉色立即冷下來,趕緊往廣賢樓報信出去。

崔桃和王四娘跟蹤宋御史一整天。

夜裡,林尚書便在廣賢樓夜會宋御史,二人在屋中商議乾元節謀反的具體計劃。其實這些話都是故意說給崔桃聽的,好讓崔桃以為他們謀反的日子定在了皇帝生辰四月十四那天,自然就會忽視掉最近的上元節。

崔桃和王四娘從廣賢樓出來後,就跟做賊似得,悄悄去了韓琦的府上。實則他們這些小動作,都在趙宗清的監視之下,她們就是要裝成好似得到了重大訊息,急著去通知韓琦的樣子。

趙宗清這個人多疑,崔桃的個性他瞭解,若說崔桃因為懷孕太過安靜而一點動靜沒有,他肯定不會安心。今日這一出,就是為了打消趙宗清的疑慮,轉移他的注意力,以協助韓琦那邊更順利地調查。

林尚書還是有些擔憂,害怕崔桃和韓琦就此便將訊息呈報給皇帝,引得上面的人忌憚他,會耽誤他們上元節的計劃。

“不會,依著韓琦的性子,必會謀定而後動,以免再出現上次指證你卻反被停職受審的情況。”趙宗清令林尚書儘管安心辦事即可。

崔桃進韓琦房間的時候,發現他桌子上有一塊布裹著長長方方的東西。

“好吃的?”崔桃見韓琦搖頭笑,還不信,馬上解開佈扣,見裡面竟然放著四塊青磚。

準確點來說,是三塊燒好的青磚,一塊有裂紋的磚坯,表面還粘些泥土。

那塊磚坯一面有洞,崔桃當然記得,這是在發生過乾屍案的窯廠所見過的磚坯。

另外三塊青磚,有兩塊在細膩度和成色上一致,另一塊則略有差異,看起來不屬於同一批磚,甚至可能不是出自同一個窯廠。

韓琦指著那兩塊質地相同的磚道:“這塊是三清觀的用磚,這塊是莫家窯廠的磚。”

“那這塊是金祥窯廠燒製的磚?”崔桃指著那塊成色不同的。

發生乾屍案窯廠的老闆就叫金祥。

韓琦點頭。

“我看這磚坯有明顯的裂紋,邊角也磕壞了,莫非是廢棄不用的?”崔桃問。

韓琦應承,“過節期間窯廠不做活倒不稀奇,但他們把之前已經做好的磚坯都丟棄掩埋了。”

毀磚坯滅跡,可見這裡頭有貓膩。

窯廠不是自案子發生後生意艱難,賠錢麼?再有這空心磚坯不是說新樣式,打算憑這個主意賺錢麼?如今怎麼隨隨便便就丟棄了?

還有,金祥窯廠本該燒製實心磚去供應給三清觀,可三清觀的用磚其實卻產自莫家窯廠。

韓琦:“已經跟三清觀的小道士暗中打聽過了,他們的用磚的確是從金祥的窯廠運出。”

“從金祥窯廠裡運出了莫家窯廠的磚……也就是說,金祥窯廠和莫家窯廠有干係,金祥窯廠自產的磚沒供給三清觀,那供給誰了?還有這種帶洞的磚坯為何廢棄不用了?怕是已經燒夠數量了,剩下的這些是用不著了才丟棄。”

韓琦跟崔桃的想法一致,“窯廠的燒磚窯有限,產磚數量也有限。若顧著供給這一邊,另一邊的就供不上了,只能拿別家的充數。金祥窯廠給三清觀燒磚就是個幌子,實則他們主燒空心磚,供給另一處地方。”

回家的路上,崔桃看到不少從瓦舍那邊回來的百姓,大多數人手裡都拿著一盞天燈。上元節是有放天燈的習慣,可這會兒還沒到日子,怎麼就人人拿著天燈了?

崔桃便讓王四娘去問一問。

“什麼?你這是白送的?”

“店家說圖過節喜慶,借大家福光。所以每人送一盞天燈,聽說上元節那天還會送呢。”

“我瞧這天燈比我們之前買的那盞都好,不知小娘子可否告知那家店在哪兒,我們也去湊湊熱鬧。”崔桃笑問。